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順原來指代愛敬天下之人、順從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品行,後來准將變成了盡心照顧父母,順從父母的美好德行,並且一個人對他的父母是否孝順,還會引申到這個人是否忠於國家,因此後世評價人的最大標準就是兩條——忠孝,在國要忠,在家要孝。而且孝還要排在忠前面,畢竟你連父母都不孝順,那麼這個人怎麼會忠於國家。
中國歷史上有著眾多王朝,但是不管那個王朝建立都要提倡忠孝,尤其是要孝順父母長輩,可見“孝”已經成為中國倫理思想的核心。三國西晉之交的李密為了孝順祖母不去做官,特意上《陳情表》特別提到了晉武帝立國“以孝治天下”,而且經過上千年的發展,還整理出了“二十四孝”的傳統美德故事。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族建立的王朝,從小出身貧寒的朱元璋更是注重對百姓的思想教育,因此大力倡導“忠孝”,而且他在繼位後大封宗室子弟為藩王,這些藩王各有各自的封地,朱元璋的用意就是要這些人在各地鎮守一方,傳播自己的治國理念從而維護朱明王朝的長治久安。
不過讓朱元璋沒有想到的這些龍子龍孫良莠不齊,野心勃勃的居多,貪慾享樂的居多,殘暴不仁的居多,以至於這些藩王幾乎成了各地的禍害,威脅到了明朝的生存。
雖然這些藩王大多不成器,但是經過王朝上百年的發展,還是出了不少以孝順聞名的藩王,從而讓朱元璋稍加安慰,在這裡就總結出明朝藩王中的十大孝子。
1、秦王朱惟焯
朱元璋即位後,早早地就確立長子朱標為自己的皇位繼承人,因此其餘的兒子都將被封為藩王。其中第二個兒子就是朱樉被封為秦王,封地為陝西西安府,就此這一支脈從此在西安繁衍。
秦王一脈雖然出身高貴,出自太祖次子,被譽為第一藩王,但是傳承很不順利,多次遭遇到大宗斷絕的境地,以至於不得不去旁支尋找繼承人。
弘治十一年,秦王朱誠泳去世,因為他沒有子嗣也沒有兄弟子侄,故此從其父秦惠王傳承下來的大宗斷絕,為此秦王落得無人繼承的尷尬。
秦王是太祖欽封的藩王,大宗雖然無人,但是旁系還在,因此決不能廢除,經過皇帝批准只能向上追溯到朱誠泳的祖父秦康王的其他兒子一脈中尋找繼承人,最後找到了秦康王的三子臨潼王一脈,作為侄子的臨潼王朱秉欆成為最佳人選,於是他在弘治十三年被批准繼承王位。
不過朱秉欆運氣好,但是身體不好,當了一年的秦王馬上就病倒了,最終在弘治十四年過世。
秦王突然去世讓秦王府再次混亂,這個時候朱誠泳的王妃廖氏站了出來主持大局,因為朱秉欆死的時候已經有兒子了,所以沒有必要再去旁系尋找繼承人了,故此作為朱秉欆兒子的朱惟焯成了唯一繼承人。不過這個時候的朱惟焯太小了,根本不適合繼承王位,於是朝廷沒有下令讓朱惟焯直接當秦王,而是讓廖王妃管理秦王府,等到朱惟焯成年再說。
廖王妃不愧是一位女強人,在當時她一方面以女人的身份管理秦王府和秦王族人,一方面還要撫養孫子朱惟焯,可以說歷盡艱辛,吃了不少苦頭。對於這一切朱惟焯並沒有忘本,他沒有因為廖王妃不是自己的親祖母就不管,成為一個忘恩負義的人。
朱惟焯十分孝順祖母,廖王妃上了年紀,脾氣陰晴不定,經常無理取鬧,而且不管是什麼人,宮中很多人都受不了。其實這也是很多老年人在步入老年後的毛病,就連孔子都認為這樣的老人是最難盡孝的。子夏問孝,子曰:“色難。”就是說要和顏悅色的順承父母的臉色,一般來說再孝順的人也很難做到能順著父母而不改臉色。
