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年僅36歲的黃長軒,時任119師副師長,本可以回家探親的他,卻在回家的途中聽到海南島戰役的訊息。
為了參加戰役,求戰心切的黃長軒決定中途歸隊,卻最終犧牲在海南島解放的前一刻,帶著他對新中國美好未來的夢,一同倒在海南臨高的土地上,成為解放海南時人民軍隊犧牲的最高領導。
而撒手離去的黃長軒,留下的,是他相濡以沫的愛人,與他那年僅半歲的孩子。
黃長軒烈士是一個怎樣的人?他是為何而犧牲的呢?帶著這樣的疑問,讓我們一起穿過歷史的迷霧,回到那個戰火紛飛的時空,一探究竟。
而立之年任高職,意氣風發有作為
1945年的春天,中國的未來正如同悄然盛開的梔子花一般充滿了希望,日本侵略者的末路已經顯現,中國終於在日本人長期的重壓下舒緩了一口氣,許多中國人開始憧憬著戰爭完全勝利後的美好未來。
而在一些地區,轟轟烈烈的戰略大反攻已經開始,許多城市重新迴歸到祖國的懷抱中,黨也開始籌劃東北地區的收復事宜。
在這一年的4月,在中央黨校學習了2年的黃長軒踏上了前往東北的旅途,他的此行是奉中央的命令,趕赴東北擔任軍事主官,為黨在東北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這一年的黃長軒,才剛剛30歲出頭。
一年後,國民黨悍然對中共發起突然襲擊,宏大的解放戰爭就此拉開帷幕。戰爭是驗證一個人軍事才能的最佳途徑,對於黃長軒而言,也是如此。在白雪茫茫的東北大地上,黃長軒很快就用自己的軍事才華綻放出光芒。
1946年2月,黃長軒被任命為遼東軍區教導團團長,並帶領著自己的部隊在戰鬥中奪取勝利。
這是黃長軒在解放戰爭中打的第一戰,初戰告捷的他,興奮地寫下《遼河戰役》一詩,表達自己對於戰役勝利的欣喜之情,以及對於未來全中國解放的期待,盼望著能夠早日解放被國民黨殘酷統治著的人民。
懷抱著這種革命豪情的黃長軒,對於各種艱鉅的戰鬥任務,自然不會畏難,接受到有挑戰性的任務,反而是他期待的事情。
黃長軒期待的艱鉅考驗很快就到來了。1947年2月,在三保臨江戰鬥中,黃長軒接到上級命令,要求他帶著他的三縱八師三十二團堅守住一塊戰略要地——四方頂子陣地。
四方頂子陣地海拔一千四百多米,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守住這塊陣地,就能成功粉碎敵人的圖謀,守衛住臨江根據地。而如若陣地丟失,那就不單單是戰鬥失敗了,丟失的陣地還會影響到東北的整個戰局,因此黃長軒和他的部隊必須堅守住四方頂子,決不能丟失。
這樣一個戰略要點,國民黨自然也會注意到,他們動用重兵進攻,以炮火轟擊,整個原有的陣地都為敵人的炮彈所摧毀,但堅守九天後,四方頂子還是牢牢握在黃長軒的手上,敵人想盡方法鼓搗出來的各種進攻方法,都被黃長軒一一粉碎掉,四方頂子守住了。
卓越指揮了這場戰鬥的黃長軒,因其軍事上的才華,被組織委以更多的重任,在1948年擔任三縱九師參謀長。而立之年的黃長軒,已經成為一位師級幹部,他期待著能在新的職位上有更多的作為。
戰火之中結連理,歸家探親心似箭
解放戰爭期間,黃長軒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愛情,他與軍隊醫護人員李萍相識,相愛。炮火連天的戰場,艱難困苦的戰鬥生活,斷不了兩人之間的濃濃情誼,對於黃長軒和李萍來說,他們之間,既是恩愛情侶,也是革命戰友。這兩位互相愛慕的人,在共同理想信念的連結下,最終走到了一起,並於1947年結婚。
婚後的日子裡,黃長軒和李萍兩人都把革命的利益,放在自己的私人情感之上,一心一意投入到解放人民的事業中去,為此,他們不得不過著聚少離多的日子。
黃長軒是戰鬥部隊的幹部,總是得待在一線戰場,而李萍是軍部後勤部的醫護人員,要在後方待命,夫妻之間想要見上一面,很難尋到時間。黃長軒想找到自己的愛人聊聊天,只有等到去軍部開會時才有空。
