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本人是從事軌道交通行業的,對於歷史又十分喜歡,因此便整理了軌道交通發展史以供大家參考,若有不足之處,請大家多多指正。
提起軌道交通,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鐵路,而鐵路多會引起大家聯想到綠皮車、高鐵、貨運列車。其實,軌道交通範圍很廣,通俗一點說就是執行在鐵軌上的交通,但是目前隨著技術創新,也有不需要鐵軌的交通工具,比如說超級大巴。下面我們就對中國的軌道交通發展歷程進行介紹。
第一階段:萌芽階段
中國自19世紀,隨日本及印度之後第三個修建鐵路的亞洲國家。早在1865年,中國國門在鴉片戰爭中被英國以炮艦外交開啟後,英國商人杜蘭德(Durand)為了向清政府宣傳鐵路的優越性,在北京宣武門外自資修建了0.5公里長的一小段“展覽鐵路”。但是,此條鐵路僅展示了鐵路執行的原理,並不是實際用途的鐵路系統。饒是如此,第一次見如此鋼鐵怪物,京城的百姓依然是莫大的驚奇,有的人甚至是恐懼之色。據徐珂的《清稗bai類鈔》記載,“英人杜蘭德於同治乙丑七月,以長可裡許之小鐵路一條,敷於京師永寧門(宣武門)外之平地,以小汽車駛其上,迅疾如飛,京人詫為妖物。”以“妖物”稱謂這一工業傑作,足見當時中國之閉塞,科技之落後。
1876年(清光緒二年),中國第一條真正運營的鐵路是由英國怡和央行擅自鋪設的吳淞鐵路,即從上海至吳淞,全長14.5公里。講到這裡,為什麼是由英國人鋪設鐵路?為什麼鋪設上海至吳淞的鐵路?為什麼是銀行牽頭進行?在這裡我們有必要對這一問題進行系統的解讀,大家是否還記得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戰爭結果英國勝,清政府失敗,並被迫於1842年簽署了中英《南京條約》,其中該條約有一項為“五口通商,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允許英人居住並設派領事”,既然開放了口岸,英國人自然就可以更大規模的進行茶葉與鴉片貿易,附圖為吳淞至上海的地理圖。
眾所周知,英國在19世紀已經是世界絕對的海上霸主,併力壓荷蘭人與西班亞人,而且設有東印度公司從事鴉片貿易。因此,修建鐵路,拉動中英間的貿易量,黃浦江清代時雖也有貿易船隻執行,但其暗沙多、吃水淺,無法通行噸位較大的貨船,英國人一看這不行啊,多影響中英貿易,不能多揩油了,便急於修建一條鐵路。吳淞至上海這條鐵路因其南緊鄰英租界,北至出海口,變得十分有利可圖,用咱們的話說就是“要想富,先修路”。
於是乎,英國人叫上了 美國人 於1865年向清政府提議修建一條鐵路,清政府上海道臺應寶時回覆7個拒絕理由,拒絕了其要求。倒不是清政府榆木腦袋,不開竅,實則吳淞歷來的戰略要地地位,扼住該戰略要地,就可以扼守滬、蘇、浙、皖幾省,因此清廷對於已入侵國家的這幫洋人十分的提防,而當時發起洋務運動之一的李鴻章也是反對洋人修建的。一來二去,英美見無法說清政府,這不行啊,白花花的銀子只能看著,不能賺,真是愁死個人,於是英國公司在美國駐上海副領事奧立維·布拉特福(Oliverb Bradford)發起下,於1872年未經中方同意就在上海成立了“吳淞道路公司”(Woosung Road Co.),並向上海道臺沈秉成呈交了徵地報告,詭稱公司要修築一條從上海市區通往吳淞的“尋常馬路”。沈秉成因太平軍進攻上海時,洋人保護上海有功;且又沒說是修建鐵路,難以直接拒絕,於是答覆。
就這樣,由英國人發起的這條自吳淞至上海的鐵路開始修建了,還沒等英國人高興太早,沈秉成在容許修建“道路”的同時也留有後著,即吳淞道路公司需要自行解決購地問題,地方政府並不會提供協助。結果,該公司在上海向民間購買私人土地,果然遇到麻煩,業主全都索取高價,墳墓廬舍成為最大障礙,在重視傳統與祖訓的中國,祖宗之地哪有那麼容易獲取呢。儘管如此,英國人望著建立鐵路後的白花花的銀子,哪能半途而廢呢,吳淞道路公司仍然強行徵購了上海至吳淞間長9.25英里(14.88公里)、寬約15碼(13.7米)的土地,並於同治十二年二月(1873年3月)宣佈已獲得土地所有權,有權興建“道路“。但由於徵地的原因,公司面隨即臨資金短缺,故英國商人於1874年7月28日在倫敦登記成立“吳淞鐵路有限公司”(Woosung Railway Co. Ltd.),接收了“吳淞道路公司”,並以英商怡和央行作為其在華代理人。
