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一次中央常委會議上。毛主席站在軍事地圖前,看著當前的世界形勢,眉頭緊皺。沉默良久之後,毛主席指著印度據點,然後大手一揮,霸氣地說:“掃了他!”由此,對印自衛反擊戰的序幕就被拉開了。最後,我軍在32天的時間內斃傷印軍四千多人,俘虜印方三千多人,取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
眾所周知,中印曾是國際上公認的“親兄弟”,一度往來較好,中國對這個“鄰居”也從來都是幫助有加。但為了利益,印度卻不顧往日恩情決定與我國反目成仇。印度的企圖倒是不難理解,畢竟“三歲小孩都知道,中國有960萬平方公里領土。”
不過,國際政治從來都是高手過招,講究的是步步為營。十九世紀六十年代,雖然中國與印度有著一定的實力差距,但是印方搞中國,還是無異於雞蛋碰石頭,所以最終慘敗的結局也是註定的。這就讓人十分無法理解了,不論就長遠發展還是眼前的戰爭,印度都確實沒有挑起這場爭端的理由。
所以,印度為什麼要打我們呢?這個問題就連一向運籌帷幄的毛主席都想不明白了,所以面對尼赫魯悍然挑起的這場爭端,毛主席直接表示:“我想了十天十夜都想不明白,為什麼印度要搞我們?”
中國幅員遼闊的國土,惹人眼紅。自從鴉片戰爭以後,西藏這塊沃土就被英國盯上了,曾多次挑撥藏族和漢族的關係,企圖將西藏從中國分化出去。之後,更是派兵進入西藏,與藏軍和藏民發生了武裝衝突。到了1904年8月,英國再次發動了侵藏戰爭,這次他們還佔領了拉薩。再後來,英國雖然迫於形勢壓力退出過西藏,但對這方土地的覬覦卻從來沒有停止過。
直到1914年3月,英國人在他們的殖民地印度西姆拉組織了漢、藏、英三方會議,史稱“西姆拉”會議。而這次會議的真實目的就是為了實現對西藏的侵略。被迫參與此次會議的北洋政府拒不簽訂不平等條約,英國人只好自己玩起了把戲,他們威逼利誘西藏政府代表在條約上籤了字,就定下了臭名昭著的“麥克馬洪線”。
這條“麥克馬洪線”則為之後的中印戰爭埋下了隱患。
本來中印兩國的邊界是沒有爭議的,兩國一直以來的習慣邊界是喜馬拉雅南麓,對於邊界也一直是以這種傳統進行實際控制的,從來沒有明確地劃定過。而這條“麥克馬洪線”,則將原有的中印習慣邊界線往北推移了大約100公里,直接將我國西藏的門隅、珞隅和下茶隅劃分給了英屬印度,所以在領土歸屬上,造成了歷史遺留問題。
“麥克馬洪線”是絕對非法無效的,因為從始至終我國代表都沒有在《西拉姆條約》中籤字,也從來沒有承認過這條“麥克馬洪線”。不過,印度獨立以後,尼赫魯卻始終認為“麥克馬洪線”是理所當然的中印邊界。印方甚至還想以“麥克馬洪線”為起點試探地對我國進行蠶食,但當時忙於內戰的中國,並沒有功夫搭理印方的這些小動作,而這反而使印度愈發膨脹和囂張起來。
1951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值此中國無暇西顧之際,印度便更加肆意妄為地搶佔了中印邊境東段,“麥克馬洪線”以南的9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以及邊境中段的部分中國領土。面對印度的狂妄,我國始終以一個“老大哥”的心態,本著對傳統友誼和兩國根本利益的考慮,一直以剋制和忍讓的態度面對印度的尋釁滋事。
之後,中國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印方老實了一陣子,當時兩國的關係還取得了不錯的進展的。周恩來總理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得到了尼赫魯為首的印方的支援,我國也高度讚賞了印度的“不結盟運動”。並且中印還發表了公報,表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兩國共識,隨著兩國進一步的深交,西藏方面的問題也有了突破性的進展。
