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鹿特丹的地標建築博伊曼斯•範•伯寧恩博物館公共藝術倉庫 (Depot Boijmans Van Beuningen,以下簡稱“Depot公共藝術倉庫”) 於2021年11月6日正式對外開放。倉庫中存放著151,000多件藝術珍藏,分佈在不同的儲存空間內,參觀者們可以近距離地觀賞並參與互動,既可以單獨或組團在恆溫控制的空間內進行遊覽,也可以登頂體驗35米高的“屋頂森林”和Renilde餐廳。2013年,MVRDV在Depot公共藝術倉庫的設計競賽中勝出;2017年開始施工,2021年正式竣工:近十年的設計與建造將在開幕式的這一天畫上完美的句號。11月5日,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大(King Willem-Alexander)將出席開幕儀式併為其揭幕剪綵;11月6日,這座讓人翹首已久的公共藝術倉庫將正式向公眾開放。
在過去的170 年裡,博伊曼斯•範•伯寧恩博物館聞名世界的藝術收藏品已經發展到了超過 151,000 件,其中包括:63,000 幅繪畫、攝影作品、電影、前工業設計和設計類作品、當代藝術裝置和雕塑,以及 88,000 幅印刷作品和素描。 在這些龐大的藏品中,人們可以體驗一場橫跨中世紀至二十一世紀,漫遊藝術史的旅行。館內藏品高度的多樣化,在世界範圍內備受推崇的程度,在荷蘭也是獨一無二的。博物館因大規模的維修與翻新已經關閉。多年來,石棉危害、洪水風險、技術設施陳舊以及消防安全措施不足等問題一直困擾著博物館,維持現狀已是舉步維艱,修繕工作迫在眉睫。
博伊曼斯•範•伯寧恩博物館的地下藝術倉庫藏品堆積如山,建築日益老化且存有安全隱患。在過去的幾年裡,地下倉庫的藝術品已逐步清空,被安置到館外的五個倉庫中。把價值超過80億歐元的151,000 多件藝術珍品儲放在博物館的地下室已不再可行,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尋找館外儲存設施。在鹿特丹市政廳和慈善基金會Stichting De Verre Bergern 的財政支援下,博伊曼斯•範•伯寧恩博物館決意在鹿特丹的市中心,即原館附近建造一座可對公眾開放的公共藝術倉庫。與工業區的封閉式儲存設施不同,公共藝術倉庫意味著公眾可以在同一屋簷下觀賞博物館的所有藏品。這在世界上,絕對是第一例。
博伊曼斯•範•伯寧恩博物館希望能夠打造一座引人注目的、友好的建築。人們不僅能瞭解博物館的幕後世界,同時也能接近博物館的所有藏品。世界各地的博物館通常只展示其藏品的6%到10%,剩餘的90% 則深藏於儲存室。博伊曼斯•範•伯寧恩博物館公共藝術倉庫將打破這種傳統的展陳方式,它要讓那些被隱沒的藝術藏品同樣得到關注。首先,Depot不是博物館,因為傳統的博物館往往由於空間的限制,只能展出一小部分的藏品,而Depot展示的則是數量驚人的藝術與設計作品,以及儲存、維護和修復藝術品的過程。因此,人們也將在Depot內獲得與參觀傳統博物館完全不同的新奇體驗:在這裡,決定藝術品存放方式的並不是時間順序,而是其尺寸和所需要的氣候環境。在這裡,你會發現古代藝術與當代設計並置,新與舊之間產生新的關係與連結。參觀者在暢遊博物館幕後世界的同時,也會了解這些無價之寶是如何被維護和保養的。
博伊曼斯•範•伯寧恩博物館公共藝術倉庫是一座獨特的、地標性的反光立面建築,滿足了這種史無前例的建築需求,151,000 中的每一件藝術品將在鹿特丹的市中心得到一席之地。
由建築師、城市規劃師Winy Maas領導的MVRDV設計團隊為Depot打造了一個穩固且實用的碗狀結構,建築從各個角度都呈現出最佳的形態,同時與所處的博物館公園 (Museumpark)和鹿特丹的城市風貌建立了一種全新的關係。藉助鏡面的表皮材料,MVRDV意圖打造一座消隱於城市的建築,同時它也是安全儲藏價值數十億歐元藝術瑰寶的堅固堡壘。
