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一個企業家的綜合素質,除了看其在順境時的縱橫捭闔,更要看其身處逆境時,能否從容地化解危機。”
——礪石商業評論
1
去槓桿
“中國企業與真正的跨國公司相比規模還太小,萬達將繼續快速擴張。”
這是2013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王健林宣佈的海外擴張計劃。
也是那一年,在最新的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上,王健林剛剛成為新一屆中國大陸首富。但那時候,王健林對這種排名並不感興趣,面對媒體的提問,他的回答雲淡風輕:
什麼第一富和第八富,我根本不在乎,首富和我沒關係。
這話應該是真的,軍營出身的王健林,民族自豪感一向很強。他看到了當時中國企業不敢走出去的現狀,想要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不得不說,王健林看準了當時的風向。彼時,國家正在鼓勵企業走向海外。2012年,銀監會就曾明文鼓勵有競爭優勢的境內企業“走出去”,助推企業提升跨國經營能力和產業競爭力。
於是,那幾年,王健林帶領下的萬達,正式開啟了國際化轉型之路。
英國聖汐遊艇公司、西班牙大廈、洛杉磯One Beverly Hills、悉尼Circular Quay、澳大利亞黃金海岸、北歐院線集團、美國傳奇影院……
誇張點說,當時大半個地球,都有萬達的足跡。
遺憾的是,雲譎波詭的生意場上,最容易變的就是風向。
前幾年還鼓勵企業走出去的銀監會,轉頭就要求各家銀行排查,利用銀行貸款在海外投資比較兇猛的民營企業。
擴張速度太快,融資渠道收緊,那段時間,萬達的負債率確實比較難堪。
一般到這個時候,賣掉一些資產是最好的選擇。既能把負債降下來,又能快速補充現金流。
但往往,這又是最難的。一邊買買買,一邊卻要賣賣賣,這多掉面子。再說了,手心手背都是肉,賣哪一個好呢?
這個時候,最怕的就是猶豫不決。一旦錯失良機,後面就是萬丈深淵。
誰也沒有想到的是,王健林的動作會如此迅速。
2017年7月,萬達集團旗下的13個文旅專案91%的股權作價438.44億元轉讓給融創。與此同時,萬達旗下的77個酒店則作價199.06億元轉讓給了富力。
僅這場“世紀交易”,就讓萬達短時間獲得大幾百億的資金。
更猛的是海外資產的處置。時至今日,萬達已將其海外地產專案全部清空。媒體報道顯示,僅海外資產的處理上,萬達就曾在15個月內減掉2158億負債,負債率迅速降到了:
60%以下。
王健林曾說“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如今來看,膽子大不僅僅在於敢買,還在於敢賣。
縱觀商場,遇到債務危機時,瞻前顧後畏首畏尾的很多,能像王健林這樣果斷和迅速的,確實不多。
2
輕資產
萬達為什麼敢賣賣賣?
答案藏在萬達的商業轉型路徑裡——輕資產。
時至今日,房地產的“黃金時代”已然過去,當“五道紅線”壓頂,當無數中小房企“度日如年”,當老大哥萬科都高喊“活下去”的時候,萬達早就開始了由重資產向輕資產的轉型。
2018年3月,萬達的主營業務萬達商業地產股份有限公司(“萬達商業”)更名為大連萬達商業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萬達商管”),去掉了“地產”二字,其產品萬達廣場的業務模式也從拿地自持,向輸出管理,租金分成轉變。
此後,萬達在輕資產之路上飛奔。也正是這種轉型,讓萬達徹底跳出了“高收入+高風險”的模式。
面對這一轉變,財經曾把萬達比喻成“一隻不斷蜷縮四肢冬眠的北極熊”:
去脂增肌。
轉型輕資產模式後,萬達的重心變成了商業、文化和健康等領域。
以商業為例,在疫情嚴峻的2020年,全國依然有45座萬達廣場開業,其中輕資產27個,佔比超過60%。
資料顯示,2020年,萬達廣場在中國的出租率為99.4%,租金收費率為99.9%。這無疑為萬達的現金流提供了極大助力。
商管之外,萬達還將“輕資產”戰略擴充套件到酒店、文旅、體育等各個產業。以萬達院線為例,2020年簽約輕資產影城310家,佔到15年來已開業萬達影城總數的44%。
時至今日,萬達電影也成為了萬達的現金流“槓把子”。今年的賀歲檔電影《唐人街探案3》就是萬達影業的手筆,儘管後來被《你好,李煥英》這匹黑馬反超,但突破40億的票房,還是讓萬達大賺了一筆。
而且,很少有人意識到,萬達電影早已位於國內電影院第一梯隊。其在國內擁有已開業影院700多家,6000多塊銀幕,公司的票房、觀影人次、市佔率等核心指標長期位於全國第一。
