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初七,清宮中一位年長的宮女病逝,康熙的心情十分沉痛,下旨為該宮女舉辦隆重的葬禮。這次葬禮有三個比較特殊的地方:
第一,這位宮女已經93歲了,歷經天命、天聰、崇德、順治、康熙五個時代。
第二,康熙不僅親自過問她的葬禮,還給禮部下旨,要按嬪妃之禮來辦理這位宮女的喪事。
第三,不僅如此,康熙還允許十二皇子胤裪為她守靈七日。出殯那天,除了皇五子、皇十子照顧皇太后,皇十四子留在紫禁城外,其他諸位皇子都參加了她的喪儀。
縱觀清史,宮女有如此待遇的,僅此一人。這位宮女,名叫蘇麻喇姑。她曾是孝莊的隨身侍女,也是康熙的啟蒙女老師。本文,筆者將和大家分享這位傳奇的清宮女子。
一、草原上的口袋
提起蘇麻喇姑,就不得不提她的主子布木布泰,後者還有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孝莊文皇后(“孝莊”雖然是諡號,但為了便於閱讀,下文稱孝莊)。約在明朝萬曆四十一年,孝莊出生在科爾沁草原上,她的父親是蒙古科爾沁草原上的貝勒。孝莊是家族的二小姐,身為蒙古貴族,她剛出生就註定和別人不同。按照慣例,等孝莊到了孩提時代,家族就要為她挑選同齡侍女。約在孝莊五六歲的時候,貝勒府挑中了一位叫蘇茉兒的女孩,她比孝莊大一歲,她身體健壯,為人沉穩懂事,很快得到了孝莊的認可。
蘇茉兒是蒙古語的音譯,翻譯成漢語的意思是“草原上用毛製成的口袋”。後來,蘇茉兒改名為蘇麻喇,意思是“半大的口袋”。若干年後,由於蘇麻喇在宮中威望甚高,宮中上下都習慣在她的名字後面加一個“姑”字,這才有了後世聞名的蘇麻喇姑。
蘇麻喇姑出身於窮苦牧民家庭,被選為侍女,是她們家最大的喜事,入選當天,她發誓要一生一世照顧孝莊,事實證明,她做到了。
自從蘇麻喇姑到了貝勒府後,她就和孝莊一起學習滿語,憑著自己的聰明伶俐和刻苦努力,蘇麻喇姑很快精準地掌握了滿語,這為她以後輔佐孝莊,啟蒙康熙打下了基礎。
後金時期,孝莊所在的博爾濟吉特氏是蒙古黃金家族的後裔,在蒙古族中威望甚高,努爾哈赤為了拉攏蒙古部族,幾度和該家族聯姻。例如,努爾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極之妻就是布木布泰的姑姑哲哲。天命四年(1625年)二月,在兄長吳克善的護送下,孝莊帶著侍女蘇麻喇姑遠赴盛京,她和她的姑姑哲哲一樣,成為了皇太極的女人。後來皇太極繼承汗位,孝莊成為了皇太極側福晉。皇太極稱帝后,孝莊被冊封為莊妃,並且生下了皇九子福臨。
從家族的二小姐,到皇太極的側福晉,從莊妃,到孝莊文皇后,孝莊走到哪裡,蘇麻喇姑就陪到哪裡。後宮艱險,女人更是不易,但蘇麻喇姑一直是現在的左膀右臂,是孝莊最信任的人。
《史記·遊俠列傳》中有一句話:
而布衣之徒,設取予然諾,千里誦義,為死不顧世。
意思是說,出身雖然不高,但為了當初自己的諾言,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也不放棄。蘇麻喇姑雖是女子,但也足見高義。
其實,對於孝莊來說,蘇麻喇姑的存在,不僅僅是忠心護主,更是多年來的陪伴和慰藉。
二、手製國初衣冠
眾所周知,努爾哈赤雖然有“清太祖”的廟號,但實際上,他並不是清朝的建立者。後金天聰十年(1636年),也就是孝莊來到盛京的第十年,皇太極改汗位為帝位,正式建立大清,改元崇德。因此,在清朝的歷史紀元中,1636年是天聰十年,同時,也是崇德元年。
從後金到大清,這不能僅僅是一個政權換了名稱,更是禮儀、體制的轉變,印璽、服飾等都要重新設計。
蘇麻喇姑心靈手巧,在針線上頗具造詣,而且,他熟悉滿蒙文化,因此,莊妃向皇太極推薦蘇麻喇姑來設計清朝的開國服飾。《清史稿·卷一百零三》記載:
蘇麻喇姑,孝莊文皇后之侍女也,國初衣冠飾樣,皆其手製。
蘇麻喇姑充分吸收了滿、漢、蒙等北方各族服飾的優點,透過修改和創新,出色地完成了國初服飾的製作。
