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開頭不妨先說結論:
1、Core i9-12900K提升非常大,部分場景對比10900K提升能超過50%;
2、Core i5-12600K效能已經與10900K持平,甚至略優;
3、最高功耗是給時刻保持火力全開的玩家用的,不代表平時用功耗也會維持在241W,需要的玩家也不會在意這點電費;
4、DDR5-4800記憶體提升不大;
5、混合架構呼叫沒有出現不穩定的情況。
英特爾執行長帕特·基爾辛格在上任10個月內製定了讓人興奮的改變舉措,其中之一的主題便是“讓極客迴歸”(Bring Geek Back)。事實上也是如此,在果斷的結束11代酷睿桌面版的短暫週期之前,第12代酷睿已經開始預熱且蓄勢待發。是的,瞭解DIY,純粹的效能控們需要英特爾給出一個讓人滿意、不擠牙膏的作品,第12代酷睿成為了契機。
從紙面引數來看,第12代酷睿沒有讓人失望,起手Intel 7製造工藝,P-Core與E-Core融合架構設計,並且直接支援PCIe 5.0和DDR5記憶體,頂配的酷睿i9-12900K和酷睿i7-12700K頻率輕鬆超過5.0GHz,酷睿i5-12600K也達到了4.9GHz,跳過11代酷睿整年的漫長等待,似乎都變得相當值得。
因此又到了喜聞樂見的首發評測環節,代表著旗艦的酷睿i9-12900K和代表著主流的酷睿i5-12600K會有什麼樣的表現,現在就讓我們來揭曉。
Alder Lake先手:K系列的勝利
如預期那般,Alder Lake第一批公佈的產品基本都是為極客準備的,首發型號包括12代Core i9、Core i7和Core i5三個型號可超頻的K,和可超頻不帶核顯的KF版本,具體如下:
正如宣傳那般,上述每款處理器均具備混合架構,即效能核心P-Core和效能核心E-Core,其中P-Core具備SMT超執行緒技術,E-Core沒有,所以這也是我們第一次看到核心數量與超執行緒數並非1:2關係。
新的混合架構設計也帶來了新的頻率顯示方式,即每個核心都擁有自己的基礎頻率和最高頻率,在超頻設定上,P-Core的可選項比E-Core也相對更多一些。
所有處理器均配備16條PCIe 5.0通道,以及額外4條PCIe 4.0通道。記憶體支援DDR5-4800和DDR4-3200,對於絕大部分主機板而言,同時支援兩代DDR記憶體設計未免過於複雜,因此在這一代主機板選擇上會提供DDR4和DDR5兩種版本,最大支援128GB容量。
值得說明的是,K系類還配備了32EU的英特爾Xe-LP核顯,正式名稱為UHD Graphics 770,無論Core i9還是Core i5,核顯部分沒有差別。
現在就讓我們具體來說說Core i9-12900K和Core i5-12600K。
Core i9-12900K:
Core i9-12900K的E-Core基礎頻率為2.4GHz,最高頻率3.9GHz,P-Core基礎頻率3.2GHz,全核最高5.1GHz,其中英特爾還會選出其中最強的P-Core加速到5.2GHz。當所有核心處在活動狀態的時候,系統具備30MB的L3快取可供使用,基礎功耗125W,增強功耗達到241W。
Core i5-12600K:
Core i5-12600K使用的6P(P-Core)+4E(E-Core),16T(執行緒)設計,主要目的是用來補充8C16T的產品線。而上一代的Core i9-11900K正好就是8C16T產品,可見英特爾對前代旗艦下手也不留情面。
另外,Core i5-12600K的基礎功耗為65W,增強功耗達到150W。
由於Intel 7已經轉向了更小的工藝節點和電晶體密度提升,從9代酷睿開始重新啟用的焊錫技術一直延續到12代酷睿Alder Lake上。當然,英特爾也努力透過封裝工藝的最佳化來減少焊錫材料量以節約成本。而為了保持原本的CPU高度,Die上的金屬散熱片厚度則有所增加。
同時英特爾也給12代酷睿給予了足夠豐富的超頻功能,例如前面提到的K/KF型號均支援超頻,其中P-Core可以進行單獨超頻,E-Core則可以進行4個為一組的超頻選項,並且在設定中可以禁用所有E-Core來換取更高頻率的P-Core表現。所有的核心均支援AVX控制、核心比率、電壓控制等等,同樣還可以對Ring頻率進行控制,快取、iGPU也提供了相應的調整引數,怎麼複雜怎麼來。