隨著疫情的復甦,電影行業的反彈到來,萬達電影的潛力不言而喻。
除此之外,過去的一年,萬達還在上海、北京等地投資數百億建立了數家醫院,這些醫院將會在一兩年之後投入運營。萬達與阿里、京東等巨頭共同投資的“大健康”領域也搞得風風火火。
多年前,王健林就曾提到,做生意的最高境界,就是“用品牌賺錢”。
輕資產模式,走的就是這個路子。
3
迴歸的訊號
今年2月25日上午,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現場。
電視鏡頭一掃而過的一剎那,王健林和許家印格外引人注目。
這次表彰大會上,王健林的萬達集團和許家印的恆大集團都獲得了“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對王健林來說,這是某種意義上的迴歸。
2018年作為中國鄉村振興元年,萬達在貴州大山中的扶貧之舉,無意中打造出了中國鄉村文旅樣板級專案:“丹寨萬達小鎮”。
專案開業僅一年, 遊客量已破550萬人次。
2018半年度中國特色小鎮影響力排名中,丹寨異軍突起,排名第二,僅次於有著“純旅遊血統”的“烏鎮”。
這份奇緣結於2014年底,為響應國家“精準扶貧”大勢,萬達與國家級貧困縣丹寨簽下了10億元的包縣扶貧協議——《萬達集團對口幫扶丹寨整縣脫貧行動協議》。
經過細緻的考察調研,在推翻了養豬、賣米、種茶等盈利預期並不樂觀的傳統農業專案後,萬達最終確定增資至15億,以旅遊扶貧為主攻方向,構築了一個“教育治本、產業引血、基金兜底”的長、中、短期兼顧的全新旅遊扶貧路徑。
到2018年7月3日,丹寨萬達小鎮開業一週年慶時,小鎮全年累計接待遊客已是2016年丹寨全縣遊客數量的600%;丹寨縣旅遊綜合收入達24.3億元,是2016年全縣旅遊綜合收入的443%,直接創造近2000人就業,帶動全縣1.6萬貧困人口實現增收。
時至今日,丹寨旅遊小鎮開業3年來累計接待遊客超過1900萬人次,帶動全縣旅遊收入120億元,丹寨縣比計劃提前兩年實現脫貧摘帽。
除此之外,這幾年全國280家萬達廣場創造了約120萬個就業崗位,還在環保、義工等方面出人出力。
“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的榮譽稱號也正說明,王健林的迴歸,得到了官方和民眾的認可。
可以說,陷入危機的這五年,王健林成功地逆風翻盤了。
4
尾聲
回過頭來看,王健林的人生就像坐了一把過山車。
15歲參軍,28歲成為正團職幹部,轉業後一度做到了大連市西崗區辦公室主任。
仕途一片光明的時候,王健林選擇棄政從商,建立了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了一筆貸款,曾九天九夜睡不著覺,一度徘徊在崩潰邊緣。
後來,王健林還是挺過來了。憑藉著萬達的勢頭,他數次成為中國首富。到2017年,萬達已經擁有200多個萬達廣場,10多個萬達城、80多家五星級酒店、1300多家全球影院,產業遍佈全球。
也正是在走上人生巔峰的時候,危險開始靠近。負債高企、融資收緊、資產打包出售,甚至一度有媒體傳出王健林被限制出境。
如今,王健林再一次走出來了。不僅萬達的負債率降下來了,王健林也重回中國富豪榜前三十。
而且,據筆者瞭解,在輕資產為主的基礎上,萬達還在地產上繼續突破。僅2019年,王健林就輾轉甘肅、四川、遼寧、陝西、廣州、大連等地,與地方領導見面、拿地、投資。
賣了一圈回來後,整個地產界猛然發現,王健林才是那個大贏家——低負債、手上有現金、坐等抄底。
去槓桿大潮下,這兩年跌入低谷的企業不在少數。
永煤爆雷,落一地罵名;
北大方正沒落,丟盡了校企的臉;
泰禾深陷債務泥潭,至今還在苦苦等待白衣騎士;
偌大的海航,更是淪落到破產重整,只可憐了那些空姐;
……
但真正挺過來的,著實不多,萬達算是其中的佼佼者。究其根源,其實就兩點:
順勢而為,忍耐堅持。
無論是買買買還是賣賣賣,王健林其實都是踩著大勢的。國家鼓勵出海,他就買;國家要去槓桿,他就果斷地賣。
除此之外,王健林還能忍。
海外投資政策突然轉向,壓力空前的王健林,選擇了忍;為回籠現金流,賣出傾注多年心血的產業,心痛不已的王健林,選擇了忍;局勢緊張風聲四起,外媒甚至爆出“王健林被限制出境”的言論,王健林還是選擇了忍。
我們見慣了太多企業的成功案例,也看到了太多盛極一時的企業陷入危機無法自拔,但我們很少能看到一家成功的企業,在遇到巨大危機時逆轉困境、東山再起。
能上能下,能屈能伸,能成功也能失敗——
這,才是時代需要的、真正的企業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