朱惟焯不是廖王妃的親孫子,但是他卻做到了和顏悅色的孝順祖母,即使廖王妃脾氣再大,他也不改自己的態度,只要祖母氣消了就行,他每天早晚不管天氣如何,數十年如一日,態度恭敬的前往祖母那裡給祖母請安。雖然他已經長大成人,早就獨當一面執掌秦王府,但是他知道祖母管了秦王府十多年,不可能就這樣退休不管,因此朱惟焯每天在請安的同時,還要把最近秦王府發生的事拿出來請求祖母指點定奪然後自己才敢去辦理。祖母廖氏盡色養,晨昏定省必恭謹,事無大小請命後行。
廖王妃對於這個過繼孫子非常滿意,由於朱惟焯這樣進孝,使得她身心愉快,得以長壽,最後安然去世。
祖母去世讓朱惟焯悲痛不已,他在祖母的葬禮上痛哭流涕,最後下令為祖母辦葬禮如同自己的生母蕭妃一樣。廖妃卒王喪如禮事其生母蕭妃。因此朱惟焯在三秦大地成了著名的孝子,就連遠在北京的嘉靖皇帝都知道了,因為他賢能孝順,特意下旨為他修建坊牌,並賜匾忠孝尚義賢德。
2,汧陽王朱誠洌
朱誠洌是陝西除去朱惟焯的大孝子,而且他的大孝之名早於朱惟焯,他是第二代汧陽王。第一代汧陽王是朱樉的孫子秦康王的第五子朱公鏳,因為排行靠後所以被封為郡王。
朱公鏳是個默默無聞的郡王,本身並沒有太多事蹟流傳下來,他唯一慶幸的就是有一個孝順兒子,他的長子朱誠洌是當時有名的大孝子。
朱誠洌十分孝順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母親馬王妃就去世了,父親又立了一位王妃,對於母親完全沒有印象的朱誠洌在長大後才知道母親早早去世的事,他感到悲痛不已,悔恨自己沒有對母親盡孝,於是決定為母親追加服孝,三年間只穿孝服吃菜。以母馬妃早卒,不逮養,追服衰食蔬者三年
因為母親早逝,朱誠洌無法對母親進孝,因此將全部孝心都放在了父親和繼母那裡,每天早上問安,晚上看父母安然入睡才去休息,多少年不敢懈怠。事父及繼母以孝聞,視寢問安晨夕不怠。
後來父親病重,朱誠洌每天守在父親病床前服侍父親,父親喝的藥他都要親口嘗一邊,沒有問題才給父親服下。湯藥必親嘗而後進之
俗話說“百病床前無孝子”,但是朱誠洌並沒有一絲的反感,相反他一個多月不換衣服,每天吃一樣的簡單飲食,就是害怕自己稍不留神父親就此離去,眼看父親病情越來越重,他憂心忡忡,於是天天向上天祈禱願意自己替父親死去。父疾,經月不解帶,食不變味,每夜稽首北辰乞以身代。
然而朱公鏳的病情不是朱誠洌的孝心能改變的,最終因為病情過重在弘治八年過世。父親的去世讓朱誠洌悲痛不已,他決定用自己的方式盡最後的孝心,他每天睡覺躺在破苫上面,頭枕著土塊,斷絕一切酒肉,就連鹽醬這些調味品都不入口,每天苦行僧般的生活,以此給自己不能孝順父親贖罪。及薨,王枕塊寢苫,盡斷酒肉,雖醯醬鹽酪不入口。
堂堂一個藩王如此盡孝頓時感動了所有人,一時間各種祥瑞疊出。墓生嘉禾,一本雙穗,嘉瓜二實並蒂,慈烏異鳥環集。雪中萱草生華,鹹謂孝感所致。
這些祥瑞馬上上報到了本家族長秦王那裡。這時的秦王朱惟焯還沒有繼承王位,管事的是其祖母廖王妃,自己的族人居然有這麼孝順的人,怎麼之前自己不知道,必須大力宣傳,族人有了光彩,自己也露臉,於是她馬上將這件事上報,明孝宗聽了後倍加感動,馬上下令嘉獎,不過朱誠洌的身體卻不行了,在接到嘉獎令後就去世。
3、晉端王朱知烊
晉王這一脈出自朱元璋三子朱棡,在洪武三年朱棡被封為晉王,封地為太原。