讓人感動的是,Alder Lake將消失了近十年的BCLK外頻迴歸到超頻選項中,讓人幾乎忘了BCLK和FSB能夠同時調整的美好時代。特別是細分出K系列之後,CPU超頻只能透過倍頻器來完成。
但現在,CPU重新可以依賴於主機板外部時鐘發生器,或者CPU內部的時鐘發生器來完成。同樣外部時鐘發生器還允許使用者對PCIe匯流排進行超頻,內部時鐘發生器則可以維持系統的其他部分保持原有的方式進行。
在已經更新的Intel XTU 7.5.5版本超頻軟體中,已經加入了對E-Core、P-Core的單獨調整,以及簡單的Benchmark進行超頻後測試。同時英特爾還針對普通玩家提供了一鍵超頻功能,在Speed Optimizer中按下Optimize Now即可,其中Core i9-12900K預設可以讓所有P-Core增加100MHz、所有E-Core獲得300MHz的效能提升,算是超頻入門。
而如果想要更詳細的調整,則需要自己在Advanced Tuning中動手了:
再見,TDP
除了超頻,英特爾還修改了功耗策略。只要散熱允許,第12代酷睿K系列可以長期穩定在最高功耗,表面上看12代酷睿最高功耗大幅增加,倒不如說功耗禁錮完全放開,給玩家更多的可能性。
因此在12代酷睿桌面處理器上,我們要向曾經的TDP(Thermal Design Power,熱功耗設計)說再見了。TDP的問題不在於數字是否會產生誤導,而是無法在現有的環境中清楚的表達處理器功耗所代表的意義。例如TDP 125W的處理器,在加強模式下功耗能達到250W以上,那麼這時候很多人就會對TDP數值所指導的意義產生了誤解。
這樣的情況在12代酷睿Alder Lake上發生了改變,英特爾取消了TDP的形容,轉而引入了三個名詞,即:
處理器基礎功率(Processor Base Power)
最大睿頻功率(Maximum Turbo Power)
預設設定(Default Power Controls),即最佳頻率
在散熱一般的情況下,CPU可以在峰值達到PL2,並長期執行在PL1,這也是12代酷睿以前執行的策略。而一旦擁有良好的散熱系統,PL1和PL2則都可以直接奔上241W,並且以Turbo Power執行。這意味著未來裝機如果想效能最大釋放,強力的散熱裝置一定不能少。
在實際測試中,我們用上了三風扇的360一體水冷,沒有機箱,在溫度20℃左右的環境下進行測試,利用Intel XTU壓力測試15分鐘,對Core i9-12900K與Core i9-10900K進行了比較,能夠看到Core i9-10900K實際功耗會在120W到160W之間浮動,而Core i9-12900K則可以保持190W到260W甚至更高。
需要強調的是,Core i9-12900K能夠維持高功耗不代表著只能高功耗運轉,對於追求長時間極端效能且擁有優秀散熱的玩家不會在意那一點電費。而如果按照傳統PL1=125W,PL2=241W的設計,Core i9-12900K也能擁有峰值效能處理突如其來的任務。這裡相當於英特爾給予了更多的選擇,而不是簡單的堆高功耗來換取峰值效能。
晶片組與主機板:ROG MAXIMUS Z690 EXTREME參上
與12代酷睿搭配的是新一代的Z690晶片組,使用LGA1700插槽,與前面任意一代君不相容,購買12代酷睿處理器的本身也意味著需要另外購買全新的主機板。在12代酷睿首發當日,已經有超過60款主機板型號面世,所以選擇非常多樣。
除了CPU提供的16條PCIe 5.0和4條PCIe 4.0通道之外,CPU與主機板PCH晶片之間的通道也升級到了DMI 4.0 x8,通道速率為15.76 GB/s,比Z590的7.88 GB/s翻了一倍,等效於PCIe 4.0 x8。也因為如此,我們將會看到Z690主機板提供了3個甚至更多的M.2介面用來擴容NVMe PCIe SSD。
用於測試平臺的ROG MAXIMUS Z690 EXTREME在主機板上內建了3個M.2介面,再配合DIMM.2擴展出的2個,板載介面最高可以支援到5個。
而考慮到NVMe PCIe SSD本身發熱量開始增多,所有M.2槽位均提供散熱片或散熱片背板。也正好契合了主機板裝甲全身覆蓋的設計。
