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雲英同學自從考出灌陽之後,在外成家立業,很少回到灌陽,灌陽於是成了她夢裡故鄉。
前不久,紫雲英寫了篇回憶性的文章,文中涉及到了三里橋,命我到三里橋拍幾張照片。得令後,來到三里橋,用手機草草地拍了幾張,配到了她的美文中,跟著沾了點仙氣,很是露了把小臉。
限於美文篇幅,圖片只用了幾張,剩下幾張不能浪費,我向來是一個提倡節約和廢物利用的人,況有幾張照片還有點利用價值呢?乾脆將之集攢一起,再湊點文字,姑且算篇遊記罷。只因江南才盡,本就肚裡無多少文墨,幾番倒騰之下,原來不濃稠的墨色,越發顯得清淡,幾近透明瞭。
正好湊個數吧!
按縣誌載,北出灌陽縣城三里,有橋橫跨龍川水之上,名三里橋。
其實,三里橋以前不叫三里橋,而是叫龍川橋。
元至順二年(1331年) 。龍川水的下游,終於出現了一座橋樑,這是一座石墩木橋,有2孔,淨跨6米,橋面寬3米。這是龍川橋最原始的模樣。
然而,洪水無情,橋樑多次沖毀,後又多次重建。
明洪武初年(1368年),全州知府章覆命工匠重建。
宣德五年(1430年),橋毀之後重建。
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灌陽的大善人孔志聖捐資修橋六座,龍川橋為其中之一。然而,龍川橋竣工僅月餘,即被水毀,孔志聖再捐二千金修復。
1934年,修建全灌公路灌陽段時, 改建為石臺木面橋,4孔,長28米。
1954年增設1孔,共5孔,全長 37米。
1964年改建為疊梁木面橋。
1970年修建為永久性塊石拱橋,2孔,淨跨15米,全長42 米,橋面寬7米。
自此之後,三里橋又經過幾番改擴建。
現而今的三里橋,是一座鋼筋混凝土雙拱橋,橋面寬度足有20米,改建的時間大概在上世紀九十年代。
也許是龍川橋叫起來有點拗口吧,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龍川橋叫著叫著,就叫成三里橋了。
三里橋是北出灌陽的要道,是歷代官員進出灌陽的必經之地。三里橋北側橋頭,曾有涼亭,周圍柏樹蔥蘢,一過涼亭,峰迴路轉,送者別者瞬息之間,彼此不見,此情此景,令人悵然若失,惆悵之感,油然而生。灌陽的文人墨客們於是將此地譽為灌陽八景之一,柏亭別意。只可惜,滄海桑田,涼亭無影無蹤,此地已成一馬平川之貌,哪有半點依依惜別之意。
一過三里橋向南,是一長坡,長坡之上,推測曾有涼亭一座,灌陽人稱這一帶為接官亭,古代官員前來灌陽公幹,一路勞頓,一到接官亭,就會見到前來迎接的本地官人。
三里橋下游約一公里,曾經的龍川水,現在的沙羅源江就匯入了灌江。
在紫雲英同學的文章中,曾經的三里橋下,鵝卵石滿河灘,讓我專拍幾張鵝卵石的照片。到了現場之後,我犯了難,河床上長滿青草,鵝卵石滿河灘的景象,已經大變樣。所幸的是,在青草的空隙中,還露出一小塊鵝卵石來。
只要有就好,放低相機,拍一張鵝卵石的照片。
紫雲英同學記憶中的河灘上,盛開著藍色的喇叭花,讓我拍拍花的倩影。這無疑又是一個難題,鵝卵石還好拍點,四季常在,一年到頭躺在那裡。而喇叭花呢,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開,一年下來,就那麼幾天花開的時間,叫我怎麼拍?但我不甘心放空檔,放出火眼金睛,四下搜尋,總算在雜草叢中,找到一株紫紅色的植物,看起來有點像彩色版的狗尾巴花,權且充數了事。
現在是枯水季節,三里橋下,江水從其中的一孔的橋拱中流過,橋上,是急馳而過的汽車,隔三岔五,駛來幾輛電動車,偶爾,幾個行人,從橋兩側的人行過道上緩緩走過。
站在三里橋上,向上遊拍一張。
沙羅源江,是灌江的一級支流,發源於雷王殿,河長23.76公里,流域面積65.02平方公里,按流域面積算,僅次於牛灣河(186.67平方公里)、秀江(136.38平方公里)、大源江(102.37平方公里)、牛江河(80.63平方公里)、澥江(65.52平方公里),是灌陽境內第六大支流。新富江的二條支流深浦源和流溪源在灌陽境內,而幹流主要在全州境內,不算灌陽的河流。
最後,再為三里橋拍張倩影,為此文作個了結。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灌陽人在灌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