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關於在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中防止大拆大建問題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下稱《通知》)。《通知》共計十一條,內容提到某些城市過度房地產化的開發建設方式,大拆大建,有急功近利的傾向,還有些地方出現隨意拆除老建築、徵遷居民、砍伐老樹、變相抬高房價、提高生活成本現象,產生新的城市問題。
內容有三個重點需要注意,一是嚴格控制大規模拆除,二是嚴格控制大規模增建,三是嚴格控制大規模搬遷。這說明什麼?說明“一拆全家富”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想靠拆遷發財的日子已經沒有了。
再無拆遷暴富
那麼國家為什麼要出臺這個政策呢?這不得不提到“城中村”。目前無論是北京、廣州、上海、武漢、成都或是溫州,全國的發達大城市,都有著一大群等待拆遷卻還未拆遷的村莊或者老城區,人們把他們叫做“城中村”。他們位置處於市區繁華地區,地價不菲,一拆暴富不是神話。《通知》下達之後,最難過的莫過於他們。
目前在拆除棚戶區或者老城區的時候,是有現金補償的。那些棚戶區或者城中村很多人的房產面積都比較大,拆遷獲得的補償款也非常多,如果在一二線城市,甚至可以獲得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補償。
而這些居民除了貨幣補償之外,他們還會有回遷房可以居住,在滿足居住的條件下,他們就有多餘的資金拿去做投資,而這些人投資的目標之一就是房產,結果在大量資金進入到樓市之後,房價一路不斷往上漲。
土地財政動刀
不讓大拆大建,地方政府大概也不能高興,這個涉及到土地財政。土地財政就是地方政府依靠出讓土地使用權的收入來維持地方財政支出,簡單來說,就是賣地,這也是房價持續高昂的一大原因。土地財政甚至是許多沒那麼發達城市的主要收入來源。
那一片不毛之地怎麼讓它賣出高價呢?很簡單,給它上規劃啊!政府說我們要在這建學校、建醫院,把重點專案放在這,人們就會覺得這裡是塊很有潛力的地方,開發商就會來這裡買。人們花錢買房子,開發商蓋房子出售賺差價,政府拿了錢進行城市規劃,城市發達了就會有更多企業更多人口,就又對房屋有了新的需求,政府也能推出新的規劃,如此就能形成一個良好的迴圈。中國近些年來的高速發展,離不開土地財政政策的支援,是不是聽著感覺很好?
第一,土地財政惡化了國民收入分配,政府收入佔GDP比重過高,既會導致居民收入增長緩慢,也會抑制了社會投資。第二,政府投資影響了產業結構調整,政府錢都投向城市建設,大大促進了建築業、房地產業的繁榮,並帶動了相關的裝修、物業、水泥等相關產業發展,過度的發展佔用了大量社會資源。第三,過度依賴房地產開發商,這就會導致天然壟斷,那還如何解決房價和居民間的巨大矛盾。
無論是美國、日本,發達國家一路走來的經歷都在告訴我們,依託房產發展的經濟便如同泡沫,說崩就崩。土地財政可以吃一時,但不能一直吃,國家早已下定決心調控,今年以來一連串的政策出臺便是證明。
買房時代已過
那政策這麼好,一頓扯之後,是不是說房價已經開始要下跌了?就目前而言,並不會。因為地價並沒有降,相反開發商買地買得很是熱鬧,成本都沒有下來,房價怎麼降。但就目前而言,之後的大拆大建一旦暫停,市區中心的大量高層和老城區將迎來危機。拆又拆不掉,只能出售或者出租。
出租則可以有效緩解目前房屋租賃市場價格高昂的現狀,出售則也會導致二手房市場價格下降。出售多了,那誰來買呢?買漲不買跌,沒有接盤俠,房子可能還會砸在自己手裡。
如果已有自己的房子,目前房屋並不是一個必選的投資選項,閉著眼睛買房都穩賺不賠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房價瘋狂上漲時代也已過去了。如果考慮買房,那核心城市的核心區域還是值得投資,如果身處二三線城市,最好不要投資非核心區域,而且除非是奔著學區房來的,否則最好也不要買老城區,尤其是老舊房子和高層老舊房子。
在樓市全面調控的當下,只要有一個不利於穩住樓市價格的因素,都會被盯上,必要時拿出來擺到檯面上,被好好修理一番。相信隨著房價的調控,合理的“房價春天”到來已經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