其中支援Alder Lake引出的PCIe 5.0 M.2插槽被安排在了CPU下方的LED顯示屏內,達到了空間的合理運用。不過目前為止還沒有在售的PCIe 5.0固態硬碟,就當給未來預升級了。
回到Z690晶片組本身,Z690晶片組PCH依然使用14nm工藝,擁有12個PCIe 4.0通道和16個PCIe 3.0通道,其中一些通道將適用於對接IO,包括最多支援4個20Gbps的USB介面,和最多10個10Gbps的USB,10個5Gbps USB和14個USB 2.0,以及8個SATA介面和對應的RAID模式。主要看不同主機板之間的策略。
你可以將Z690平臺理解為PCIe大型交換系統,幾乎所有的擴充套件均依賴於PCIe匯流排實現。不過已經開始普及的Thunderbolt 4並非桌面端的標配項,需要在主機板上新增的附屬的控制晶片,而不是像移動版本處理器那般直接內建對Thunderbolt 4的支援。
此外,英特爾同樣列出了對有線乙太網2.5G Base-T支援,也在晶片組中集成了Wi-Fi 6E MAC,需要透過CNVi連線發射與接收端,但並非強制使用標準。
被冠以全能之名的ROG MAXIMUS Z690 EXTREME自然在擴充套件上不留後手,最讓人印象深刻提供了USB 3.2 Gen2x2前置介面且支援QC4+充電,板載的2個雷電4口,分別置於主機板背板與前側,成本不低。
與此同時,為了佈線方別且便於MOD,幾乎所有線材介面均安排在了主機板兩側,以保持主機板上方的簡潔性。
由於Core i9-12900K接近300W的功耗,ROG MAXIMUS Z690 EXTREME提供了24+1供電模組(105A),8+8pin的ProCool II高強度供電介面設計,LGA1700的固定卡槽做了加強。
順帶一提,由於CPU插槽進行修更改,原本的一體水冷CPU支架未必有用,所幸很多廠商都提供了免費更換的舉措。比如購買了華碩的水冷的使用者,現在也可以去微信ROG會員小程式申請LGA1700扣具。
為了方便DIY玩家無機箱使用環境,主機板還提供了AniMe Matrix LED光顯矩陣屏, 2英寸 LiveDash OLED全綵系統顯示屏。順帶也提供了ROG 顯示卡易拆鍵, V-Latch開關, BIOS FlashBack一鍵升級按鈕, Q-Code指示燈, FlexKey自由按鍵, Q-Connector, M.2 Q-Latch便捷卡扣, SafeSlot高強度安全插槽, ROG Glavis和ROG顯示卡支架等等,無論周邊配件還是板載設計,都非常豪華。
順帶一提,ROG MAXIMUS Z690 EXTREME還免費提供了一年的AIDA64至尊版使用權,記得去下載。並且BIOS中整合了MemTest86,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DDR5記憶體:效能新演繹
讓我們再來說說記憶體。在Alder Lake中一次內建了DDR5和DDR4兩種記憶體控制器,但由於DDR4需要額外的主機板供電管理,DDR5直接內建了電源控制器,如果在同一個主機板上實現將會變得非常複雜。因此主機板廠商會提供兩個版本的主機板。
在Alder Lake的記憶體支援規範中包含了DDR4-3200和DDR5-4800,按照JEDEC標準DDR5-4800會分成A、B、C三種,詳細規格如下:
可以看到效能最理想的DDR5-4800A CL34,未來一段時間內如果有高於此規格記憶體,意味著記憶體本身進行了超頻處理,也將考驗著CPU的IPC效能。
但需要注意的是,記憶體頻寬越高,容量越大,保持高速就越困難。DDR5-4800的規格其實是插兩個記憶體槽實現的,而如果插滿四根雙列DDR5記憶體,那麼最高速率則會降低到DDR5-3600。
有意思的是,在以往DDR4,乃至DDR3和DDR2中,單個記憶體模組通道位寬為64-bits,而DDR5記憶體模組通道位寬降低到了32-bits,但採用雙記憶體通道模式,也就意味著DDR5具備2個32-bit記憶體模組通道,看起來仍然是64-bits。這使得記憶體介面幾乎不做任何改變的前提下,雙槽記憶體由雙通道變成了四通道。
在速率上本質差別不大,英特爾官方也承認兩者之間區別可能僅在5%,但DDR5的後續潛力顯然更為十足,要知道10代Core i5如果想用上DDR4-4600以上記憶體,幾乎只能透過超頻手段實現。但是在12代Core i5-12600K中,已然能夠輕鬆執行DDR5-4800 32GBx2。
