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時代,突襲與空戰早已成為現代戰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但是,究竟是誰打響了從飛機上對地面射擊的第一槍,恐怕許多人並不知道。
1910年8月的一天下午,紐約長島羊頭灣上的一個田徑場,人湧如潮,萬頭攢動,人們懷著好奇的心情,等候觀看一場行將開始的“好戲”,這就是人類首次從飛機上對地面進行射擊。這件事情引起很大的轟動並不奇怪——飛機那時還算是一種“新鮮事物”,而且大多製造粗糙,效能很差,不易控制。要從飛機上面對地射擊,生命都有危險。
時年27歲的雅各布·菲柯曾在軍隊中服過三年軍役,是一位軍中的神槍手,所以這次榮幸地被選定為從飛機上向下射擊的人員。與他搭檔的推進式飛機的駕駛員是繼萊特兄弟之後的又一位航空先驅:格倫·庫存蒂斯。
下午1時正,年輕的菲柯手提著供步兵使用的春田式0.30英寸(7.62毫米)徑的步槍登上了飛機,並坐在了駕駛員的左側。然後一手抓住步槍,另一隻手緊緊地握住了機翼支柱。1時半左右,在比肩接踵的人群前面,飛機搖搖晃晃地起飛了,當飛到9米的高度後,開始繞跑道飛行。隨後菲柯全神貫注,不顧因步槍射擊產生後座力對飛機造成的顛簸、甚至可能翻個的危險,對著田徑場中間的一塊靶板射擊了4次,其中2發命中了靶心,其精湛的射擊技術令在場的觀眾歡聲雷動。
春田步槍,因其名字經常被誤解是一支日本造,其實是貨真價實的美國槍
喜歡標新立異是美國人的一大特點,菲柯打響了空中單發射擊的第一槍的一年以後,又有人準備試著在空中進行連發射擊了,因為這更富有挑戰性——連發射擊的後座力很有可能導致人仰機翻的後果;而機槍作為武器對於飛機而言更有實用價值。
1911年的一天,美國馬里蘭州科勒吉帕克駐地指揮官查理斯·德福雷斯特·昌德勒上尉的住處來了一位身材魁梧的人,他就是著名的槍械設計師伊薩·路易斯少校。路易斯的傑作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路易斯7.62毫米口徑氣冷式機槍,這種機槍重11.51千克,射速為750發/分,當時是風靡一時的步兵武器。路易斯此行的目的是向昌德勒建議,將機槍搬上飛機射擊,以便促進飛機的軍用化以及機槍的發展。昌德勒欣然同意並表示要親自披掛上陣試。在路易斯的幫助下,昌德勒很快學會了操作機槍,並體驗了機槍自動射擊時產生的強大後座力。
路易斯7.62毫米口徑氣冷式機槍,巨大的筒狀結構使其看上去挺笨重
1912年6月7日,科勒吉帕克豔陽高照,路易斯和昌德勒把機槍搬上了一架“萊特—B”型推進式飛機,槍口靠在駕駛員擱腳的橫杆上。這次是由特·米寧駕機。射擊目標是鋪在地上的乾酪包裝布,面積為1.8米×1.2米(6×7平方英尺)。飛機起飛後,上升到了76米(250英尺)上空,然後三次飛過目標上方,每次昌德勒進行一個點射,結果中靶5彈。路易斯設計的這挺機槍沒有瞄準具,瞄準目標時就透過槍管外面的一個大鋁管筆套;至於子彈打到了什麼地方,飛機上的昌德勒也是一無所知。因此,這個射擊成績還是很不錯的。三個點射後,昌德勒在事先沒有與路易斯商量的情況下,就把彈鼓中剩餘的槍彈全部打在附近的一個魚塘內,以便從濺起的水花來判斷彈頭散佈的間距。這次從飛機上連發射擊成功,鼓舞人心。
不久,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飛機也作為武器登上了戰場,而路易斯式機槍也成為了世界上最早的航空機槍。在此之後,飛機上的武器裝備也越來成為作戰人員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