朱棡沒想到在他死後晉王一脈居然除了內亂,險些被廢。朱棡死後長子朱濟熺繼承王位,但是靖難之役後,燕王朱棣奪取皇位,朱棣和自己的三哥一向不和,而且十分忌憚晉王一脈的實力,因此故意和覬覦晉王王位的朱棡三子朱濟熿合作,廢掉了朱濟熺,將朱濟熿立為晉王。
不過朱濟熿並不是個好人,當上晉王后胡作非為,引起了朱棣父子的厭煩,後來為了保住王位,意圖聯合朱高煦造反,最後被朱瞻基廢掉。
朱瞻基十分討厭晉王一脈,因此在廢掉朱濟熿後,故意不冊封新的晉王,使得晉王空了八年。
明英宗即位後,為了顯示皇恩浩蕩,決定復封晉王,最後冊封朱濟熺的兒子朱美圭為晉王,後來傳位給朱鍾鉉。
朱鍾鉉是個長壽之人,王位一坐就是六十一年,他的兒子孫子先後病死,最後只能傳位給了曾孫朱知烊。
朱知烊是父親的庶子,七歲的時候父親去世,因此他十分傷心,因此從小的時候他就十分孝順自己的兩位母親。這兩位母親一位是嫡母郝妃,一位是生母彭氏。
朱知烊並沒有區別對待,厚此薄彼,因為自己當了晉王,故意抬高母親,冷落打擊嫡母,而是對兩位母親十分孝順,在吃穿用度上儘量滿足母親,讓兩位母親在晚年開心。後來兩位母親去世後,他悲痛欲絕,痛哭的幾次背過氣去,即使在安葬了母親後他也無法忘記喪母之痛,最後悲傷地吐血生了重病。由於朱知烊這樣的悲痛,晉王府裡看到的人無不動容,很快就傳出了朱知烊的孝心感動了上天發生了祥瑞有素芝產寢宮中,白鷗盤王所止,於是上奏到朝廷,嘉靖皇帝正在樹立宗室忠孝典型,遇到如此大孝之人欣喜過望馬上下令嘉獎。撫臣上其事,賜勑獎諭。
4、西河王朱奇溯
西河王是晉藩的一個郡王,他的始封王為朱濟熺的第四子朱美埻。在大哥朱美圭復封晉王后,朱美埻被封為西河王。不過因為太原城住宅稠密,故此朱美埻被下令別府前往平陽府居住。這對朱美埻來說倒是一件好事,離得遠遠的,天高皇帝遠,也就可以少受晉王的氣了。
朱美埻死後,王位傳了兩代,最後由孫子朱奇溯繼承。朱奇溯出生很悲苦,他三歲的時候,父親第二代西河王就去世了,因此他從小就沒有感受到父愛。等到他懂事的時候,由於從小就沒有見過父親,因此他就問被人自己的父親在哪裡?旁人自然就告訴他其父親很早就去世了,一聽到這個訊息,他悲痛的大哭不已。三歲而孤,問父所在,即慟哭。
後來為了紀念父親,他向見過父親的人詢問自己的父親長什麼樣子,然後親手用檀香木刻出父親的雕像,然後供奉起來。
由於父親去世得早,使得朱奇溯越發的孝順母親,對於母親,他是百依百順,接近自己所年的孝順,生怕母親不開心抑鬱生病最後過早的離開自己。後來母親病重,想要喝水。偏偏那一天王府裡儲存的水居然都用完了,而且王府裡的井不知怎麼的都沒有水了。這可急壞了朱奇溯。
雖然是郡王,但是朱奇溯也不是神仙,他也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也變不出水來,可是母親想喝水,自己卻無能為力,因此十分的著急。
朱奇溯沒有別的辦法,他只能用最原始的辦法,向上天祈禱,希望上天憐憫。不知是不是朱奇溯的孝心感動了上天,還是就是巧合,居然有水從地裡面出來了,這才讓母親喝上了水。母葉夫人病渴,中夜稽顙禱天,俄有甘泉自地湧出
後來母親病逝,朱奇溯十分悲傷,整天痛苦不思飲食,最後弄得自己瘦的不成樣子,險些生病,調養很久才恢復過來。
或許是這份孝心,朱奇溯在位非常長,他在弘治四年繼承王位一直到嘉靖三十六年去世,在位長達六十七年。
5、周憲王朱有燉
朱元璋第五子名叫朱橚,在洪武三年被封為吳王,後來被改封為周王,封地開封。朱有燉就是他的長子。