這次我們測試的記憶體規格中包含了兩套記憶體,分別是威剛ADATA DDR5-4800 16GBx2,單條記憶體16GB,型號AD5U480016G-B。英睿達Crucial DDR5-4800 32GBx2,單條32GB,型號CT2K32G48C40U5,兩款產品均為CL40,也就是前面提到的B類。
能夠看到,DDR5規格下可以允許裝入更多記憶體組,因此在與DDR4相同容量下,PCB面板顯得格外乾淨。兩款記憶體均支援片上ECC,在使用過程中擁有更好的穩定性。當然,對於用慣散熱馬甲的DIY玩家而言,目前的DDR5-4800只能瞭解為是過度產品,未來更強勁的超頻記憶體更符合Core i9-12900K的IPC表現。
為了讓記憶體獲得更好的效能,英特爾eXtreme Memory Profile也升級到了3.0版本,也就是XMP 3.0。它提供了3個官方配置檔案,以及2個使用者自定義配置檔案儲存,中數量達到了5個。
同時由於電源管理模組移到了DDR5記憶體上,記憶體的可玩性變得更高,使用者可以自行調整時序、電壓,並允許調整記憶體頻率。
是的,你會發現DDR5記憶體頻率也將擁有Base和Turbo兩種形態,並且根據需求動態的提升記憶體頻率,這也意味著在官方設定的3個XMP配置檔案中,能夠依據系統判斷自行切換,已獲得更好的能效比。
本質上這是一套軟體和韌體的創新設計,理論上也可以運用於DDR4的XMP配置檔案中,後續要看廠商的軟體更新和支援。
混合異構設計:只為效能服務
在效能測試之前,需要先來理解12代酷睿混合異構設計的P-Core與E-Core。在當下,具備兩種不同型別核心的處理器早已不是什麼新鮮概念,當下幾乎每一臺智慧手機都是用了混合架構,甚至大中小核架構設計,在Android、iOS以及IoT和SoC中實現。Wintel聯盟事實上也正是等待Windows 11的臨門一腳。
在12代酷睿的混合架構設計之前,同樣也有先例。微軟與高通合作首先推出了Windows on Snapdragon筆記本,隨後也與英特爾合作製造了一套x86混合架構設計Lakefield。
這裡先簡明扼要的說明一點,12代酷睿的混合架構設計與以往的移動晶片,以及英特爾Lakefield理念其實都不相同。
打個比方,豐田普銳斯與保時捷918均為混動設計,前者為了節能,後者為了依賴電能提升車速,12代酷睿正是後者。在媒體溝通會上,英特爾已經明確表明P-Core與E-Core之間的配合,不會出於節能目的考慮。E-Core重點是用來提升在多執行緒情況下,能夠更有效的執行。
因此在CPU底層結構上,幾乎改變了我們對PC處理器運作的典型觀念,每個核心不在具備相同的效能,擁有相同速率,處理相同的資料,亦或者擁有相同的記憶體延遲等等同構設計理念。而一旦開始考慮每個核心可能會有不同的記憶體延遲,那麼晶片處理速度和效率的異構設計場景也變得更為複雜。
我們已經知道,Alder Lake擁有兩種核心,即:
基於Golden Cove微架構的高效能核心P-Core;
基於Gracemont微架構的高效能核心E-Core。
P-Core和E-Core都有專門的針對性設計。其中P-Core擁有超寬的效能視窗,並且追求峰值效能。E-Core則可以僅使用P-Core一半的頻率就能實現多執行緒的效果。這意味著如果後臺如果有任務在等待資料,亦或者對延遲要求不高,執行緒管理就會將其分配給E-Core,而當用戶需要更高的速度,執行緒管理則會交給P-Core來完成。
在必要的情況下,還可以將P-Core和E-Core進行拆分實現更高峰值的吞吐量。
就效能而言,英特爾表示單個P-Core的效能對比11代酷睿Rocket Lake提升約19%,而單個E-Core則可以比Comet Lake 10代酷睿擁有更好的核心效能。甚至Core i9-12900K如果僅以65W的功率執行,仍然能與在250W功率下執行的Core i9-11900K表現旗鼓相當。
對P-Core與E-Core細節感興趣的同學,也可以前往愛極物《英特爾架構日2021:手握八芯八箭混合架構,12代酷睿淺析》瞭解。
https://mp.weixin.qq.com/s/F4LQVXADaSPqa_ZILjkQ7w
