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辛巴威一家中資民營冶煉企業,發生了氧氣瓶爆炸事故,造成6名中國員工死亡,讓這個非洲國家再次出現在中文媒體上。談起辛巴威,相信不少小夥伴,都網購過該國100萬億面值的紙幣,來滿足獵奇心理。辛巴威“遍地億萬富翁”的段子背後,其實是惡性通貨膨脹的困局。事實上,辛巴威氣候宜人、土地肥沃、作物豐饒,歷史上一度有“非洲糧倉”的美譽,而如今卻陷入持續的經濟困難,此中原因究竟是什麼呢?本期就帶大家看看“非洲印鈔機”——辛巴威。
辛巴威過去叫“南羅得西亞”,位於非洲南部,東邊是莫三比克,西邊是波札那,西北與西南分別與尚比亞和南非搭界,面積近似一個雲南省,歷史上有過一些發達的原始文明。遊戲《文明6》裡有一個商業奇觀,名字就叫“大辛巴威”。
說起辛巴威,就不得不提兩個人,一個是征服辛巴威的殖民者羅得斯,另一個是帶領辛巴威走向獨立的穆加貝。19世紀的時候,英國人在南非挖金礦,結果發了財。在英國一直流傳著一個傳說,說在南非的北邊,也就是現在的辛巴威,還有一個超級大的金礦。
1888年,英國富商羅得斯找到當地的黑人老國王。羅得斯說自己是來採礦的,想籤一份“礦產開發租讓協議”。這份協議有兩個版本,一個是英文的書面版,另一個是口頭翻譯的當地語言版。英文書面版上寫著,國王要將礦產全部租給羅得斯。而在口頭翻譯的當地語言版裡,羅得斯只說了給國王的好處,保證只開發極少的地區。
老國王又不懂英文,只是聽了口頭翻譯版後,說哈哈好啊!我賺了!就稀裡糊塗簽了字。事後他才發現:不對,被忽悠了!於是趕緊宣佈協議無效,聯絡英國媒體,託人在報紙上曝光,揭露羅得斯的醜惡嘴臉,但是已經為時太晚了。維多利亞女王根據租讓書,給羅得斯頒發特許狀,讓他組建“英國南非公司”,授權羅得斯制定法令、持有軍隊、警察、修建鐵路。羅得斯拿著這份“御狀”,招募侵略者,許諾每人15處金礦,以及3000英畝土地。看到英國人來勢洶洶,黑人老國王一下子慌了。
情急之下,老國王找到了一個德國商人,和他簽訂了另一份租約,將羅得斯宣佈佔為己有的地盤,又租給了德國人。老國王心想:這樣,我就可以讓英國人和德國人掐起來,從而在背後漁翁得利。但老國王大意了,羅得斯直接找到這個德國商人,給了人家一大筆錢,把這份租約也買了下來。你國王不是宣佈之前的協議無效嗎?我現在有更合法的依據了!老國王最後死在流亡的途中,羅得斯根據他的名字,將這裡命名為“羅得西亞”。
跟隨羅得斯來到羅得西亞的殖民者,發現了一個壞訊息,和一個好訊息。壞訊息是,這裡壓根沒什麼大金礦;好訊息是,這裡雨水豐沛,有不少肥沃的土地。於是他們轉變目標,開闢大種植園,從當地黑人手中掠奪了大量土地。
1925年,英國政府派遣調查團到羅得西亞,考察當地的土地問題。調查團宣稱,他們調查了1700個非洲黑人,說這些黑人表示“願意接受與白人隔離”。有了英國的權威專家背書,羅得西亞的殖民者更肆無忌憚了,於1930年頒佈《土地分配法》,讓人口不到5%的白人,佔有辛巴威一半以上的土地。如果有黑人居住在白人的土地上,對不起,請在6年內搬走,前往政府指定的“保留地”去住。黑人們就這麼“被代表”著,將土地送給白人殖民者。
為了防止羅德西亞當地黑人反抗,英國又發揮傳統藝能了,熟悉的小夥伴可以打在公屏上了。沒錯,英國人根據語言差異,將當地人分為“紹納土著”和“恩德貝萊土著”,以民族聚居地進行行政區劃,還在就業和工資標準上區別對待,恩德貝萊人的工資往往比紹納人高一點。兩撥黑人互相仇視,無法團結起來對抗壓迫。
二戰後,民族解放運動風起雲湧,但在羅得西亞,卻出現了另一番景象:當地興起了兩撥互相敵視的民族解放組織,一撥叫“津民盟”,以紹納人為主,領袖叫穆加貝;另一波叫“津人盟”,以恩德貝萊人為主,領袖叫恩科莫。“津民盟”和“津人盟”,一邊反抗白人殖民當局,還一邊為了爭奪國內政治的主導權,而互相火併。
羅得西亞的白人殖民者,人數不到5%,卻利用黑人之間的矛盾,一直堅挺到了1979年。這一年,在國際社會的壓力下,英國以宗主國身份召集各方,商討羅得西亞獨立問題。土地是談判裡最重要的議題。英國口頭承諾,說你們黑人啊,只要答應不沒收白人農場主的土地,為他們在未來的國會中保留20個席位,那我們英國就能出資20億美元,幫羅得西亞搞“漸進式土改”,購買白人的土地分給無地黑人。另外英國還會出一大筆錢,為經濟發展提供支援,雙贏!羅得西亞的解放者們,再次上了英國人的當,同意按“願買願賣”的原則,進行“漸進式土改”。
1980年,羅得西亞終於迎來獨立,正式改名為辛巴威。獨立後辛巴威舉行選舉,紹納土著佔全國人口的84.5%,恩德貝萊土著佔14.9%。靠著人數上的壓倒性優勢,穆加貝輕鬆獲勝。
