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之所以沒有把孩子教好,就是因為從小給孩子立的規矩太少了,等到真正出問題時,才想起要好好管教孩子,那個時候多少有點晚了。
6歲以下的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是非常強的,所以立“家規”是最佳時期;6-10歲的孩子,自主意識逐漸變強,可多少還是會聽父母的,這個階段教給孩子下面這些教養禮儀也不晚。可如果孩子超過10歲,已經慢慢進入青春期,你才想來立規矩,那就為時已晚了。
所以,趁孩子還小,把下面這30條教養禮儀教給孩子,從小幫孩子養成好習慣,好人品,孩子將來才能更出色。
社交篇
1、說話有禮貌,活學活用“請”、“謝謝”“對不起”
2、接打電話,要說“你好”,話說完畢,要說“再見”
3、大人交談或打電話時保持安靜,不要大喊大叫,不要隨意打斷。
4、跟長輩或不熟悉的人說話之前,記得先說“打擾了”或叫出稱謂。
5、看到父母、老師、鄰居等忙碌的時候,主動幫忙。
舉個例子:曾參教子
曾參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兒子跟在後面哭著要去。他的母親就哄他說:"你先回去,等我回來,給你宰頭豬吃。"妻子回來後,曾參就要捉頭豬殺了。他的妻子阻止他說:“我只是跟兒子開個玩笑罷了。”曾參聽後說:“可不能和小孩子開玩笑。孩子小,父母的一言一行對他們都有影響。你今天哄騙了他,他以後也會學著你的樣子去哄騙別人。你在孩子面前說了假話,他很難再相信你的,以後還怎麼對他進行教育?”於是,曾參便把豬殺了。
啟示:我們要做一個誠實守信,言出必行,言行一致的人,要善良,做一個讓大家敬佩的人,無論對誰都一樣。
6、儘量不給別人添麻煩,不要對別人頤指氣使。
7、建立與他人的界限。自己的東西合理支配別人的東西不隨便拿;從哪裡拿的東西,用完後要放回原處;借了別人的東西要好好愛惜,及時歸還。
8、注意餐桌禮儀,不要敲打碗筷,儘量不發出聲音,不要用筷子隨意翻攪桌上的菜。
9、飯桌上不要當著別人的面和同伴說悄悄話。
10 、 多人聚餐時,點餐要考慮別人的需要,不能只顧著點自己喜歡吃的。
舉個例子:畫荻教子
北宋時期,有個傑出的文學家和史學家,叫歐陽修。文章寫得很出色,在文學上有很高的成就。他四歲那年,父親去世了,家裡生活非常困難。他的母親一心想讓兒子讀書,可是,哪裡有錢供他上學呢?她左思右想,決定自己教兒子。她買不起紙筆,就拿荻草稈在地上寫字,代替紙筆,教兒子認字。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畫荻教子”的故事。
啟示:只有認真學習,才能有所成就。
11、去別人家做客,不管飯萊是否合自己口味都要發出真誠的讚美,以示尊重。
12 、到別人家做客,不要不問自取,不要亂摸亂碰亂走,不要不脫鞋就跳到床上沙發上。
13、 進房間前先敲門,得到同意再進入;若身後還有人,應注意幫後面的人把門開著。
14 、 不要故意窺探他人隱私,未經允許,勿翻看他人手機照片或電腦等物品。
15 、 看到自己喜歡的物品,未經允許,切忌順手拿走,更不要糾纏著別人要東西。
舉個例子:孟母三遷
孟子的母親,世人稱她孟母。孟子小時候,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祭拜之類的事,玩起辦理喪事的遊戲。他的母親說:“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於是將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孟子學習會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禮及進退的禮節。孟母說:“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裡定居下來了。
啟示:良好的人文環境對人的成長及品格的養成至關重要
戶外篇
16 、公共場合, 不要大聲尖叫、四處亂跑,不要亂扔垃圾、亂吐口水,更不能隨地大小便。
17、乘坐交通工具,不要吵鬧,不要蹬前面的椅背,不要把腿伸到過道里,切忌打擾別人。
18、坐地鐵或電梯時,先下後上;坐扶梯時,站在右側;排隊時,不擠不搶。
19、玩公共玩具時,不要自己霸佔著不讓別人玩。
20、觀看演出時,保持安靜,尊重演出人員。
21、尊重任何職業,尊重每一個認真努力的工作人員。
22 、 不要對別人的外表品頭論足,不要在背後說人壞話,更不要嘲笑他人。
23 、 不要打人、踢人、咬人、抓人,更不要說髒話,對別人惡語相向。
舉個例子:舜的故事
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穀倉倉頂時,從穀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
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為諸侯。
品德篇
24、 信守自己的承諾,自己說出來的話,答應 別人做到的事,要竭盡全力去完成。
25、做事不要以自我為中心,不能只考慮自己,要懂得推已及人,顧及別人的感受。
26 、對於別人的幫忙,記得說“謝謝” ,不要把別人對自己的好當成理所當然。
27 、 學會與人分享,分享美好的食物、有趣的玩具、有用的技能、開心的事情。
28 、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由衷地讚美他人,要向身邊優秀的人多學習。
29 、善於傾聽別人的聲音,對於別人指出自己的錯誤或不足,要虛心接受,虛心請教, 及時改正。
30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多做好事,不做壞事,樂於助人,善良待人。
舉個例子:親嘗湯藥
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后所生。高後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 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