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22年北京冬奧會還有不到100天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火種已於10月20日從希臘順利抵達北京,放於火種臺。而最大的亮點那就是火種燈了。火種燈的創意來源於 “中華第一燈”西漢長信宮燈。
古代青銅古燈的起源
燈,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照明物,擁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我國境內就有發現距今大約五十萬年前人工用火的遺蹟。 隨著時間的遷移,朝代的更替,社會生產力得到不斷地發展,燈具作為日用必需品在多方面也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從篝火到火把再到專用燈具的演變。人們對於燈的依賴性也越來越高,在春秋戰國時期 已慢慢出現“炬”“燎”“燭”等照明工具。《楚辭·招魂》中就有“蘭膏明燭,華鐙錯些”這類關於燈的詠頌。 從中國的歷史程序中可以看出,任何器物的發展都離不開人類社會的文明和生產力的進步,燈具的發展經歷了由粗糙到精細、由原始到現代的過程,並且呈現了一定的體系性和脈絡性。 透過考古資料發現,青銅用於燈具製作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而青銅燈具發展的頂峰則在漢代,這其中又以“長信宮燈”最為突出。
長信宮燈,是1968年出土於河北的西漢時期的青銅燈 具,其主要材質為青銅,但有別於其他的青銅器。由於採用了獨特的鎏金技術,使長信宮燈通體鎏金,在地下經歷了兩千年的時間而不失其本身光彩奪目的色彩。 鎏金技術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記載,最早見於梁代,《本草綱目·水銀條》中引梁代陶弘景的話說:“水銀甚能消化金銀使成泥,人以鍍物是也。”漢代人稱為“金塗”或“黃塗”就是用火鍍金,讓黃金在高溫之下溶解在水銀當中,形成銀白色的泥膏狀的金汞劑,也就是“金泥”,然後將其均勻地塗抹在青銅器物上,再透過火焰的炙烤,從而使汞蒸發出去,讓黃金留在青銅器的表面之上,使青銅器呈現出金黃的色澤,用以增添青銅器的美觀和珍貴,同時外表的 黃金還可以更好地保護內部的青銅器。 這種鎏金技術的發展在西漢時期達到了一個頂峰,長信宮燈就是這一技術的巔峰表現之作,複雜的工藝使長信宮燈的表面呈現出十分光亮的鎏金色,這也極大地增加了長信宮燈的耐用度以及藝術品質。
長信宮燈之美
古代中國燈具的造型各式各樣,總的來說大致 可分為五種:豆形燈具、器皿形燈具、人物形燈具、動物形燈具、植物形燈具。典型的有以下幾種:
1.釭燈。屬於一種帶煙管的燈具。漢代多用動物油作為燃料,易產生大量的煙塵,因此導致了釭燈的出現。釭燈為漢代獨創,屬於空腔容器,其中盛水。導煙管把燈罩內的煙氣匯入燈體溶於水中。能夠起到淨化空氣的作用。漢代紅燈的導煙管一般製作得較為隱蔽,會採取人的手臂、動物的肢體等造型。因此它不但具備了很高的實用性與科學性,也具備了一定的藝術性,說明自漢代開始人們便形成了科學的環境意識四。
2.行燈。顧名思義是可以攜帶的燈具。行燈種類很多,造型也各異,一般會在燈盤一側設有長柄、供提拿行走。行燈的燈盤中一般只豎一枚尖錐狀燈柱,這樣的燈柱是用來插放硬性燃火燈柱的。燈柱一般以柴薪擔當,燈柱下沁燈油。其造型有鳥型、羽人型等。
3.類物型燈具。這種燈具在漢代非常之多,特別是豆形燈,其餘還有卮燈、多枝燈等。這類燈具的造型外觀平實端莊、簡易方便。在漢代,這種燈既繼承了春秋戰國此類器物的基本造型,又在此基礎上有了長足的發展。
4.動物形燈。動物形燈一般有牛、羊等家畜造型,也有少量龍、孔雀,造型相對來說比較豐富,燈具外表美觀且具備一定的實用性。一般以寫實風格為主,動物造型刻畫細膩形神兼備。另外漢代還有吊燈、枝燈和轆轤燈等等,造型依舊以動物或者人俑造型為主。
長信宮燈之所以能夠成為中國古代青銅燈具的代表,是因其在造型和功能上達到了完美的統一。 長信宮燈的外觀造型是一名跪坐的宮女雙手掌燈,燈包括燈座、燈盤以及燈罩等六個部分,分別分鑄套合完成。宮女身體為中空,頭部與右臂能夠拆下。宮女左手托住燈座,右手提住燈罩,右臂和燈的煙道直接連線,以宮女手袖當作是排煙通道。寬大的袖管巧妙地構成了燈頂,燈罩是兩塊弧形的瓦狀銅片結合成圓形,鑲嵌在燈盤凹槽之內,能夠左右開合。有了這樣的燈罩,使用者就可以自由開合調整光照範圍,避免火苗不規則地跳動,還可以反射聚集光線,達到增強照明強度的效果。同時在燈盤裡又特意設定了用以固定蠟燭的針,這在保證室內用火安全的同時也有利於光源的穩定。燈盤中心插上蠟燭並點燃之後,其燃燒的煙氣會直接經過宮女的袖管進入燈體,經過過濾,不會對使用環境產生任何汙染,保持室內清潔,可以說具有較強的環保性。
