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公眾號 檢驗醫學
作者 | 秦尤文 付兆強
單位 | 高博醫學(血液病)上海研究中心上海閘新中西醫結合醫院
造血幹細胞移植(HSCT)是治療惡性血液病的一種有效手段,然而患者經HSCT治療後會出現一些併發症,其中移植相關血栓性微血管病性貧血(TA-TMA)是較為嚴重的併發症,在異基因移植與自體移植後均可發生,主要表現為因全身小血管內皮損傷所造成的微血管內血栓、血小板(PLT)消耗、溶血性貧血、多器官功能損傷等。
目前TA-TMA的診斷仍缺乏特異性方法,現有的幾種診斷標準裡第一條都是破碎紅細胞(即裂紅細胞)比例,說明裂紅細胞是診斷TA-TMA的重要形態學線索,移植後外周血裂紅細胞檢查越來越受到關注。
案例經過
患者女性,15歲,2021年2月確診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重型),2021月4月21日啟動移植預處理,4月29日輸注同胞全相合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男供女,O供O),移植後+13天粒系植入,+14天巨核系植入,+15天覆查骨穿顯示T細胞已完全供者嵌合。
7月30日為複查及進一步治療入院,血常規發現PLT明顯減少43×109/L(7月19日:100×109/L),Hb輕度降低61g/L(7月19日:71g/L),網織紅細胞百分比升高7.05%。
8月2日骨髓塗片示有核細胞增生,粒系低生,紅系增生伴輕度病態樣改變,巨核系成熟曲線輕度左移,外周血塗片可見2.0%的裂紅細胞。血常規散點圖、外周血塗片及細胞形態學報告分別如下:
生化提示LDH顯著增高,總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輕度增高。
其他相關檢驗:sC5b-9和ADAMTS13酶活性及其抑制性抗體均未見異常。CMV定量陰性,EB定量2.99×103copies/mL,尿蛋白(1+),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Coombs)陰性。
案例分析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MAHA)的建議診斷標準中實驗室檢查包括:①外周血裂紅細胞>1%;②不同程度的貧血;③血管內溶血的證據:LDH升高,血清遊離Hb增加;結合珠蛋白降低,網織紅細胞增多或骨髓紅系代償性增生,可有血紅蛋白尿或含鐵血黃素尿;④Coombs試驗陰性;⑤血小板減少。
患者若具備實驗室檢查的前4項且臨床表現符合可考慮診斷MAHA,其中①為重要的必備標準,③只需存在1條或1條以上,⑤是進一步支援證據。MAHA主要見於各種型別的血栓性微血管病性貧血(TMA)。
本案例患者移植後3個月(8月2日)複查時發現外周血有2%的裂紅細胞;移植後紅系恢復較緩慢,Hb最高僅達到75g/L,紅系下降不明顯,但PLT顯著減少(從100降至43);LDH明顯增高(686.9U/L),網織紅細胞比例升高、骨髓紅系增生;Coombs試驗陰性。以上實驗室結果已基本符合TA-TMA的診斷標準。患者臨床表現為活動後乏力、胸悶、呼吸急促,血壓升高(最高170/100mmHg)。
心得體會
裂紅細胞是當微迴圈受阻時,紅細胞透過狹窄的微血管受擠壓、破壞或受到纖維蛋白絲切割所致,通常與血管內皮細胞病理改變所造成的血液湍流有關。TA-TMA是HSCT的致死性併發症之一,裂紅細胞對於TA-TMA的診斷具有重要提示作用,因此在HSCT後重復送檢患者外周血樣本進行血塗片裂紅細胞檢查十分必要。
裂紅細胞常和網織紅細胞百分比、膽紅素、LDH水平升高並存,若發現這4項指標同時升高,應密切觀察,以防TA-TMA的發生。除裂紅細胞外,血清LDH>500U/L及高血壓對TA-TMA診斷也具有早期提示作用。高血壓、蛋白尿及補體啟用可視為腎臟微血管損傷的早期標誌,並作為TA-TMA的輔助診斷指標也很有意義。
此外,病原微生物尤其是CMV是TA-TMA的獨立危險因素,炎症也是TA-TMA的誘因之一,TA-TMA的發生還與GVHD、移植前預處理、HLA 不全相合供體相關,當存在上述危險因素時要時刻警惕TA-TMA 的發生。最新觀點認為TA-TMA 的發生機制與經典TMA不同,可能與補體的異常啟用或補體調節蛋白基因缺失有關,補體的異常啟用可造成內皮細胞損傷。本案例雖無補體啟用及GVHD發生證據,但有高血壓、總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升高、蛋白尿及EB病毒感染,仍考慮TA-TMA診斷。
結 語
對於HSCT後疑似TA-TMA,應密切監測PLT、Hb、裂紅細胞比例及溶血相關指標,同時關注肝、腎功能,病原微生物感染等多項實驗室結果,結合臨床表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降低死亡率。
【參考文獻】
[1]沈悌,趙永強,周道斌,等.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北京:科技出版社,2018年4月第四版:69-71。
[2]賀藝璇,李斯丹,吳潤暉,等. 移植相關性血栓性微血管病診治進展. 中國實驗血液學雜誌. 2018;26(6):1831-1835。
[3]魯偉. 國際血液學標準委員會關於裂紅細胞的標準化及臨床應用建議. 臨床檢驗雜誌.2014,32(6):478-479。
[4]崔嬋娟,張捷,喬蕊.破碎紅細胞檢測研究進展. 現代檢驗醫學雜誌.2016,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