當時辛巴威有兩大矛盾:一個是紹納人和恩德貝萊人的民族矛盾,一個是白人和黑人的土地矛盾。獨立前,全國7成良田掌握在白人農場主手裡。白人老爺們腳踩的,都是雨水最豐沛的耕地。而大量窮苦黑人,要麼無地可種,要麼只有少得可憐的貧瘠土地,世世代代給白人當僱工。而另一方面,紹納土著和恩德貝萊土著,為了爭奪革命主導權的鬥爭,也始終沒有消停過。
起初,穆加貝做了大量工作,廢除民族識別,在公務員考試中優先照顧少數民族,將紹納語、恩德貝萊語和英語同時設為官方語言,組建統一的國民軍,三方軍隊的領導人共同組建聯合司令部,並邀請恩德貝萊族成員進入內閣。但這些努力,只能說是杯水車薪。
紹納族在人口上有壓倒性優勢。導致每次選舉,政權必然長期掌握在以穆加貝為首的紹納族手中。雖然每一屆的政府內閣中,都有恩德貝萊族部長的位置,但時間長了,還是會滋生不滿的。恩德貝萊的酋長們認為,自己得到的都是次要的職位,“民族團結”不過是裝點門面的幌子。
在地方上,兩族不斷爆發衝突,武鬥派製造綁架、謀殺,進行反政府活動。同一時期,南非的白人政權,因為實施種族隔離制度,遭到了全世界的圍堵。為了防止周邊國家的獨立思想傳導進國內,南非也透過培訓反政府武裝,在辛巴威製造恐怖襲擊,栽贓給恩德貝萊族的支持者,企圖離間兩個主體民族,以顛覆辛巴威的黑人政權。
兩個因素一疊加,穆加貝認為必須推動一黨制,才能穩定住政權。起初,穆加貝遭到了恩德貝萊族的強烈反對。1982年,穆加貝發表演講,說自己找到了證據,顯示恩德貝萊族企圖發動政變,必須要出重拳。於是將恩德貝萊族的領袖恩科莫,和一大批恩德貝萊族部長清洗出內閣。他還以“叛國罪”的名義,逮捕了反對派的軍隊領導人。
1983年,穆加貝宣佈實施“古庫拉洪迪”行動,派遣軍隊進駐恩德貝萊族的聚集地,物理消滅“給國家帶來麻煩的人”。穆加貝說:我們不會分得那麼仔細,因為我們無法判斷,一個人到底是不是持不同政見者。不光是反對黨,還有大量的恩德貝萊族平民,也慘遭殺戮。政府軍犯下大量罪行、讓受害者挖掘自己的墳墓、不許家屬埋葬遺體,還強迫恩德貝萊人說紹納語,如果他們不說就會被殺害。
在穆加貝的高壓下,兩黨終於簽署聯合協議,正式更名為“愛國陣線”,穆加貝出任主席兼第一書記。此後,穆加貝取消了白人在議會中的保留席位,撤銷總理一職,改總統為國家元首,從此天無二日。
穩固了權力,接下來就是解決土地問題了。政府沒有財力回購白人的土地,只能依靠“國際援助”,搞緩慢的土改。但英美口惠而實不至,從1980年到1995年,政府僅從白人農場主那購得330萬公頃土地,只安置了7.1萬戶黑人農民,遠低於預期購置800萬公頃土地、安置16.2萬戶農民的目標。加之政府極度腐敗,大量重新分配的土地,到了政府官員的手中。老兵們失望透頂,於是又組成“老兵協會”,抄起武器,再次打土豪分田地,暴力搶奪白人農場主的土地。
穆加貝感受到了壓力,於是在1996年,辛巴威政府宣佈,要在5年內徵收白人佔有的500萬公頃土地,分給11萬個無地家庭。穆加貝加速推動歷史程序,招來了西方世界的強烈反對,英國聯合美國、歐盟、加拿大、澳大利亞,編織了“破壞人權”、“壓制民主”、“選舉舞弊”等一系列罪名,對辛巴威發動經濟制裁。1997年,英國工黨政府上臺,更是宣佈前任政府的談判不算話,直接撕毀了和辛巴威政府的約定,拒絕援助實施土改。結果,辛巴威獨立20年,全國4000名白人農場主,擁有的土地面積,依然佔據辛巴威國土總面積的一半以上。
1999年12月,穆加貝出訪英國,在倫敦被同性戀份子騷擾。這事徹底激怒了穆加貝,讓他對白人的厭惡到了極點。回國後,穆加貝一改漸進式土改方案,強制沒收白人殖民者後裔的土地,分給無地的黑人。2002年,以英國為首的西方世界以民主和人權為由,對辛巴威實施制裁,使辛巴威經濟進一步惡化。2003年,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做出決議,取消辛巴威的英聯邦成員國資格。穆加貝也不是吃素的,主動宣佈退出英聯邦。
由於一系列的國際制裁,辛巴威出現了嚴重的財政赤字,於是開動“印鈔機”,導致通脹率連年攀升,逐漸從一個糧食出口國,變成一個嚴重缺糧的國家。2008年,辛巴威通脹率,已經高達百分之9×10²²,官方不得不發行面值100萬億的紙幣——遍地都是“億萬富翁”,又遍地都是乞丐。
2009年,辛巴威政府取消已經連冥幣都不如的津元,引入美元、蘭特等貨幣,勉強抑制住了通貨膨脹。但問題又來了,辛巴威要用外幣,但整個國家嚴重依賴商品進口,對外貿易連年逆差,外匯儲備哪兒來呢?
