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內容來源於@什麼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風語叔W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個人心目中 Switch 遊戲排名 TOP40,希望能給正在找遊戲的朋友一些參考。不過遊戲這東西,特別是一些冷門遊戲,各花入各眼,入手前最好能看個影片加深瞭解。
值得留意的是,雖然任天堂第一方的遊戲確實非常強,但一些移植的獨立遊戲仍然有可取之處,不要忽視。
以下 Switch 遊戲推薦,不分一二三方、獨佔、移植,喜好程度從低到高排列:
第 40 名:搭檔任務 秘密搜查組
我一直對這類劇情類遊戲不太感冒,主要是我覺得有這功夫幹嘛不直接看動畫。直到我看到《搭檔任務 秘密搜查組》的宣傳畫面,這種彩色漫畫為主體的遊戲表現形式讓我倍感新奇。
本作製作十分精良,各種立繪極為豐富,很多還是動太的。配合豪華的聲優陣容,加外硬體上的 HD 震動,整體給人一種看漫畫加強版的感覺。結合上出彩並且邏輯嚴謹的故事(這是重點,也是遊戲精髓),鮮明細膩、有血有肉的人物塑造,以及遊戲層面的解謎等等這些素相疊加,造就了這款精彩的遊戲。
第 39 名:雪地賓士
機械大概是男人的浪漫,而汽車又是這類東西的代表。現實生活中無法體驗駕駛重型車輛的樂趣,《雪地賓士》能圓彌補這個遺憾。
本作相對上一代在畫面上有一定進步,至少掌機模式下幀數穩定了不少。雖然一如既往的糊,但在可接受範圍內。這個系列的主要樂趣還是在各類風景優美,但道路泥濘十分難走的野外運輸物資。挑選自己心愛的車型,馳騁在黎明或者黃昏之間,看著日出日落,透過 joy-con 感受發動機的轟鳴,這種樂趣大概也只有男人能懂。
第 38 名:狙擊精英 4
Switch 上便宜量足的遊戲代表(相對),最佳化非常逆天,點對點解析度,大場景下穩定 30 幀,並且貼圖不降質。
其實我在玩《合金裝備》系列的時候,就非常喜歡狙擊戰。並且,類似《兵臨城下》這樣的狙擊手電影也是我所喜歡的,所以對這個系列就非常有好感。我喜歡那種躲得遠遠,趁敵人不注意放冷槍的感覺。遊戲分十個章節,完全不同的地圖,地形複雜且立體,有點像迷你版的《黑暗之魂》。加上射擊支援體感操作,特別是用了 Switch pro 之後,屏住呼吸瞄準然後按下 ZR 一發入魂的快感,正是這部遊戲的意義所在。
第 37 名:小小夢魘 2
雖然底座模式也只有 720P,但《小小夢魘 2》仍然是我很喜歡的作品。遊戲關卡設計精妙,並且難度不是特別高,稍等動一下腦筋就能過了,順手收穫成就感。劇情很簡單,但很有深度並且細思極恐,如果看不懂可以網上找解析。整體陰暗的畫面氛圍加上出色的音樂配合,讓我週末挑燈夜戰到半夜一點多,推薦給喜歡這類跑酷解謎類遊戲的朋友。
第 36 名:耀西的手工世界
童趣味十足的作品,不單好玩,對小朋友來講還好看。遊戲畫面精美,手工摺紙世界的畫風著實很吸引我,在遊戲過程中一直想往下走,看看新的關卡長什麼樣。遊戲音樂也沿襲系列一慣風格,悠揚輕快,聽到就 BGM 身心就放鬆了一半。在這種氛圍下,解開遊戲內的謎題,或者找找哪裡有隱藏金幣,又或是看著敵方角色的滑稽表演,都是讓人喜歡這部作品的理由。
第 35 名:俄羅斯方塊 99
從小學開始,我似乎就沒有停止過玩《俄羅斯方塊》。雖然平臺不一樣,但樂趣還是跟學生時代如出一轍。而到了 Switch 上,任天堂異想天開的把這個系列做成了吃雞的形態,遊戲時候的新鮮感及緊張感都不是單機比得了的。《俄羅斯方塊 99》是那種要麼不想拿起來,一旦拿起來就好像著了魔一樣不想放下的簡單而又有趣的作品。而官方時不時的換膚,也讓遊戲在感觀上一直保持著新鮮。
第 34 名:大金剛 熱帶寒流
