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全球自然災害現象頻繁發生,今年年初美國近458平方公里森林因高溫天氣而全部燒燬,近一半野生動物無家可歸;而我國河南發生十年一遇的洪澇,致3481萬人受災....
最近“塔克拉瑪干沙漠發洪水”的話題也引起人們熱議,頻繁發生罕見的自然現象,都表明了極端天氣給人類和生態造成了重大影響。
01:沙漠變河流?
根據新疆氣候中心給的解釋,此次的洪水發生在庫車至輪的交接區域,與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仍有一段距離,應因此說是沙漠北緣地帶發生洪災更為確切。此次洪水的原因是天山南坡迪娜爾山二八河上游山區發生了強降雨,形成小流域洪水,對當地影響幸好不大,相關 部 門積極的採取有效措施也很及時。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說起沙漠,想到的景象便是荒涼。但就是這樣的不毛之地,也蘊含著豐富的資源。
大家都覺得沙漠的水資源很少,但水資源可以分為地表水和地下水。其中地表水就是我們肉眼能見的河流、護坡、冰川等,地下水則是儲存地表以下岩石層中水的總稱。而塔克拉瑪干沙漠被三大山脈環繞,擁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有眾多河流等水文條件,讓塔里木盆地形成一個非常完美的地下水系統。
因此,我們所認為的不毛之地其實也有可能存在大量水資源,死亡之海與生命之源是能共存的。
而這次發洪水,也證實了全球氣候變暖的速度加快了冰川融水的發展。前不久,丹麥的研究者發現,地球持續高溫的作用下,格陵蘭島的冰也迎來“最大規模融化”,每天融化80億噸,跟去年相比足足高了10攝氏度氣溫。而照這個速度融化下去,我們人類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也屈指可數。
02:人類將居住太空?
面對全球變暖的情況,人類也並沒有任由發展。由月球前哨公司,馬斯克空間系統公司正在開發一種技術,探索人類是否能去月球或者火星生活。這項技術的難點在於月球或火星上是否有足夠的氧氣和水資源夠人類生存,還有人類到太空後如何防輻射等問題。而科學家正在對其可行性進行驗證,美國最新的火星探測器——毅力號就進行了一項科學實驗,驗證利用火星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製造氧氣的可行性和效率。
解決完這些問題,人類對火星或月球生活的美好願望似乎不再遙不可及,按照世界人口增長的速度和全球氣候變暖的速度,人類正在尋找與地球一樣適合人類生活的環境,改善地球的承受能力。
03:面對全球變暖,我們能做什麼?
對人類去到月球或火星生活的美好願望,近幾年不可能會實現,但氣候變暖問題一直沒有停止,人類除了為自己找到更好的家園外,也一直在努力改善這些“超脫現象”。
為了改善全球變暖的局勢,聯合國也制定了相關條例,由發達國家先行實施,並約定好將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在1990年前的水平。
此外,這些年總二氧化碳排放量佔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60%的國家也同意向發展中國家轉讓有關的技術和資訊。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讓的這些技術和資訊有助於發展中國家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各種挑戰。這一公約現在已有197個國家正式批准。
而我國也沒有閒著,以塔克拉瑪干沙漠特有的地勢,逐步實現“綠洲計劃”,將沙漠或者半沙漠環境形成綠洲。
綠洲不僅僅可以緩解沙漠帶來的高溫,還可以提升地面的反照率,降低區域性地區的空氣溫度,這無疑對氣候變暖帶來良性迴圈。而人類能做的,是要合理利用自然和管理自然,還可以提高突發性洪水的監測和預警能力,爭取第一時間得到控制。
如果想讓以上自然災害減少一點,就得從我們每個人做起,所謂“水滴石穿”,一個人的力量很薄弱,但整體的力量,就能做到不可能完成的事。
(以上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