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袁氏,只要您各位看過幾眼《三國演義》,就一定不會陌生。
其實嚴格來講,汝南袁氏並不屬於三國時代,但在東漢末年,袁家的影響力絕對是首屈一指的。
舉個例子:在董卓亂漢時,袁紹、袁術兩兄弟背向而逃,可各路諸侯卻紛紛打出袁家的旗號,共推袁紹為盟主,此後短短數年,袁家兄弟一個稱霸北方,一個稱雄淮南,我相信,即便是“四世太尉”的弘農楊氏之後也做不到。
為何袁家能如此受推崇呢?咱們從根兒上開始聊:
一、源起傳說時代
據考證,袁氏出自上古時期的五帝之一——舜(咱不糾結對“五帝”的不同說法)。如果按這個邏輯往上推,甚至可以追溯到傳說中的燧人氏。
我幫您捋一捋:燧人氏生伏羲,伏羲生少典,無論軒轅黃帝是不是少典生的,都脫不開伏羲這一支,而舜又是黃帝的八世孫,所以袁氏……算了,華夏民族,同宗同源。
話說回來,舜可是道德文化的鼻祖,有“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的說法。至其後人媯滿,被周武王封於陳地,建立陳國,算正式安了家。
媯滿的名氣不大,但他的老丈人您一定知道,就是周朝的開國之君——周武王姬發。
正所謂孔子的後代能讓梨,那麼虞舜的後代自然也不會差(我就這麼一說,您聽聽就好,不然後面不好聊),媯滿在位期間,以德服百姓,以武抗外敵,使陳國發展成十二大諸侯國之一。
媯滿死後,諡號胡公,由於封地在陳,也稱陳胡公,據考證,陳胡公,也是陳氏的得姓始祖,也就是說,陳、袁兩姓,同為媯滿的後裔。
順便一提,王氏的一支——元城王氏,也出自媯滿,過程就不詳述了,只說這一支有個超級牛人,就是號稱“穿越第一人”的新朝開國皇帝——王莽。
但以“袁”為姓,又從何而來呢?歷史上說法不同,最被大眾接受的,是改“轅”為“袁”:
媯滿的十三世孫中,有個叫轅濤塗的人,他以祖父“伯轅”中的轅為姓,再到後來,轅濤塗的後人轅政,將“車”字旁拿掉,便有了“袁”這個姓氏。
袁政十一世孫袁爰,於西漢時被封貴鄉侯,並舉家遷往陽夏,成為那裡的大戶,被稱為“陳郡袁氏”。
陽夏這個地方曾經非常有名,他不僅是吳廣的故鄉,還是西漢開國功臣王陵之母自刎的地方,我想,《三國演義》中徐庶的母親自縊那一段,大概就出自這裡吧。
待到天下動亂,袁氏後人袁昌,攜家眷南下,定居汝南,被視為汝南袁氏的始祖,而他的兒子袁安,不負期待,成功躋身“三公”之位。
二、汝南袁氏崛起
袁安,早在出仕之前便已賢名在外。
一年冬天,大雪不斷,洛陽令前去拜訪他,卻因院子裡的雪太厚而不得入,便叫人清掃開來,進屋一看,袁安正蜷縮在床上發抖,洛陽令問他為啥不請人來幫忙,袁安說:“大雪人皆餓,不宜幹人。”這個“幹”是打擾的意思,您別想歪了。
這就是“袁安困雪”的典故,也叫“袁安臥雪”,袁氏後人為感念先祖,就有了“臥雪堂”這一堂號。
袁安最初擔任汝陽縣功曹,後被舉為孝廉,擔任陰平縣長,不久升任任城縣令。由於為人莊重而有威信,官吏百姓無不愛戴。
至公元70年,袁安受三府之託,審理“楚王劉英謀反”一案,期間,力排眾議,以寬仁判案,漢明帝受其所感,下令釋放了受此案牽連的四百餘戶,從而名動天下,不及兩年,便被徵為河南尹。
袁安的性格,看似非常符合光武帝劉秀的治國政策,但其在任十年,政令非常嚴明,助東漢“明章之治”得以延續下去。同時,他的政績也得到朝廷的認可,並於83年升任太僕,太僕為九卿之一,再進一步,便是三公了。
這一步沒等太久,元和三年,也就是公元86年,袁安晉升為司空,僅僅一年之後,又升任司徒一職。
自此,汝南袁氏開啟了“四世三公”之路。
這裡插一段封建迷信,我知道您各位最喜歡看這個:袁安父親去世時,母親讓他去訪求墓地,道遇書生,在得知袁安意圖之後,指著一處說“藏此地,當世為三公”,說完人就不見了,袁安詫異,但還是將父親安葬在了書生所指的位置,結果累世隆盛。