朱橚雖然貴為皇子,名列藩王,但是為人卻不守藩王的規矩,不理父親交代的任務,最後惹惱了朱元璋,全家被髮配雲南。不過開封作為故都,地位重要,因此必須派親王駐守,可是後來派去的豫王朱桂不是這塊料,於是朱元璋下令讓孫子朱有燉回到開封替父親管理。尋詔還,命周王長子有燉監其國。
朱有燉本人沒有野心,對政治不感興趣,但是他的弟弟朱有爋一心想繼承父親的周王爵位,因此屢次陷害朱有燉,但是都沒有得逞。後來朱元璋去世,建文帝繼位後,開始削藩。朱有爋感到機會來了,於是“大義滅親”舉報父親要謀反。建文帝馬上派大軍將周王一家抓回了南京。
謀反大罪,即使身為藩王也難逃一死,因此等待朱橚的只有死亡。大家都知道這是冤案,喊冤叫屈根本不可能。朱有燉知道建文帝要整死自己父親,他不能這樣看著父親被殺,於是主動承認一切罪過都是自己乾的,謀反是自己策劃的,和父親無關,自己願意替父親去死。
建文帝自然不信,他要的是藩王造反,這樣才好名正言順的殺雞儆猴,震懾其他藩王。因此對朱有燉嚴刑逼供要他承認朱橚造反,但是誰都沒想到出身王室從小錦衣玉食的朱有燉居然臨危不懼,根本就不怕嚴刑拷打,堅持一切和父親無關,弄得建文帝要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最後迫於無奈,建文帝因為證據不足將周王一家發配雲南。
朱有燉一心替父親頂罪,在被髮配雲南時,精心照顧父親,生怕父親生病,從而發生意外。或許是有朱有燉的照顧,朱橚度過了人生中最艱難的一段時間,最終挺過了四年,迎來了四哥朱棣的靖難大軍,從而否極泰來。
6、楚憲王朱季堄
楚王一脈出自朱元璋第六子朱楨。當年朱楨出生的時候,朱元璋的大軍剛好攻下了重鎮武昌。一時間雙喜臨門,朱元璋十分高興,於是脫口而出:“子長,以楚封之。”等到朱元璋分封兒子們為藩王的時候,他沒有食言,直接冊封朱楨為楚王,封地為武昌。
朱元璋除了兌現諾言冊封朱楨為楚王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武昌地處長江中流,南京地處下流,如果朝廷出了奸臣,朱楨就可以帶領大兵順流而下直接“清君側”。
不過朱楨本人沒有野心,他只想在武昌待著,而且他對後來的四哥造反也沒有反應,不過朱棣對他很是防備,畢竟他的地理位置太重要,於是逐步奪取朱楨的兵權,經過祖孫三代的努力,到了第三代楚王的時候,楚王已經完全成為無權的享受型藩王了。
第三代藩王名叫朱季堄,他是朱楨的孫子,第二代楚王朱孟烷的長子,不過他不是嫡子,而是庶出,按照規定王位嫡子優先,因此朱季堄僅僅被封為武陵。不過朱孟烷一直沒有嫡子,因此在朱孟烷死後,朱季堄得以繼承王位。
朱季堄已經完全不是父祖當年統帥千軍萬馬的風範了,他只是個普通的王室子弟,繼承王位後僅僅在位三年就去世了,在這三年,他最有名的是就是對母親盡孝,是武昌地區的有名的孝子,為此還得到了皇帝的嘉獎。事母鄧妃至孝英宗賜書獎諭
8、安昌王朱膺鋪
朱膺鋪出自朱元璋第十八子岷王朱楩這一脈。朱楩本來的封地是甘肅岷州,朱元璋起初要讓他保衛北方邊境,但是因為剛剛收復雲南,故此將朱楩改封到雲南。不過朱楩根本鬥不過在雲南的地頭蛇沐家,最後自暴自棄被建文帝當成了靶子直接被廢。
朱棣靖難之後,恢復了爵位再次回到雲南但是這次有了皇帝加持的朱楩還是鬥不過沐家,最後在侄子朱高熾即位後被改封到了湖南的一座小城武岡居住。
朱膺鋪是第三代岷王朱音埑的次子,因為是次子自然岷王王位無緣,於是被封為安昌王。雖然只被封為郡王,但是朱膺鋪並沒有怨天尤人,也沒有圖謀親王王位,而是安分守己的當自己的郡王,並且他十分孝敬自己的父親,絲毫沒有因為王位的事情怨恨父親,是武岡出了名的孝子。
