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砡知行(2)辯別玉溪窯玉壺春瓶》的評論區,有朋友評論說是明洪武的,也有說經過研究後是明萬曆的,不是官窯,是民窯。上文中我只是說不是玉溪窯的,沒有說清楚是哪個窯口,什麼年代,我覺得一件東西,既然說了就必須說清楚講明白。下面就從青花髮色、底足工藝和紋飾三個方面來判斷這件玉壺春瓶。
一、青花髮色
《砡知行(2)辯別玉溪窯玉壺春瓶》中提到玉溪窯的青花瓷燒造溫度為1250度±20度,也就是說玉溪窯燒造溫度高的是1270度,正常是1250度。那它的採用的青花料是一樣的,1250度和1270度燒造出來的產品的什麼樣的區別呢?根據《古瓷鑑定基礎理論》所知,青花瓷器的藍的顏色由青花鈷料決定,比方說,蘇料髮色藍豔、寶石藍,平等青發色淡雅,藍中發灰,石子青發色藍中灰黑,回青髮色藍中泛紫。燒造的藍不藍就由溫度決定的,示例如下:
這種青花髮色是大多數玉溪窯產品的髮色,它的燒造溫度是1250度。
這種青花髮色在玉溪窯產品數量很少,它的燒溫度較高,也就是玉溪窯能達到的最高燒造溫度,它的燒造溫度是1270度
玉溪窯的燒造溫度最高是1270度,溫度再高的青花瓷也就以景德鎮窯為例了。
這是元代至期的景德鎮燒造溫度超過1300度的青花髮色,鈷料為蘇料,青花髮色藍豔,深沉,雖兌水較多,還是呈寶石藍色。
這是1352年之後的一件元青花瓷片,元朝失控期的景德鎮燒造溫度1280度的青花髮色,鈷料為蘇料,青花髮色仍然藍豔,但藍中發灰髮黑,這一時期的青花髮色和玉溪窯1270度的青花髮色相近。
這是明朝初期洪武年間的青花瓷,燒造溫度1250度的青花髮色,鈷料為差,不是蘇料,青花髮色發灰髮黑,跟玉溪窯的1250度的青花瓷的髮色基本一致。
透過以上圖片對我們就可以得到一個青花髮色與溫度的關係:青花鈷料燒造溫度在1300度以上是一個髮色,髮色藍,純正;1270-1280度是一個髮色,髮色主色仍是藍,但藍中發灰髮黑;在1250度是一個髮色,基本看不到藍色,主色發黑,發灰。
那麼從元代到明代末年,景德鎮窯的普遍青花燒造溫度有什麼總結呢?我們先來看看景德鎮窯青花瓷器燒造溫度變化曲線圖。
圖6 景德鎮窯口青花瓷燒造溫度變化曲線圖 圖片來源《古瓷鑑定基礎原理》截圖
把這個圖完善一下(這裡所說的溫度值是一個大致溫度,不是精確值),青花的最高燒造溫度是至正年間的產品,最高達到1320度,最低燒造溫度是洪武年間,燒造溫度是1250度,中間的綠線是1280度。
從這張圖中可以看出,景德鎮窯青花燒造溫度低有二個時期,一個是明初洪武時期,一個是明中,空白期成化早期。
我們再來看看影片截圖中的玉壺春瓶。
透過圖片對比後,可以判斷,影片截圖中的玉壺春瓶青花燒造溫度在1250度,也就是說這件瓶子有可能是明洪武或者是空白期成化早期。
二、底足工藝
瓷器的底足工藝特徵資訊能夠說明一件瓷器的年代,讓我們來看看影片中這件瓷器的底足。
從圖片中可以明顯地看到地底部有一片白色的釉斑,從白色的釉斑,我們可以判斷,這件玉壺春瓶有可能是元末或者是明洪武早期(也就沒有空白期成化早期的事了)。為什麼這麼說,在元代和明代洪武早期施釉方式採用的是澆釉法和從上到下刷釉法,底足的白釉斑就是從支釘或者是圈足流進去的釉,圏足上的釉刮掉或者是擦掉,防止與窯具粘接,只留下了底心的釉。那影片中玉壺春瓶符合元末或者明早期洪武的製作工藝嗎?