1954年10月尼赫魯總理應邀訪華,受到了中國政府的隆重接待。毛澤東在這次會見當中,談到了中印友好,同時也談到了兩國間的分歧,毛澤東這樣跟尼赫魯當面表示:“朋友之間相處有時也會有分歧,有時也會有吵架,甚至會不可避免的吵到面紅耳赤,但是這種吵架同我們跟杜勒斯的吵架,在本質上是有著很大不同的。”又說:“中國和印度簽訂了有關於西藏問題的協定,這會很大程度上消除兩國的合作阻礙以及相互懷疑。並且我們共同宣佈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這也是很好的。”
不過好景不長,中印兩國的關係往好的方向發展了沒有多久,印方又開始繼續尋釁滋事。但出於形勢需要,我國始終堅持透過和平談判的方式來解決爭議,所以,在1958年之前,中印邊境雖有矛盾,但基本保持平靜,兩國的關係並沒有遭到實質性的破壞。
1959年,尼赫魯給周總理寫了這樣一封信,在信中尼赫魯表示,要用印度單方面劃定的邊境地圖向中方提出總共為12.5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要求。這種無理的要求真是聞所未聞,我國自然不會答應,同時和印方交了底,希望印方自重,和平共處。毛主席更是直言:“中國不會讓自己陷於兩難的境地,在東方與美國樹敵,在西方又與印度樹敵。我們不能放兩個重點,更不能把友人錯當成敵人,和平共處,共同發展,才是我們的國策。近些年來,尤其是最近數月間,我們兩國之間的吵架,不過是兩國千年萬年友好過程中的一個插曲而已。”
不過印度當局對於我方的好言相勸置若罔聞,在領土擴張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對我國領土展開了新一輪的蠶食,中印兩國邊境隨之緊張了起來。
透過現象看本質,我們發現,其實,印度只是口號喊得響亮,嘴上說著全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聯合起來,反抗帝國主義的統治。而實際上,印度則是不停地在用武力兼併南亞的多個獨立邦國,想做一個區域性地緣的帝國主義國家,可以說,印度一脈相承了英國的帝國主義策略。
當時,不止印度當局,就是印度的民眾都認為,印度是當時世界上綜合國力第三的國家。所以,他們一致認為,在中印邊境的問題上,尼赫魯不應該像個商人一樣和中國“討價還價”,而是應該像勇士一樣站出來用武力一決雌雄。面對民族主義情緒高漲的印度國民,以及在中印邊境問題上立場堅定的反對黨,尼赫魯幾乎沒有選擇。最終,他決定迎合國內外政治需求,就中印邊境的問題擺出更加強硬的姿態以獲取當時印度國內民眾更多的支援。
就這樣,印軍非但沒有終止侵略行為,反而還繼續朝著我國境內推行“前進政策”,中印兩國的邊防人員的摩擦就此不可避免的增多。
1959年8月,在朗久附近,印軍向我國邊防戰士發動兩人武裝進攻,我方邊防部隊迅速反擊,造成了中印邊境流血衝突事件,“朗久事件”。同年10月20日,印度3名武裝警察再次侵入了我方實控線以內,中國邊防部隊只能解除其三人武裝並對其予以扣押。21日,70多名印度武裝警察意圖“報復”,向中國邊防部隊再次發動了武裝進攻。最終印方死9人,被俘7人,受傷10多人,造成了“空喀山口事件”。
造成了一定人員傷亡的“朗久事件”和“空喀山口事件”,讓中印矛盾升級。再後來,印軍甚至進入藏南地區建立了軍事據點。這一系列操作嚴重損害了我國主權完整,由此兩國關係嚴重惡化。
對於囂張氣焰只增不減的印軍,一忍再忍的中國決定不再繼續沉默下去,決定對印出兵。但正式反擊之前,還發生了一段小插曲。
雖然,彼時的中國和蘇聯的關係已經逐漸惡化,但中央領導人還是願意先客觀地描述一下情況,以便得到蘇方的理解。於是,中蘇領導人在中南海頤年堂,就中印邊界衝突問題為中心議題,舉行了正式會談。
會議上,赫魯曉夫好似公正的說:“你們中國應該要和印度搞好關係,因為印度是一箇中立國家,印度領導人尼赫魯還是比較開明的,我們都應該要團結他。你們現在這樣發生中印邊境衝突是不對的,因為領土爭執而發動戰爭也是很不值得的。”
透過這次會議,中央領導人更是看清了蘇聯對於中印衝突的態度和立場,最終毛主席淡然道:“我們的處事原則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我們中國肯定不為天下先,但是誰要是想要欺負我們,那是不行的,誰都不行!”
