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侄文稿》是顏真卿追祭侄子顏季明的祭文草稿,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其單字技法詳解如下,供書友們參考,歡迎交流。
1、維
此字在篇章之首,乃一篇之準。左邊的絞絲旁以中鋒起筆後使轉,用墨厚重;右邊的上部寫得比較清秀,而下部寫得比較粗大,形成明顯對比;中間舒朗。
2、祿
此為左右結構之字,左邊示字旁以中鋒用筆為主,將撇畫變成提畫後與右邊相連帶,增強了連貫性,右邊部分以中鋒完成,結構緊湊。
3、節
此為上下結構之字,上部的草字頭將兩豎變成兩點而橫畫寫得比較長;下邊部分左邊緊湊而右邊開張用側鋒連帶,全字筆畫精簡,一氣呵成。
4、州
此為獨體字,但內有三個相同筆畫需要處理,豎畫從左到右,形態長短各不同,而最後一豎末尾出鋒,用墨比較乾淨,整個字的濃墨佔多數。
5、蒲
此為上下結構之字,用側鋒連帶將上部草字頭與下部的三點水相連,下部的“甫”用側鋒與中鋒使轉完成。筆畫粗細有變,長短有錯落。行筆過程中自然產生疏密變化。
6、清
此為左右結構之字,左邊的三點水以豎畫代替,簡潔高效,右邊部分則上放而下收,以點收筆。左右部間有以空白調節字內的空間,使其疏朗。
7、庭
此為半包圍結構之字,露鋒入紙,橫用中鋒,撇畫則在撇腳處轉向;下邊的“廷”字則用側鋒與中鋒使轉完成結構緊湊,全字用枯筆而顯蒼勁之感。中間形成的一塊空間值得玩味。
8、惟
此為左右結構之字,左右對比明顯,一長一短。左邊的豎心旁寫得短小,而右邊的部分以中鋒完成,有開有收,總體用筆老辣,單立人的長豎有弧度更顯柔韌之美。
9、期
此為左右結構之字,這個字不是正局,有欹側之勢。左邊的“其”字用上字的連帶筆畫起筆,後呼叫為中鋒用筆,使轉多用連帶,結體中宮緊收;右邊的“月”以中側鋒書就。左右有錯落之勢。
10、作
此為左右結構之字,左邊的單人旁寫得比較小,撇與豎畫都短,左邊的“乍”字則寫得開張,左右兩部分中間有一定的距離,體現了顏字寬博之特色,全字疏而不散。
11、圖
此為全包圍結構之字,起筆用露鋒,使轉中筆粗細變化豐富,被包部分則用筆豐富,方圓並用。外框向外鼓出,保留顏體楷書特色。
12、爰
此為上下結構之字,撇與三點水用筆多用中鋒行筆,禿寶蓋與“又”字則使轉方圓筆接合並行,筆畫長短有變,用筆總體厚重,又不失靈動飛揚。
13、歸
此為左右結構之字,左邊部分用墨厚重,用筆以中鋒與露鋒為主;右邊部分則中鋒為主,而露鋒用於起筆處比較多。細看之下,左側為欹,右側為正,相互倚靠。
14、俾
此為左右結構之字,左邊的單人旁用筆以中鋒為主,寫得開張;右邊的“卑字則用筆厚重,使轉以方筆為主,末筆豎向左撇出,與下一個字相呼應。
15、覆
此為上下結構之字,上部的“西”字起筆多用露鋒,下部左邊的雙人旁用豎筆代替,而右部則結體開張。此字有兩處特別精彩,一是中間的布白,二是最後一筆,不能簡單以長點視之。
16、悔
此為左右結構之字,左邊的豎心旁由上部的連帶筆畫起筆,又以側鋒轉用中鋒書就,而右邊部分的“每”字則橫畫開張,這一長橫很微妙,似有將左部牽引之勢。
17、傾
此為左中右結構之字,這種結構容易寫呆板,顏體行書的處理,左、中兩部分取正勢,右部取斜勢,透過筆畫相連,斜而不倒。
18、摧
此為左右結構之字,左邊的提手旁寫得比較小,以中鋒為之;右邊的“崔”字用墨上重而下輕,筆畫緊湊。左右部分之間有一定空間而顯疏朗。米芾行書當中,似乎也吸取顏體結構特點,常有這種佈局之法。
19、泉
此為上下結構之字,上部的“白”字撇畫寫得比較短,框寫得比較扁;下部的“水’字,用筆簡潔,相對收斂,左邊的筆畫用點代替中間的豎用枯筆完成。
20、魂
此為左右結構之字,左邊的“雲”字第一橫用點代替;右邊的“鬼”字則用側鋒,上部寫得緊湊而下部寫得寬鬆。最後一點,往下拉出一個筆畫,看似多餘,實則增加了書寫性和筆墨趣味,妙手偶得。
大家在學習顏體行書的時候,掌握單字技巧以外,還要注意墨色的變化。顏真卿當時寫的時候情感一瀉千里,奔騰不止。所以通篇臨寫的時候要注意減少蘸墨的次數,這樣增強連貫性,也能增加墨色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