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壺,是由張守智、汪寅仙合作設計,汪寅仙製作的當代經典器型。90年代,曲壺曾在全國陶瓷設計評比和國際精品大獎賽中均獲得一等獎。在察社看來,曲壺提樑在視覺審美上極具獨特的藝術價值。曲壺在紫砂手工成型工藝角度來看,線條的把握、器面的飽滿度都極具技術難度,當代曲壺作品多以“半手工”成型為主。
.
.
【曲壺的鑑賞】
曲壺採用虛實對比的手法,透過點、線、面的有機組合,使得整個壺體既有面的變化,又有線的變化——①線:從壺嘴起始,經壺身,過提樑,至壺鈕,一整條曲線婉轉流淌,一氣呵成,飄逸靈動。②面:起承轉折間形成一種強烈的“虛實對比”,不同的視角能感受線的連貫與面的飽滿。
.
.
細化到各個部件,我們可以一起來解析幾點,可以作為審視一把做工到位的曲壺的審美點或者說是工藝難點:
①壺嘴,從壺的腰線處看,自腰線起伏延伸而成,微翹的壺嘴增強了“曲線”的動感。
②壺體,敦實圓厚、曲面飽滿,線和麵的轉折處理得乾淨利落。
③提樑,突破了紫砂提樑的舊有樣式,採用外凸內凹形式,面隨線動,由寬逐漸變窄,至頂端為手提的部位,再逐漸變寬,形成對稱感。提樑的薄厚與壺口處統一均齊,提樑兩側的邊線與壺口兩條邊線聯合成一條迴旋的線條,均勻飽滿、清晰挺秀。
.
.
【經典作品圖錄】
察社在盤壺路上,喜好研究經典原作作品,與當代作品做對比,在砂器審美上有頗多幫助。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對圖欣賞。
圖2:汪寅仙 1988年制 曲壺
圖3:汪寅仙制 曲壺
圖4:當代 曲壺(執壺)
文中插畫:察社(指繪)
小紅薯: 紫砂『察』社
壺遇知音,茶酬知己
茫茫人海中,偶遇察社
覺得分享的知識還值得一讀
請與好友分享,感謝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