於是在2010年,穆加貝宣佈,要實施“本土化”政策!要求外資企業必須將51%以上的股份,轉讓給本土的黑人,藉此消除殖民主義的影響,扭轉白人掌控國家經濟命脈的情況。想法很美好,但直接嚇跑了外國公司。已有的外資紛紛撤離,準備投資的也紛紛取消投資計劃,辛巴威的經濟再次急轉直下。
2017年,穆加貝有意讓第二任妻子格蕾絲接替自己當總統。格蕾絲生活奢華無度,在穆加貝的護航下,格蕾絲只花3個月就拿到了博士學位。在政治鬥爭中,格蕾絲扳倒了前副總統穆朱魯,還公開宣佈副總統姆南加古瓦“不夠忠誠”,自己已經準備好接班總統了,引發參加過獨立戰爭的老兵們強烈不滿。最終軍方發動政變,佔領總統府,列數了一大串罪狀,把穆加貝推出來背鍋,把副總統姆南加古瓦請回來接任,執政黨繼續執政,統治辛巴威37年的穆加貝黯然下臺。
穆加貝上臺時,辛巴威人均GDP是900美元,而當他下臺時,這個數字也只是1300美元。37年光景,幾乎在原地踏步。回看辛巴威獨立後的發展史,“土地改革”毫無疑問是其發展的最大阻礙。辛巴威的土改過於緩慢,貧苦的底層黑人希望政府加快進度,最好直接沒收白人地主的土地分給窮人。
但作為一個落後的農業國,辛巴威出口創匯,完全依賴少數白人的大農場。獨立十餘年,靠著肥沃的農田和糧食出口,辛巴威經濟快速發展,成為非洲少有的糧食出口國之一。只要進行土地改革,經濟就會傷筋動骨。到底是經濟優先於政治、為保經濟增長果實而維持現狀?還是政治壓倒經濟、改革到底,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呢?
假如你是辛巴威領導人,你會怎麼做呢?一開始,穆加貝選擇了前者。但政府一拖再拖,國內的老兵們已經等不及了。這些人曾經與殖民者戰鬥,可國家解放近20年,他們的境況卻沒有任何改變。一邊,是白人連片的機械化農場和華麗的洋房;一邊,是黑人貧瘠的土地和破舊的茅屋。而窮苦大眾的不滿匯聚成巨大的政治力量時,穆加貝又在另一條道路上踩滿油門。
農業資金投入大、回報週期長:清理土地、修建道路、灌溉設施、購買農機、種子化肥,都需要大量的dollar。而穆加貝在該改革的時候拖拖拉拉,等到民怨沸騰了,又為了維繫統治而不顧條件,一刀切地去推進改革,摧毀了經濟基礎,農民即使分到了地,也買不起耕牛、農機,只能靠最原始的農具挖坑撒種,農藥、化肥更是無從談起,只能“靠天吃飯”,迴歸最原始的農業形式。這種飲鴆止渴的方式,進一步加劇了執政危機,最終政府垮臺,走向了最壞的結局。穆加貝的一生雖然充滿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他是辛巴威民族解放的象徵,在賦予人民權力方面,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說到底,辛巴威在發展的道路上步履蹣跚,腳下踩的都是西方殖民者留下的坑。近期,辛巴威第一大報紙又爆料,美國收買、培訓寫手,教唆抹黑中國在津投資企業,警示該國記者和民眾勿被矇蔽和利用。辛巴威副總統兼衛生部長奇溫加強調,當辛巴威遭受部分西方國家非法制裁幾近崩潰時,除了中國,沒有其他任何國家來支援辛巴威。我國作為辛巴威的全面戰略合作伙伴,跟西方列強必然走著完全不同的道路。在中國的支援下,這個非洲國家能否早日走出歷史困局,讓我們拭目以待(來源: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