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末年紫禁城裡的太和殿 甘博 攝
晚清歷史早已消散如煙,
我們難以得知當時社會生活的所有細節。
好在它還留下了大量的碎片,
略加拼湊足以勾勒出歷史輪廓。
本期,
我們透過一組老照片,
直觀呈現100多年前的社會面貌。
▲巨人詹世釵與妻子、經紀人合影
詹世釵身高2.4米左右,1841年前後出生於婺源縣。他在上海做工時被國際星探發現,1865-1866年間與中國妻子金福(Kin Foo)在倫敦首度公開表演,隨後在歐美巡迴演出,被稱為“中國巨人詹”。
871年,他到澳大利亞演出,認識了在利物浦出生的女子凱瑟琳·凱蒂·桑特利,兩人在金福去世後結婚,並育有二子。
1880年底,美國巴納姆馬戲團以月薪500美元的高薪,聘請他作周遊美國的表演。1893年,詹世釵因病逝世,享年50歲。
▲牢房裡的囚犯
這張照片呈現了晚清監獄內景的一角,有很高的價值。犯人戴著枷板,被鐵鏈鎖牢,在獄卒的看守下插翅難逃。
▲李鴻章的夫人趙小蓮與女兒李菊耦
趙小蓮身穿補服,顯然託丈夫的福,已被朝廷封為誥命夫人。
李菊藕漂亮、有氣質,22歲那年嫁給左副都御史張佩綸做了繼配夫人,她本人對歷史沒什麼影響,但有一個名揚四海的孫女,即著名作家張愛玲。
不過,李菊藕1912年去世,張愛玲1920年出生,二人並沒有見過面。
▲晚清大臣那桐的大女兒
那桐是晚清重臣,先後充任戶部尚書、外務部尚書、軍機大臣、內閣協理大臣等要職。
他的大女兒在歷史上留下的資訊不多,只知道嫁給了戶部侍郎崇厚的孫子希賢,1924年去世。
▲曾國藩的兒子曾紀澤
曾紀澤不是像父親曾國藩那樣的名臣,但也對歷史有開創性貢獻。他是清朝第一批外交官之一,曾出任駐英、法、俄大臣。
在出使期間,深入瞭解各國曆史、國情,考察西歐諸國工商業及社會情況。
1881年,與俄國談判簽訂《中俄改訂條約》,收回伊犁特克斯河流域土地及部分利權,被認為是晚清一次較為成功的外交行動。
▲奉天大清銀行開辦3週年紀念活動
1905年9月,清廷在北京設立“戶部銀行”,並在天津、上海、漢口、濟南、張家口、奉天、營口、庫倫、重慶九處設立分行。
該行除經營存貸款項、折收期票等一般銀行業務外,還有承領銀銅鑄幣、發行紙幣等特權。
1908年2月,戶部銀行總、分行各機構一律改名為大清銀行,明確其國家銀行的性質。
▲留美幼童出發前合影
這一批平均年齡只有12歲的孩子,即將由上海出發,乘坐輪船招商總局的船隻前往美國。
1872-1875年間,在曾國藩、李鴻章的支援下,清廷先後派出四批共120名學生赴美國留學。
這批幼童歸國後分散到政界、軍界、實業界、知識界等各個領域,為歷史做出卓越貢獻。
▲穿補服的武官與子嗣合影
因為照片清晰度不夠,我們看不清他補子上繡的是何種圖案,不能準確判斷他的品級。
按照清朝規矩,武官四品以上可佩帶朝珠,我們可推知他的品級在四品以上。
▲中國男子與俄國軍人
此照拍攝於1904年,正是日俄戰爭前夕。左邊的中國男子手持抬槍,右邊的男孩也拿著一件武器,他們似乎被俄軍僱傭了。
▲1890年,李鴻章與兒孫輩合影。
照片下方的文字清晰介紹了拍攝背景:光緒十六年(1890年)十月,天津紫竹林武齊照相館的日本攝影師吉川桂次拍攝於直隸總督府內。當時李鴻章任直隸總督,駐節天津。
▲坐在華蓋下的大臣
那個像傘一樣的華蓋,是古代帝王、大臣出行時專用的禮器,象徵著權力地位。它的用料、色彩、尺寸,是區分官職大小、身份尊卑的一種標誌。持華蓋的人要使其前傾,罩在大臣的頭上。不過,雖然有華蓋和護衛加持,這位大臣看上去並沒有威風凜凜的形象。
▲山東某地的英國傳教士合影
這些人最突出的特徵,就是穿上了當時老百姓的服裝,看上去竟然毫無違和感。他們在裝扮上入鄉隨俗,也是為了高效傳教,這樣更有利於與本地人打交道,所傳播的教意自然更容易被接受。