大家不要被畫風騙了,要論 2D 橫版遊戲的硬核程度,《大金剛》系列穩進前 10。這種遊戲的樂趣當然是挑戰各種製作組設計好的、風格各異的關卡。花樣繁多的過關方式,各類製作組奇思妙想的陷阱,上天入水風格迥異素質極高的關卡,以及讓人抓狂的全蒐集。這些配合上遊戲出色的操作手感,節奏感十足的音樂,共同造就了《大金剛 熱帶寒流》的經典地位。本作面對手殘玩家,新加入了 Funky Kong 這一官方金手指角色,確實打不過可以考慮用它。
第 33 名:皮克敏 3
《皮克敏 3》的流程遊戲不是特別長,只打主線的話大概 10 小時,如果覺得主線那十來小時不過癮,還可以刷支線及任務關。遊戲實在是太有趣了,裡面所有角色,包括敵方怪物都很萌,我兒子們很喜歡。難度比較適中,屬於不用看攻略稍微動一下腦筋也能過的那種。關卡設計方面也很優秀,結合豐富的技能點,玩家能愉快享受即時戰略資源、時間分配帶來的緊張感。通關後讓人回味無窮,希望 4 代快點到來。
第 32 名:龍之信條
很容易被 Switch 玩家忽視的作品,也難怪,因為遊戲確實有欠打磨的地方。但不可否認遊戲的畫面在 Switch 上算是比較出色的。超強的打擊感,也讓《怪物獵人》粉絲的我,把本作當成是 RPG 版多職業的《怪獵》在玩。特別是物品合成、裝備升級這些多少有點《怪獵》的影子。巨大的 BOSS 點也讓人大呼過癮,有時候彷彿像是在戰大型古龍種。主線任務總體感覺平平,並且跑圖非常煩人,可以刷刷刷的黑咒島才是這部作品精華所在。
第 31 名:異界鎖鏈
《異界鎖鏈》吸引我的地方很多:白金工作室、桂正和、新形態 ACT 等等。遊戲雖然是個 ACT,但不知道為什麼加入了一些探案、送快遞等無關環節,好在女主身材不錯,看著沒那麼煩人。除去這些,遊戲在動作部分還是比較讓人滿意,招工豐富,手感出色。雷基恩一塊配合的戰鬥也是本作亮點之一,不同的雷基恩有不同技能,玩家可以根據戰況召喚合適的來進行攻擊或者防禦。不過戰鬥多半是在迷宮中進行,場景非常單調無聊,這點讓我很不爽。
第 30 名:FAST RMX(極速賽車)
這款遊戲只有下載版,它可以看成是 Switch 上畫面最好的賽車遊戲,全程穩定 60 帖執行。遊戲架空未來世界的設定讓我覺得挺新鮮,所以這裡的車都是磁懸浮的。跑起來速度感比傳統賽車遊戲要加很多,配合上各類光影特效及 HD 震動,遊戲的時候讓人心跳加速,可以作為消遣小遊戲偶爾讓刺激一下精神不好的自己。另外遊戲小歸小,但各大場景做得一點不含糊,從空間站到未來都市,從大沙漠到恆附近,這些場景在強烈的圖形技術表現下讓人沉浸其中。邊比賽邊聽著音樂享受科幻美景,不失為一種樂趣。
第 29 名:紙片馬里奧:摺紙王國
《紙片馬里奧》本質上是一款箱庭解謎遊戲,跟《路易鬼屋冒險》很接近,只是畫風不太一樣。戰鬥模式上來講,《紙片馬里奧》也是指令式,並且戰鬥的時候還要動一翻腦筋,我對這點極為不滿。
不過,解謎部分實在太有趣了,有趣到我可以無視戰鬥部分的缺點。在紙片組成的場景進而冒險,本身從畫風上就很新鮮,加上任天堂的美工們把場景做得非常細緻,玩膩了真實系大作的人或許都想童話世界裡放鬆一下。除去各類腦洞超大的解謎,翻隱藏金幣也是我一大愛好(這個愛好從《最終幻想3》的走牆,到《月下夜想曲》的砸牆,似乎一直伴隨我整個遊戲生涯)
第 28 名:勇者鬥惡龍 11 S
JRPG 到了今天,已經沒有幾個 IP 能看了,《勇者鬥惡龍》無疑是最穩定的一個。王道的故事,經典但略有一些小創新與時俱進的系統,更加人性化的細節設計,系列一貫的交響樂,鳥山名的人設等等這些,似乎這麼多年就沒怎麼變過。但我又總能一口氣把這種傳統得令人髮指的遊戲順利打通,說不上多驚豔,但就是意料之中的舒服。
或許,並不是遊戲有多好玩。而是當年那個用 FC 連著黑白電視,跟小夥伴啃著日文,照著攻略把遊戲打通的那個少年,想透過新作穿越到當年,重溫一下那份喜悅與感動。這大概也是為什麼,我們總希望自己喜歡的遊戲出續作的原因。
第 27 名:銀河戰士:生存恐懼
我非常喜歡銀河惡魔城類遊戲,從《月下夜想曲》開始,直到最近的《空洞騎士》,我都會玩得津津有味。但“銀河城”的鼻祖《銀河戰士》系列正統作品,我卻是第一次得以體驗。
