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的第十一屆亞運會是在中國的首都北京舉行的。
隨著冬奧會的日益臨近,北京的大街小巷充滿了冬奧的氛圍。我國在改革開放後,隨著經濟實力的不斷提高,開始承辦了很多國際賽事,而1990年的北京亞運會,則是我們國家第一次承辦亞運會,為後來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申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在1983年向亞奧理事會提出申辦1990年亞運會的申請。於1984年在漢城(今首爾)召開的亞奧理事會代表大會中,在與日本的廣島競爭中,北京以43比22的票數奪得主辦權。亞奧理事會第一次同時宣佈兩屆亞運會舉辦地點:北京獲得1990年亞運會舉辦權的同時,把1994年亞運會舉辦地授予廣島。
1990年9月22日至10月7日,第十一屆亞運會在中國北京順利開幕,會期為16天。這是中國第一次承辦亞運會,也是亞運會第一次在社會主義國家舉辦。本屆比賽參賽的代表團數達36支,除約旦和伊拉克外,其餘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的成員都組團出席,運動員人數達6,122名,參與27個比賽專案和2個表演專案的比賽。中國的臺灣省在闊別亞運會20年後,第一次以中華臺北之名參加了本屆亞運會。澳門、汶萊、巴勒斯坦亦是第一次參加亞運會。
大部分比賽專案均在北京舉行,其中有20個新建場館,改建或擴建原有場館13座。並在北京四環路外興建奧林匹克中心和亞運村。帆船則因北京並不靠海,因此移師秦皇島舉行。中國發展較為薄弱的比賽專案如皮划艇、卡巴迪、藤球、軟式網球等,受東南亞國家的影響,開始出現在亞運會的賽場上,而跆拳道、馬術、拳擊等奧運比賽專案被排除在外。
本屆亞運會共打破7項世界紀錄和89項亞洲紀錄,並平1項世界紀錄和7項亞洲紀錄。
本屆亞運會會徽圖案中除亞奧理事會會徽中的太陽光芒外,以雄偉的長城組成“A”字。長城是中國古老文明的象徵,“A”是英文Asia的縮寫,二者結合,代表在北京舉行的亞洲運動會將成為聯合亞洲各國人民的紐帶。長城圖案還構成羅馬數字“Ⅺ”,表示本屆亞運會是第11屆。
而吉祥物盼盼則是中國的國寶熊貓。圖案上,一隻憨態可掬的熊貓手舉天安門影象的獎章,伸開雙手,鼓勵體育健兒創造更優異的成績。盼盼的寓意是盼望和平、友誼,盼望迎來優異成績。
聖火的傳遞同樣精彩。1990年8月7日,藏族少女達娃央宗在青藏高原念青唐古拉山用聚光鏡採集亞運聖火火種,體操王子李寧從達娃央宗手中接過聖火。8月22日起,展開了以“亞運之光”為主題的火炬接力傳遞活動。亞運聖火分四路傳遍了中國29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行程18萬多公里,沿途參與火炬接力傳遞人數達數以億計。經過一個多月的傳遞,火炬終於由中國第一面奧運金牌得主、著名射擊運動員許海峰,在跳水運動員高敏和排球動員張蓉芳護衛下,點燃了位於北京工人體育場內的主火炬臺。
最終中國隊獲得183塊金牌,107塊銀牌,51塊銅牌,共計341塊獎牌,位列金牌榜和獎牌榜雙料第一。
希望明年的冬奧會,我國的奧運健兒能夠表現出色,為國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