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澤輝 辛丑年農曆九月廿九
韓世五,1925年12月9日出生,內蒙古烏蘭察布察右後旗大六號人。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呼和浩特市文聯委員、劇協理事,內蒙古自治區著名二人臺表演藝術家。
韓世五祖籍山西省繁峙縣。他的先輩們充分嘗受過兵荒馬亂的年月給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帶來的悲涼和悽苦。1933年,因生活所迫,年僅7歲的韓世五跟隨父母外出逃荒,一路顛沛流離,最後輾轉到察右後旗大六號三和堂村安了家。
童年,在家鄉唸了三年私塾,讀完了《三字經》《百家姓》《論語》,這在當地農村可算是文化人。後來由於家境不佳,被迫輟學,跟著母親下地幹活。1941年,15歲的韓世五為了謀求生活,減輕貧困家庭的負擔,他不得不四處奔波,扛長工,打短工;幫鍋做飯,當餅匠;殺豬宰羊,做零活。坎坷的生活經歷,為他日後從藝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45年,開始涉及藝術,並參加半職業性演出,初露出他的藝術表演才華。1949年,進入集寧二區宣傳隊,開始從事藝術職業生涯。1954年調入平地泉行政區歌劇團。1957年該團撤銷,調到呼和浩特市民間歌舞團從事二人臺藝術表演。
韓世五為人謙虛誠懇,對待藝術嚴肅認真。他平時慣於思索,勤於學習,對二人臺表演技藝理解得深,吃得透。他能應用自如地變換各種語言形式和表演形式,能把兩種形式恰到好處地揉和在一起,所以他的戲路很寬。在反映不同時代、不同題材的作品中,都能表現出人物的不同性格特點,他善於從飾演不同人物身上找到共同的特徵,這便是他的藝術閃光點。
他既善於演傳統戲,又能演現代劇;既能主演正劇,又能主演悲劇和喜劇;既能扮演正面角色,又能扮演反面角色。這位老藝人在二人臺藝術道路上辛勤耕耘40多個春秋,成為內蒙古自治區少有的既能整理改編傳統劇目和創作新劇目,也能上舞臺當演員,還能兼做導演的多面手。從藝40多年來,他先後在《打金錢》《打櫻桃》《打連成》《走西口》《茶瓶計》《赤葉河》《串河灣》《跳粉牆》《回關南》《趙喜太打陶林》《釘缸》《頂燈》《劉胡蘭》《白毛女》《五哥放羊》《水刮西包頭》《二板頭進城》《巧巧和亮亮》《楊柳青》《接婆婆》《壓糕面》等近百個劇目中扮演重要角色,並多次獲得優秀演員獎。
他具有天賦的“金嗓子”,聲音高亢洪亮,剛健質樸,真假聲結合自如。他能從東、西兩路二人臺的唱腔音樂、劇目、表演形式諸方面吸取精華,併發揚光大。尤其是把兩路二人臺的唱腔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他的表演著重於對人物內心世界的挖掘和對人物個性的刻畫。在塑造人物形象的過程中,他大膽地進行了一些有意義的探索,然後再設計出適當的形體動作和表情,不失分寸地表現人物的舞臺動作和心理狀態。
為繁榮內蒙古自治區二人臺藝術,反映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實現題材多樣化,韓世五創作、改編了大批劇目。他創作改編的《紅梅》《金花的婚事》在全區文藝匯演中受到觀眾的好評;改編創作的二人臺大型劇目《苦水鴛鴦》和群眾喜聞樂見的《賣菜》《賣布》《賣餃子》,都是較為成功的劇目,在觀眾中具有廣泛的影響。他對劇目的改編、創作,多從二人臺改革的角度出發,不拘於一隅,力求避免雷同。透過劇情矛盾衝突塑造劇中人物形象,力求使二人臺由小生、小旦的演唱形式向戲曲方面發展。
他在二人臺戲劇表演中,能充分應用自己臨場發揮的表演才能,把劇目表演得有血有肉,生動活潑,使劇情更貼近生活、貼近觀眾。如在《賣碗》中,著力表現青年農民王成的機智、勇敢、聰明和勤勞的個性;在《賣菜》中對劉青詼諧、幽默的性格給予充分表現;在《壓糕面》中他把二子哥與杏花倆人忠貞不渝的愛情表演得淋漓盡致;在《青山前哨》中,又把一個特務虛偽陰險、狡猾殘忍的嘴臉表現得活靈活現;在《訪富根)中,又把一個關心群眾疾苦,幫助群眾致富的黨的基層領導幹部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
他的作品在語言修飾方面很有特色,地方方言中的串話、順口溜、歇後語等在劇目中比比皆是。如在《賣碗》劇中,地主薛稱心和王成就有這麼一段對話——
薛稱心:“你吃飯是三盆十八碗,一做營生就耍懶!”
