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場記
劉運勇
在仙女山街道度暑,過於清涼舒適,外出逛逛,便是極自然的事。人們習慣去雙河鎮趕場。周圍供人選擇的地點,掰起拇指數一數,還有火爐鎮、土坎鎮、巷口鎮、土地鄉數個。又奇了怪了,雙河鎮的街道不如火爐鎮寬,離居所比巷口和土坎二鎮更遠,偏偏人們喜歡去。似乎那裡可以揀刨財,或者沿途風光綺麗,雲飛雲走,有看不完的美景呵。對了,著名景點懶壩就在赴雙河的沿線途中,仙女山機場又處雙河前坡。人性喜歡趨附,順道在坡腳趕趕場,應該舒爽愜意極了,所以飛奔了去。
雙河這個地名,聽著有些波瀾壯闊:似有兩條河交匯,必定水面白帆點點、鷗鷺翔集,一條船兒搖過,甚至還有一座小橋。那你可就猜錯了。經過集鎮的兩條小溪,流至低窪處後,居然鑽入地下溶洞,消失得無影無蹤。雙河原來並不是河。可既敢稱河,大小也該有幾座古橋、半欄石堰,而這兩條溪流,狹窄得一步就可以跨過去,不需要架橋通行。
山裡沒有大河,缺乏夾岸的密匝,整個街道顯得逼窄,容易看見天、看見山坡、看見一方方田疇,為鄉場原形非鎮街風貌。山裡人有趣,要諷刺,再打一個趣兒的。所以他們毫不妥協地把雙河鎮政府駐地叫做爛壩子。你說有趣無趣兒?當年場鎮初建,街市以沿公路的農房為主,既無規劃,也沒有縱橫交錯,只是雜亂地聳立;住房外沒有鋪設人行道,趕場就是以路為市,在屋沿下襬上許多背篼和籮筐,殺魚砍肉都在板凳上;碎骨頭、菜渣子、壞水果到處扔著,好像無人打掃,太陽一曬,發出陣陣惡臭。髒亂差幾頂帽子,扣定雙河鎮,摘不下來了,使人不得不避而遠之,有落後的卑微感。如此怎麼能夠吸引遠至重慶來的度暑客呢?選擇的結果就是以趕場來促進商貿。幾年以後,雙河人民用勤勞的雙手,辛苦建設自己嶄新的家園,街道橫豎成型,衛生狀況大為改善,與附近的火爐、白果、巷口諸鄉鎮,逐漸比翼齊飛,沒了太大的差別。
我們去趕場那會兒,高坡的白果鄉,已經開發成仙女山街道,成了高山度暑的極佳境地。街道即是不管理村或者把農村建設成小城鎮的一級行政組織。雙河鎮也在這個開天闢地的改造中,掀起了脫貧致富高潮,大步邁向鄉村振興,從而改變了模樣。告訴你幾個資料,對下雙河趕場或有所幫助:1949年以前,雙河境域隸屬木根鄉;2016年,並木根鄉改名雙河鎮;截至2018年末,全鎮戶籍人口為11000餘人,下轄共1個社群8個行政村,即雙河社群,新春、坨田、團興、木根、石壩、蕎子、梅子、鐵爐各村,皆非社群也,故不叫雙河街道。
這就使得山裡人的卑微感大跨步上升為優越感!
雙河鎮建立不過數年,雙河人享有優越感的時間還不太長,山民的本質不變,憨厚誠實,一個個宛若謙謙君子。他們絕不似木根人恁驕傲,雖然被撤銷了鄉級政權,成為木根村,仍然設下場期,鼓動周圍團轉的群眾來趕場貿易。到一個不太驕傲的地方去趕場,主客關係比較融洽,是忒愉快的。現在的雙河鎮,近 170平方千米寬窄,街道以新建房居多。其境內資源比較豐富。煤儲量達96萬噸,大理石儲量約12萬噸;森林面積有16萬畝,木材蓄積量80萬立方米;共有耕地45000畝,人均土地面積達到2.2畝。這樣遼闊的土地上可謂物產豐富吧。 