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這種動物,從古代開始,就被人搬上餐桌了,發展到現在,經久不衰,而且做法還越來越多樣,各個地區都有不同的食用偏好,清蒸魚、水煮魚、紅燒魚、酸菜魚……可見魚肉跟豬肉雞肉一樣,都是肉類食品中的“常青樹”。
中國人對於魚還有別樣的情結,尤其是過年的時候,餐桌上一定要擺上魚,因為這是“年年有餘”“富貴有餘”的意思,所以魚肉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也一直含有吉祥之意。
不過令大家意外的是,有研究表明,吃魚肉還能給身體帶來很多好處,接下來就和大家聊聊。
魚肉的營養價值
一方面,魚肉是富含優質蛋白的,很多健身人士平時就喜歡吃魚肉,而且魚肉比其他的肉類,魚肉裡面的蛋白質含量更高,大概在15%到22%左右,但是脂肪含量卻比較低,所以吃了也不容易發胖。不管是老年人、小孩子以及一些病人,平時也可以吃,有助於提高抵抗力。
另一方面,魚肉裡面富含多種微量元素,比如鈣、磷、鉀、碘、氟等,能夠滿足人體基本的需求,而且還富含多種蛋白質,比如維生素B族、維生素A、維生素E,能夠幫助補充營養,維持機體正常的免疫需求,甚至可以作為多種疾病的預防飲食。
比如說胃不好的人,可以喝點清淡的魚湯,能夠幫助保護胃黏膜,而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平時也可以多吃魚,魚肉中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還有一些抗氧化物質,都可以幫助緩解脂質沉積在動脈壁上,而裡面的酮元素則可以調節心搏,預防心律失常,起到輔助調節作用。
除了上面這些功效以外,前段時間,還有人說多吃魚肉可以預防腦卒中,是真的嗎?
長期吃魚的人,腦卒中風險更低?
確實有這個可能。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研究報告(2021)》顯示,在2017年,我國有310萬人的死亡,和飲食不合理有關,而這裡面就包含了魚蝦類水產品攝入不足,而且這個因素在未來還有可能繼續威脅國民的身體健康。
根據研究,還得出了另一個結論,就是每天增加100克的魚肉攝入,腦卒中風險可以下降14%左右,所以長期吃魚的人,或許真的會更健康。
當然,這也不是說我們從現在開始吃魚,就肯定不會出現腦卒中了,因為腦卒中的發病原因本身就是多樣的,有的人是因為三高,有的人是因為熬夜抽菸,也有的人是因為超重肥胖,這些都是導致腦卒中病發的高危因素,都可能導致缺血性腦組織或出血性腦卒中。
患者在腦卒中發作之前,一般會有一些先兆反應,比如說一側肢體突然麻木,面部口歪眼斜,說話說不清楚,視力模糊下降,頭痛頭暈,甚至眼前發黑,嚴重一點的還會出現意識模糊,全身抽搐,需要及時就醫。
科普急救常識:如果身邊的人突發腦卒中,那麼我們除了第一時間撥打120,還需要注意,不能隨便挪動患者身體,尤其是頭部,保持仰臥即可,注意保持患者呼吸暢通,解開衣領,清除嘔吐物,取出假牙,並且做好心臟監護,必要時進行心肺復甦。
話說回來,雖然吃魚不能夠從根本上避免腦卒中的發生,但是依舊建議大家嘗試吃魚,降低發病風險。不過也要提醒一下,怎麼吃魚是關鍵。
怎麼吃魚比較好?
第一,我們吃的魚,食用家常淡水魚就夠了,沒必要去吃那些海里的大型魚類,昂貴的魚肉,一方面,那些魚肉的營養價值不一定就比家常魚高,另一方面,食物鏈等級越是高的魚類,體內積累的毒素也就越多,所以我們吃一般的魚就夠了。
第二,魚肉的烹飪方式,蒸煮更健康。一方面,蒸煮可以儘可能地保留魚肉鮮美的口感,以及其中的營養成分,肉質也更加嫩滑,吃起來更營養健康;另一方面,蒸煮的方式更加合適老人,減少油脂、鹽糖的攝入,對於預防血管病也有一定意義。
第三,沒必要頓頓都吃。魚肉雖好,頓頓吃難免膩,一般來說,成年人一週能夠吃兩到三頓就夠了,每次攝入100克左右,就能滿足基本的營養需求了。
第四,大家買魚儘量選擇新鮮的魚,而且要透過正規渠道購買,而且一定要燒熟了吃,沒必要學別人吃什麼生魚片。
總的來說,長期吃魚的人,確實腦卒中風險更低,但只是相對更低,並非可以避免腦卒中。不過,還是建議大家平時多吃魚肉,營養價值很高,而且要正確食用,會更健康。
【來源:中國醫藥報】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