1962年10月12日,尼赫魯更是公然下令:要將中國軍隊從印軍侵佔的中國領土上給徹底“清除掉”。
二戰之後,每個政治家都走一步算三步,十分謹小慎微。所以,尼赫魯的操作實在讓人有點費解,也難怪毛主席在軍委會上,問大家:“他尼赫魯真想打仗啊?”這著實讓人想不通尼赫魯做出這一決定的勇氣在哪。
1962年10月18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上,中共中央正式做出了對印自衛反擊戰的決策。此次會議上,毛主席說:“這些年以來,中國採取了許多辦法想要謀求中印邊界衝突問題能夠得到一個和平解決的方法,可是印度方面都不願意。並且還蓄謀已久地挑起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武裝衝突,簡直是欺人太甚。既然這一仗他尼赫魯非打不可,那我們中方便只有奉陪到底了,畢竟來而不往非禮也。俗話說,不打不成交,也許我們只有反擊一下,兩國邊境地區才能真正地安定下來,我們一直希望的和平解決邊界的問題,才能有實現的希望。
中央的命令下達之後,西藏軍區很快就組成了“西藏軍區前進指揮部”。我軍決定分為東西兩線作戰,由張國華出任總指揮,負責東段的作戰任務,由新疆邊防副軍長何家產負責指揮西線作戰。
正式反擊的時間為10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對印度進行了強有力的反擊。剛開始,印軍還依據有利的地形和充分的準備對解放軍不屑一顧,但很快就被有著獨特的作戰技巧和強硬的作戰能力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好好地給上了一課。解放軍戰士秉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充分克服了惡劣的地形和氣候條件,將印度軍隊打的潰不成兵。幾次交鋒之後,解放軍基本上搶回了所有印度駐紮在西藏的據點。
被揍得急眼的印軍,沒有思考節節退敗的原因,而是急於將被打丟的“面子”找回來,不斷向中印邊境增兵,並且不死心地朝我軍反撲。但最後還是被解放軍打了個落花流水。
細節在這裡不再一一贅述,總之,中印自衛反擊戰,我軍以一邊倒的形勢直接碾壓了印度軍隊。但毛主席曾說:“我們對印度的反擊僅僅是用以警告和懲罰的,只是為了警告印度領導人尼赫魯和印度當局,邊境問題用軍事手段是無法根本解決的。”所以,在取得了絕對的勝利之後,我軍便“點到為止”,主動撤軍了。
而這一仗也確實打得印度長了記性,在戰後的半個多世紀裡,印度都沒有再生出什麼事端。
印度對華挑起戰事,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無疑是一步臭到極致的棋,我想這也是高瞻遠矚的毛主席想不明白尼赫魯搞我們的原因,但就當時的尼赫魯來說,這卻是一盤深思熟慮的大棋。
尼赫魯想要透過發動對華戰爭,達到這樣的目的:首先,趁中國還處於虛弱、孤立無援之際,爭取得到青藏高原這方沃土,同時在南亞樹立起自己的威風形象,讓南亞國家自此不敢與之抗爭。其次,尼赫魯還想透過這場戰事,整合印度全國的軍事力量,來打壓國內不服管的軍頭,達到戰後政令通達的目的。
但費盡心思,暗暗蓄力的尼赫魯最後卻打出一套廣播體操,實在不是高手所為。於是,中印戰爭輸了以後,印度當局的處境就變得不容樂觀起來。這一戰慘敗之後,各反對黨勢力就難以壓住了,各個黨派都跳出來鼓譟說要尼赫魯為這一戰事的慘敗負責,一體化、世俗化、工業化就更不要再提了。在眾目睽睽之下,輸得如此乾脆,尼赫魯在印度國內的威望被打的那叫一個煙消雲散。
所以,與其說毛主席想不明白印度為何出兵我國,不如說是毛主席想不通印度的領導人尼赫魯。
事實上,尼赫魯的戰略誤判也的確是這場戰爭慘敗的原因。
首先,尼赫魯以及當時的印度高層,對自身的實力有著一定的誤判。追根溯源,印度的盲目自信來自於中印邊境衝突全面爆發的前一年。