《銀河戰士:生存恐懼》的出現,給我們展現了此類遊戲天花版級別的地圖設計,各大地圖錯綜複雜但又因為能力的獲得,顯得井然有序。雖然十幾小時的通關時間不算太長,但沉浸式的遊戲體驗讓人感覺經歷了一場酣暢淋漓的星際冒險,被主人公視角完全代入。挑戰隱藏謎題,全道具蒐集等也讓遊戲通過後仍然具備消遣價值(全蒐集預計需要 30 小時,甚至更多)。同類遊戲裡面出類拔萃的畫面,以及優秀的動作遊戲手感,也讓玩家在跑圖過程中非常舒心。如果你是此類遊戲的粉絲,那這部作品很可能是你近幾年能玩到的最好的銀河城遊戲。
第 26 名:異度神劍 終級版
我對 1 代的喜愛是超過 2 代的,我喜歡完整的大地圖,沒那麼低齡的人設。
《異度神劍 終級版》用宏大的故事以及遊戲場景,為我們展現了一場讓人通關後仍然覺得意猶未盡的冒險之旅。遊戲當中,我經常被 Monolith Soft 的大場景地圖設計能力折服,立體而廣闊的世界,為玩家提供了一個景色各異的冒險舞臺。氣勢磅礴的瀑布、晚上巨神肩膀上方的浩瀚星空、或者站在巨神失落的手臂上方俯瞰,在這些震撼人心的場景中冒險不得不說是一種享受,要知道這可是 2010 年的遊戲。
所有 JRPG 愛好者都不能錯過的作品,希望 Monolith Soft 能抽空把 3 代儘快做出來。
第 25 名:新超級馬里奧兄弟 U Deluxe
這大概是官方這幾年來最後一部正統 2D 馬里奧作品,我們可以認為這個系列的 2D 遇到了瓶頸。相信開發組能用的點子都用上了,但受限於遊戲模式,確實無法再進行什麼顛覆性的改革,於是我們看到了《馬里奧製造》這樣的作品。
遊戲整體難度還是比較高,雖然有偷天兔這樣的角色可選,但玩家並不會輕鬆多少。多樣的角色也帶來了動作及操作上的不同變化,通關後換一個玩又是一個半新的遊戲。任天堂遊戲必定會出場的隱藏物品,也是玩家刷刷刷的動力之一。比較講技巧的要數大金幣的獲得,有些需要組合式極限操作才能拿到,非常考驗操作水平,相信這點是為高階玩家準備的。
跟其他《馬里奧》作品一樣,本作也非常適合跟家裡小朋友同樂,一些簡單的關卡及小遊戲其實都挺能讓人開心的。
第 24 名:塞爾達傳說 織夢島
完全重置一款 89 年的作品,這是為什麼我喜歡任天堂的地方,因為他總是經常讓你在多年以後用新的方式,體驗從前的美好。
《塞爾達傳說 織夢島》這類解謎遊戲其實跟自家的《銀河戰士》一樣,都是透過破解謎題,獲得新的道具,再去新的迷宮,繼續推進。這種套路在 1989 年就已經定型,不得不佩服制作組的水平。面這次的重置,除了遊戲畫面煥然一新,變成手辦風以外。音樂上也重新編曲,以更為悅耳動聽的方式呈現在玩家面前。新接觸的朋友可能不以為然,但如果在 GB 上玩通這款遊戲的人,主題音樂響起的時候很難不熱淚盈眶。除去以上這些,遊戲中無處不在的彩蛋,恐怕玩家看到也能會心一笑,就像在大街上遇見老朋友一樣高興。
第 23 名:獵天使魔女 2
在 3 代出來之前《獵天使魔女 2》恐怕會是 Switch 上此類動作遊戲的天花板的存在,這點沒有爭議,甚至 3 代能不能全面超越本作都是個未知數。
遊戲戰鬥打擊感極強,各類招式讓人眼花繚亂,但熟悉套路後基本就是贊魔女時間,或者高階一點的找機會用 set off,總之不很多地方雖然瞎搓招也能過,但想要體會這類動作遊戲的精髓,還是建議充分理解各類招工特性,外加一定時間練習,方能打出行雲流水的感覺。大分部時間 60 幀的穩定畫面也是享受這類遊戲的必要前提。
雖然本作沒有中文,但我認為這類遊戲劇情只佔掉樂趣的 15% 不到,所以不必介意。實在想了解完全可以去 B 站搜尋相關影片,很全。
第 22 名:火炎之紋章 風花雪月
我也算半個《火紋》迷吧,特別是 GBA 上的《封印之劍》我為了拿到通關的 S 級評價,玩了不下幾十次。
這個系列一直在探索新的發展路線,從 GBA 上的《聖魔光石》開始,到 3DS 上的《火炎之紋章 if》,製作組都在嘗試進行各類改革,有的是把舊系統搬回來,有的是增加新指令從微觀層面對整體戰略製造影響。而《火炎之紋章 風花雪月》學院時間的加入,完全可以用煥然一新來形容。這個系統其實大家還有分歧,但至少在商業上這一作是系列裡面最成功的,因此這種改革還是有一定積極意義。如果你喜歡戰棋,同時也喜歡喝茶種菜養老(星露谷),那本作應該會對你胃口。