從“皆其手製”這四個字可以看出,蘇麻喇姑在清朝開國時期的工作量應該很大,清朝國初時期各層級的禮儀服飾,基本上都出自蘇麻喇姑之手。
從皇太極立國到宣統退位,清朝國祚長達296年,而蘇麻喇姑所設計的開國服飾,實際上在清朝延續了296年。
所以,蘇麻喇姑雖是一介宮女,但她也創造了歷史。
清朝崇德八年,皇太極在盛京猝然駕崩,皇長子豪格和睿親王多爾袞(皇太極第十四弟)為了爭奪皇位幾乎兵戈相向。在關鍵時刻,孝莊派遣蘇麻喇姑聯絡多爾袞,透過孝莊的精心佈局,最終年僅六歲的福臨成為“黑馬”,成功繼承了皇位,是為順治帝。
次年,清軍入關,蘇麻喇姑跟隨被尊為皇太后的孝莊到達關內,從此住進了紫禁城。當時,順治帝年幼,朝廷大政皆由攝政王多爾袞把持,為了避免後宮干政,孝莊每個月和順治見面的機會並不多。這期間,蘇麻喇姑就成了他們母子之間的“傳話筒”,蘇麻喇姑經常去看望順治。
年幼的順治帝長期受多爾袞壓制,性格上有些偏執,蘇麻喇姑善解人意,多次耐心勸解。
三、賴其訓迪,手教國書
清朝順治十年(1653年),順治納佟圖賴之女佟氏入宮為妃,次年,佟氏為順治生下三皇子玄燁,也就是後來的康熙帝。由於佟氏並不得寵,所以順治帝對玄燁起初並不重視。這時,孝莊命蘇麻喇姑來照料玄燁。
玄燁幼年時非常聰明,蘇麻喇姑教他讀書寫字,康熙的滿文和蒙文的啟蒙,都是蘇麻喇姑所教。《嘯亭續錄》記載:
仁皇帝幼時,賴其(蘇麻喇姑)訓迪,手教國書,故宮中甚為高品。
意思是說,康熙幼年時,蘇麻喇姑是康熙的啟蒙女老師,蘇麻喇姑的字寫得非常好,在故宮中是上品。
蘇麻喇姑和玄燁之間,有一件事不得不提。順治十二年,當時玄燁年僅2歲,宮中天花生盛行。順治和孝莊商量,把宮中的諸位皇子全部轉移到宮外避痘。後來玄燁染上天花,居住在北京西華門外的福佑寺內,蘇麻喇姑奉孝莊之命,日夜守在玄燁身邊。
在那個年代,天花的致死率極高,一旦染上天花,很難倖免。但在蘇麻喇姑的照料下,玄燁神奇地痊癒了。康熙後來曾回憶說:
“世祖章皇帝因朕幼年時……令保母護視於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歡。”
這裡的“保母”,指的就是蘇麻喇姑。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康熙年幼時,因為天花的原因,和父母分開相當長一段時間,這期間,多虧蘇麻喇姑的照顧。
事實上,根據傳教士湯若望的記載,順治帝后來之所以傳位給玄燁,也得益於玄燁曾戰勝過天花病毒。換句話說,若沒有蘇麻喇姑的悉心照料,便沒有玄燁,更沒有後來的康熙大帝。
順治十八年,順治帝駕崩,玄燁登基,是為康熙帝,孝莊被尊為太皇太后。當時,順治留下索尼、遏必隆、蘇克薩哈、鰲拜四人輔政,蘇麻喇姑和當年順治年幼時一樣,每日早晚都往返於乾清宮和後宮之間,一方面向孝莊彙報康熙的情況,另一方面也向康熙傳達孝莊的關愛。蘇麻喇姑比康熙大42歲,康熙視她為長者,對她非常尊重。康熙親政後,孝莊正式退居幕後,蘇麻喇姑因此才很少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筆者之前寫過孝莊,我認為,在古代著名的後宮女子中,孝莊的格局是罕見的。孝莊有做呂后的機會,但她卻不想這麼做,她把康熙培養成一位優秀的帝王,而在孝莊對康熙的一系列栽培之中,蘇麻喇姑是不可或缺的參與者。
四、十二皇子的“姑媽”
清朝康熙二十六年臘月,孝莊太皇太后病危,康熙親奉湯藥,日夜陪伴在祖母身旁。史載,康熙曾親自率領文武大臣到天壇跪求上蒼,寧願折損自己的性命,也希望留住祖母。和康熙一樣,蘇麻喇姑一直守在孝莊的佛堂之內,她連續跪經多日,只求能延長她主人的壽命。
孝莊是一位偉大的女子,她輔佐三代帝王,為大清朝的做出重大貢獻,《清史稿》說她“綜一代之興亡,繫於宮闈”。
然而,自然規律是無法違逆的,當月二十五日,大清朝第一位太皇太后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旅程,安然地離開人世,享年75歲。
