峽山水庫又叫峽山湖,是山東省面積最大的水庫,素有“齊魯第一庫”的美稱。自1960年建成以來,峽山水庫一直為當地人所稱道,尤其是對濰坊的經濟發展,峽山水庫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峽山水庫位於濰河中游,地處昌邑、安丘、高密、諸城四縣市的交界處,庫區氣候宜人,漁業資源豐富。值得一提的是,大銀魚的移植在峽山水庫也大獲成功,這種北方冷水魚能長到10公分以上,營養豐富,價格高,銷路好,是有名的出口創匯品種。再加上四大家魚的助力,庫區儼然成了山東的“天然魚庫”。
峽山水庫的困局
每年封湖育魚期間,當地管理處都會往庫區投放大量的鰱鱅、草魚魚苗,年投放量4000萬尾。從2008~2019年,鰱鱅等魚苗累計放流多達3.7億尾,純天然放養,每兩年捕撈一次,顯著提高了庫區漁民的收入。
峽山水庫控制水域面積4210平方公里,總庫容14億立方米,放魚護水是當地傳統,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開庫首月的捕撈量曾達到900萬斤,1700多隻漁船同時下庫捕魚,場面熱鬧非凡。據估計,開漁首月的產值可達3000~5000萬元,周邊漁民是最大受益者,峽山區太保莊鎮的村民靠捕魚、賣魚月收入曾高達5萬元。
在過去,庫區捕魚實行“一年一捕”制,一次捕兩個月,但漁獲規格普遍較小,效益並不理想。將封湖時間延長為兩年後,草魚、鯉魚、鰱鱅有更多的時間生長肥育,不僅數量多,而且又大又肥,10斤以上的不在少數,很多外地人甚至還專門驅車前往庫區買魚。
然而近年來,水庫富營養化的問題卻越來越嚴重,以至於成為了庫區的最大威脅。作為濰坊市的重要水源地,峽山水庫的水質一直是重點監測物件,但在過去20年裡,庫區的水質不斷變肥,總氮、總磷是主要的汙染指標。
根據《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以及《湖泊富營養化指標評價標準》,峽山庫區的水質已經達到富營養化水平,水質最好時也處於中營養狀態。
水利部水庫漁業研究所的專家指出:夏季庫區藻類過量繁殖,每升水中的藻類多達3747萬個細胞單位,是典型的藍藻富營養水體。根據浮游動物的生物量也可鑑定:小於1mg/L的為貧營養,1~3mg/L的為中營養,大於3mg/L的為富營養型,而夏季峽山水庫浮游動物的生物量高達4.4mg/L。從這一指標來看,峽山水庫也應屬於富營養型水庫。
2019年,我國環保部門對全國50個重要水庫進行水質調查,結果也同樣令人揪心:峽山水庫的綜合營養狀態指數高居第4位,非常接近富營養的邊界,水質狀況不容樂觀。
峽山水庫為何會患上“營養病”?
富營養化的產生,根本原因在於氮磷輸入,而氮磷輸入又和人們的生產活動密切相關:一是上游工業和生活汙染,二是農業產生的面源汙染。
先說工業和生活汙染。峽山水庫上游的入庫河流主要有三條,分別是濰河、渠河、浯河,上游縣市、城鎮排放的生活和工業汙水彙集到河流中,導致上游來水劣於III類水;距濰河入庫口13km處的古縣橋攔河閘水質最糟,長期處於IV類水和劣V類水之間。
至於農業汙染,影響時間則更加久遠。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峽山庫區曾處於“四不管”的狀態,沿岸老百姓為發展經濟在水庫周邊圍堤造田、沿庫建池,農業爭地現象非常嚴重。
據統計,峽山水庫以上流域大多為山丘區,山區佔總面積30%,丘陵區佔60%,另外10%則是平原區。山區風化嚴重,形成了深厚的土層,用於植樹造林或者改造成梯田、種植莊稼;丘陵和平原地帶,土質以沙壤土和壤土為主,是傳統的農業種植區,作物以小麥、玉米、棉花、黃煙為主。
由於化肥農藥、牲畜糞肥的普及,庫區上游縣市積蓄了大量的氮源、磷源,每逢雨季便隨地表徑流匯入河中,造成富營養化。峽山庫區屬於大陸性季風氣候,暴雨集中在夏季,雨汙同流所引發的庫區汙染已經不容忽視。
鰱鱅治水:“治標不治本”
有人可能會問了,既然庫區每年都放流上千萬尾鰱鱅,為什麼水質還是惡化了呢?放養鰱鱅難道沒用嗎?
這裡要說明的是,鰱鱅的作用主要是濾食水中的浮游動物、浮游植物,降低其密度,防止有害藻類的高密度爆發,對水華有抑制作用。但這種方式“治標不治本”,只要汙染源頭不治理,氮磷含量就不會出現明顯好轉。
從實際治水案例來看,“鰱鱅保水”也不能保證百分之百成功,在武漢東湖、雲南滇池等湖泊均出現過失敗案例。因此,部分專家對“鰱鱅保水”理論持懷疑態度,稱鰱鱅“正的效果是10%,負的效果也是10%,正負效果相互抵消,整體並無益處”。
在生態學視野下,鰱鱅對微囊藻、束絲藻、魚腥藻等有害、有毒藻類的攝食經得起實踐檢驗,能夠提高水體透明度,吸收轉移氮磷,這一貢獻值得肯定。但是,對鰱鱅也不能過分依賴,只能將其作為治水的輔助手段(單靠鰱鱅很難保全水質),根本之策還是要從汙染源頭入手。
2020年11月,濰坊市水利局在《山東水利》上發文指出:中水是峽山水庫的重要汙染源,實施水質提升工程已迫在眉睫。現實情況是,大量中水直接排入河流中,不能滿足水源地的水質目標要求,對中水進行收集、外調是水質提升工程的核心任務。
什麼是“中水”?中水外調有什麼好處?
“中水”一詞源自日本,上世紀80年代在國內開始流行。中水是汙水處理廠處理後的“再生水”,達標後可以排入自然河流。輸送中水的水管道設施位於上水道和下水道之間,因此稱為中水,也叫回用水、雜用水。
中水是世界公認的“城市第二水”,但其水質依然劣於水源地,未達到飲用水標準,汙染物較多,一旦隨河入庫,必將威脅到飲水安全。因此,將中水收集並外調是實現庫區截汙、改善水質的必要舉措。
事實上,濰坊是一個非常缺水的城市,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298m³,只有全國人均水平的1/7左右。城區的白浪河、白沙河、虞河等水系也多次因缺水而斷流,水資源供需矛盾尤為尖銳。
除了從黃河調水以外,中水外調也是突破缺水瓶頸的有效方式:一方面,減少了汙水,保住了峽山水庫;另一方面,將中水調離水源地保護區以外,可供灌溉農田、清潔街道、沖刷廁所、補給城市景觀用水,進一步提高了利用率,一舉多得。
如今,當地已將“保護一庫清水”作為第一要務,每年堅持增殖放流,不惜“下狠手”關停高汙染企業,這對膠東半島甚至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都具有重要意義。
對於峽山水庫的水質保護,您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