那時,3萬多名印軍實施了代號為“勝利行動”的軍事行動,最後僅用一天的時間,不足8人的傷亡,就將果阿地區給佔領了,但是此前果阿地區一直是葡萄牙殖民地。果阿戰役的勝利,可以說給了印度人足夠的軍事自信以及政治自信。當時新德里政治性的刊物《聯絡》還發表了這樣的言論:“我們一直認為果阿地區毫無疑問是印度的合法領土…把非法入侵印度領土的入侵者趕走,這並不是侵略。
這也意味著,印方同樣認為是中國“侵佔”了印度的領土,所以在解決中印邊界問題上,印度也有充足的理由用武力將中國軍隊從自己的土地上“清除”出去。並且這一言論既然刊登在了印度國內政治性的刊物上,就代表這一言論獲得了印度各界的認同。
印度各界被果啊戰役的勝利衝昏了頭腦,沒有人在意在這場戰役中印軍暴露的問題,這也導致當時印度國內民族主義空前熱烈。最終,尼赫魯也只能被民意裹挾著對中印邊界問題一事採取更加強硬的態度。
其次,尼赫魯對美蘇兩國的支援也存在著誤判。
“朗久事件”之後,蘇聯政府在中國發表宣告前,先公開宣告表示,對朗久衝突表示遺憾。尼赫魯感激涕零,稱讚蘇聯的宣告是“一項非常公正的、不同尋常的宣告。”緊接著,赫魯曉夫又訪問了印度,並對尼赫魯的各種理念表示認同和肯定。此後,蘇聯對印度的援助也開始逐漸增多。而與此同時,中蘇關係卻在持續交惡。
這些都讓尼赫魯認為,中印邊界衝突一旦真的爆發,蘇聯方面一定會站在印度一方。並且,他還單純地相信,蘇聯作為社會主義陣營的老大哥,到時候還會幫助印度一方,讓中國在中印邊界問題上屈服。
美國方面,1957年國家安全委員會通過了這樣一份檔案:蘇聯正在加緊在南亞的滲透和擴張,而一個虛弱的印度相比於一個穩定而又有影響力的印度更加容易損害美國的利益,一個強大的印度會成為亞洲的典範,有利於“遏制”中國共產主義分子在南亞和東南亞的擴張。於是,美國方面也展開了對印度的援助計劃。
蘇聯和美國的援助,讓尼赫魯以為一旦衝突爆發,這兩個超級大國一定會成為自己最牢不可破的後盾。
最後,就是尼赫魯對於中國在邊界衝突問題的態度上有誤判。
中國的一味忍讓,讓尼赫魯以為中國一定會以中印的長遠發展和傳統友誼為重,不會真的選擇對印度出兵。並且當時的中國於內剛經歷過三年的自然災害,於外更是四面楚歌,腹背受敵,所以尼赫魯想當然的定論:“中國的軍力是不行的,印度士兵面對中國士兵足可以以一當十。”
可等到中印戰爭真的打響以後,尼赫魯才發現,預想只是預想,沒有支援和幫助,只有勇於迎戰、善於作戰的對手。
所以,對印自衛反擊戰之後,印度再無整合國內力量的可能而言,被打的徹底成為了一個二流國家。
而尼赫魯這顆國際政壇新星也由此被徹底擊落了。被這一仗打的丟失了心氣的尼赫魯最終於1964年鬱鬱而終。也許尼赫魯在生命的最後時間也在一遍遍自己,“為什麼要打中國”吧。
而這一仗對於我方來說,那就意味不同了。本來只不過是一場反擊戰爭,但解放軍戰士卻實實在在打出了我軍的威風,中共中央的一系列決策,更是向世界彰顯了我們的大國風範。所以,這漂亮的一仗,我國打出了尼赫魯機關算盡也想得到的在南亞一帶的影響力。
就像抗美援朝讓我國成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旗幟,對印自衛反擊戰同樣讓我們受到了南亞諸國的認可。尤其是巴基斯坦,中印戰爭之後,中巴兩國的深厚友誼也就此開始了。
其實,對於中國來講,這場戰爭根本不值一提,因為贏得過於輕鬆和絕對了。但對於印度而言,這場戰爭卻打掉了他們將近三十年的國運。但需要搞清楚的是,印度是自食其果,中國只是被迫使用武力,去換得一個和平發展的環境。
如今又出現了“印度已經不再是1962的印度了”論調,是的,印度的確不再是1962年的印度了,但世界也不再是1962年的世界,中國更早已不再是1962年的中國!所以,希望印度方面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能夠從過往歷史中吸取經驗和教訓,保持頭腦清醒,不要再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