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優雅的鬍子(吳永剛-Max)
在吉林市上海路上,曾有一家二甲醫院——吉林市醫院。這家醫院出現在解放前的偽滿時期,直到十年之前合併於其他醫院,數十年間,隨時代的波瀾而起伏,名稱與隸屬關係經歷過多次改變,卻秉承救死扶傷天職,向吉林市民,特別是昌邑區的百姓提供醫療衛生服務。
據《昌邑區志》等史料介紹,吉林市醫院的歷史可追溯到偽滿時設立的吉林“國立醫院東關分院”(1938-1943),以及日本人設立的私人田中醫院(1939-1945)。然而在這本志書中,醫院設定的時間和地點卻有表述不清之處。在偽滿中期一份地圖中,“國立醫院東關分院”還位於今保定路上,吉林醫院未來的地址上,標註為“滿人市場”(這個市場疑與建於1933年的東關菜樓有關),而田中醫院則位於三經路(開封街,此路段現在已無存)路西。在另一份偽滿中後期地圖上,“滿人市場”已經被“國立醫院分院”取代,田中醫院也標註在三經路路東。這種標註的變遷似乎可以解釋查閱《昌邑區志》時,遇到的兩個令人疑惑之處。
一、在附表中,“國立醫院東關分院”的設立時間為1940年,與這本志書中“吉林市醫院”詞條記述設立於1938年矛盾。結合兩份地圖,猜測醫院1938年設立於今保定路,1940年才遷至上海路。二、吉林市醫院詞條記述住院部為日本人“俊某”開設的私人田中醫院是不準確的。在兩張偽滿時期的地圖中,吉林市醫院住院部位置均標註為“同榮國民優級學校”,田中醫院雖位置有過變動,但大致位於今工商銀行培訓中心處。然而無論怎樣,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初,一家公立醫院還是出現在今天的上海路上。
日本投降後,國民黨政府於1946年9月在“國立醫院東關分院”和“田中醫院”舊址,籌建了規模不大的吉林市立醫院。1948年吉林市解放後,醫院劃為市屬,設內、外、婦、兒四科及藥劑室、住院部,醫院規模逐步擴大。1958年至1972年,醫院隸屬關係在區屬與市屬之間搖擺,名稱則有東關醫院(《文廟街道志》)、昌邑區醫院、工農兵醫院等名稱。1972年醫院正式更名吉林市第四人民醫院,雖然後來醫院改稱吉林市醫院,但時至今日,許多老吉林人還是習慣稱呼其為“四醫院”。
1979年醫院原門診部被拆除,擴建為佔地面積2萬平方米的新門診樓。1985年門診部設有內、外、婦、兒、眼、耳鼻喉、口腔、面板等臨床病科和檢驗、放射線、理療、藥劑等醫療科室,日均門診量1500人次左右。住院部設有一、二、三療區和血液病、中醫、五官、婦女、骨、腦、胸、泌尿8個科,病床448張。
歷史上,這家醫院的診療水平確有過人之處:八十年代,泌尿外科主任醫師、省市勞動模範啟寶毅,在吉林地區首例開展“腎移植”獲得成功;九十年代,血液科主任李建偉率領全科人員,在吉林地區首例開展“自體骨髓移植”新技術獲得成功填補了吉林市的空白;普外科採用腹腔鏡進行腹部不開刀手術,治療膽囊切除、取膽囊結石和某些婦科疾病,從而結束了腹腔手術非開刀不可的歷史……
從九十年代到新世紀時,吉林市醫院有了進一步發展:當時醫院內設15個療區,61個科室。醫院先後引進了當時在世界領域處於先進水平的電子胃鏡、全身彩超、動態心電監護儀、全身 CT 等裝置,作為吉林市一所綜合性醫院,診療技術可圈可點。然而進入新世紀,吉林市醫療衛生領域出現了許多新的變化,種種因素疊加,吉林市醫院竟於2011年11月整體合併於當時的吉林市第二中心醫院(原吉林鐵路醫院)。吉林市醫院悄然消失,化為一段縈繞在上海路上的城市舊憶。
彈指十年,吉林市醫院遷出後,原有樓宇竟一直閒置。由於缺少管護,破敗之象早已顯現。我不知道撤併這所醫院的初衷何在,是出於效益考慮?是出於資源整合的考慮?或者有其它更加高瞻遠矚的考慮?總之,集中後的大醫院對緩解市民“看病難”似乎沒有多少緩解,這的確是普通市民的切身感受。但願這組曾救人濟世的建築早獲重生。
本文為優雅的鬍子原創文章,其他自媒體轉載,請與作者聯絡
另外:一直沒有見到四醫院改造前的舊門診樓樣貌,如果哪位知道,還望留言分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