第 21 名:怪物獵人 rise
《怪物獵人 rise》的體量還是有點小了,本以為官方會在半年內以 DLC 的形式,一直更新怪物,畢竟這種模式有《動森》珠玉在前。沒想 3.0 之後卡普空就開始擺爛了,盡更新些面板什麼的。TGS 直接把大型 DLC 放出來,看來明年之前是都不會有更新了。
不過即使這樣,目前版本單獨拉出來,也是能刷上 120 小時左右的優秀作品(單人單機)。從 3DS 版本直接跳到本作的我,覺得半開放世界、翔蟲系統都是非常吸引人的進化。加上一些新怪帶來了不少新鮮感,老怪也因為高畫質化的原因讓我感覺陌生又熟悉(部分在招式上還有變化)。此外,本作難度下降是事實,大概是為了吸引更多玩家入坑,事實上從官方公佈的銷量來看本作在商業化方面確實是成功的(截至2021 年 9 月 24 日全球銷量已突破 750 萬份)。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這對系列的長遠發展是有利的。並且,我相信帶 G 位性質大型 DLC 會在難度及內容豐富度方面有一個進步,期待。
第 20 名:風來的西林 命運之塔與命運之骰
《風來的西林》系列歷史非常悠久,並且當年在小範圍內還挺火的,衍生出了像《特魯克大冒險》、《陸行鳥大冒險》等一眾“不思議”系列作品。本作其實是 NDS 於 2010 年推出的作品的重置加強版,雖然距現在已經有近 11 年的時間,但 2D 點陣的畫風正好契合現在的復古風潮,所以看起來並沒有多過時。
《風來的西林》系列的魅力在於它偏 roguelike 向的玩法,核心的走地牢、盲盒式撿道具這兩點一直貫穿整個系列。本作也不例外,只是道具變得更加豐富,系統也更加人性化,但嚴酷的死亡懲罰機制依舊存在(聯機救助除外)。另外跟現在很多即時戰鬥的 roguelike 遊戲不同,本作其實是一個敵我雙方同時行動的回合制遊戲,這種機制也使得遊戲帶有強烈的個性。隨機地圖,讓這個遊戲變得十分耐玩,官方以前還以此為賣點,現在這種機制已經變成 roguelike 的標配。
不過遊戲確實過於古老,如果不是特別感興趣,還是不建議輕易嘗試,充坑的可能性極大。
第 19 名:集合啦!動物森友會
曾經火到出圈的 Switch 遊戲,很多人知道 Switch 就是因為它跟《健身環大冒險》。
跟大部分遊戲不同,《動物森友會》從來就不是一款帶有目的性的作品,它更像是一面玩家內心的鏡子。不同的人可以在遊中搭建屬於自己的個性住宅,改造自家的島嶼,花、植物、招牌、建築等一切物品全部按你意思來佈置。配合上遊戲不斷更新帶來的新道具,很多玩家都組出了漂亮得讓人驚歎的小島。加上 Switch 自帶的截圖功能,很容易就把這些“遊戲成果”分享到網上,而這種帶社交屬性的遊戲功能,也正是《動物森友會》系列的魅力之一。
但本系列也是名氣跟預期極不相符的典型代表,不少朋友慕名購買, 結果被“不知道幹什麼”搞得草草充坑。其實我覺得《動物森友會》是一種主動式遊戲,製作組對玩家施加的影響極小,小到大部分內容需要玩家自己完成。這就跟喜歡畫畫的人只需要買一張白紙跟一套彩色筆一樣,而習慣了在黑白線稿填顏色的人自然體驗不到箇中樂趣。
第 18 名:怒之鐵拳 4
喜歡這部遊戲一部分是因為情懷加成,想想自己 20 年前玩的遊戲,以新舊兩種姿態再次出現在自己面前,誰不感動呢。即便拋開情懷不談, 遊戲的表現也非常讓人滿意:
畫面就不必說 ,卡通手繪風格全程流暢不掉幀,很好的保證了動作遊戲的基本要求。卡幀卡得恰到好處的打擊感,拳拳到肉的感覺非常到位,連技也有一定研究空間,好用不復雜,這些在配合 HD 震動之後體驗更上一層樓,很久沒有哪款遊戲能帶來這麼暢快的錘人快感。關卡雖然不多,2 小時可通,但裡面很多致敬老作品的隱藏地點,驚喜多多。遊戲人物算上 DLC 還是挺多的,還帶有讓人淚奔的畫素復古模式。
