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聽聞鄴城遺址被評為全國“百年百大考古新發現”之一,張海林心情格外舒暢。他特意登上金鳳台,站在一棵老榆樹前,眺望下方那片空曠荒涼的原野。“這沃土的下面就是鄴城遺址——一座沉睡了千年的‘六朝古都’。”他興奮地告訴記者。
“入選是眾望所歸”
鄴城遺址位於臨漳縣西南約20公里處。10月26日上午,記者趕往鄴城銅雀三臺遺址公園。一路上,筆直的樹木、連綿的田疇、成片的民房,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呈現出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
沿著彎彎曲曲的鄉間小路,一盞茶的工夫,車來到一個叫鄴城鎮三臺村的地方,這裡就是鄴城銅雀三臺遺址公園所在地。公園簡介顯示:鄴城始築於春秋時期。東漢末年,曹操佔據鄴城後,對鄴城進行了全新的規劃和建設,在城西北建起著名的銅雀、金虎、冰井三臺。後趙皇帝石虎定都鄴城,為避其諱而將金虎臺改名金鳳台。鄴城先後成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諸王朝的國都,故稱為六朝古都。經歷朝代更替的戰火摧殘和漳河改道的影響,鄴城如今僅存一處殘破的金鳳台聳立於地表之上。
進入景區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尊曹操的石雕全身像,它昂首挺立,顯得器宇不凡。石雕像後有一門樓,上面的黑色木匾上書寫著“三臺聖境”四個大字,門樓的背面就是金鳳台遺址。
抬頭仰望,這座金鳳台不過是一堆夯土,只有三四層樓高而已。拾階而上,在金鳳台頂的一間院落裡,記者見到了該景區管委會主任張海林。
張海林於2004年到臨漳縣文物保管所工作,先後參加過南水北調元祜墓、北吳莊佛造像埋藏坑的考古發掘工作。2016年2月,他調至銅雀三臺遺址公園管委會工作至今。近年來,他撰寫了70餘篇關於鄴城文化的學術文章。
“鄴城遺址能夠入選‘百年百大考古新發現’,這是眾望所歸。”站在金鳳台上,張海林滔滔不絕地向記者講述著鄴城遺址背後的故事。
“鄴城由南北二城構成,鄴北城後宮南面依次排列著聽政門、升賢門、宣明門、顯陽門、司馬門這五道門,它們全部在一條筆直的中軸線上。”張海林指著一張復原圖介紹,“鄴北城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先規劃後建設的都城,其單一宮城制度、中軸對稱城市格局、明確的功能分割槽佈局,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鄴城的規劃建設影響了隋唐的長安城、洛陽城,以及元、明、清三代的北京城,並對六、七世紀的朝鮮和日本的城市規劃建設產生了重要影響。
“曹操怎麼會選這裡建王都呢?這需要提到歷史上另一個著名的故事,就是‘西門豹投巫治鄴’。”張海林介紹,戰國時期,西門豹任鄴令,不但破除“河伯娶親”迷信,還發動百姓在漳河周圍開鑿水渠,灌溉農田,使鄴城成為當時的富庶之地。東漢末年,曹操佔據鄴城,開始營造王都。
張海林說,鄴南城是東魏時期所建,它緊靠北城,二者合而為一,北城南牆即南城北牆,這也是中國曆代古都所僅有的奇觀。鄴南城繼承了鄴北城的中軸對稱、棋盤式格局等特點,並且有所發展。到北齊時鄴南城又進行了改建和擴建,使它無論在規模上還是在裝飾、形式上都大大超越了曹魏的鄴北城,特別是銅雀三臺,它在原有基礎上被打造得更加富麗堂皇、雄偉高大。只是後來,因為戰亂和洪水破壞,鄴城大部分被淤埋於地下,所以人們現在看到的金鳳台遺址顯得比較矮小。
“鄴城留給後人的遠不止金碧輝煌的建築,這裡還誕生了光耀古今的建安文化。”張海林指著一塊黑色瓦片說,古代文人來鄴城遺址憑弔的時候,在地表撿拾到很多發著黑光的瓦片。他們對瓦片進行精雕細刻,改制成瓦硯,命名為“銅雀瓦硯”。因為曹操定都鄴城,招攬天下才俊,掀起了我國詩歌史上文人創作的第一個高潮,所以後代文人墨客便認為這種瓦硯是“建安風骨”的象徵,都視若珍寶。宋朝蘇軾在詩中寫道:“舉世爭稱鄴瓦堅,一枚不換百金頒。”意思是說,人人都誇獎鄴城瓦做成的硯臺好,一百兩黃金都買不了一枚產自鄴城的“銅雀瓦硯”。
佛祖笑顏面世
“東魏北齊時代,鄴城人口眾多,文化多元,深受外來文化、佛教藝術的影響。”張海林說,自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至今,鄴城遺址內屢有佛造像出土。
“特別是2012年,考古隊在鄴城遺址東部一次出土佛造像2895件,就像打開了一座地下寶庫。”作為當年考古發掘的參與者,張海林向記者講述了那次激動人心的挖掘過程。
據張海林回憶,2012年,他任臨漳縣文物執法隊隊長,負責鄴城遺址的巡邏工作。當年1月9日夜,他和同事、民警在臨漳縣習文鄉北吳莊村附近巡邏時,發現了一些佛造像小殘片。出於職業的敏感,他當即向縣領導彙報了這一發現。該縣領導迅速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專家取得聯絡。
專家聽聞此訊息,立即放棄赴德國學習交流的計劃安排,於次日上午趕到現場。經過專家鑑定,這些碎片產自北齊。專家隨後對現場進行鑽探,發現地下埋藏著眾多珍貴文物,於是制定方案,安排專業人員進行發掘。
在現場,張海林白天配合考古隊挖土、打包搬運發掘物,晚上拉起警戒線,負責現場20公里範圍內的巡邏工作。“春節漸近,發掘工作一天天地過去,大傢伙的工作熱情依然高漲。”他說,為了加快進度,他們克服重重困難,挑燈夜戰,在發掘現場迎來了新年的鐘聲。
“此次考古發現的佛造像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年代之久、造型之精美,居全國之首。”他說,這些沉睡地下1000餘年的“佛爺”們,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嘹亮聲中被喚醒,爭相面世。
讓文物活起來
北吳莊佛造像埋藏坑的田野發掘工作結束後不久,張海林調任銅雀三臺遺址公園管委會工作。雖然今年已經57歲,但他依然堅持在工作之餘撰寫關於鄴城文化研究的文章,不定期發表到微博上,以吸引更多的人瞭解鄴城遺址文化。
“我們對鄴城遺址的最好保護,就是讓更多的人知道它。”張海林說,這些年他遍訪臨漳縣的博物館和村落,翻閱各種古籍,將藏在其中的鄴城文化遺產“密碼”挖掘出來,撰寫成一篇篇通俗易懂的文章,並分享到微博上供網民閱讀。
“希望更多喜歡上網的年輕人能夠知道、瞭解,然後喜歡上鄴城遺址的文化遺產。”張海林說,下一步,他打算積極利用數字化技術,在網上舉辦有關鄴城遺址文化的各類直播活動,使觀眾不進博物館就能近距離觀賞到文物或遺蹟,並聽到它們背後的精彩故事。
“鄴城遺址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寶庫,保護好它,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張海林說,“我和文物打了半輩子交道,到了快退休年齡,我依然要發揮餘熱,把文物帶給我的驚喜和快樂努力分享給大家。”邯報融媒體記者劉昆/文邱勇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