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用拖地機一直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地面清潔機種,早在2014年入手的第一款地面清潔機器人就是美國亞馬遜海淘的mint5200,也就是iRobot Braava 380的同款機型。它執行起來安靜不吵人,有當時唯一的樹狀溼拖功能,有非常高效的北極星導航系統,初次使用就驚為天人。到今天為止還有4臺這款機型在家裡使用。
2016年iRobot推出了Braava jet拖地機,增加了電控水箱和自動噴水系統。小巧的體積,以及升級了的鋰電池讓它成了當時zui好用的溼拖機器人。但這款機型去除了380上的北極星導航系統,讓喜歡拖地機的使用者又在jet和380之間糾結。
到了2019年,iRobot終於推出了整合新一代視覺導航系統的Braava jet m6拖地機,相對之前的機型,Braava jet m6可以依靠視覺導航進行全屋清潔,能夠自動回到充電座,能夠實現聯網、編輯地圖、分割槽清掃、預約清掃等一系列現代掃地機的功能。
大家好,我是Air04,在使用一年Braava jet m6之後我又入了一臺Braava jet m6,成了我第31、49臺掃地機,哦,拖地機。
iRobot Braava jet m6智慧洗地擦地拖地機器人家用全自動掃地機器人吸塵器伴侶白色
¥3699
購買
開箱就放到後面,先說說這臺機的優點
導航!導航!導航!
導航演算法好不好,很難從產品詳情頁上看出好壞來。它不是簡單的硬體堆料可以達成的,而是需要依靠日積月累的經驗資料積累。在這一年裡面我這臺 m6更新的次數我都數不清了,但對照一年前的表現可以很明顯的看到 m6變得更加智慧,處理複雜地面情況也更老練。
舉例一個簡單的例子,在餐廳眾多桌腿椅腿之中它已經從最初偶爾出不來到現在已經可以來去自如。
我入手m6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讓它重點清潔廚房和餐廳區域。這個地方椅腿多,環境複雜,通道狹窄,差一點的鐳射掃地機都不一定能繞出來,更別說椅腿之間的狹窄區域都未必能進去。
現在 m6在餐廳桌子下面已經輕車熟路,依稀記得是個把月前更新過一次之後就再也沒要去救援過,應該是演算法又提升了。
不毀模型!不卷資料線!不上地毯!
這些在不帶精確避障功能的掃地機上都是非常難實現的功能,尤其是資料線一直是掃地機的老大難,不僅捲進去會導致掃地機停止,還會毀掉好好的一條線。
在 m6上,這些煩惱都沒有,由於結構上的先天優勢,m6不會捲進這些障礙物,它只會把輕一些的障礙物全部推開。
也不用擔心m6噴水會弄溼這些“障礙物”和傢俱,它的溼拖噴水機制是前進一段距離探索前方有沒有障礙物,然後後退一步到安全距離再進行噴水,噴水時機上設計得很智慧,避免了尷尬。多次的往復運動,模擬人工跪擦的行為模式也更有助於清潔地面上的頑固汙漬。整個執行過程都安安靜靜,不會產生太多惱人的噪音。
小巧 迷你 清掃更多角落:
m6是個純粹的擦地、拖地機,方形纖細的機身讓它可以輕鬆在椅子狹窄的支腿之間穿行。
這是宜家很普通的一款木椅子,縫隙剛好夠m6透過。
換成常見尺寸的圓形掃地機就穿不過去,主塵刷都夠不到,好一些的掃拖一體機還會擺一下尾部的拖布來抹一下,演算法差一點的就直接成了清掃盲區了。
這種狹窄地方在家裡並不少,m6小巧的機型可以給掃地機“查漏補缺”,清掃更多衛生死角。
方形設計的m6還可以輕鬆深入並且完美貼合牆角,或者緊貼牆邊進行打掃,這是市面上很多圓形的掃拖一體機所做不到的。
協同作戰 查漏補缺:
在APP中還能開啟先掃後拖的功能,配合自家掃地機使用,可以實現掃地機清掃完畢之後立刻啟動 m6拖地,掃拖分離,清潔更徹底。
開箱:
帶提手的彩色包裝,送禮或者自用都是不錯的選擇。
和iRobot 新款的s9+使用同樣的新款家族式設計。
底座與隔板分離式設計。
附件包
附贈溼拖、幹掃和一次性溼拖布各一塊。
每種拖布中間的識別孔都不同。
這是對應機身上的識別器,裝載不同型號的拖布就會自動適配不同的程式,比如裝載溼拖布就會自動啟動噴水溼拖的程式,採取往復式行進路線。
使用幹掃布就不會噴水,執行工字形清潔。
拆裝拖布是又一個快拆機構。