而對我來講最讚的是遊戲自帶畫廊模式,還有整個系列的人物介紹,玩過舊作的玩家今天才瞭解自己以前操作跟揍過的角色背景故事,這種感覺本身就彌足珍貴。
第 17 名:超級馬里奧 3D 世界
《超級馬里奧 3D 世界》大概是最後一個關卡制的 3D 馬里奧遊戲(不算酷巴之怒),因為這種模式也已經走到頭了。
《超級馬里奧 3D 世界》可以看成是馬里奧 2D 作品 3D 化後的產物,比如 2D 的加速跑(本作可以二段加速)就沿用了過來。另外雖然是 3D 場景,但很多關卡仍然是多個一個 Z 維度的固定視角 3D 關,攝影機會跟著角色走,無法像《超級馬里奧 奧德賽》那樣自由調整。另外,五位效能不同的角色設計,以及關卡創意方面跟《超級馬里奧兄弟 U》都非常相近,可以看成是舊時代 3D 關卡制馬里奧的一個收關之作。
真正讓我感到意外的是新增內容《酷巴之怒》,一個超大型的開放式箱庭關卡。跟《超級馬里奧 奧德賽》的表層關作為小型關卡入口的模式不同,本作的關卡是一個純粹且完整的大型水上樂園,我們從中可以看到系列未來的一些輪廓,希望那天的到來不再遙遠。
第 16 名:八方旅人
這大概是本世代我最喜歡的 JRPG,因為它很多地方都帶有 SFC 時代那些經典 RPG 的味道,但同時又有現代遊戲的種種優點,比如加速戰鬥、跳過對話等等。畫面更是不用說,水面的反射的星芒、隨處可見光影、隨風擺動的各類花草等細節,可以說這是畫素藝術的極致。
另外,SE 別的不行,音樂這塊從來沒讓我失望過,不同場景都有不同 BGM 配合,在 2D 表現力不足的情況下,音樂能很快讓玩家進入劇情氛圍。
而作為 RPG 來講最重要的劇情,本作也沒有掉鏈子,雖然前期鋪墊略微有點冗長。但在第三章之後開始顯得張馳有度、跌宕起伏,讓人深陷其中回味無窮。唯一讓我覺得遺憾的地方在於,八位主角之間其實並沒有什麼劇情上的互動。但瑕不掩瑜,我仍然希望本作能儘快出續集,並且最好能跟《勇氣默示錄》系列一樣有個大地圖,並且可以探索。
第 15 名:傲氣雄鷹:過載
我在很多次遊戲推薦裡面都有提到過《傲氣雄鷹:過載》,因為我真覺得它非常適合當下的生活節奏,以及 Switch 本身。如果要說本作有什麼特點,我覺得一個字可以概括:肝。
不能簡單的把它定義為 STG 遊戲,在我看來它實際上是一部帶 STG 性質的養成類遊戲。刷關卡拿星星升級自機,看著戰機逐漸變得強大,火力越來越猛,副武器滿螢幕亂飛,那種養成類遊戲的快感油然而生。如果你覺得不過癮,想玩硬核點的內容,那麼噩夢難度在向你招手,沒有點耐心跟天賦,我估計沒多少個人過得了。
另外遊戲的畫面非常值得一提,各類建模精細光影爆炸效果我就不提了大家自己看截圖。讓我最滿意的是作為豎版的 STG 遊戲,還對應著橫著的 16:9 螢幕,本作竟然是寬屏的,沒有像一些移植作品一樣兩邊放個黑框就完事(雖然自機飛不到最邊上),這一設計可謂良心。
第 14 名:暗黑破壞神 3
雖然《暗黑破壞神 3》最開始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在多次更新之後,水準仍然是刷刷刷類遊戲的天花板。移植度就不用說了,同屏多怪不掉幀,顯然精心最佳化過。這種隨時隨地來上一把的需求,也只有 Switch 版本能提供。遊戲操作針對手柄進行了最佳化,雖然在某些情況下不是特別方便,比如不能批次合成、批次刪除等等,但這都是小問題。遊戲的精髓在於刷大秘境,那種刷到自己所需裝備的成就感難以言喻,玩家為了幾個太古會拼盡全力反覆戰鬥,實屬於殺時間的利器。
像這種老 IP 沒玩過的朋友很容易因為名字已經看麻木了,心理下意識覺得是老遊戲而忽略掉。其實挑遊戲應該按是否經典好玩、有沒有玩過這些標準來,很多遊戲雖然早幾年在其他平臺出過,但如果遊戲屬性跟 Switch 比較契合,還是可以考慮一下。
第 13 名:卡普空街機遊戲合集
又是一款主打懷舊的遊戲,大概人總喜歡回味過去的一些美好時光。
《卡普空街機遊戲合集》收錄了《三國志 2 吞食天地》、《名將》、《快打旋風》、《圓桌騎士》等一眾在 90 年代流行的動作遊戲(差《恐龍快打》就齊活了),玩家可以自由選擇玩美版還是日版,畫面渲染也可以選點陣或者街機掃描線等風格,除此之外遊戲內容跟原版別無二致。