圖10 明洪武早期底足特徵圖 圖片來源《古瓷鑑定基礎原理》截圖
從圖9、圖10可以看出,底心釉都是從圈足流進底心內部,有明顯的流淌痕跡,再看看圖8,底心釉斑來源不明,不符合元末或者洪武時期特徵。其實從修足工藝來看,也能看出不符合。從粘砂痕跡來看,也不符合元末明初粘砂痕跡特徵。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繪畫紋飾。
三、繪畫紋飾
這件影片玉壺春的主題紋飾是鳳紋,在上次說了玉溪窯的鳳紋的畫法,其實玉溪窯的鳳紋的畫法就是從景德鎮學習過來了,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由於基本圈定了影片玉壺春瓶的年代為元末明初,就說說元代和明代早期景德鎮窯的鳳紋畫法。
1、關於鳳紋官窯和民窯的說法問題,因為有朋友說影片玉壺春是洪武民窯,從目前對於青花瓷器上鳳紋的研究來看,在元代和明代早期鳳紋只用於官方,民窯鳳紋在宣德年間才出現,所以說影片玉壺春是洪武民窯是不可靠的。
2、元代鳳紋的一般畫法
從圖10 可以看,元代鳳凰的畫法分雌雄,左邊為雄,右為邊雌,其特徵為:頭部較大,有鷹嘴的勾喙感覺,表現得很有神氣,雄鳥頭部裝飾花麗,雌鳥相對簡單,和自然界中的雌雄鳥一樣,雄的好看一點,頸部沒有裝飾紋飾,且頸細長。身體用魚鱗紋表示,雙翃展開,呈飛翔狀態,動感十足,不見足,尾翼雄鳥鋸齒狀,單面齒,鋸齒鋒利,雌鳥巻草形尾,均飄逸靈動。
3、洪武時期鳳紋的一般畫法
從圖11可以看出,洪武的鳳沿襲元代的畫法,但有變化,頭部拉長壓扁更像雞頭,脖子變粗,有裝飾紋飾,身體仍為魚鱗紋,但翅膀變小,顯的力度不足,尾翼鋸齒紋鋸齒變鈍。
4、永樂宣德時期鳳凰的一般畫法
從圖12 可以看,這一時期鳳凰沿襲洪武時期的畫法,仍分雌雄,左邊為雌,右為邊雄,其特徵為:頭部較大拉長,呈現丹鳳眼,雌雄鳥頭部裝飾花麗,基本沒有區別,頸部有裝飾紋飾。身體用線條表示,雙翃展開,呈飛翔狀態,動感跟元代相比不足,不見足,尾翼雄鳥鋸齒狀,單面齒,齒銳度減弱,雌鳥巻草形尾,裝飾比元代增多。
5、影片玉壺春瓶鳳紋畫法
頭部,採用的是元代的畫法,但比例失調,特別是尖喙,極不協調。頸部,粗,採用的是明早期的畫法,但頸部裝飾紋飾和線條簡單粗笨,翅膀自相矛盾,左翼為正面翅,右翼為側面翅,尾翼畫得太差。
有人肯定會說,畫法粗差是民窯畫法,前面已經說了,到目前為止,宣德前的民窯鳳紋還沒有發現。
四、結論
1、透過青花髮色,紋飾繪畫、以及釉面特徵,可以認為是具有洪武時期風格;
2、透過底足工藝對比,可以初步判定這是一件仿品;
3、透過鳳紋紋飾對比,可以確定這是一件仿品。
此外,透過花卉紋的繪畫、釉面特徵以及青花的特徵也可以判定這是件新仿品。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作為一個古玩愛好者,古玩的小學生,認識肯定有不足和錯誤,希望專家老師朋友們批評指正。歡迎關注、評論、轉發。
參考資料:
1、馬文鬥 著《玉溪窯》 ;
2、李輝炳 《古瓷鑑定基礎理論》 ;
3、王 玥 《明代景德鎮青花鳳紋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