雙河鎮糧食作物以玉米、薯類為主,以建鎮時的2016年為準,全鎮產糧共 3732噸,人均330千克,其中玉米2462噸,薯類1200餘噸;蔬菜種植面積3萬畝,產量9萬噸,產值6000萬元,主要品種有蓮花白、青椒、大白菜、四季豆、芹菜、番茄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年出欄生豬15000頭、肉牛1600頭、山羊2500頭,雞鴨12000餘羽;相當於每天可以宰殺40頭豬、5條牛、70只羊、35只雞鴨上市!況且,物產豐富,其價格必定便宜,吸引得趕場人紛至沓來。
趕場是往好日子上趕哩。
我因此到雙河趕場,而且趕了一回,還要反覆地去。
有人說你這人真怪,趕場就趕場嘛,哪來恁多話?又不是趕去投資,或者租一塊土地種菜,把那些優勢劣勢搞恁個清楚的做麼子,所謂趕場,就是你付錢、他賣貨,啥子肉蛋禽、白菜蘿蔔、山貨野味應有盡有。不對,野味好似不能買賣,雙方裝個傻,都說是家禽家畜交易,直到遭工商所查沒,放了生,庚即對雙方罰款。後來怎麼都買不到野味了。雙河鎮趕場,因為種種原因,去的人很多,當地的、外地的、附近的,還有趕耍耍場的。耍耍場就是什麼都不買,什麼都可能買,沒有具體購買目的的那些人。
太陽還沒有出山,幾條主街就擺滿了攤子,卻靜悄悄的,生怕吵鬧到還沒睡醒的場上人。當第一縷陽光翻過坡頂,光線刺眼睛了,街市就會喧鬧起來,吆喝高山蔬菜、黃牛肉、肥豬兒、本地黃瓜的,叫喊聲絡繹不絕,把那些早醒或晚醒的人,通通喊到街市裡頭,跟他們討價還價,很快營造起趕場高潮。
集市裡的人流熙熙攘攘,要擠著才過得去,尋找自己喜歡的傢什。趕場當然不會只為人多而去,人們希望商販多買家少,那樣才能壓價,買到一些便宜貨。
在菜市口,我遇到賣新茶。有三個老太婆蹲在牆角,腳下擱了幾包茶葉,黑綠相間的,抓起來聞一聞,好清新一股茶味!就問前頭一個老太婆,多少錢1斤?
她回答我,50塊,是新茶喲。
我說曉得是新茶,只是大小不均勻。
她就不開腔了。
我又拿起裡頭那個老太婆的茶葉,搓了搓,比較乾脆,條子很均勻,便問:也是50元?
她回答:60,1斤喲,不是1包。
我故意不還價,轉過身去,問中間那個老太婆:你的茶葉1斤也是50元?
她卻說,對頭,稍微有點軟。
軟軟的茶葉是什麼意思?我心頭認定受潮了,準備再看看前頭老太婆的茶葉。裡頭老太婆說話了:我的茶葉也可以50噻。那茶葉既乾燥且均勻。我立即說:你那包茶我要了,稱秤嘛。她從前頭老太婆手裡,取了一杆秤,稱出 1.1斤。我付她50元錢,又伸手去刨了刨,茶葉確實好,滿心喜歡,就準備進市場買菜了。
裡頭老太婆想了好一會兒,彷彿想明白了,喊住了我,說:老闆,我的茶是一斤一兩噻。
話還沒說完,我明白自己急了,立即道歉:對不起,對不起,是一斤一兩,該55元錢,來,再補你5塊錢。便找出5元零鈔遞給了她。
她收下錢,很不好意思地說:老闆,我先說好了的,是 1斤50塊錢。我明白她為什麼解釋,立即安慰她:是我搞慌了,要進去買肉,記成整包賣的,少算了一兩,先說斷後不亂,你是對頭的。老太婆才將 5元錢揣進荷包,抬頭看了看前頭老太婆,又準備解釋兩句什麼。前頭老太婆不加理睬。她也就釋然,繼續吆喝:賣茶葉,青鬱郁新茶,不是明前的毛尖。
此話何意?山裡人樸實,或許即是聚眾趕場的誘因之一,起碼有些作用。
趕場真是趕一份過日子的精細,趕一下山裡無限風光,何嘗不是趕一場歡樂!
