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對心理效應好奇嗎?
- 你對心理學實驗感興趣嗎?
如果你未來想學習心理學專業,那麼今天介紹的四個實驗可能讓你對心理學有一個初步的瞭解。
如果你對心理學沒有太大熱情,那麼今天的四個實驗也許可以讓你在生活中有一個更加智慧的視角。
1
發現自己和別人觀點不一樣,
你還敢堅持自己嗎?
當你開啟微博,發現很多人都在罵一個你認為無辜的人的時候,你還敢站出來說“只有我一個人覺得他沒錯”嗎?
當你開啟微博,發現很多人都在誇一個你認為名不符實的人時,你還敢站出來說“只有我一個人覺得他不值得”嗎?
每個人多少都有從眾的傾向,但從眾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呢?
先來看這兩張圖:
請你在A、B、C中選出與X線段一樣長的線段。
是不是很好選?
“
現在假設你是一項視覺實驗的參與者。
來到實驗室,你看到已經有七位參與者坐成一排,於是你坐在了他們最後。
這時,研究者拿出了下面兩張卡片,讓你們判斷右邊三根線中哪根線和左邊的線等長。你一看:這不就是A嗎?這也要問?可研究者挨個兒問你前面的人,他們的答案卻是:C,C,C,C,C……
是你瞎了?還是他們瘋了?不論如何,你必須作出決定:回答A還是C?
其實,在社會心理學家所羅門·阿希設計的這項實驗裡,前七名參與者都是演員,只有最後的“你”是真正的觀察物件。
實驗結果是,有75%的人都至少有一次違心地給出了錯誤答案。
所以不用過分自責自己沒能在關鍵時刻力排眾議站出來。實驗證明,迫於群體壓力,從眾是大部分人的選擇。
只是,這個實驗還有後續:
只要前七名演員中有一個人回答正確答案,那麼觀察物件也就能放心地說出正確答案了。
也許一個反對意見的提出,就可以扭轉局勢。
回到生活中。
被淹沒在“主流”的聲音中時,也許你會感到自己是唯一的異類,只好保持沉默,或“混入其中”。但那些和你有一樣想法的人,大概也正同樣隱藏著真實想法,就等著有人帶頭髮聲呢。
反正真話總得有人說,為什麼不能是你?
2
你的記憶真的準確嗎?
電影《誤殺》之中,男主角洗脫嫌疑的方法,就是巧妙地利用記憶規律,在證人的記憶中,將家人3號下午到晚上做的事,“剪輯”到了2號。
也許有的人看過電影后還會質疑:2號和3號是完全不同的兩天,證人怎麼會記不清一家人來旅遊到底是哪一天發生的事情。
但其實記憶的確沒那麼準確。
你肯定也遇到過:
同一件事情,你明明記得是這樣,別人卻非要說是那樣。
這種時候,實在不必為別人顛倒黑白而生氣——大家都只是記憶的受騙者罷了。
“
世界上最不該撒謊的時刻
大概就是站在法庭法庭證人席上的時候。但證人主觀上想不想說謊先不論,他們的記憶真的不會出錯嗎?
為了搞清楚這一點,認知心理學家伊麗莎白·羅夫特斯給一群人播放了一段交通事故錄影,拍的是一輛小汽車行駛了一段路後撞上了一名行人。然後,她讓參與者們回答關於錄影內容的問題。
第一組參與者回答問題1:影片裡是否有一個穀倉?
第二組參與者回答問題2:是否有一輛車停在穀倉前面?
而第三組參與者回答問題3,問題3沒有提到穀倉。
一週後,羅夫特斯請所有參與者都回答問題1:影片裡是否有一個穀倉?
實際上,影片中根本沒有穀倉。
第一組參與者有85%能正確地回答出沒有見過穀倉;
第二組只有70%;
而第三組卻有90%以上的人能正確回答。
這是因為,帶有“穀倉”的提問本身就能讓參與者無意識地把“穀倉”重新整合進自己的記憶裡,而像問題2這樣隱蔽性更強的提問能起到更強的誘導作用。
在真實的案件中,目擊證人也要經歷無數次來自各方的盤問,這些問題本身就可能悄悄改變他們的記憶;而證人們卻可能以為是自己“記起來了”。因此,就像經典電影《十二怒漢》表達的那樣:即使是最誠實的證人的證詞,也不可全盤採信。
3
迷信背後是什麼?
養狗的同學一定有經驗:如果想讓狗狗學會一個新動作,就要在它做出這個動作之後獎勵一點零食。
而當“行為”和“結果”的關係被誤解的時候,就會產生迷信。
美國心理學家B·F·斯金納曾把8只飢餓的鴿子關在籠子裡,並固定每15秒投放一次食物。也就是說,不管鴿子做了什麼,食物總會出現——那麼,它們光等著不就行了嗎?
但一段時間後,有6只鴿子出現了奇怪的行為:第一隻不停轉圈;第二隻反覆將頭伸向箱子上方的一個角落;第三隻反覆仰頭;第四隻和第五隻反覆擺頭;最後一隻不停地“雞啄米”……
原來,鴿子把某一個動作和投食相繼發生的“巧合”,當成了固定的“因果”,進而形成了“祈食儀式”。
相比鴿子,人類當然更擅長排除巧合、分析因果——可如果面對的是天氣、疾病之類很難找到規律的事情呢?
在科學不發達的年代,也就只能像鴿子一樣“自欺欺人”地把巧合當成因果,搞點做法求雨、香灰治病之類的迷信活動了吧。
老一輩的那些迷信,現在看來都很愚昧落後;但我們自己可能也迷信著呢。比如,轉了錦鯉之後正巧考得很好,從此就堅信錦鯉的神奇力量,逢考必轉;用某種手勢在遊戲裡抽出了想要的卡,從此就把這種手勢當成了“歐皇儀式”……
僅僅把迷信作為一種心理安慰的話,沒什麼問題;
但一定不能將迷信奉為真理。被巧合所矇騙的人,和鴿子有什麼區別呢?
4
打著“科學實驗”的旗號,
就可以違背倫理道德了嗎?
1920年的小阿爾伯特實驗可以說是心理學最“出圈”的實驗之一,也被一些人稱為心理學最“恐怖”的實驗。
心理學家J·B·華生相信“恐懼”是可以被學會的,並找來一個9個月的嬰兒做實驗。這個叫阿爾伯特的孩子起先一點都不害怕小鼠之類的動物,但會被巨響驚嚇到。而華生就在阿爾伯特觀察小鼠時,突然敲出巨響把他嚇哭。重複幾次後,阿爾伯特不僅一看到小鼠就哭,還開始害怕兔子、白頭髮等相似的物體。
據此,華生得出結論:人能夠學會對特定的物體產生恐懼,就像巴普洛夫的狗學會聽到鈴響就流口水一樣。
但實驗結束後,華生沒有對阿爾伯特進行干預治療以消除他的恐懼反應,給這個嬰兒留下了相當嚴重的“心理陰影”。這一實驗也在學術界引起了關於實驗中倫理道德底線的討論。自實驗之後,美國心理學、倫理學等協會,規定了實驗倫理的合理範圍,嚴禁任何人,私底下進行,違背道德倫理的實驗。
華生的各種理論一度如日中天,但學界漸漸意識到,只關注外在行為、忽略內心世界,絕不是心理學的正確方向。直至今日,他的“黑歷史”還常常被用來提醒科研新人:科學研究雖然要理性客觀,但也絕不能違背倫理道德。
如果對更多經典的心理學實驗感興趣,推薦大家看看《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一本很好的心理學入門讀物。
或者,直接留言告訴小TIE你還想聽什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