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起中國古代的官吏選拔制度,魏晉時代的“九品中正制”當獨樹一幟,在以門第、出身作為考核人才的標準下,士族的影響力在這一時期達到了頂峰,以至於“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現象愈演愈烈。
實則,不單單只是魏晉南北朝,在整個奴隸制社會以及封建社會時期,寒門子弟要想出人頭地,躋身上流社會,其難度比起蜀道之難,有過之而無不及。
那麼,都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寒門難以出貴子,且讓我們撥開迷霧,一起去探尋這其中的秘密。
一、官吏選拔制度的演變
在堯舜時期,選舉部落首領以能力和品德為標準,在這一時期,生產力落後,部落的生存需要眾人的齊心協力,因此,也不存在等級制度,自然不會將人分為三六九等。
01 王位世襲制打破公天下格局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國家——夏,禹死後,他的兒子啟繼承了王位,自此,原始部落的禪讓制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取而代之的是在中國沿襲了將近4000年的王位世襲制。
當權力集中在少數人手中時,因為社會資源的分配不均,紛爭就自然而然產生了。統治者為此重新劃定社會等級以鞏固統治,階級始出。
商周時期,這種秩序再次被沿用。到了西周時期,已然形成了“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的政治等級階梯,血緣的親疏是任命各級官員最重要的標準。
春秋時期,孔子以“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痛斥當時禮崩樂壞的社會亂象,即君上、王權不可僭越。
為何不能僭越?因為在這個時期,人有等級之分的思想已然固化。
所以,在春秋戰國,即使分封制瓦解,有諸子百家在社會思想文化上各抒己見,百家爭鳴,可並沒有哪一個派別明確的提出“人人平等”思想。
之後,不管歷史怎麼演變,王朝如何更迭,可在歷任統治者的眼中,以森嚴的等級制度來鞏固統治也成了心照不宣的做法。
試問,如此情況之下,身在底層的寒門子弟何以出頭?
02 舉秀才而不知書?
秦統一六國之後,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也就此產生,雖然其倡導的“軍功制”打破了“世卿世祿制”,可隨著新興地主階級勢力的出現,新的等級格局再度形成。
底層的民眾依然沒有出頭之日,也難怪陳勝吳廣揭竿而起的時候會高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這何嘗不是對等級之分的反抗?
漢朝時期,在官員的選拔方面,為力求公正,建立了察舉制,透過各郡縣舉孝廉以選拔人才,這在一定程度上為寒門子弟走入朝堂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可在後期,隨著把持地方政權的豪門大族的出現,公平的選官制度再次受到挑戰,以至於“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的腐朽局面出現。
03 九品中正制:士族權力的巔峰
魏晉南北朝時期,選拔人才的官員被各州郡的“世家大族”所壟斷,官員在評定人才時,任人唯親,極為偏袒士族,對人才進行的九品劃分,更是讓“不計門第”的選官原則成為一紙空談。
士族之風盛行的結果就是,在此後300多年的時間裡,“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由門閥貴族壟斷政權的社會現象愈演愈烈。
04 科舉制的出現及完善
隋文帝統一北方後,正式廢除了腐朽的九品中正制,改而採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人才;隋煬帝楊廣統治時期,科舉制正式形成。
雖說此時權力仍集中在皇室以及關隴貴族的手中,可科舉制的出現,終究是為身懷抱負的寒門子弟帶來了一絲施展才能的希望。
唐朝時期,科舉制得以進一步完善和發展。武則天時期,更是開創了殿試和武舉,此後成為定製。
也正是基於唐朝統治者的選賢用能,才會有“貞觀之治”、“貞觀遺風”以及“開元盛世”的大唐氣象。
宋朝官吏的選拔主要以科舉、制舉和恩蔭為主。科舉自不必說,在宋朝,考試的試卷也有了密封之說,糊名的規定,使得考官不知舉子姓名;謄錄的制度則是避免閱卷的考官認出相熟之人的字跡;與舉子有師生、血緣關係的考官迴避制度更是保證了科舉的公正進行。
而制舉制度則是限定的考生的資格,即只有現任官員和一般士人才能有應考的資格,布衣要想從此途徑入仕,必須要經過地方官員的審查,而後還要增加“閣試”。而這個結果也取決於寒門子弟的運氣,即審查的地方官員是否公正廉明。
但是別忘了,宋朝還有為專門照顧高階官員子弟而設立的恩蔭制度,且蔭補的範圍比前朝來說更廣,最高紀錄甚至達到了高階官員可同時蔭補子弟4000多人。
孤寒之士想要在這中間殺出一條血路,可謂是難上加難,十年不得一任的現象時常有之。
明清時期,科舉制度再度完善,但終究避免不了血緣和裙帶關係的因素。清朝,是滿人統治時期,漢人地位低下,雖也有才能出群的漢人入朝為官,可在朝堂上也畢竟是少數,難免陷入受人排擠、獨木難支的境況。
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說完官員選拔制度的演變,再來說說寒門子弟入仕的另一阻礙因素:經濟基礎。
01 佔田制度的重壓
佔田制下,田地並不是由官府授予,而是允許農民開墾荒地,表面上來看這是為了增加農民的收入,可實際上,與人多勢眾的世家大族相比,農民自己所能開墾的土地有限,佔田制則是變相確認和保護了門閥世家已經佔到的土地以及戶口,土地兼併日益嚴重。
而農民在少的可憐的土地上辛勤勞作,還要承擔沉重的賦稅徭役。
連最基本的生存都保障不了,寒門子弟們又怎能交得起昂貴的束脩呢?沒有公平教育的機會,又談何在競爭激烈的科考中脫穎而出?
