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廣軍事·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胡鋮鋮
最近,俄羅斯太平洋艦隊軍事動作不斷,不僅頻頻參加演習,還相繼列裝新裝備,升級改造舊裝備,昔日聲名顯赫的俄太平洋艦隊正重新引發世人矚目。今天我們關注的話題是,曾經盛極一時,然後實力又逐漸衰退的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如今是否將重新崛起?對話嘉賓,軍事觀察員曹衛東。
主持人:目前,俄太平洋艦隊的裝備實力究竟怎麼樣?
曹衛東:太平洋艦隊是俄羅斯的第二大艦隊,擁有多樣化的作戰平臺,以及核打擊、常規作戰、特種作戰裝備。核打擊主要是指核打擊能力,俄太平洋艦隊配備有戰略導彈核潛艇;常規作戰主要是指常規的海上作戰能力,包括攻擊型核潛艇和常規潛艇,以及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等水面艦艇;特種作戰裝備,主要是指兩棲作戰武器。現在俄羅斯研發了一種新型水下核魚雷“波塞冬”,可以搭載在最新型的“別爾格羅德”號核潛艇上。這種核魚雷研製成功以後,首先就列裝在了俄太平洋艦隊。
主持人:俄羅斯海軍有北方艦隊、太平洋艦隊、黑海艦隊、波羅的海艦隊四大艦隊。有分析認為,只有太平洋艦隊才是俄羅斯最具發展前途的艦隊。對此,您怎麼看?
曹衛東:實際上,俄羅斯海軍有兩個重點艦隊。一個是北方艦隊,主要應對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在歐洲方向對俄羅斯的圍堵。另一個就是太平洋艦隊,主要應對美國第七艦隊和美國的軍事盟國日本,在太平洋方向對俄羅斯構成的威脅。
俄太平洋艦隊主要在太平洋的西北部活動,主要基地在符拉迪沃斯託克。這個位置,對太平洋艦隊來說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冬天不會封凍,而且面對著浩瀚的太平洋,活動區域非常大;另一方面,威脅也從四面八方而來。比如,美國、日本就經常派艦機前去偵察巡邏。俄羅斯在太平洋方向,實際上是加強了防禦和進攻兩方面的力量。所謂進攻力量是指太平洋艦隊水下的力量、水面的力量、空中的力量,還有特戰的力量,是一支能夠進行體系對抗和現代化立體作戰的部隊。所謂防禦力量是指太平洋艦隊擁有掃雷的艦艇、反潛的巡邏機、反潛的驅逐艦,還有強大的防空能力、反艦能力,裝備有“鋯石”高超音速導彈等。
資料圖:俄製“鋯石”高超音速導彈在巴倫支海成功命中目標(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主持人:俄太平洋艦隊的興衰分為哪幾個階段?各個階段的武器裝備水平和作戰能力是怎樣的?
曹衛東:太平洋艦隊的歷史很長,各個階段的發展速度是不平衡的。一戰到二戰之間,太平洋艦隊處於比較強的位置。二戰時發展也很快。發展最快的階段是冷戰時期,艦隊裝備的航母、巡洋艦、驅逐艦和潛艇等數量都非常多。冷戰結束後,蘇聯解體,太平洋艦隊的發展基本上就停滯了。時至今日,太平洋艦隊的水面艦艇基本上還是一些比較老舊的艦艇。最近10年,太平洋艦隊的水下力量有了比較大的發展,“北風之神-A”型戰略導彈核潛艇,“亞森”級新型攻擊型核潛艇,在“基洛”級基礎上改進的常規潛艇等型號潛艇,都值得人們關注。未來10年,太平洋艦隊可能會在水面裝備上有所突破。透過裝備的改進,在實際執行軍事任務中,太平洋艦隊不僅可以防禦美國的艦艇、潛艇在俄羅斯家門口騷擾,而且可以主動走出去,比如到太平洋的中部進行演習。
資料圖:俄羅斯太平洋艦隊艦艇演練(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主持人:您認為太平洋地區是否會成為美俄未來海上博弈的主要戰場?
曹衛東:太平洋地區一直是美俄博弈的戰場。在冷戰時期,美國就設定了所謂的第一島鏈,想把蘇聯海軍封鎖在第一島鏈以內。進入21世紀以後,美國仍然秉持冷戰思維,把美國海軍60%的艦艇、飛機都部署在太平洋方向,只許美國控制太平洋,而不許其他國家利用太平洋。在這樣的態勢下,俄羅斯在太平洋艦隊的力量逐步恢復後,今年專門組織了20艘艦艇和海軍航空兵的飛機,到太平洋中部進行了大規模軍演。俄羅斯展示“肌肉”後,美國也在8月份舉行了“大規模演習2021”,動用多個艦隊兵力,跨越17個時區,試圖體現美國全球部署和快速抵達的能力。可見,在太平洋區域,美國和俄羅斯都在加強自己的海軍力量部署。
資料圖:俄羅斯海軍20380型護衛艦(環球網)
主持人:俄太平洋艦隊近期的一些動作,能否說明這支艦隊已經開始重新崛起,要重回巔峰狀態?
曹衛東:當前,俄羅斯明顯加快了對太平洋艦隊的建設,太平洋艦隊正在形成一個由水下、水面和空中組成的力量體系,成為一支走向深藍的海軍兵力。但是,俄羅斯之所以這麼做,並不是為了將太平洋艦隊恢復到過去那種多麼強大的狀態,而是另有考慮,也就是說,如果它不這麼做,就無法突破美國的圍堵,無法適應美國挑起的“大國競爭”戰略。在歐洲方向,隨著北約的東擴,俄羅斯幾乎沒有了戰略緩衝的餘地,而在太平洋方向,美國也在加強部署。我認為,俄羅斯不會和美國在裝備數量上硬拼,而是會基於自身科技能力、經濟水平、軍事需求來發展太平洋艦隊,解決“出島鏈”的問題,做到常態化進入太平洋。
主持人:有人高呼“功勳艦隊”重新崛起,有人唱衰俄太平洋艦隊“廉頗老矣”,那麼面對美國在太平洋方向的壓力,俄太平洋艦隊能否再現往日輝煌,我們拭目以待。
(央廣軍事·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