即使婚後的生活是分別多於相聚,但黃長軒和李萍兩人間的感情卻也沒有因此少掉半分,他們依舊恩愛如初,互相把對方視為自己的難得知己。
有一次,黃長軒在戰鬥中負了傷,一枚子彈從他的右臉打了進去,穿到了他的嘴巴里撞掉了一顆牙。傷口痊癒的黃長軒,開玩笑地對李萍說:“萍,你看我比以前更漂亮了,臉上多了一個酒窩。”
而李萍也笑著逗他說道:“臉上多一個酒窩,嘴裡少一顆牙,還有臉見人?”黃長軒哈哈大笑,對著李萍解釋道,能用一顆牙齒的代價消滅敵人一個營的兵力,這個代價他覺得很值。
就這樣,每一次戰鬥勝利,黃長軒都要高興地和李萍聊上幾句,作為一對革命夫妻,把革命事業的勝利放到他們的愛情裡,也能醞釀出情侶間的甜甜蜜蜜。
而在由北到南的征戰間,黃長軒和李萍這對恩愛夫妻,也誕生了愛情的結晶,有了一個可愛的孩子。有了孩子,一個家庭頓時變得圓滿了起來,雖然仍處在戰火之中,但對於未來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憧憬,還是給予黃長軒極大的幸福感。
這時的黃長軒又想念起了自己的家鄉。他離家已經長達十八年,在這十八年裡,因為華夏大地上連綿不斷的戰爭,交通斷絕,即使想寄一封信書給家裡,都沒有辦法做到。
而到了1949年,黃長軒聽聞自己的家鄉河南省新縣新集鎮已經被解放,歸鄉探親的念頭又重新爬了上來。他想帶著自己的妻子,以及自己還不滿半歲的兒子,去見見自己闊別多年的老母親和兄弟,讓自己的母親也享受一下抱孫子的樂趣。
思念至極的黃長軒,先往自己家寫了一封短短的家書,告知家人自己情況很好,並詢問家裡各人的情況,特別問及自己祖父是否仍然在世。
多年的分別,音訊全無,讓身處異鄉的黃長軒連自己的親人是否健在都難以知曉。小小的家書裡,全是黃長軒對於迴歸家鄉的渴望,和對於親人的思念。
忽逢瓊崖起干戈,求戰心切只為民
思念親人的黃長軒,在投遞完家書後不久,就和自己的部隊請了假,帶著自己的兒子和妻子,準備踏上返鄉之路,而此時的新中國即將完全獲得解放,原本大陸上連綿的戰火即將平息。
不過,就在黃長軒動身返回家鄉之時,海南的局勢也日漸緊張。1949年,國民黨反動派被基本趕出大陸地區後,部分殘餘軍隊竄逃到沿海島嶼,而國民黨餘漢謀、白崇禧集團殘軍就逃到了海南島。
國民黨殘軍到達海南後,仗著有一道瓊州海峽,解放軍部隊一時間過不來,一改之前落水狗般的形象,氣焰反而囂張起來。
他們一方面積極經營島內的防禦工事,圖謀著以此作為日後反攻大陸的重要基地,並頻頻以海南島為機場,向華南地區發起轟炸空襲。另一方面,這些國民黨殘軍更加嚴厲地鎮壓島內的人民,對於瓊崖游擊隊進行瘋狂圍剿,島內人民的生活陷入到水深火熱之中。
為了消除國民黨殘軍對於東南沿海的頻繁騷擾,保障沿海人民的生命安全,同時也是為了解放海南地區的人民,奪取解放戰爭最後的勝利,中央決定著手準備渡海進攻海南。
就這樣,剛剛被戰火覆蓋過的華南地區,瞬間又烏雲密佈,戰爭的氣息消散沒多久,又重新瀰漫在瓊州海峽上。
但這樣的氣氛再怎麼緊張,也離黃長軒很遠,此時的他已經脫離原部隊的隸屬關係,轉調到湖南軍區,算是有機會歇一歇,享享福了。
其實,早在東北解放後,他就可以享福了。自小就參加紅軍的黃長軒,歷經百戰,多次負傷,在東北地區為黨所解放後,上級領導曾經考慮過他的身體狀況,有意讓他先留在東北休養一段時間。
但黃長軒對於這樣的優待卻沒有欣然接受,他的心裡總裝著千千萬萬仍然在受苦中的人民,他的願望,就是隨著解放軍一起解放全中國,早日將人民從水深火熱的苦難中解脫出來,比起他個人安穩生活更為重要。
就這樣,黃長軒繼續跟著東北解放軍一路南下,幾年時間裡走過無數山川與田地,1949年時,祖國大陸基本獲得解放,曾經鋪天蓋地的戰火也漸漸消散。而此時的黃長軒,他的工作已經轉到湖南軍區,調令已經下達,黃長軒和妻子商議後,就動身開始前往他的家鄉。
