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細琢的潮汕古建築技藝
“古建裡的藝術是潮汕藝術的一個精華,而且中華民族又是獨樹一幟的。那麼多的藝人,他們透過製作來表現他們的才藝,說句實話,他給我們傳承一個信心,證明現在真正的非遺實際是在傳承人身上,他們才是國家的寶貝,他們的才藝表現出來的方式,是創造性的方式。
我們從文化角度看,雖然建的是一個祠堂,但祠堂的主人也有一個想法,想把潮汕各派工藝集中起來表現,這個想法很好。”
——馮驥才
近日,著名文化學者,中國文聯榮譽委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名譽主席馮驥才蒞汕調研。10月30日,馮老在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李麗娜等陪同下,來到潮陽區廣東永興裡潮汕古建築民藝館調研參觀,瞭解潮汕古建築各種藝種的表現形式,與藝人面對面交談,對潮汕民間傳統技藝給予高度評價。
“潮汕厝,皇宮起。”這是流行於潮汕地區的一句俗語,也是對潮汕傳統民居直接的概括,獨具特色的潮汕古建築是向世界展現潮汕優秀傳統文化的視窗。走進永興里民藝館,古香古色的中式風撲面而來,這裡佈局精妙,移步異景。年近80的馮驥才身軀依然挺拔,目光炯炯顯得非常有精神。永興里民藝館中高闊的廳堂、精緻的木雕、精巧的金漆畫,還有蒼勁古樸的盆景都引起馮驥才的關注。他仔細聆聽民藝館總設計師、廣東省民間文化技藝大師胡少平的介紹,並不時拿出手機拍照記錄。
胡少平深耕潮汕古建築營造技藝30餘年,修繕過潮汕祠堂、寺廟100多座,多次參與修繕國家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木雕金漆畫、青石雕中施以彩繪、石壁鑿以鏤空石雕壁畫”……各種凸顯潮汕民居建築特色的工藝特點在胡少平口中娓娓道來,馮老仔細聆聽,並不時讚許地點點頭。當看到前院的全青石雕圍牆上,用《弟子規》和《朱子家訓》做成的石雕連環畫,馮老湊近仔細端詳,並饒有興致地用手機進行拍攝。
參與民藝館建設的木雕、嵌瓷、金漆畫工匠們當天也早早來到民藝館,跟馮老講述創作心得。馮驥才對精彩絕倫的潮汕古建築技藝評價甚高,在他看來,各種民間技藝只有放在一起,才能產生這麼強大的震撼力。
馮驥才說,從文化角度看,把潮汕各派工藝集中起來表現,這個想法很好。他表示,古建裡的藝術本身就是潮汕藝術的一個精華,而且中華民族又是獨樹一幟的。以一座建築物為載體來傳承傳統技藝,這是另一種形式的保護和傳承,全國也只有潮汕地區能這樣做到,這裡擁有雄厚的民資民力。
“這個館建了幾年?”
“建了四五年。”
“工匠們年齡大概是多少?”
“50到60歲間。”
“這些非遺傳承人收不收外族人?”
“收。只要真的肯學,都收。”……
在參觀過程中, 馮驥才不時與大漆、金漆畫、木雕、石雕、嵌瓷等民間藝人親切交談,並向汕頭市民協主席姚望新瞭解民間藝人的年齡結構和傳承等方面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聽說自己仰慕的大咖來汕頭,很多人還帶著馮驥才最新長篇小說《藝術家們》到來,請馮老簽名。新書裡,馮驥才將作家與畫家兩重身份融入其中——文學、繪畫、文化遺產保護和教育,對於馮驥才來說,這“四駕馬車”依然風雨無阻、馳騁不息。
以作家身份為人熟知的馮驥才近些年來一直致力於民間文化的搶救和保護工作,此次前來調研考察也顯示了他對汕頭民間文化的關注與重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馮驥才稱讚民間藝人“是國家的寶貝”。他說:“那麼多的藝人,他們透過製作來表現他們的才藝,說句實話,他給我們傳承一個信心,證明我們現在真正的非遺實際是在傳承人身上,他們才是國家的寶貝,他們的才藝表現出來的方式,是創造性的方式。”
【來源:汕頭日報】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