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那”原是梵語對中國的發音,它來自印度,早期還譯成至那、脂那、震旦、真旦、振旦。古代和近代的日本稱中國通常有唐、漢、中華、華夏,偶爾也有支那。但自明治維新後,日本官方和民間都用“支那”稱謂中國。
1915年,日本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激起中國人憤怒,首先是留日學生抗議以“支那”稱中國,含對中國輕侮意。
1920年,王拱璧《東遊揮汗錄》揭示日本故意以“支那”稱中國的目的:蓋“支那”日語讀音與“將死”、“物體”音同,與“雛”、“泥木偶”音近,是對中國汙衊之稱謂;“支那”之“支”是支配的“支”,“那”則是把第三者稱作“彼奴”,即被人驅使的意思。在日語裡,“支”又作是“支”店,即中國是日本的“支店”,日本人從中找到了支配中國人的慾望,他們把原先“支那”含義作了別有用意的解說。
1930年5月,中國政府令外交部,今後凡日本文書見有“支那”字樣者概不接受。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中國政府再次重申日本不得使用“支那”稱謂中國。
日本外務省也於1946年6月,以總務局長岡崎勝男名義,同各省次官釋出了《關於迴避支那稱謂的檔案》;幾天後,文部省也向學校下達同樣的通知。此後,各種傳媒實體也都摒除以“支那”稱中國。
——摘自廖大偉等著《新世紀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