王成:“呀哈!就你那飯?早起稀粥笊籬搭,晌午毛糕胳膝撅,黑夜燜山藥皮也不叫剝,頓頓離不了燴豆渣。”
劇目中王成訴說財主對長工的盤剝,是生活中的原話:“春天穿他一個布,半年工錢不夠扣;夏天吃他一包煙,兩月工錢還不完;穿他一雙破氈鞋,整整白受十五天;到了年底一算賬,落個吃飯沒工錢。”就是這些樸實的方言土語,充分體現出二人合劇目濃重的地方風俗習慣和語言特色。
韓世五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和對二人臺藝術的理解,為自己確定了塑造人物形象時所追求的目標,那就是——真實,非臉譜化。他認為人物形象,應該透過人物本身的行為和與其他人物的關係自然地表現出來。透過創作二人臺劇目《賣碗》,韓世五深有感觸地說:生活是藝術的源泉,也是我創作的根基。在舊社會,我扛長工、打羊伴、作屠戶,還熬糖、燒酒,當餅匠,深受地主老財的壓迫和剝削。生活異常艱難,還倍受反動軍政長官、地痞流氓的欺壓和蹂躪。有的因為處境逼迫染上了大煙癮,境況就更為悲慘了。
我爺爺是舊社會的藝人,有臺口唱戲,無臺口散班,四處漂泊了一輩子。我父親沒有跟爺爺從藝,老實巴交地廝守著幾畝薄地,辛勤農作,結果到頭來還是一貧如洗,生活所逼,無奈的父親只好帶著全家和舅舅從山西繁峙縣出來逃荒,生活無依無落。我依據自己親身的經歷創作,劇情內容真實,最易打動觀眾的心。他還說:舅舅是我一生中最早的啟蒙老師,我從他身上學到不少做人的道理。他為人正直剛強,性格開朗,說話幽默風趣,喜歡唱山歌、扭秧歌。可以說,我是受舅舅的影響而走上從藝的道路。舅舅給地主老財當長工,熬了一冬又一春,打了一輩子的光棍。他常和窮哥兒們在一起,開玩笑、講故事、說笑話兒,那些生動活潑的歇後語、串話、順口溜真叫人發笑。每遇大雪封閉山門時,舅舅總要到我們家裡訴苦衷,這便是我最開心的日子。
我最愛聽舅舅講外面精彩的故事,有些故事情節至今記憶猶新。比如挖苦那些做營生愛挑輕活的人:“你能幹個甚?還不是飲馬打哨子,糧房逮耗子,切草解腰子,賬房點票子。”對方也不甘示弱:“你呀!二餅看成八萬貫,眼睛瞅下個藍圪蛋,要想分清黑跟白,還得把眼珠子翻轉。”就是在這種生活環境中,韓世五學到了大量豐富的方言土語,為他日後的藝術創作積累起第一手資料。
在創作《賣碗》劇目中,他就是透過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長工和地主的矛盾衝突,充分揭露舊社會的黑暗和剝削制度,以及長工們生活和勞作的艱辛。正如韓世五所說:我的舅舅是窮人的“模特兒”,是長工們的縮影。他的命運是悲慘的,但是在劇目中,我把他塑造成一個生活的強者.刻畫出他耿直的性格和敏捷的應付能力,顯示出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在《賣碗》劇中塑造的王成等幾個人物,並不是憑空捏造的,而是生活中實實在在的原型。劇中人王成,是借用《金鐲玉環記)中的賣菜郎;劇中人香蘭也有“模特兒”,是我熟悉的一個淳樸善良的農家姑娘;地主薛稱心的名字是借用一個熟人的原名。
二人臺在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北北部都深受觀眾的喜愛,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有著廣泛的影響。1959年為迎接國慶10週年,韓世五創作並導演的《賣碗》二人臺劇目,劇中人王成就是韓世五扮演的。當年參加內蒙古自治區民間藝術匯演獲劇本創作一等獎。1960年由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1962年內蒙古電影製片廠還拍攝成戲曲藝術片在全區上映。之後,山西、河北、陝西等地多次錄製成磁帶向全國發行。《賣碗》是二人臺舞臺必不可少的經典劇目之一,唱段經典,故事經典,是二人臺小戲裡的精品。從創作至今上演了60多年,至今仍為群眾喜聞樂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劇目反映了人民群眾真實的生活。
韓世五所以能成為聞名全區的二人臺表演藝術家,這與他熱愛生活、熱愛藝術,注意從生活中吸取創作營養和在長期表演實踐中所積累的豐富經驗分不開的。“文化大革命”運動中,把他拋進了挨批受審的行列,可他從未失去過對黨的信仰,對藝術執著的追求。在慶祝內蒙古自治區成立40週年前夕,他實現了多年的夙願,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96年4月12日,一代藝人韓世五因病逝世,終年7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