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二戰靚妞(未經允許,禁止複製全文私自搬運!)
努爾哈赤當年以區區13副鎧甲起兵,於萬曆十四年(1586年)攻克“鵝爾渾”,尼堪外蘭逃往明朝,後被遣返處死。自此,努爾哈赤正式走上了統一女真之路:他先從統一建州諸部開始,一點點發展壯大起來。
而努爾哈赤的第一支部隊兵力根本不多,當時是以一種黑色旗幟作為軍隊標誌,因此被稱為“黑旗軍”。後來努爾哈赤在自己手中的軍隊達到一定規模後,便開始建立起了一種十分符合女真軍隊特點的著名“八旗制度”。
不過,最初的“八旗軍”並沒有所謂的八旗,而只有“正黃,正白,正藍、正紅”這四旗。努爾哈赤當時之所以用各種顏色作為各軍的軍旗,主要原因是因為部落軍隊裡計程車兵,幾乎都是文盲。
要知道在冷兵器時代,用軍旗顏色區分各支部隊和敵我,是一種最簡單有效的方法了!而且這樣也有利於平時的軍事訓練,以及指揮官在戰場上的快速排程。
後來,隨著努爾哈赤的軍隊規模越來越壯大,於是他又在四旗的基礎上增加了“鑲黃,鑲白、鑲藍、鑲紅”四旗。至此,讓世人聞風喪膽的“八旗軍”已經初見雛形。再後來,隨著蒙古人和漢人的加入,努爾哈赤又相繼建立了“蒙八旗”和“漢八旗”軍隊。
八旗軍初期區區6萬人,卻個個擅長騎射,大明軍隊不敢小覷!
也許,當時和大明軍隊動不動就“幾十萬大軍出征”相比,努爾哈赤的八旗軍兵力可能只算得上是“一盤小菜”。
即使後來增設到八個旗,按照八旗最小的作戰單位:一牛錄為300人,努爾哈赤早期的八旗軍每一旗也才7500人(300X5X5),7500再乘以8也就是剛好6萬人。
而當時女真部的男女老少總人口大約為30萬人,五分之一的從軍率已經是女真部的極限了。不過就是這樣6萬人的軍隊規模,努爾哈赤還經常不能做到滿編:1644年清軍入關時,據史料記載當時八旗軍的總兵力為55320人(有戰損和傷病)。
不過,千萬不要小看這區區6萬女真“八旗軍”,他們一個個可都是“擅長騎射”的精兵良將!努爾哈赤早年之所以能“所向披靡”,其實和他麾下軍隊高超的騎射技術是密不可分的。
作為遊牧民族的女真人在射箭方面有著“先天的優勢”,弓箭在明代女真人手中就是生活必需品。就像狼不能沒有牙齒一樣,女真人也不能沒有弓箭。他們平時會拿著弓箭去打獵改善生活,而且弓箭也都是自制的,很少有人會花錢去購買。
1586年7月努爾哈赤追殺“尼堪外蘭”時,因為他過於激動而一頭扎進了敵人的包圍圈。當時就是全靠他快速射出的8只箭連殺8人,最終才得以成功逃出。
因此,在組建八旗軍時,努爾哈赤對“射箭”這項技能十分看重:不少士兵雖然出身卑微,但就是因為射術出色而被努爾哈赤器重,有些人甚至從此完成了自我的“貴族逆襲”。
除了強悍的單兵戰鬥素質外,另外努爾哈赤也是指揮有方,督軍甚嚴!八旗軍畢竟是在戰爭中逐步強大起來的,再加上很多能征善戰的“後起之秀”:例如多爾袞,多鐸,皇太極等人可都是悍將。
因此這支僅僅6萬人的遊牧軍隊,其彪悍程度卻讓大明從來不敢小覷!
八旗軍中,“上三旗”要比“下五旗”地位高。
八旗軍崛起後實行的都是較嚴密的軍事化管理,每一旗部隊都有它自己的最高統帥,也就是旗主。要知道在八旗軍建立初期“旗主”的權利極大:他們可以主宰旗中所有人員的“生殺大權”。
在努爾哈赤時代,八旗軍中的“正黃和鑲黃”兩旗是歸他親自統領的。而其他各旗便交由他的幾個兒子負責管理。清軍入關前,八旗軍分為“上三下五”:正黃旗、鑲黃旗和正藍旗由皇太極親自統領,相當於努爾哈赤的嫡系近衛軍。官兵身份高貴且待遇優厚,稱為“上三旗”。
而剩下的正紅旗、鑲紅旗、正白旗、鑲藍旗、鑲白旗這五旗,一般都是由其他親王統領,稱為“下五旗”,官兵身份和待遇要比“上三旗”低一個檔次。
如果單純從身份上來看,上三旗的地位肯定要比下五旗高一些!舉個例子:下五旗的普通旗人見到旗主都要行奴才禮儀的,因為他們是“主僕關係”。而“上三旗”出身的旗人見到旗主則不需要行“奴才禮”。
例如清末著名的慈禧太后,她的原出身是“下五旗”中的鑲藍旗,入宮後才被抬高到“上三旗”的身份, 而且是屬於八旗中地位最高的“鑲黃旗”。
在1644年八旗軍入關後,大清順治皇帝(皇太極第九子)又將“上三旗”調整為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因此,其實“上三旗”所屬部隊其實是會出現變化的,但是“由皇帝親自統領”這一條不會變。
八旗軍中哪一旗戰鬥力最強?不是正黃旗,“汗位爭奪”造就皇太極的最強鑲黃旗。
而在這支“八旗”軍隊中,到底哪一旗部隊的戰鬥力最強?這也是世人一直爭執不休的話題。
如果按照身份的高低,很多人肯定會認為成立更早,且由努爾哈赤親自統領的正黃旗,該部隊肯定是八旗軍中戰鬥力最強的,裝備是最好的,地位也是最高的!
