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很多平常景象,普通人都覺得司空見慣,也經常會熟視無睹,可是詩人們卻獨具慧眼,於尋常中發現不一般。他們雖然多愁善感,但也觀察細緻,聯想豐富,從而可以準確地在創作素材中,提煉出很多極富價值的要素。
比如,一陣大風吹來,可能留下滿地的落花,又會觸發作者的情思,他們馳騁思維,捕捉靈感,並且跨越時空,創作出傳世的佳作。下面分享袁枚的兩首雜詩,通俗易懂,蘊含豐富,清代才子果然見解獨特。
湖上雜詩(其一)
清代:袁枚
鳳嶺高登演武臺,排衙石上大風來。
錢王英武康王弱,一樣江山兩樣才。
袁枚生長於杭州,雖然中年以後定居金陵,不過他還是忘不了那裡的親朋好友,也會經常回去探望,並興致勃勃地遊覽故園。詩人在杭州生活時也搬過幾次家,每次都會將自己的感受記錄在詩行,這些詩歌也表達出作者在不同時期的心路歷程。
作者有一次登上鳳嶺的演武臺,當年吳越王錢鏐曾在這個地方演練兵馬。雖然站在高處,早已看不見旌旗招展、塵土飛揚,也聽不見馬嘶鼓響、號角聲聲,但作者依然可以馳騁想象,並用生動的語言傳達內心的嚮往。
“排衙石上大風來”,這一句氣勢磅礴,令人遐想不盡。排衙石上大風勁吹,令人想到漢高祖劉邦的著名詩句,詩人想象那些王公大臣坐在演武臺上,一邊欣賞著精彩的表演,一邊期盼著天下英豪可以追隨麾下,建功立業。
第三句忽然一轉,“錢王英武康王弱”,作者由吳越王想到康王趙構,一位英武,一位孱弱,可謂對比鮮明。錢鏐在唐末保護百姓,抵禦各方侵擾,他保境安民,經濟繁榮,把江南建成為一個富庶的魚米之鄉。
而趙構不思進取,偏安一隅,對金國屈膝投降,而對抗戰人士卻採取打壓和疏遠的策略,可是最後依然避免不了南宋王朝被滅亡的結局。“一樣江山兩樣才”,詩人感慨,同樣是在杭州建立的政權,結果卻大相徑庭,也突出地表達了作者愛憎分明的態度。
湖上雜詩(其二)
桃花歡落杳難尋,人為來遲惜不禁。
我道此來遲更好,想花心比見花深。
詩的大意是:桃花被風吹落,杳然難覓。遊人來晚了,錯過花期,都不停地感到惋惜。詩人卻認為遲到反而更有意味,因為他對桃花的想念與想象,比看到桃花後的印象還要深刻。
作者採用對比手法,表現出自己不同於眾人的感受。當大家因為錯過盛開的桃花而懊惱時,詩人卻換了一個視角去思考,讓缺憾變成了滿足,也抒寫了他的深刻感悟。
詩人的樂趣並非在於身臨其境,而是在心中的想象和期待過程。如果他親臨現場,並看到了正在璀璨綻放的桃花,或許還不如他想象中的那麼燦爛,他可能會感到更加失望。
這首詩通俗易懂,卻遐想無限。就像人們經常迫切地盼望著去名勝古蹟去遊覽,並憧憬著一些驚奇的收穫。可是一旦眼前實實在在地呈現出其原始面貌,忽然就覺得索然無味。
詩歌創作也是這樣,詩人的真趣在於性情,很多景物並非真實場景,而是詩人的想象和借題發揮。但是藝術高於生活,讀者也會向內探尋,用充實的心靈和內在的智慧,來獲得和提升愉悅的體驗,並在某些方面與作者的情感達到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