至此,我們將MAXIMUS Z690 EXTREME平臺,Core i9-12900K、Core i5-12600K籌齊,作為對比參考,還額外選用了Core i9-11900K、Core i9-10900K、Core i5-10600K搭配MAXIMUS XIII EXTREME作為參照系。
GPU選用NVIDIA GeForce RTX 3090,DDR4記憶體選用Thermaltake DDR4-4600 8GBx2,DDR5記憶體選用美光Crucial DDR5-4800 32GBx2,以及威剛ADATA DDR5-4800 16GBx2。其中記憶體和超頻部分我們會放在最後的章節詳細說明,具體配置列表如下:
CPU:Core i9-12900K、Core i5-12600K、Core i9-11900K、Core i9-10900K、Core i5-10600K
MB:ROG MAXIMUS Z690 EXTREME
GPU:GeForce RTX 3090 Founders Edition
RAM:ADATA DDR5-4800 16GBx2,Crucial DDR5-4800 32GBx2,Thermaltake DDR4-4600 8GBx2
SSD:Plextor M10PGN 2TB x2
POWER:Thermaltake Toughpower iRGB PLUS 1250W TITANIUM
此外,固態硬碟選用了浦科特M10PGN 2TB PCIe 4.0 SSD,供電部分使用Thermaltake Toughpower iRGB PLUS 1250W TITANIUM版本,滿足測試平臺的所有需求。
在實際測試中,無論是Core i9-12900K的8P8E24T,還是Core i5-12600K的6P4E16T都表現出了驚豔的素質,甚至Core i5-12600K在多數場景中,已經表現出了超越10代Core i9-10900K的成績,對比近年來的英特爾處理器提升,確實讓人感動了一把。
以3DMark CPU Benchmark為例,Core i9-12900K的24執行緒能夠輕鬆比擁有10C20T的Core i9-10900K高出34%的效能。同時由於IPC提升明顯,線上程數量上劣勢的Core i5-12600K(10C16T),也依然能夠在最大執行緒中接近Core i9-10900K的表現。同時也可以看到單核效能Core i5-12600K也可以高出Core i9-10900K將近14%。
WebXPRT 3的綜合性能測試可以反映出CPU的日常表現,花費時間越短越好。
在Cinebench R23中,Core i9-12900K多核分數一騎絕塵,相對Core i9-10900K提升60%,Core i5-12600K與Core i9-10900K之間只有4%的差距。
官方的Intel XTU Benchmark 2.0也印證了這點,Core i9-12900K相對Core i9-10900K提升84%,Core i5-12600K相對Core i5-10600K提升103%。
x265 HD benchmark,主要用於考驗CPU H.265編碼能力,連續執行四次,時間越短越好。
x264 HD Benchmark 5.0利用R2200 x264編碼器執行64-bit測試,主要用來探究處理器的多執行緒表現。Core i9-12900K相對Core i9-10900K提升55%。
執行緒排程器:善用Windows 11
無論專業應用還是遊戲,短時間內適配12代酷睿的混合架構並沒有這麼容易。因此需要一個底層排程器,在對遊戲或者應用暗箱的情況下,根據效能、散熱、優先順序等諸多因素來決定工作負載分配。事實上,這也將是12代酷睿未來一段時間所要面臨的問題。
事實上每一個作業系統都會具備排程器。在單片矽設計中,排程器需要解決一個核心中同時執行多個執行緒的問題。通常而言,1個核心上執行2個執行緒有助於提升效能,但執行緒數量與核心數量之間也並非線性增長關係。
舉個例子,1個核心執行1個執行緒可能獲得100%的執行速度,而如果1個核心可以執行2個執行緒,總吞吐量則擁有機會增加到140%,但對應的,每個執行緒僅能以70%的速度執行。