MVRDV建築事務所的目標是設計一座極具吸引力,能讓參觀者感到賓至如歸,同時原地保留通往博物館公園大門的建築。一個外貌呈卵形的設計出臺,倉庫建造沒有背面,這樣四面八方均能吸引人。由於佔地面積相對較小,建築形體採取了外部向上凸展,內部設有一個10米懸掛空間的方案,以確保可以容納包括藝術倉庫、文物修繕室、多功能服務廳以及投影和展示廳在內的所有專案。倉庫建築的外牆由1664塊玻璃拼貼而成,鏡面面積達6609平方米,反射使得建築本身能夠完全消融在周圍的環境中。隨著天氣的變化,藝術倉庫每天看起來都會不一樣,就像一個生動的舞臺。在Depot公共藝術倉庫專案中,MVRDV嘗試著將自然融入城市:中庭交錯跨越的樓梯,以及位於35米之高的屋頂林地,在建築完工前就已經被授予“荷蘭最佳屋頂”的殊榮。成為 MVRDV 此番設計的亮點。屋頂上的樺樹、綠草和松樹不僅有助於保持水分,還會促進生物多樣化和減少城市熱應力。在引進屋頂之前,這些樹木在苗圃裡悉心培育專門栽育了三年。樹木的根部相互連線,加上屋頂的防風牆和十字形的餐廳作為屏障,這些樹木在35米的高處也能夠抵禦強風侵擾。
中庭是建築內部最引人注目的空間,透過縱橫交錯的樓梯與儲存空間的通透開窗,參觀者能夠在360度的範圍內觀看博物館的藏品,享受全景式的藝術盛宴。館內設有13個大型展櫃,人們在進入建築內部的第一時間就能直觀地看到藝術品。基於儘量減小佔地面積的考慮,設計師為Depot公共藝術倉庫賦予了碗狀的外形。Depot公共藝術倉庫的外牆由1664塊鏡面玻璃拼接而成,總面積達6,609平方米,全鏡面的設計使得建築能夠在視覺上自然融入周圍環境。巨大的入口移門在閉合時與外牆肌理渾然一體,只有在倉庫開放時才會開啟。移門的開啟方式也充滿了類似邦德電影中的高科技視感。變化的天氣對映在牆面上,讓整座建築猶如一幅活的畫作。從下至上達 10米的懸挑為空間賦予了包含各種功能的充足容量,其中容納了館藏儲存空間、藝術品修復工作室、餐飲空間、放映和會議空間等等。倉庫內一共設定了五個氣候區,可以安置從版畫、油畫到攝影等不同儲存要求的藝術品。
博伊曼斯•範•伯寧恩博物館公共藝術倉庫的參觀者,可以獨立或在導遊的陪同下瀏覽超過151,000多件的藝術品,免費講解團全天奉侯。參觀者可觀看藝術品的保護和修復過程以及藝術品的運輸和包裝過程。在藝術品的環繞下,行走在五個交錯跨越的大型玻璃梯上,參觀者會聯想到喬凡尼•巴蒂斯塔•皮拉內西的作品。這裡的藝術品,以近似於封閉倉庫的方式被高效地儲存著:它們或者被包裹起來,或者掛在架子上,或者陳列在玻璃櫃中,或者展示在懸掛於中庭的13個展櫃之一中。那些存放在封閉空間裡的印刷、素描和攝影作品,參觀者可隨時提交檢視它們的請求。電影與錄影,亦可在特殊的放映室裡觀看。
博伊曼斯•範•伯寧恩博物館公共藝術倉庫是一個環保的藝術倉庫,所有藝術品將依據氣候需求展出,而非按照傳統的流派或時代分門別類。每個儲存空間都受氣候調控系統控制,並有其特定的氣候。按照本身的材質:金屬、塑膠、有機/無機、黑白和彩色攝影作品,藝術品被歸類、分置在五個不同的氣候區域。儲存藝術收藏品需要特定的氣候條件,即空氣不能過冷、過熱、過溼或者過幹,氣候的調節往往需要計算精確並消耗大量能源。但該建築的設計做到了在為藝術品提供最佳條件的同時,盡力節能,盡力使用可持續性、環保材料。LED照明、地熱、太陽能、新創氣候調控系統,以及可為屋頂花園及公共衛生設施供水的雨水貯存裝置都被派上了用場。
除了博物館的機房功能,公共藝術倉庫還有其商業功能。倉庫本身的部分空間可以出租,當這些空間成為私人收藏家,企業收藏家或者其他博物館的藝術品儲存空間後,它們反過來可以向公眾開放。透過特快電梯,人們可以直達35米高的六樓屋頂花園,有一座可用來包租舉行活動的亭樓和一家日夜對外開放的餐廳,在那裡欣賞鹿特丹壯麗的都市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