按下頂部的按鍵,裝載的拖布就會自動被彈出,有點像換彈夾一樣,很方便,也不需要接觸髒汙的拖布。
底部佈局與380類似,拖布在前方,後面是雙驅動輪。
驅動輪和掃地機一樣使用了“獨立懸掛”,可以獨自伸縮適配不平的地面,之前380的類似於板車懸掛。滾輪表面也使用了更好的防滑設計,使用壽命比較之前的型號又很大提升,我一年使用下來基本上沒什麼變化。
這樣佈局的優勢在裝好拖布之後看起來更明顯一些,m6的拖布在機身前方,驅動輪壓過的地方都是被拖布拖乾淨的,這樣汙漬就不會被輪子壓到而導致更難清潔。平鋪的設計也不會像雙旋轉刷頭那樣遺漏中間縫隙。
機身前部是噴水口,溼拖模式下會噴水溼潤前方區域。
全視覺感知的vSLAM導航技術,使用iRobot最新的視覺識別導航方式。我一直不吝嗇對iRobot視覺導航技術的讚美,在我用過的這麼多品牌的純視覺導航掃地機裡面iRobot一直是表現最好的。配合新版的APP,m6已經更新出了分割槽清掃、區域性清掃、禁區等功能,這比剛到手時候真是好用N倍了。
頂部淡金色蓋子開啟就是水箱
加水很方便,缺水時候也會透過APP和機身指示燈雙重提醒。
0.45L的大水箱,一次性可以清潔100平左右地面,按照普通傢俱量來推算,大約可以清潔200平套內面積的房子。
機身底部入水口上還有細緻的金屬濾網,防止大顆粒異物進入機身水路導致堵塞。
模式選擇交給拖布之後機身上已經簡化為3個按鍵,從左到右分別是重點清潔按鍵,全域性清掃按鍵和一鍵返回充電座按鍵。
祖傳提手,現在又方便提手的掃地機真的少,有了提手,臨時搬動到需要清潔的地方也方便。
使用體驗:
要不是這次新入一臺我都不知道已經更新出了這麼多功能,不需要購買新機也可以體驗新功能了。
新版APP中會預告m6狀態,裝了溼拖拖布就會提示準備進行溼擦,裝了幹拖布就會提示準備進行乾擦,如果機器需要維護也會進行明確的提醒比如“請將水加滿”,都進行了人性化設計。
在最初幾次清潔之後 m6會逐漸建立地圖,建圖成功後APP就會提醒進行區分設定。接著, m6就可以使用很多需要依靠地圖的功能。
比如久違了的區域清掃高階功能,自定義順序清掃、自定義區域清掃。這個可以在設定新的預約清掃計劃時候一併設定,非常簡單,就是需要按自己想要的順序逐個點選標記就行。
新的APP支援在地圖上設立禁區,這次可以不再依賴實體虛擬牆“燈塔”了。新版本程式下針對低矮門檻也設計了一個門檻區域設定,m6會直接衝過門檻,而在之前的韌體之下 m6遇到低矮門檻會認為是障礙物而直接返回。
新的APP增加了區域性清潔功能,新增需要進行區域性清潔的區域之後可以定時重點清掃這些地方,比如門廳,過道,用餐區域燈,不必浪費時間清潔整個區域。
而且隨著軟體每隔一段時間的更新,m6能夠掌握的功能會越來越多,可謂是越來越聰明。
和自動洗拖布一體機比起來應該怎麼選?
從兩個方面看,第一個是自己需要用它清潔的面積,第二個是價格,第三個是家裡有沒有掃地機。
在60平以下的居住面積通常會將傢俱擺的比較……緊密一些,在這樣的環境裡面 m6更為靈活自如一些,清潔死角也相對更少。也因為需要清潔的面積不是特別多,在經常清掃的情況下一塊拖布摸全屋和中間去清洗拖布之間清潔能力差別不大。
價格上面,現在一臺靠譜的自動清洗拖地機都在3500元以上,和 m6的差價已經足夠去再購買一臺掃地機了。
至於洗拖布,我都是扔洗衣機洗的,對我來說自動洗拖布的拖地機還需要手動更換和清潔水箱,兩者需要的維護時間上沒有很大差別。
大戶型上就看大家自己的喜好了,如果是100平以上的房屋清潔又是購買首臺清潔機器,還是考慮下自動清洗拖地一體機,如果是家裡已經有掃地機了,那麼買 m6來配合掃地機就行。
最後:
在這一年的使用裡面我對m6的表現還是比較滿意的,它能夠很好地清潔我要它去清潔的區域,而有些地方是隻有它能去進入清掃的。它在軟體功能上的更新則是讓我驚喜,原本以為APP上就僅僅能做一些簡單設定和維護,沒想到一年裡逐漸更新之後追平了新款掃地機的功能,希望有的分割槽清潔、按順序清潔、禁區和區域性清掃居然一個都沒落下。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而同質化越來越嚴重的行業裡面,m6還保持了自己獨特的優勢。
推薦使用環境:公寓、loft、區域性區域重點清潔、配合掃地機清潔大平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