對此,排程器只需要區分執行緒與超執行緒,在填充超執行緒之前優先考慮讓下一個核心執行。這是一套較為簡單的執行緒處理方式,並且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效能,但也可能會對效率造成負面影響。畢竟喚醒核心上的工作負載本身就會產生額外的靜態功耗成本,在Alder Lake的混合架構下實踐並不理想。
這就是為什麼12代酷睿在釋出的同時,也強調需要使用全新的Intel Thread Director英特爾排程管理器與Windows 11配合。否則,在Windows 10中,12代酷睿只能以前面提到的排程實現較為粗暴的管理。
Intel Thread Director與Windows 11搭配厲害的地方在於,它對執行緒的掌控更為全方位且立體。執行緒在什麼地發那個,利用什麼指令執行,優先程度如何,都將以納秒為單位精心監控,並以微秒級的速度與Windows 11產生通訊。
與此同時,Intel Thread Director還會考慮到處理器的頻率、功率、發熱量以及執行緒載荷情況,所有細節都會被傳遞給Windows 11。
Windows 11則會不斷的從Intel Thread Director獲得執行緒排程的指導資訊,分配空閒的核心,降級不重要的執行緒,亦或者根據使用者的特定要求,在後臺任務管理器中調整優先順序。
對比Windows 10只側重部分核心功能,Windows 11可以理解為對混合架構擴充套件的全面支援,它不會像Windows 10那般將E-Core判斷為低於P-Core的核心,而是根據特定頻率和負載,提供更有效的分配。
根據英特爾表示,Intel Thread Director在開發過程中已經收集了數百萬小時資料優化了預訓練演算法,已經能夠有效識別工作流與IPC之間的搭配,並應用於對應的效能、效率指標。當然,如果發現更好的IPC或者更高的效率,執行緒也將隨之遷移。
因此執行緒工作負載的大致可以分為四類:
1、大多數應用
2、使用AVX、AVX2指令的工作負載
3、使用AVX-VNNI指令的工作負載
4、瓶頸不在於計算限制,無法擴充套件的忙碌迴圈或者IO
很顯然,第一類適合任何核心,隨著後續的變化會不斷向第二、三、四類調整,至於第二和第三類則適合P-Core發揮頻率與IPC的優勢,第四類非常適合E-Core負責。
也許會有同學提出疑問,Intel Thread Director是否會類似NVIDIA GPU中的Tensor Core,隨著後續的驅動升級,能夠獲取更好的效能提升。但其實執行緒的判斷沒有DLSS運用於不同遊戲中的影象識別那麼複雜,在預訓練的演算法中,已經能夠在微秒級別完成最佳位置的判斷並傳達給作業系統。反倒是系統層面是可以進行一定程度最佳化的,因為Intel Thread Director負責給Windows 11提供判斷,是否採取措施則是由Windows 11決定的。
因此可以預判的是,Windows 11在未來的12代酷睿移動處理器中,可能會針對移動和節能做出對應的分配策略。
創作與遊戲:用幀率戰個痛快
對於遊戲和創作應用而言,Intel Thread Director與Windows 11配合的執行緒分配是一個暗箱的過程,因此我們也儘可能還原實際操作。這裡我們先引入來自UL Benchmark的Procyon Video Editing以及Procyon Photo Editing作為對比。
其中Procyon Photo Editing Benchmark運用Adobe Lightroom Classic匯入和編輯20個JPG檔案以及130個DNG RAW檔案,同時利用Adobe Photoshop進行圖片檔案的特效新增與編輯,獲得最終所耗費的時間並轉換成分數。
Procyon Video Editing Benchmark則主要運用Adobe Premiere Pro 15.4版本分別匯入和編輯4K 60FPS 48Mbps,4K 30FPS 65Mbps,4K 30FPS 62Mbps三個不同幀率和位元速率的影片進行非線性編輯,同時再針對1080p 60FPS的H.264,4K 60FPS H.265影片輸出,獲得最終所耗費的時間並轉換成分數。
能夠看到無論是影片編輯還是圖片編輯,12代酷睿都有著相當明顯的提升,其中在圖片處理中Core i9-12900K相對Core i9-10900K提升了47%,Core i5-12600K相對Core i5-10600K提升了45%。影片則分別提升56%和66%。你會發現Core i5-12600K已經完勝Core i9-10900K了。