知曉這個訊息的黃長軒頓時坐不住了,他的內心裡,仍然裝著過去與戰友們朝夕相處的點點滴滴,那顆為解放人民而戰的心也毫無改變,他也想和自己的老部隊一起,到瓊州為奪取“最後的勝利”而戰。
一念及此,黃長軒立刻給自己的上級打報告,要求讓自己重新回到老部隊裡,重新回到解放人民的戰鬥第一線。多次要求後,上級准許了黃長軒的請求,黃長軒又重新回到自己熟悉的軍營與戰場,只是這一次沒有人會知道,他會一去不復返。
勤學苦練渡瓊海,鮮血浸透椰島土
重新回到原部隊的黃長軒,極為開心,雖然他的身體因為多次負傷,已有些不如從前,但精神頭仍然很足,特別是見到認識過的戰友,整個人充滿了一股勁。
黃長軒這一次被調任為四十軍一一九師的副師長,而恰巧這個師的師長徐國夫,是他熟識且共事過的老戰友,當年在東北的時候,黃長軒任三縱九師的參謀長,而徐國夫就是九師的師長,兩人一見面,喜悅就爬上了他們的面孔。
兩個老戰友一見面,寒暄沒幾句,就開始討論起這一次的軍事行動。
當時解放軍裝備薄弱,在新中國成立初期,人民海軍極其弱小,在與蔣匪軍的海上較量中,時常因為海軍和空軍實力不足而處於劣勢。
這種不足反映到渡海作戰上,就表現為這種型別的戰鬥風險大,有時還出現過失利的局面,曾經的金門戰役,就是解放軍在戰爭中的一次重大損失。
而黃長軒以前都是在陸地作戰,同大多數的解放軍戰士一般,都是旱鴨子,對於登陸戰一竅不通。人民軍隊本身就在海空軍上處於劣勢,再加上許多戰士連最基本的游泳都不會,想要成功攻克海南,顯然是難上加難。
但對於走過長征路的黃長軒來說,也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困難,他有堅定的信心去克服這個缺陷。
明白自己在登陸戰技能方面有很大的不足,黃長軒決定勤學苦練,努力把這個短板補足。他白天正常工作,而到了晚上,就到海上去練習戰術,常常練習到晚上12點後才休息。
努力了幾個月後,勤奮學習的黃長軒終於迎來驗證自己所學知識的機會。1950年4月16日的夜晚,第四十軍軍部發出總攻海南島的命令,黃長軒負責指揮渡海部隊第二梯隊。
經過一夜的航行,黃長軒指揮的登陸艦隊突破敵人的圍堵封鎖,成功在海南的臨高地區登陸。解放軍戰士剛下船,就以猛虎下山的氣勢擊潰了堤岸上的敵軍,接著又一鼓作氣攻克下國民黨軍的防禦核心臨高山。
面對人民軍隊的猛烈進攻,國民黨反動派仗著自己有著預設的防禦陣地,進行了頑固抵抗,登陸部隊的傷亡很大,許多年輕的戰士還未能享受到和平的生活,就倒在了血泊之中,鮮血滲入海南島的土壤,與祖國大地融為一體。
眼見戰士們一個個從前線被抬了下來,愛兵如子的黃長軒看在眼裡,急在心頭。他不顧渡海的疲勞,去到前線的醫療所,指揮安排後勤救助傷員。就在他忙碌於救護工作時,敵機從高空俯衝而下,向著醫療所的傷員們投下炸彈。
黃長軒見狀,把戰士的安危置於自身之上,急忙指揮在場人員隱蔽轉移,卻沒來得及隱蔽好自己,最終不幸中彈,身負重傷。
他的老戰友徐國夫聽到黃長軒負重傷的訊息,急忙跑來看他,而倒在血泊中的黃長軒,在犧牲前的最後一刻心裡掛念的並非是自己的傷勢,而是戰鬥的任務,他心心念唸的,還是這場戰鬥,還是千千萬萬海南人民的解放事業。
這位信仰堅定的共產主義者,直到他生命的最後一刻,仍然堅持著革命,把自己的生命,化為海南島人民的光明未來。
結語
當我們漫步在海南島軟綿綿的海邊沙灘上,任由海風撫摸自己的面孔時,我們是否思考過,我們能安安穩穩地享受到這份美景,離不開70多年前那場為了人民解放而進行的偉大戰爭。
如今,在海南臨高角的沙灘上,在這無窮美好的風光間,就埋藏著一個為海南人民解放而犧牲的烈士黃長軒,以及他對中國美好未來的夢。
如今,烈士和他曾經戰鬥過的戰爭都已經遠去,但他和他的鮮血,已經融入海南的土地,以另一種方式,陪伴著他為之奮鬥的人民。
士和他曾經戰鬥過的戰爭都已經遠去,但他和他的鮮血,已經融入海南的土地,以另一種方式,陪伴著他為之奮鬥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