但最讓我開心的是,遊戲附帶畫廊模式,裡面有各種各樣以前少見的遊戲設定稿、海報,讓玩家可以從另外一面瞭解遊戲角色,看到角色的其他形象,這種點陣跟設定之間的反差看著很有意思。此外還有官方說明書的掃描版,裡面有遊戲的出招表一類的東西,看完我才知道張飛的抓人飛摔是怎麼搓的,非常有懷舊價值。卡普空許多懷舊集似乎都有附帶畫廊模式,像《街霸 30 週年合集》也有類似設定。
第 12 名:前進!奇諾比奧隊長
這是一款充滿著任天堂奇思妙想創意的迷你箱庭解謎遊戲,說的迷你指的是每一關的地圖非常小巧,但又很精緻。不過,遊戲體量可不小巧,有非常多的內容等著玩家去挑戰。遊戲畫面達到 Switch 金字塔頂端級別,畢竟小場景大部分算力可以拿來進行光影渲染、提升貼圖質量。配合上輕鬆活潑的音樂,五六分鐘一盤的解謎,可以說非常讓人放鬆。
遊戲中的謎題有些需要活用 Switch 的陀螺儀,有些則需要調整視角找隱藏入口,又或者踩中機關觸發倒計時。正常收集夠鑽石就能進入下一關,但想全蒐集還是需要一定智力跟製作組鬥智鬥勇。也有部分 BOSS 關卡會有一定的動作遊戲要素,但不是特別難,所佔比例也不多。遊戲品質極高,各大關卡不重複,各類謎題的創意也很讓人開眼界,不得不服制作組的腦洞。雖然不支援中文,但反正也沒什麼劇情可言,英日文其實均不影響遊戲。
第 11 名:馬里奧賽車 8
對我而言,《馬里奧賽車 8》是一款我跟家人同樂的遊戲,因為跟人面對面一塊暢玩,互相陷害讓對方求饒的樂趣,遠比在網路上跟陌生人瞎打要有意思得多。
我家小朋友還在肚子裡的時候我就買了這張卡,現在他們已經 4 歲。他們的操作還不太嫻熟,看到我開在他們前面就會急著喊我停下來,被我追的時候又覺得興奮刺激然後大叫。他們也不會用道具,只知道簡單的加速跟轉彎,但僅僅是這樣就已經能讓他們樂上小半天。他們喜歡這款遊戲勝過《健身環》,我當然知道原因,畢竟小時候我也在電視機前跟夥伴們一塊玩過 FC。
成人總是偽裝成小孩子,然後很辛苦的從他們的視角出發去陪伴他們一塊玩耍。但玩《馬里奧賽車 8》的時候我不需要這樣,因為拿起 joy-con 那一刻我自己就是個孩子。
第 10 名:超級馬里奧 3D 合集
這裡僅推薦《超級馬里奧銀河》,其他兩款略過老,以後有時間再聊。
《超級馬里奧銀河》的兩作都是 MC 上評分極高的遊戲,直到現在玩起來仍然沒有覺得過時。因為操作方式的原因,大概也只有 Switch 才能完美移植及體驗這部傑作。因為時代的原因錯過,現在可以完美體驗彌補回來,所以作為 Switch 玩家的我也覺得十分幸運。
單論遊戲樂趣,《超級馬里奧銀河》我認為跟《超級馬里奧 奧德賽》不分伯仲。遊戲關卡是銀河中的一個個迷你小星,這些星球體量大小不一,場景豐富。像什麼空間站、糕點世界、海灘、熔岩世界等等,每一關都很獨特,不會讓玩家覺得重複。各類天馬行空的關卡設計也讓玩家大呼過癮,總是期待下一關的驚喜。玩家需要完成挑戰找到星星,解鎖更多新關卡。而遊戲新引入的“地心引力”概念, 讓角色無論上下左右往哪走都會被引力牽引,整體操作起來的感覺妙不可言。
第 9 名:路易鬼屋冒險 3
本作可以看成 Switch 機能的代表,精細的建模,漂亮的光影,可互動的場景,流暢的動作,這些都讓玩家印象深刻,整個遊戲過程是一種觀看動畫般的享受。
遊戲在一幢大樓裡展開冒險,每一層樓都是一個帶有自己主題的關卡。有金字塔、有影視拍攝現場、有博物館、有正常的酒店房間等等,“下一關會是什麼樣子”已經成為玩家遊戲的動力之一。製作組當然還在各個角落裡放滿了金幣等著玩家發現,很多時候拿著吸塵器亂吸一通總有意外收穫。說到吸塵器,它吸入金幣的時候 HD 震動帶來的反饋真的絕了,感覺就像一枚枚硬幣被吸到 joy-con 裡面一樣,非常解壓。