這裡再放出PCMark 10 Extended作為參考,需要注意Z690平臺搭配了DDR5-4800 32GBx2記憶體,Z590平臺使用DDR4-4600 8GBx2記憶體,GPU同樣使用GeForce RTX 3090,Core i9-12900K相對Core i9-10900K提升25%,Core i5-12600K相對Core i5-10600K提升27%,綜合辦公效能沒有因為記憶體和GPU拉出太大變化。
接下來是重頭戲遊戲。
測試DX12效能的3DMark Time Spy Extreme以及測試DX11的3DMark Fire Strike Ultra都遠專門應對CPU測試的子專案,這裡我們將總分和子專案分數分別列出。在兩項測試中CPU部分增幅明顯,Core i9-12900K相對10900K能夠有40%以上的提升,Core i5-12600K相對10600K則擁有將近60%的提升,並且分數表現已經能夠與10900K戰得有來有回。
在實際的遊戲中,為了突出CPU對高幀率的影響,我們基本將遊戲畫質設定在1080p解析度的高畫質或者最高畫質進行對比。能夠看到,即使用了相同的GeForce RTX 3090,但在12代酷睿加持下,幀率有10%到50%的提升。當然也有部分對CPU需求較低的遊戲,效能提升大約在6%左右,主要受益於IPC的表現以及更高的功耗加持。
最後讓我們再來聊聊核顯UHD770。雖然對於使用K系列的玩家而言,核顯效能可能並不是那麼重要。但要知道,從11代酷睿i9-11900K的UHD750開始,Xe-LP架構足以支援最新版的Premiere Pro迎接佳能EOS R5的4K 120FPS HEVC 422 10bit影片,放在以往是不敢想象的。
UHD770手機上相當於UHD750的進階版,核顯頻率從1300MHz最高提升至1550MHz,仍然是32個EU單元。這裡我們直接上手實測的了CS:GO,3DMark Fire Strike,3DMark Night Raid,能夠看到UHD770相對UHD750提升平均有15%左右,對於10代酷睿的UHD630平均提升接近100%。這也意味著,善用UHD770進行遊戲直播串流更為輕鬆。
寫在最後:重返效能王座
在與Core i9-12900K和Core i5-12600K相處的兩週中,幾乎在每次跑分後12代酷睿都給筆者留下了不小的驚喜。如同GPU跨工藝之後的顯著提升那般,Core i9-12900K和Core i5-12600K的進步光是靠主觀就已經能夠明顯感受。
在12代酷睿桌面版處理器的釋出會上,英特爾強調了Core i9-12900K將會成為當下最強的遊戲處理器。而從實際的測試成績來看此言不虛,甚至在創作領域戰鬥力也相當爆表,完全符合消費級旗艦處理器的定位。
更讓人影響深刻的是,Core i5-12600K已經擁有了類似Core i9-10900K的戰鬥力,在只有10C16T的核心執行緒數下,已經在諸多方面打敗了10900K的10C20T,Golden Cove微架構所帶來的P-Core以及Gracemont微架構帶來的E-Core都展現出了優秀的一面。
是的,即便一口氣帶來了包括DDR5、PCIe 5.0、混合架構等諸多變革,12代酷睿已經展現出了沉穩且成熟的一面,特別是混合架構下Intel Thread Director與Windows 11的搭配,並沒有在反覆測試中出現分數忽高忽低的情況,也足以證明英特爾已經熟練了掌握P-Core與E-Core之間效能分配的技巧。
如果在過去的一年中,你忍過了AMD Ryzen 9-5950X,也忍過了Core i9-11900K,那麼恭喜你,Core i9-12900K一定是未來一年中最理想的裝機選擇,並且我們也建議你DDR記憶體選擇一步到位上DDR5,雖然當下效能差距沒有拉開,但至少給未來留足了可能性。
而如果你是一個只專注於遊戲的玩家,那麼偏向主流的Core i5-12600K無疑是理想的選擇,用一年半前10900K一半的價格,獲得高於10900K的表現,以及對未來技術的鋪墊,無疑是相當理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