孝莊的去世,意味著康熙的徹底成熟,他的身後再無後盾;同時,也意味著蘇麻喇姑的人生,開始走向沉寂。蘇麻喇姑失去了主心骨,從此陷入孤獨和百無聊賴之中,日漸消瘦。根據《嘯亭續錄》
蘇麻喇姑,孝莊文皇后之侍女也……姑性好佛法,暮年持素。終歲不沐浴,惟除夕日量為洗濯,將其穢水自飲,以為懺悔雲。
蘇麻喇姑晚年篤信佛學,一方面是因為孝莊信佛,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她晚年孤獨,佛家思想能夠讓她適應寂寥的生活。
蘇麻喇姑還有一個非常罕見的習慣,她終年不洗澡,只有在一年的最後一天,即除夕當天用少量的水洗身體,事後還要將洗澡水喝掉,以表達自己的懺悔之意。
孝莊去世時,蘇麻喇姑已經76歲,康熙見她日漸消沉,最終決定將庶妃萬琉哈氏(後來封定妃)所生的十二皇子胤裪送到蘇麻喇姑處,希望蘇麻喇姑來撫養胤裪。
清廷有規定,嬪位以下的后妃是沒有資格撫養皇子的,即使是親生兒子也不行。但康熙卻把一位皇子堂而皇之地交給蘇麻喇姑這位老宮女來撫養,不僅能看出康熙對蘇麻喇姑的重視,更能看出對她的信任。
其實,康熙讓蘇麻喇姑撫養胤裪,目的是為了不讓她趁沉寂下去。事實果如康熙所想,有了胤裪在身邊,蘇麻喇姑重新忙碌起來,她每日教胤裪讀書寫字,陪胤裪玩耍。根據史料記載,胤裪和蘇麻喇姑的感情非常好,胤裪還稱蘇麻喇姑為“姑媽”。
蘇麻喇姑一直陪伴胤裪十餘年,知道胤裪成年,獨立開府。在蘇麻喇姑的教導下,胤裪養成了沉穩無爭的性格。
古人云:治國平天下之權,蓋以母教為本也。
康熙晚年,諸子奪嫡,胤裪當時雖然早已成年,卻沒有參與其中,這裡面少不了蘇麻喇姑的教導。
五、清朝的傳奇宮女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93歲的蘇麻喇姑病危,雖然康熙讓太醫們極力診治,但終究回天乏術,蘇麻喇姑在大清朝的紫禁城內,安詳地辭世了。
蘇麻喇姑去世時,康熙傷心不已,下令按嬪妃禮為蘇麻喇姑治喪。因十二皇子胤裪是蘇麻喇姑養大的,胤裪提出要為蘇麻喇姑守靈,胤裪說:
姑媽自幼將我養育,我並未能報答即如此矣,我願住守數日,百日內供飯,三七誦經。
對於胤裪的如此請求,康熙欣然應允,不僅如此,康熙還下旨讓除了五皇子、十皇子、十四皇子以外的所有皇子都參加蘇麻喇姑的喪儀。
需要說明的是,康熙雖然尊敬,但蘇麻喇姑在康熙朝並沒有下葬。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孝莊去世時曾留下遺囑,不願打擾皇太極,實際上是不希望自己和皇太極合葬。因此,康熙只得將孝莊的梓宮放在東陵風水牆外“暫安奉殿”。因為蘇麻喇姑是孝莊的侍女,康熙念她們主僕情深,蘇麻喇姑去世後,康熙將她的靈柩也停放在孝莊之旁,終康熙一朝,都未入土。
清朝雍正三年,昭西陵修建完成,雍正將孝莊文皇后入土為安,但如何安葬蘇麻喇姑卻成了一件棘手的事情。因為蘇麻喇姑不是皇室成員,也不是後宮嬪妃,按禮不能葬入皇陵。最終,雍正決定給予蘇麻喇姑足夠的尊重,將她葬在距離昭西陵不遠處的新城東牆外,距離昭西陵僅有3里路。如此,蘇麻喇姑也算和孝莊為鄰了。
筆者認為:在清朝,蘇麻喇姑是一位特殊的女子,她雖為宮女,卻靠資歷和心靈,享受著尊崇的地位。她侍奉孝莊、開導帝王、養育皇子,與清朝皇室結下了不解之緣。同時,她心靈手巧,終清朝296年,蘇麻喇姑所設計的清朝服飾,一直沿用。
從科爾沁草原到盛京;從關外到北京;從努爾哈赤到康熙,這位耄耋老人歷經清初滄桑,在大清朝留下獨特的烙印。
《列女傳·齊威虞姬》說:
玉石墜泥不為汙,柳下覆寒女不為亂,積之於素雅,故不見疑也。
蘇麻喇姑是一位善良的女子,她在清朝之所以能成為備受尊重,得益於她崇高的品格和蕙質的心靈。封建後宮中的宮女眾多,然鮮有宮女聞名如斯,蘇麻喇姑,實乃清朝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