系列傳統的解謎在本作中依舊保持著高水準,很多地方充滿製作組的奇妙創意,並且能跟場景融合得非常巧妙,渾然天成。比如電影關有跟攝影機有關的謎題,沙漠關自然有金字塔跟木乃伊,而博物館關卡又好像上演了一場迷你版本的《博物館奇妙夜》。加上詼諧幽默的的敵方角色(比如幽靈在上廁所的時候你開門會嚇他一跳),整個遊戲 20 小時通關之後難免讓人感覺意猶未盡。
第 8 名:哈迪斯
這是我玩過最爽快的 roguelike 動作遊戲,可以看成這類遊戲的天花板。
《哈迪斯》其實並沒有在系統上對 roguelike 進行大的顛覆,隨機地圖、隨機武器、隨機道具這些核心的東西其他遊戲也有。但《哈迪斯》在技能獲得上進行了一個微創新,玩家每進入一個房間,最終都會在清掉敵人之後得隨機抽到某個技能,而非像一些同類遊戲那樣技能隨角色升級,或者全靠開寶箱得到的武器來獲得能力,這點以《挺進地牢》為代表。每過一個房間獲得一個技能的好處,是讓玩家一直對清完敵人後能獲得什麼技能有極大興趣,如果得到的東西不如意,玩家也不會失去信心,因為馬上會進入下一個這樣的迴圈。所以玩家會會一直處在一個亢奮的點上面,這就是為什麼我一玩就停不下來的原因。
除此之外,豐富多彩的武器,以及不同武器跟不同技能的搭配組合流派也非常值得研究。有的流派遊戲攻擊力爆棚,但觀賞性跟操作舒適度可能並不理想,玩家們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玩著舒服的方式來自由組合。還有遊戲那似乎永遠不會重複並且帶配音的對話,特別是主角各種親戚的吐槽,也讓玩家在無數次倒下再重生之後顯得不那麼單調。
總之這是一款近乎完美的遊戲,基本找不到什麼缺點。
第 7 名:精靈與螢火意志
演出效果極其出色的銀河惡魔城作品,Switch 上數一數二的畫面,各區域場景繪製十分細膩,水、花草等細節動態效果逼真,同類風格里面沒有能與之比肩的存在。音樂跟場景及劇情的契合度也極佳,時而大氣磅礴,時而婉轉悠揚,時而略帶傷感。有如此優秀的音樂支撐,無任何語音的劇情也被演繹得悽美動人。遊戲中還有多段“劇情強制式跑酷”,頻率恰到好處,節奏及難度剛好,讓人血脈賁張大呼過癮。
打擊感一如既往的出色,光劍砍殺配合 HD 震動讓人誤以為在玩星球大戰。各類輔助攻擊技能很好的配合了主力攻擊,豐富攻擊方式的同時也讓玩家從容面對各類難纏的敵人。加個各類可調控的 Buff 技能,玩家可根據遊戲戰況調整,並且形成自己喜歡的流派及打法。
除去開新地圖,遊戲還有一些賽跑點可供玩家挑戰,基本就是用最短時間從 A 點跑到 B 點,成功之後能獲得一定珍貴道具作為獎勵,這也讓被打殺搞得精疲力盡的玩家有一絲放鬆的機會。
整個遊戲無處不透露著精雕細琢的品質感,雖然同樣是 2D 橫版的遊戲模式,但能明顯感覺到是大手筆大製作的結果,而非像一些獨立遊戲那樣給有一種抓禁見肘的感覺。
第 6 名:空洞騎士
這是一款讓我對獨立遊戲改觀的作品,之前的全部偏見被這款作品一掃而光。《空洞騎士》作為銀河惡魔城類遊戲的模仿者,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以昆蟲為視角的獨特世界觀,結合手繪的美術風格,為玩家展現了一個充滿幻想氛圍且有魅力的地底世界。
遊戲打擊感拿捏得恰到好處,揮刀收刀都乾淨利索,絲毫不拖泥帶水。雖然只有一種武器,但遊戲為角色準備了多種能力,這些能力可以透過戰勝 BOSS 獲得,玩家可以根據自己喜好挑選並組合,從而產生疊加效果。
作為探索性質極強的遊戲,本作深得銀河城的精髓,各技能的獲得循序漸進,而可探索的地底世界道路四通八達,遊戲難度還不低,特別是後期很多地方需要超高水平的跳躍技巧,堪稱手殘剋星。更別提很多 BOSS 戰,沒有一定動作遊戲天賦恐怕正常通關都是問題。
第 5 名:超級馬里奧 奧德賽
《超級馬里奧 奧德賽》是一款很“現代”的馬里奧遊戲,它的很多設定都跟這個時代的節奏相適合。
遊戲每一個大關卡除了本身就是一個小型沙盒,可供玩家探索攻略之外,它裡面還隱藏著許多小關卡的入口,供玩家發現並挑戰。這就使得每次的遊戲時間可控,不會因為關卡太大型造成玩家不願意放手的局面。我始終認為大型關卡是一把雙刃劍,它在讓人沉浸的同時,也會給拿起手柄之前的玩家帶來壓力,這種壓力可能會使得只有半小時遊戲時間的玩家放棄遊戲。
