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處暑節氣已經過了好久了,但夏天的暑氣並沒有消散,在這個炎熱的天氣中,很多人都想吹著空調,吃著西瓜、喝著冷飲,想想就很自在。由於冰箱這類製冷裝置的存在,想要獲得冰鎮的食物可以說非常的簡單,那麼你知道古人是如何製冷的嗎?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趣歷史小編一起往下看。
其實中國很早之前就有“用冰”的歷史和記載。周朝時期的人們就已經學會在冬天的時候,就會到江面或者湖面上採集冰塊,然後集中存放在隔熱性較好的冰窖中,供夏季炎熱的時候使用。不過這種設施基本上一般人是做不到的,是為周王室準備的,而負責管理冰窖的這類人被稱為“凌人”。
到了春秋戰國的時候,冰鎮米酒經常出現在很多諸侯的宴席上,甚至還出現了一系列的取冰、用冰的器皿。甚至還在一座戰國墓中發掘出一尊“銅鑑缶”,也被考古學家稱為最古老的“冰箱”。
不過冰在古代是奢侈品,平民百姓根本不可能用到。夏季用冰真正普及並流行是在唐末以後,這個時期,甚至市集上都有賣冰的小販。在盛夏的時候,可以作為解暑的良品。到了宋朝,隨著商業經濟的發展,加上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提高,人們對冰的需求量可以說非常大,甚至形成了一項產業,大街小巷都有各種冷飲冷食。
由於冰產業的成熟,宋朝的朝廷對冰的使用更加不節制。甚至宋徽宗還因為食冰過量還患上了腸胃病,這也側面透露出冰的普及性。到南宋的時候,甚至還出現了最早的“冰淇淋”,當時的人們稱之為“冰酪”,做法就是在碎冰或刨冰中加入砂糖乳酪等食材,可以說和現在的冰淇淋非常接近。
看來,古人雖然沒有製冷的電器,但是古人也有古人的智慧,可以說用行動證明了“辦法總比困難多”,而他們對冰的使用更是遠超現代人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