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八旗軍中戰鬥力最強,地位最高的:是成立時間較晚的鑲黃旗!原來,這一切都是由於努爾哈赤晚年,他的幾個兒子“爭權奪利”所造成的後果。
努爾哈赤晚年十分寵幸大妃:阿巴亥。而阿巴亥和努爾哈赤先後生了三個兒子: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因此努爾哈赤對這三個兒子特別照顧,並有意培養其中一個來繼承自己的大位,便將象徵著皇權的正黃旗交由這兄弟三人統領。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到努爾哈赤的第八個兒子:愛新覺羅·皇太極,他是努爾哈赤和葉赫那拉所生。雖然皇太極並沒有像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那樣得寵,但是他要比他們三個人都年長,且擁有滿腔的“雄才大略”!
1626年8月,努爾哈赤死!但是努爾哈赤生前並沒有指定自己的繼承人,而是實行“八王共治制度”。
也就是說,任何一個有實力的皇子都可以繼承大業。因此,努爾哈赤去世後“汗位之爭”開始白熱化!
為了壓住“同父異母”的兄弟們,同時壯大自己的實力,聰明的皇太極開始極力拉攏那三個小兄弟。因為他知道,他們統領的正白旗和鑲白旗實力強大!山海關作戰中,不到三萬人的正白旗和鑲白旗部隊,戰鬥中卻像“切菜”一樣將明軍斬殺大半。
尤其那個多鐸,努爾哈赤死後他繼承了父親的親軍,儼然成為實力最大的正白旗主,可是多鐸當時畢竟只是一個11歲的孩子。
其實努爾哈赤死的時候,建州部還沒有“一統天下”的任何跡象!兩黃旗的貴族們當然也不是傻子,他們也明白如果選擇多爾袞繼承大業,由於年紀太小肯定會造成女真內部的分裂,那麼他們離被明軍剿滅的日子也不遠了。
於是,34歲的皇太極成了最合適的繼承人選,後來便被眾人推舉上臺。要努爾哈赤死後,正黃旗又重新回到皇太極手中。曾經掌握在努爾哈赤手中的那支鑲黃旗,在陪伴努爾哈赤南征北戰的同時也勢力大增。
自此,手中握有正黃和鑲黃兩旗的皇太極實力大大增強。不過,繼位之後的皇太極當然也睡不安穩!
他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隨後便開始對正白和鑲白旗進行分化:先是廢掉年長的阿濟格旗主地位,再用年僅15歲的多爾袞做鑲白旗主。
在多爾袞和多鐸成年以後,皇太極又擔心自己的地位不穩,便又找岔子把正白旗和鑲白旗進行混編,多爾袞做正白旗主,多鐸做鑲白旗主。後來,皇太極又施計先後殺掉了鑲藍旗主阿敏,正藍旗主莽古爾泰,同時吞併了正藍旗。
隨後皇太極又把正藍旗和自己的正黃旗進行混編,又分成新的正黃和鑲黃旗,兩旗繼續由自己親自統領。後來,皇太極又從手中分出一部分兵力給了自己的長子豪格,兒子統領的鑲黃旗則被改名為正藍旗。
皇太極這樣的一系列改動和操作的後果就是:自己的勢力越來越大,新的鑲黃旗實力足以讓他“安枕無憂”。從此鑲黃旗便奠定了“八旗軍之首”的牢固地位,而且未曾改變過。
另外提一下,八旗軍中公認最弱的就是:鑲藍旗。不過,明軍當年卻是連這支戰鬥力最弱的鑲藍旗也打不過。可想而知,當時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麾下的八旗軍戰鬥力有多強悍!
從順治皇帝開始,八旗軍各個旗主便被“架空”。三藩之亂後八旗軍幾乎“名存實亡”!
清朝正式建立以後,八旗軍巔峰人數最高時達到27萬人。不過權力格局卻發生過多次變化,作為清朝核心軍事力量的八旗軍,在歸屬問題上也多次發生變更!
大清第一個正式皇帝:順治皇帝親政後,“架空”各個旗主的意圖更加明顯了。公元1659年(順治十六年),順治皇帝下旨鑄“八旗都統印信”24顆,交給各個都統負責掌管。
此後,八旗軍的各個旗主便逐漸“邊緣化”,他們只是八旗軍名義上的最高統領而已!而實際掌控者其實是那些都統,也可以說就是順治皇帝自己。
到了康熙時期,八旗軍的戰鬥力其實已經“日落西山”了。三藩之亂後,曾經戰鬥彪悍的八旗軍,幾乎已經“名存實亡”!
而八旗軍的後代,在清末也被稱為八旗子弟,他們大都還是倚仗著祖上的“豐功偉績”,逐漸墮落成遊手好閒的“紈絝子弟”。
圖源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