武岡地處湖南西南部,這裡三面環山,氣候溫和,但是異常潮溼,因此朱音埑感染了瘋痺病,估計是風溼一類的疾病,並且屬於很嚴重的那種,以至於無法行動,只能臥床。順王音埑病瘋痺,屢年不起。
岷王已經生活不能自理,自然王府的一切事物都交給了世子管理。而世子管理王府大小事務,無暇分身照顧父親,於是身為次子的朱膺鋪自告奮勇的攬過了照顧父親的重擔。由於父親病情嚴重,根本無法離開人,所以朱膺鋪不敢離開父親一步,基本上就住在了病房裡,隨時給父親翻身,喂藥餵飯等等。膺鋪侍醫藥,晨夕不去左右
眾所周知病人因為病痛的原因一般脾氣很大,經常無故發火,幾乎所有的人都被岷王罵過責打過,就連朱膺鋪也不例外,但是朱膺鋪絲毫沒有放在心上,依然無微不至的照顧父親,從來不求回報,就這樣照顧父親十六年,一直到父親離開人世,之後看著大哥繼承親王王位後,他才離開岷王府住進了自己的郡王府。
安昌王孝敬父親,精心照顧父親十六年的事蹟很快就傳到了北京,明憲宗很是感動,於是下旨褒獎,並號召宗室子弟要學習安昌王。不過由於長時間操勞,朱膺鋪的身體大不如前,在父親去世兩年後帶著孝子的美名去世了。
8、岷康王朱譽榮
朱譽榮也是岷王朱楩的後人。在朱楩死後,王位幾次傳承,最後到了第五代岷王朱彥汰手中。朱彥汰繼承王位後,他的嫡長子朱譽榮被立為世子。
此時的岷王已經在政治上無足輕重,再也沒有什麼政治能量了,但是在待遇上還是第一等的親王級別,因此對於岷王王位還有大批的人看著眼紅,為首的就是朱彥汰的弟弟朱彥泥,他圖謀王位,企圖扳倒大哥取而代之。
武岡天高皇帝遠,自然朱彥汰幹了不少違法事,於是全都被朱彥泥抖了出來,而朱彥汰要保住王位,也十分清楚朱彥泥的事,於是來了個反揭發,最後的結果是朝廷大怒,朱彥泥直接被廢為庶人,朱彥汰也被免去了岷王爵位。
岷王沒有了但是岷王一族不能沒人管理,一般出現這種情況都會讓世子或者其他郡王代管。因此皇帝首先想到的不是世子朱譽榮,而是他的次子素有賢名的善化王朱譽桔。不過朝廷大臣們認為在有世子的情況下不能考慮次子,因此極力要求有世子管理岷王一系。
當這個決定下達的時候,朱譽榮大吃一驚,他不能接受這個旨意,雖然他對父親和叔叔互相揭發隱私的行為也不贊成,但是畢竟是自己的父親。如今父親已經被廢,變成普通的岷王一系族人,自己代理岷王,卻要兒子管老子,這成何體統?而且自己在岷王府吃香喝辣的,享受尊榮,父親卻在外面受苦,無人理會,自己要是真的這樣做不就成了不孝子了嗎?因此他堅決反對然自己代理這個岷王,並且給皇帝上書請求皇帝收回成命。譽榮上疏懇辭,謂:“臣坐享尊榮,而父困苦寂寞,臣心何安!且前曾舉臣弟善化王譽桔,廷議以子無制父理,奏寢不行。臣亦人子也,獨不愧臣弟乎!”嘉靖看後的表現是帝覽疏憐之,下部議。感慨朱譽榮的一片孝心,最後下旨賜給朱彥汰親王的冠帶管理岷王一系族人,後來藉口給太后加徽號恢復了爵位。可以說如果沒有朱譽榮的孝心,朱彥汰也就以一個普通人的身份終老一生,根本沒有機會重登親王寶座。
9、襄陵王父子
襄陵王父子分別叫朱衝秌和朱範址。他們父子二人分別是朱元璋第二十子韓王朱松的兒子和孫子。
韓王朱松被封為韓王,他的封地在關外開原,是朱元璋計劃的關外防線重要的一員,不過還沒有前往,朱元璋就死了。之後建文帝和朱棣展開了叔侄大戰,他一直被留在南京。等到朱棣奪取皇位後也沒有讓前往封地,最後病死在南京,是朱元璋成年被封為藩王中唯一一個死在南京的。