遊戲本身大家其實瞭解得差不多了,但有一點我覺得非常值得討論,就是《超級馬里奧 奧德賽》為玩家定製了兩套非常成熟的操作方式:即可以 joy-con 分體操作,就像 Wii 時代玩《超馬銀河》那樣,也可以使用傳統操作方式,這兩種操作試的完成度都挺高。
但製作組好像更偏向於 joy-con 分體一些,因為比如甩帽子、滾地加速這兩個動作用 joy-con 分體更容易達成。這種按鍵 + 體感(比例還不低)的成熟操作方式,細品起來還真的挺有意思,非常值得肯定。
第 4 名:挺進地牢
這款遊戲在我心目中能排到 Switch 遊戲第四,確實不簡單。它就是地牢類 roguelike 遊戲的代表,經典到它自己的續作都無法將它打敗。200 多兆的容量,殺掉了我無數個日夜。
遊戲的槍械各類繁多,至今我仍然沒有解鎖全部武器、道具,所以每次遊戲仍然期待著意外的驚喜。這種“抽盲盒”的心理貫穿遊戲始終,特別是碰到武器寶箱充滿希望開啟的那一瞬間,整個人都像打了雞血一親興奮,這種感覺有點賭博開牌的瞬間。這也是為什麼,我喜歡並且沉迷這款遊戲的原因。
不過,我認為遊戲幾個角色效能差異不是特別大,也就能不能開鎖、帶不帶狗、能不能空投之類 這種不痛不癢的區別,實際拿到強力武器大家都一個樣。本來還指望續作能將特性再拉開一些,類似八神跟二介堂,誰知道撲街撲成那樣。真心希望 D 社認真一些,把 3 代做成全部超越 1 代的新經典。
第 3 名:黑暗之魂 重置版
這是我在 Switch 上最喜歡的遊戲之一,掌上傳火誰會不愛呢。《黑暗之魂 重置版》在 Switch 上的表現其實已經非常不錯了,你想還有哪一款自由視角,超大地圖的遊戲能不降解析度鎖定 30 幀。它的畫面水平,剛好達到了我玩遊戲的底限。
遊戲打擊感在很多習慣了《無雙》系列的玩家看來會很不適應,但如果你玩過《怪獵》應該用不了多少時間就能習慣。在《黑暗之魂》裡面,你甚至能從角色揮刀的動作感受到武器的重量。這種更偏真實的打擊感,在一眾遊戲裡讓我覺得挺新鮮。
提到《黑暗之魂》就不得不說它的地圖設計,從 From Software 近幾年的作品來看,這家公司非常擅長設計大型箱庭空間。別家的地圖都像是鋪開的一個平面,《黑暗之魂》系列的地圖卻非常有立體感,並且道路四通八達,讓人充滿探索的慾望(最新作《只狼》亦是如此)。喜歡銀河惡魔城型別遊戲的玩家,完全可以把這個系列看成是不帶地圖顯示的 3D 版本銀河城遊戲來玩,或者我這麼解釋,你會對這款作品產生興趣。
第 2 名:Splatoon 2
這款遊戲是我 Switch 存在的意義,只要有它在,無論什麼遊戲荒我都能輕鬆跨過去。
這款遊戲的一些樂趣,可以用文字形容,比如狙殺對手的成就感。但另外一些樂趣,確實只有玩過才能體會。因為以前、現在,都沒有類似的遊戲可以作為參考。比如塗地,看著地面慢慢變成我方顏色的快感,是不是很抽象。又比如打完結算僅相差 0.1% 的時候,失敗那組捶胸頓足,勝利那一方倒吸一口涼氣的反差,是不是也很抽象。
所以關於《Splatoon 2》,真的沒有什麼可以多說的,買回來體驗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不過,大概因為卡通風格的畫風,外加沒有中文、需要任天堂會員的原因,這款遊戲在國內不是特別火,很多 Switch 玩家都直接忽略掉。其實在 WiiU 時代,每三個買了主機的人裡面,就會有一個是《Splatoon》的玩家,可見遊戲的火爆程度,同時也從側面體現了遊戲的素質,要知道這可是一個全新的 IP,非常難能可貴。好在讓人非常期待的 3 代,已經確定明年發售,並且支援中文。
第 1 名:塞爾達傳說 曠野之息
我沒有什麼可說的,語言顯得太蒼白,遊戲生涯裡最喜歡的作品,這是我當初首發入手 Switch 的原因。進入遊戲之後,更像是在經歷一場冒險,而不是在玩一款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