在仙女山街道購房消夏,再到雙河鎮趕場,還有方便旅遊效果。
雙河鎮地處仙女山西麓,境內大部地區以槽谷、窪地、殘丘為主,呈條狀分佈,山脊南北走向;槽谷地勢平坦,地域寬闊;平均海拔約1490米,境內最高峰海拔達 2033米,大致在機場附近;最低點位於蕎子村蕎子水庫大壩,海拔 950米,低於雙河鎮的場街。水都往下流,尤其是山水。雙河鎮的群眾卻無福消受了。好在當地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在15.6度,七月平均氣溫為22.5度,極端最高氣溫31度,最低記錄到零下17度的。這氣候非但大大優於火爐子重慶,將烏江邊的武隆縣城算入,也是十分涼爽了。而且降水量還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最大年降水量達1300毫米,尤以七月最多,最少年降水量45毫米。雨水過多了,洪澇、冰雹、大風、雪災、凍雨等自然災害,幾乎每年冬季都發生。
很多人沒有見過高山漲水,那情景是周圍山巒一齊往下淌水,場鎮和民居集中點就像一口口大鍋,頃刻間被灌得滿滿的,有聖人形容說人或為魚鱉,就是那樣極其悽慘的景象,當然只是數十年發生一次罷了,人或不定能碰上。以致在山上過日子的,大都六月上山、九月返城,候鳥一般,十月國慶節一過,紛紛撲喇喇飛向西北,回到築於重慶城的窩。
趕場因此多在春夏之間,秋風轉勁,各類土特產成熟,卻無人買,因此貨物比較便宜。便宜和昂貴是一對矛盾。客多貨少,就貴;貨多客少,就賤。這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趕場的人,尤其要弄懂,牢記著,不可或忘。
剛剛去趕場時,那些土特產很便宜,野生彌猴桃5毛錢1斤,仙女山街道要1元;小土豆1元錢1斤,仙女山街道要賣兩元;土雞8元錢一斤,仙女山街道要12元!惹得買賣雙方當街吵鬧。自然是買者嫌貴了,說在雙河場,買一斤的錢可以買一斤半!這中間有五成的差價。賣主理直氣壯地反駁,說都是在仙女山,也就差個三角五角,不可能差四元!買者氣他不信,上前揪扯,拉他去雙河趕場。賣主只好坦白,說我就是從雙河販來的,莫非還不清楚價錢。兩人當街掰起指頭算,車費幾元,人工多少,還有賣不完的損耗。到差不差的價格,雙方握手言和,不再計較。那諳就有雙河農民聽到了,原來農產品還可以賣到恁高的價,下次趕場、再下次趕場,要價逐漸高一些,物價也慢慢漲起來了。
可是,雙河鎮上的價格,比仙女山街道來,總要低那麼一點點,無人統一定價,商販們自己把握,構成了對仙女山街道市場的優勢。
我們見物價年年上漲,也明白其中的奧妙,只是荷包裡的退休工資見鼓,漲幾元菜錢,倒也不必計較。趕場還是要到經常去的地方。特別是露天市場為佳,那裡不能打紅燈光增肉色,白是白、紅是紅,鮮肉、凍肉特別好辨認。買菜也是一樣的,一見就是乾乾的,竹筍帶著泥色,蘑菇成色很好,黃瓜特別新鮮。就連山上不產的鯉魚鯽魚花鰱草魚,也都靜默地呆在水盆裡,伸手捉拿,它就潑喇喇地一跳,或嗤溜從手中滑掉。絕不似大型超市裡,電燈光怪陸離,白咔咔的豬肉會照得紅潤如新殺,蛋也映紅了如雞新下的。總之露天市場,什麼都不會掩蓋,供買者精心挑選,滿意而去。
雙河鎮新市場,就是個露天市場,熱鬧宛若天上街市。所以我喜歡去囤買。而且形成了思維定勢,雙河鎮蔬菜肉禽蛋曾經便宜過,總覺得物產永遠豐富且便宜,雖然只是相對的,也要去趕場。趕著趕著,漸漸覺得蔬菜價格相差不大,雞蛋容易打碎,豬肉到處都有,能夠不買就不買了。惟獨牛肉那東西,一是很快會賣光,二是不良肉販摻水什麼的,還是要到明亮亮的露天市場去,才分辨得清楚。雖然回回前去,都是同一個老闆賣牛肉,生意好得供不應求。我買好了轉子牛肉,喜歡跟他套幾句近乎:還是你們雙河的牛好,不發水,肉質細嫩,每次上仙女山耍幾天,我必到雙河來買。
肉販回答:我們到處趕場,不光是仙女山,重慶城也去。
我驚訝了:重慶也去,在哪裡?
肉販回答:南岸、江北,還有巴南區,都去趕場噻。
我僥倖地問:那麼價格?
他直接相告:當然是隨行就市。
這意思就是,反正你要買我的牛肉,告訴你底細了,繼續跟到其它地方來買,無論貴賤,有什麼關係麼?
我尷尬地說:只要質量好,你在哪裡賣肉,我就到哪裡去買。
他說:對噻,老大哥。
我們買了五百元牛肉,帶皮,有轉子有前胛,坐上女兒開的車,就往回走。
倘若長住雙河鎮?
不行!雙河鎮什麼都好,就是海拔低了一點,度暑有些稍熱,非最佳選擇。
回去那條路,經過省道 203線,在雙河鎮過境25千米,雙向兩車道,可通往仙女山鎮、豐都縣三壩鄉。年末,雙河鎮通鄉道和村道公路 300餘千米;全鎮所有的村社通了公路,80%的行政村還通了客車。
雙河鎮距離武隆區人民政府駐地約39千米,西面和西北與涪陵區武陵山鄉、大木鄉毗鄰,北與豐都縣仙女湖鎮接壤,東北與本區接龍鄉和土地鄉連線,非興趣盎然,趕場不去那些地方。
趕場也是有目的的。
(作者系中國作協會員)
版面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