朱松死後,他的長子繼承了王位次子就是朱衝秌,他被封為襄陵王。後來朝廷終於決定讓韓王就藩,但是開原是不能去了,於是改到了甘肅平涼,也就是之前安王的封地。於是朱衝秌跟隨大哥前往平涼居住。
朱衝秌這個人很孝順,由於父親早逝的原因,他特別孝順母親,簡直百依百順,母親病了,他廣尋名醫給母親治病,後來聽說有一個偏方用人肉和藥給病人吃了會藥到病除,毫不猶豫的就將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了下來,給母親治病。後來母親去世,朱衝秌悲傷過度,將自己的身體都弄得垮了。之後每次掃墓,他堅決不讓下人動手,自己帶著兒孫們拿著工具給墳墓上土。母病,刲股和藥,病良已。及卒,終喪毀瘠。每展墓,必率子孫躬畚鍤培冢
而且他不知對至親如此,對於早逝的安王也是如此。安王名叫朱楹,是朱元璋第二十二子,早年被封到平涼,後來早逝安葬在這裡,因為沒有子嗣,故此安王顯得十分冷清。朱衝秌對於叔叔的身後事感到十分可憐,於是每次都給叔叔掃墓,後來感覺這樣名不正言不順,於是上書希望可以自己祭祀安王。沒閒到這個上書給他惹出了一場風波,由於他希望祭祀安王,因此一些人認為朱衝秌是想透過祭祀的方法過繼給安王,從而繼承安王爵位,成為親王,而過繼這種事早就被朱元璋否定了,因此整個朝廷為了這件事吵翻了天,朱衝秌沒想到自己的一番好意居然惹來這麼大的麻煩,不過他倒是沒有因為這件事受到懲罰,因為他並沒有顯露出過繼謀爵的意圖,朝廷上也是猜測,最後不了了之,不過朱衝秌並沒受到影響還是依舊給安王掃墓儘自己的一片孝心。
朱衝秌的作風給了自己兒子榜樣,在他的教育下,他的兒子第二代襄陵王朱範址同樣是個孝子。他在父親去世後繼承郡王郡王爵位,因為只剩下母親,所以加倍孝敬母親。後來母親突患急病,朱範址無計可施,居然學父親也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給母親做藥引,或許是巧合,沒想到這樣一來居然把母親治好了,於是襄陵王父子兩代割股救母的感人故事在平涼廣為傳頌。
10、襄莊王朱厚熲
朱厚熲出自襄王一脈,受封始祖是明仁宗第五子襄王朱瞻墡。
朱瞻墡在明朝前期十分有名,因為他曾經多次被視為皇位繼承人,但是多次都沒有有登上皇位,但是他並沒有因此受到皇帝猜忌,反而被受信任,被譽為最強皇叔。
朱瞻墡被封為襄王,封地為長沙。不過他在長沙住不慣,最後在正統年間遷移到了襄陽。
襄王爵位到了嘉靖年間被朱厚熲繼承,他是庶出,因此他有一位嫡母王太妃和一位生母潘太妃。對於這兩位母親,朱厚熲都很孝順,他出自本心的孝敬,絕不敢厚此薄彼,厚待生母虐待嫡母,因此他孝子的名聲很快就被眾人所知。事嫡母王太妃及生母潘太妃,以孝聞
潘太妃去世後,王府舉行葬禮,因為嫡母王太妃還在,並且王太妃是正室,生母是妾室,他按照禮節將生母靈柩放在東偏殿。王太妃過意不去,她知道襄王是因為自己的緣故才把母親放在偏殿,因此她表示不用避諱她,可以將潘太妃靈柩放到正殿,但是朱厚熲哭著拒絕了,表示自己不能因為生母的緣故違背禮法。等到安葬的時候,朱厚熲沒有穿鞋光著腳扶著母親靈柩走了五十里路把母親安葬,並且以後更加孝順嫡母,聽說這件事的人無不誇讚朱厚熲是大孝之人。潘卒,殯之東偏。王太妃曰:“汝母有子,社稷是賴,無以我故避正寢。”厚熲泣曰:“臣不敢以非禮加臣母。”及葬,跣足扶櫬五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