這段記載可不是出自《搜神記》,而是正兒八經的權威史料——《後漢書》。
三、堅守家族榮耀
袁安升任司徒的第二年,漢章帝去世,年僅九歲的漢和帝劉肇繼位,竇太后臨朝聽政。幼帝繼位,東漢也逐漸進入了外戚橫行、宦官專權的時代。
袁安不畏強權,接連上書聲討跋扈的竇家人,後來得知書被扣住,不達天聽,便摘掉帽子,於朝堂之上據理力爭,眾人都怕他因此被殺,可他卻鎮定自若,毫無懼色。
袁安的三子袁敞,是最像父親的那一個,廉勁而不阿權貴。和帝時,袁敞累遷東郡太守、太僕、光祿勳,116年官拜司空。可惜,僅僅過了一年的時間,因為違背外戚鄧氏的旨意而被免官,這令袁敞極為憤慨,隨後自殺明志。
在東漢這段動盪的時局中,汝南袁氏堅守初衷,他們或強言直諫,或辭官隱居,對能人大加提拔,對小人嚴厲苛責,這才攢下了幾世的美名。
至東漢末年,已有袁安、袁敞、袁湯、袁逢、袁隗,四世五人位列三公,且其門生故吏遍及天下,朝廷不少官員都受過袁家的恩惠,這為袁紹、袁術的崛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再插一段小故事吧,沒有袁安那麼神奇,卻表現出了袁家的高士之風:
袁安的次子,也就是袁紹的曾祖父袁京,厭倦了朝堂的爾虞我詐,辭官南下,於袁州刈茅結廬,荷鋤躬耕,一日回家探望雙親,走到家門口,竟然被當成了叫花子,因為此時的袁京,衣衫襤褸,面容清瘦,與公子哥的形象相去甚遠,好在他的乳孃正要出門,才認出了他。
相聚之後,袁安見兒子執意要走,想送些布匹錢糧給他,但袁京卻說:我能耕種,要這些錢物做什麼,我有雙腳,可以安步以車。
當袁京病逝時,人們感念他的高風亮節,便把他居住的地方命為袁山,並改宜春郡為袁州府,此後,宜春、袁州,兩個名字改來改去,可人們對袁京的敬仰卻始終不改。聽說直到現在,仍有不少人前往袁山公園去掃墓。
四、站得高摔得慘
汝南袁氏太有影響力了,所以袁紹、袁術,甚至山陽太守袁遺,都能迎來大批的擁護者。這恐怕是曹操做夢都想要得到的:當袁紹靠臉就能稱霸一方時,自己卻不得不靠實力。
可正是這份榮耀,讓袁家兄弟迷失了方向,他們在拯救東漢的的軍事行動中畏首畏尾,卻在虛無縹緲的政治權利上勇往直前。最終,一個想功成名就,一個想登基坐殿,卻都落得眾叛親離的下場,不知死後如何面對袁家先烈。袁紹叔父袁隗依附董卓的事就不提了。
有句老話說得好:一個家族,總有那麼幾個敗家子。或許這是天道迴圈,不可抗拒的吧。
雖然袁紹、袁術的下場悽慘,袁紹的三個兒子統統被殺,汝南袁氏從此隱沒,但不意味著家族的滅亡,而且袁術的兒子袁耀就活得很好,他在袁術死後,輾轉投靠了孫權,袁術的女兒袁夫人也成了孫權的嬪妃,只是膝下無子。
與袁氏聯姻的也都是名門望族,除了孫權,還有弘農楊氏中的楊彪,以及有“天下模楷”之稱的李膺之孫李宣等等。
在汝南袁氏的後人中,袁恕己是最出名的那一個,他是袁紹次子袁熙之後,曾在武則天病重之際發動兵變,擁立唐中宗復位,一度封王拜相,卻被小人嫁禍,慘遭虐殺。簡單提一句,唐時宰相很多,以僕射為宰相之首,袁恕己官至中書令,也屬宰相。
再後來,袁家的牛人就要提到袁世凱了,有關袁世凱是否為汝南袁氏這一支的話題,一直就沒斷過,只知其家族宗譜以“汝南家聲舊,舜裔世澤長”自詡。聽說現在的科技手段可以根據DNA來推測家族傳承,在看過幾個案例之後,我從“懷疑”,到半個字都不信……
以上就是有關汝南袁氏的故事,當然,僅僅一篇文章是說不盡的。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太多的名門望族,但顯赫了大半個東漢王朝的汝南袁氏,自有專屬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