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應寺坐落於
北京市西城區阜成門內大街
因院內白塔俗稱白塔寺
那麼,這座白塔
最初由誰設計、建於何時
關於它又有哪些
不為人知的故事呢
今天,讓我們一起了解
阿尼哥與北京白塔寺的故事
白塔寺的前世今生
白塔寺始建於遼壽昌二年(公元1096年),名永安寺。金末,寺塔毀於戰火。公元1271年忽必烈親自勘察選址並敕令尼泊爾工藝家阿尼哥設計建造白塔。白塔竣工後,忽必烈命人以塔為中心,營造了面積約為16萬平方米的大聖壽萬安寺,以此作為百官習儀、舉行佛事活動及譯經的場所。
白塔曾是元大都城的顯著標志,也是北京地區儲存至今唯一完整的元代文物遺存。元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寺院毀於雷火,唯塔倖存。明天順元年(公元1457年)重建寺院,明英宗朱祁鎮賜名妙應寺。重建後的格局為主體建築沿中軸線分佈,東西對稱,塔在最後。清康熙、乾隆時期都曾斥巨資大修白塔。民國年間,逐漸形成北京四大廟會之一的白塔寺廟會。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十分關心文物事業發展。1961年3月4日,妙應寺白塔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2年,周總理親自批示修復保護白塔,只作古蹟看待,專供遊覽。1980年,白塔寺面向社會開放。
造型獨一無二的白塔
說起白塔寺,最出名的當然就是這座白塔了。
白塔建於元代,高51.9米,通體潔白,磚石結構,由塔基、塔身、相輪、華蓋、塔剎組成,其形制源於古印度的窣堵坡式佛塔。
白塔的塔基,是用大城磚壘起的高臺,呈T形,現高出地面2米,面積為1422平方米。
塔座上的塔身主體,呈大圓形覆缽體,有7條寬大的鐵箍,由各種大小鋦子疏密相間地將它們緊鋦在塔身上,塔身底部與塔座相結合處,有一圈以24個仰蓮瓣組成的蓮座,上還有內迭的5道金剛圈,這使方形塔座自然地過渡到圓形塔身。
覆缽體上端又間砌一層小須彌座。它的上部是“十三天”(又名相輪),呈圓錐體,體身砌成13道水平輪圈,下大上小,重疊而上。
華蓋頂部中央,豎起一個高約5米、重約4噸的空心銅鎏金塔剎,呈小寶塔狀,塔剎的高度與坡度恰恰構成了“十三天”大圓錐體的錐尖部分,使之與“十三天”成為一個整體,這在我國現存古塔塔剎造型中是絕無僅有的。
阿尼哥與北京白塔寺
阿尼哥(公元1244-1306年),原名八魯布,生於尼泊爾皇族,相傳為釋迦牟尼家族的後裔。他自幼聰慧異常,在佛教建築、繪畫、雕塑領域顯現出過人的天賦和才能。
公元1260年,忽必烈敕令在西藏薩迦修建黃金塔,因“天竺泥波羅國良工之萃”,藏傳佛教領袖八思巴派特使前往尼泊爾,誠請馬拉國王給予幫助。
馬拉國王在全國徵召工匠,經過層層篩選,包括阿尼哥在內的80名優秀工匠脫穎而出。
年僅17歲的阿尼哥自告奮勇請求帶隊,帶領一行人翻越雪山前往西藏,踏上了他遠赴中國的藝術之旅。
之後,阿尼哥來到大都,被推薦給忽必烈,其從容的談吐、不俗的見識、博大的胸懷和精湛的技藝給忽必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公元1271年,忽必烈決定在元大都興建一座象徵“坐鎮都邑,統御八方”的大佛塔。年僅27歲的阿尼哥成為佛塔工程的總設計師。
經過8年的建設大塔竣工。其後,阿尼哥又奉命以塔為中心,修建了佔地約16萬平方米的大聖壽萬安寺,作為元朝百官習儀及譯經的場所,它不僅是聲名海內外的皇家巨剎,也是一處重要的政治活動場所。
在營建白塔的過程中,阿尼哥被忽必烈任命為諸色人匠總管府總管,並授予銀章虎符,統領十八個司局,掌管建築鑄造及金、玉、織造等手工藝品製作。
成為了帝國重臣的阿尼哥承擔了更多重大工程的建設,為了更好地投身於中尼友好和文化交流事業,他把家遷到了中國。
阿尼哥為元朝工作了四十餘年,被授予光祿大夫銜,任大司徒等職。
他統領元朝所有的能工巧匠,在中國的大地上留下了無數的藝術珍品和傑出建築,受到後世的追捧和稱譽,贏得了“太師”“開府儀同三司”“涼國公”“上柱國”等尊貴諡號。
阿尼哥一生才華橫溢,他將尼泊爾藝術介紹到中國,開創了“西天梵相”的藝術流派。
他一生留下的佳作在《涼國敏慧公神道碑》中有明確的記載:“最其平生所成,凡塔三、大寺九、祠祀二、道觀一,若內外朝之文物,禮殿之神位,官宇之儀器。”
由阿尼哥設計並主持修建的白塔是其一生藝術創作中最優秀的代表性作品,也是祖國統一、民族團結、中尼友誼的象徵。700多年來,阿尼哥與白塔一起,作為元大都的記憶流傳至今。
白塔是阿尼哥藝術創作中最優秀的作品,是北京地區現存唯一完整的元大都文化遺存,也是中尼文化交流史上傳世的一處珍貴古建築。
資料來源:北京白塔寺公眾號(有刪節)
圖片來源:北京白塔寺公眾號 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