02 造紙術的發明以及文書處理制度的發展
西漢時期,勞動人民在用漂絮法制取絲綿的過程中無意間發現,在漂絮後,筵席上總會殘留下一層殘絮,經日曬剝離,這便是紙片的雛形。
比起沉重的書簡,紙張便於攜帶和書寫,一經問世,就被世家大族所壟斷。畢竟,造紙術在當時並不普及,且沒有先進的技術,紙張無法量產,這無疑就抬高了紙張的身價。即便是腰纏萬貫的富商豪紳,也不見得家中有太多的紙張。
而寒門學子就更不用說了,一無門道,二無錢財,比起士族子弟,已然是輸在了起跑線上。
而這種情況在文書的記載以紙張取代簡牘之後更是讓紙張的價值一路飆升,這無疑讓寒門學子的入仕之路更為艱難。
只說是勤能補拙,可若是連最基本的書寫工具都沒有,那麼,寒門學子又怎能一點一點積累知識呢?
03 來自科考週期以及路途花費的壓力
布衣入仕,並非一朝一夕之功,有甚者還需三代之人的接力。
以明朝為例,科舉考試中,學子需先後經歷童試、鄉試、會試和殿試。難度之大,週期之長可不是簡單一句“十年寒窗苦讀”就能概括得了的。
平民家中若要送兒孫去讀書,就意味著不但會喪失一個重要勞動力,還會因此背上沉重的債務。
首先,拜師的束脩得有吧;其次,基本的筆墨紙硯也是該準備的吧;最後,還有學子趕考的花費。
尤其是對鄉試級別以上的考試來說,花銷更大。一般情況下,外地的考生為了趕上每年三月份的會試,就必須提前幾個月出發,一路上的盤纏自不必說,到了地方後,得安置下來吧,而往往在這個時候,客棧、房屋的費用總會高於平時。
所以,大多時候,將寒門學子拒之門外的,不是因為才華不夠,實在是因為經濟問題的掣肘。
三、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
自奴隸制社會到封建社會,教育資源總是掌握在少數擁有特權的階層手中,可以說,教育和身份地位直接掛鉤,身為底層民眾,自然無權受到教導。
01 學在官府
在這一時期,所謂“學校”,即是官方教導貴族子弟掌握知識以及禮儀的場所,教授的內容也是以禮、樂、射、御、書、數,六藝為主,目的則是為了啟發民智,鞏固統治。
此時,教育與政治兩者相統一,所以都是以官府辦學為主,身份地位不夠資格的平民自然會被拒之門外。
02 私學興起,百家爭鳴
西周末年,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分封制土崩瓦解,周天子大權旁落,諸侯國紛紛崛起,各家思想一時之間風起雲湧,其中又以孔子創辦的私學影響最為深遠,學在官府轉為學在民間。
但孔子一人的力量終究有限,即便是在有教無類等先進的教育主張之下,能透過孔子的教導而走向官場的人少之又少。
兩漢時期官辦太學的出現,又在某種程度上將教育資源掌握在了官府的手裡,寒門學子若無渠道根本不足以進入其中。
03 家族教育的發展
魏晉之交時期,門閥制度一度強化,此時,代表著世家地位的家族教育也隨之興起,並發展迅速。
像我們所熟知的王家、謝家兩大家族,就是其中的代表。因此,在後來的科舉制不斷完善,給寒門子弟入仕的機會之時,就有人以劉禹錫《烏衣巷》中“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來表達對科舉制選拔人才的感慨。
家族教育的興起,對以儒家思想為基石的封建倫理思想得以繼承和完善,可其弊端卻讓一代又一代的寒門子弟望而卻步。
教導大家族子弟知識的先生大多是花大價錢請來的文士,教授的物件也僅限於自家後輩,在文化素養的養成這一方面,寒門學子遠遠不及門閥子弟。
當然,也有心志堅定著不懼艱險,克服種種困難跋山涉水前去拜師求學。
這點,在明初著名文學家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中就有提及:“家貧,無以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當餘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
從中足以看到宋濂為了讀書而付出了多少努力,正是他的風雨無阻、虛心請教才成就了一段佳話。
但是,古往今來,世間又能有幾個宋濂呢?
- 結語
然而,寒門難出貴子的現象也只是古代專有,就是放在經濟迅速發展的當今社會,我們也不能百分之百的保證教育資源的分配之公平。
尤其是在經濟落後的偏遠山區,師資力量、教學裝置、基礎設施比起城市來說總有不足。孩子們的見識也受困在大山之中,若是貿然接觸到城市的繁華,難免會產生自卑的心態,這何嘗又不是輸在了起跑線上。
好在,隨著“網際網路+教育”新型教育模式的逐漸興起,山區的孩子也能同等接受到名校名師的教導,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問題也在相繼解決,至少比起古人,他們的起跑線不會太落後,有望再出現“寒門出貴子”的良好局面,推動國家現代化教育的發展。
圖源網路。若有侵權,請立即聯絡本賬號予以刪除。
參考資料:
《淺談中國古代官吏選拔制度的演進規律》 ——遼寧行政學院學報 ,2008年04期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發展》——中國文藝家,2019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