▲1901年,蹺著二郎腿拍照的女子
這名女子的拍照姿勢,有意突出自己的“三寸金蓮”。我們現在覺得纏足不可思議,既不美也不健康,但在當時的社會認知裡,小腳是美麗女人的首要條件,在華北很多地方,大腳女子很可能嫁不出去。
▲兩名女子正在推石磨
正對鏡頭的女子裹小腳、穿弓鞋,行走不便,幹體力活對她來說很勉強。石磨是那個年代農村人家都有的生活必需品,糧食變成可烹飪的麵粉,磨面工序必不可少,當然,這種方式磨出來的麵粉非常粗糲。
▲1901年,直隸獻縣知縣吳燾
這就是傳說中縣太爺的形象。晚清留下照片的知縣非常少見,吳燾之所以能留下影像,是因為他與當地的傳教士葛光被是朋友,託洋人的福拍了照片。
▲1901年,直隸某地官員與八國聯軍軍官合影
右邊的洋軍官側對鏡頭,一副趾高氣揚的樣子。
▲1904年,一位精心修飾過眉毛的婦女
她的著裝帶有濃厚的晚清時代特色。她頭上戴的抹額、身上穿的襖裙,都是傳統風格,但在細節上已經不是那種寬大的形制,而是更加緊身,能突顯女性的身材曲線。
▲紫禁城內的翊坤宮 詹姆斯·利卡爾頓 攝
據攝影師記載,門前的幾個人都是太監,在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出逃後他們負責看守這裡。
宮殿內牆壁上有一個停止了的西洋鍾,只是不知道這個鐘停止走動的時間是不是皇帝逃走的時候。
▲紫禁城儲秀宮門 詹姆斯·利卡爾頓 攝
紫禁城儲秀宮門,雖然是慈禧太后的寢宮之一,但是慈禧其實很少住在這裡,大部分時間慈禧住在頤和園,下圖上的幾名中國人是儲秀宮的守衛,他們隨時跟著進入皇宮的外國人。
據攝影師的記錄,當時士兵、軍官、攝影師等各式各樣的“洋鬼子”都來到這裡參觀。
▲晚清政府總理衙門的大臣們 詹姆斯·利卡爾頓 攝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簡稱“總理衙門”“總署”“譯署”,為清政府為辦洋務及外交事務而特設的中央機構,隨著鴉片戰爭的失敗,清政府的外交事務越來越重要,於1861年1月20日由咸豐帝批准成立。
▲慶親王奕劻 詹姆斯·利卡爾頓 攝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圖為晚清宗室重臣、清朝首任內閣總理大臣、慶親王奕劻,其受命與李鴻章於次年代表清政府簽訂《辛丑條約》。
▲抱著孩子的史密斯小姐在倫敦教會學校的廢墟前合影
詹姆斯·利卡爾頓 攝
這裡是倫敦教會學校的廢墟,在長達八週的義和團圍困期間被摧毀。廢墟前合影的中國人是這次事件的倖存者,他們(她們)逃入了英國使館避難,被史密斯小姐保護了起來。
▲在街頭表演雜耍的兒童
現實生活中,走江湖賣藝不是因為像傳說中的俠客那樣胸懷豪情,而是為生活所迫。
遭遇天災人禍失去家園,或者田地被兼併失去生計,無奈之下才會選擇闖蕩天下。
照片中的觀眾都穿著棉衣,一大一小兩位表演者則打著赤膊,可見幹這一行有多苦!
▲彎弓射箭的八旗子弟
弓箭是傳統的兵器,八旗子弟尤其重視射箭。
照片中一個年輕人腰別兩支羽箭,扎開馬步,右手戴扳指拉弓,正瞄準目標。
另外一人持箭待射,仔細觀察著對手的射箭結果。
不過,在歐美世界進入熱兵器的時代,你還執著於傳統的騎射忽視槍炮操練,無疑是一種迂腐。
▲晚清時期一位京城大臣出行的轎子留影舊照
據歷史文獻記載,晚清時期關於朝廷大臣和百姓乘坐的轎子有不同的等級,通常在京城為官的大臣們的轎子輿頂用銀,其轎身的蓋帷則用皂。後來人力轎子因為出行不便慢慢被淘汰。
▲晚清紫禁城內的兩名滿族婦女 甘博 攝
她們穿著華麗的滿族服飾在屋前曬太陽,看穿著應該是紫禁城皇宮裡的皇親國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