由於古代燈具多使用動植物油脂作燃料,因此在燃燒的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廢煙氣。 長信宮燈作為皇室貴族使用的室內燈具,在設計過程中就充分考慮到了煙氣的解決問題,所以將其整個宮女人物設計為中空的,這不僅能夠節省造物材料,還構築了通風管道,用以引流燈油燃燒過程中產生的廢煙氣,使其進入燈腔內部,同時在宮燈的底座部分放置了水盤用以淨化廢煙氣。 長信宮燈將人物優美的造型和具體的使用功能進行了完美的結合,渾然天成,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我國古代匠人的造物理念以及全方位的綜合思考能力。
長信宮燈的燈身共存九處銘文,一共六十五字,其上部刻有“長信尚浴,容一升少半升,重六斤,百八十九,今內者臥”的銘文。其他銘文內容主要是宮燈的所有者以及製造時間等。其中銘文中六處提及“陽信家”的字樣,《滿城漢墓發掘報告》的作者認為這代表這盞宮燈過去是屬於陽信夷侯劉揭的。劉揭在西漢初年被封為陽信侯,死後其子劉中意繼位,之後因參加“吳楚七國”之亂而受到廢黜,同時也撤銷其封地。這盞宮燈也被當時的朝廷沒收,歸長信宮所有,長信宮是當時皇太后的宮殿。該燈應先屬於竇皇后長信宮所有,後轉入陽信公主手中最終落入中山王宮。這裡就有兩個關鍵問題需要搞清楚:一是這盞燈首先應屬於長信宮還是陽信家,二是所謂“陽信家”到底是指平陽公主還是指陽信侯。根據學者從器物和歷史背景兩方面的研究認為這盞燈應先屬於陽信家後轉入長信宮。“而至於後一問題,學術界至今觀點不一,但我們較為傾向於陽信家即指陽信侯家一說。"後來,得到長信宮燈的漢文帝皇后竇氏是中山靖王劉勝的祖母,竇太后又與中山靖王的妻子竇綰有著親緣關係,便將宮燈賜給他們。這就是長信宮燈的流傳過程。
長信宮燈高度為48釐米,在其燈座之上設計了可滑動的燈罩,燈光與跑坐人眼平行。長信宮燈生動的造型在很大程度表現於處理人俑和燈之間的關係上:宮女低首含眉,神態端莊自若,右臂舉起扶燈罩,左臂向右方伸去持燈託。人體形象生動,宮女神態端莊自若。宮女右臂下的燈盤點燃之後形成的煙氣經過宮女右臂直接進入中空的身體中,不會對使用者造成任何影響。反之因為燈光更加突顯了宮女的美麗實現了實用與審美的統一。
服飾、髮式凸顯漢代特色西漢服飾基本上延續了秦制,但同時也有所發展。從長信宮燈宮女服飾上來看,她所穿著的便是漢代非常普遍的曲裾深衣。通常而言,漢代著衣表現出如下特徵:外衣多是領大且彎曲,喜歡暴露中衣的領型,衣服一般是白色面料為裡;袖寬一尺二寸,衫無袖;著裘毛向外,腰帶非常考究。我們看到的出土漢代陶俑通常是長衣履地不露足,袖子端立或者雙手攤開,也見到有微微露出雙足的;女人通常在頭後挽鋸,形象端莊從長信宮燈的富女髮式外觀來說,能夠讓我們瞭解到漢代婦女十分看重發型,那時的髮髻通常是單髻、雙髻與多髻三種。髮式包括了迎春髻、垂雲髻、同心髻以及三角髻等。這也與儒家所推崇的個人品質方 面非常的貼切。
長信宮燈蘊含的設計思想
馬克思說過:“只有當以人的方式同人發生關係時, 人才在實踐上以人的方式同物發生關係。” 這句話本身是用來指導社會實踐活動的, 但如果我們以設計的角度來思考和體會這句話,就會產生非常深刻的獨特理解,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其一,設計實踐活動必須以人為主體,要充分的體現出人文主義的精神,套用現代的話來說也就是要“以人為本”。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荀子就提出了類似的思想,就是要在社會的創造性活動中強調人的主體地位,注意人的自主意識;其二,設計在滿足功能的前提下,應該儘可能地兼顧審美的需要。 孔子曾說過:“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 文質彬彬, 然後君子。”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古人在造物的過程中就已經充分地考慮到功能和造型的統一關係,這樣既可以滿足人們的物質使用需求,又可以滿足精神層面的審美需求。 長信宮燈的設計就能充分的體現出這兩方面的設計理念。
長信宮燈是中國古代青銅燈具中功能性和審美性的完美結合體,被譽為“中華第一燈”。 對於 今天的燈具設計來說,長信宮燈中所體現的設計理念正是我們所需要的。 現代設計起源於西方社會, 中國的設計教育、設計產業也是 80 年代隨著改革開放才逐漸建立起來的,因此中國現在的燈具設計起源較晚,很多時候還簡單停留在燈具的實用性上,往往忽視了形式美的法則內容,使燈具缺少了對稱美、比例美、節奏美等,從而降低了使用者視覺上的感觸。 因此,中國的現代燈具設計在考慮功能的前提下,要充分意識到審美的重要性,要在二者之間找尋恰當的平衡點,只有這樣才會設計出優秀的燈具產品。#中華第一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