說起這個怡和央行,大家可能不是十分熟悉,但是說起英國東印度公司, 大家一定耳熟能詳。這個怡和央行的老闆,威廉·渣甸 就是東印度公司的離職員工,懷抱著遠大理想與英商印度士堅拿公司(INDO-SKINER)合夥先創辦了渣甸士堅拿洋行,從事向中國出口印度煙土,就是鴉片,賺取骯髒的第一桶金。而後,以渣甸士堅拿樣行為基礎,於1843年在上海成立了怡和洋行(早在1842年已在香港成立了怡和洋行)。這條鐵路本就有運送鴉片的一部分,而修建鐵路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沒有銀行貸款,單憑企業無法拿出如此龐大的流動資金。因此,二者一拍即合,聯手修建鐵路。
1875年,上海英商怡和(Jardine & Matheson)以“修路”為名,取得修建“吳淞路”的準許。同年十月,從英國聘請摩利臣 (G.J. Morrison )為吳淞路公司工程師。1876年1月起開始鋪軌,到了2月14日首次試車。數以千名的當地人圍觀“火車”試行,上海道臺馮俊光得知訊息方知上當,於是下令英商暫停興建鐵路,以便請旨再議。一個月後,英商以未聞答覆,繼續餘下的工程。同年4月,建造工程完工。7月1日,吳淞鐵路正式通車,並舉行了慶祝酒會。鐵路於翌日招待當地人免費試乘。吳淞路長約9英里(15公里),採用30英寸(0.762米)軌距,鋼軌每米重13公斤。可以看到凡是英國人修建的鐵路都是窄軌鐵路,像馬來西亞的鐵路為1000mm(米軌),南非的鐵路為1067mm,而我們國家現行的鐵路為1435mm(標準櫃),鐵路的寬窄影響車輛的執行速度,機車功率,進而 影響貨運載重。
好了,我們言歸正傳,該條鐵路的路線上有橋樑十五座,水溝二十處。鐵路訊號使用指標式電報進行站間閉塞。 據記載,鐵路建好後,觀看的人那是人山人海,但卻沒有紅旗招展。“此時所最有趣者莫如看田內鄉民……或有老婦扶杖而張口廷望者,或有少年荷鋤而痴立者,或有弱女子觀之而喜笑者,至於小孩或懼怯而依於長老前者,僅見數處則或牽牛驚看似作逃避之狀者,然究未有一人不面帶喜色也。”(《民樂火車開行》,《申報》1876年7月10日)
坐車的人多了,效益也自然非常可觀,“車輛往返每日六次,而客車皆擁擠無空處,即城內終年幾不出門外半步者,聞有此事亦必攜家眷一遊”(《民樂火車開行》,《申報》1876年7月10日)。有人統計,“從1876年12月1日至1877年8月25日,共運客16萬多人次,平均每英里每週可賺27英鎊”,吳淞鐵路里程總計接近十英里(14.5公里),據此推算,每月利潤則近980鎊,一年可達到一萬多鎊,“與英國國內鐵路日利潤率相當”。(金士宣、徐文述:《中國鐵路發展史(1876-1949)》),怪不得英國人執意修建鐵路,同時這也印證了我國自建國後至今大力發展鐵路行業的英明之舉。
然而,沒有一成不變的事情,1876年8月3日,火車執行一個月後,到江灣鎮以北的鐵道時,軋死了一名行人。訊息傳出,鄉民大憤,抗議聲浪迭起。新任的上海道臺馮焌光本來就是一位守舊官僚,迷信風水,當然也有守護領土的責任心,對修路一事早有不滿,他找到英領事麥華陀,要求司機以命償命。英方則根據不平等條約中規定的領事裁判權,宣佈司機無罪釋放,民人更加憤怒。為了避免更大沖突,英使威妥瑪下令英商於8月20日停駛火車並暫停鐵路續建工程,中英雙方圍繞路權展開談判。
中方以英商欺騙築路在前,要收回鐵路,英國則考慮到本國收益,拒絕交回路權。經過多輪協商,雙方各讓一步。10月24日,中英雙方在南京簽訂《收買吳淞鐵路條款》:吳淞鐵路由中國買斷;中方收買價格為28.5萬兩白銀,分三期付清;在價款沒有付清之前的一年內,火車可由洋商承辦客運,但不許辦理貨運。哎,可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國家自主權受限制,未經許可的違章建築竟要先支付在銷燬,真是豈有此理!
由於清政府一時拿不出太多資金,鐵路由英方繼續辦理,風波也暫告一段落。1876年12月1日,吳淞鐵路恢復營業,上海至吳淞全線通車。1877年10月20日,吳淞鐵路在英國人經營一年後,正式被購回,清政府不顧英美的反對,毅然將鐵路拆除。倆月後,至12月18日,路基被剷平、站房被拆毀。隨後,車廂、機車、鐵軌等被運往臺北,後又遷到高雄,也未再利用,日久天長,大部分設施被海水侵蝕,部分機車在1883年又被運回,用於修築開平煤礦鐵路,幾經輾轉,已經形同廢鐵。中國第一條運營鐵路也就此夭折。
拆毀鐵路,今人看來,必然是荒唐無稽之舉。可清廷何以冒天下之大不韙,頂著外國的勢力強行拆毀鐵路,也是有原因的。曾經的三任兩江總督李鴻章、劉坤一和沈葆楨都各有說辭。李鴻章認為,“京畿為天下根本,長江為財賦奧區,但能守此最要次要地方,其餘各省海口邊境,略為佈置,即有挫失,於大局尚無甚礙。”他視吳淞一帶為僅次於京畿的重地,豈可拱手讓人,因此李鴻章在吳淞鐵路談判中始終堅持“收回自辦”。劉坤一則考慮吳淞炮臺的軍事地位,“雖不足以關鎖長江,亦可捍衛蘇、松各郡”(朱壽朋:《光緒朝東華錄》)。沈葆楨在給好友郭嵩燾的信中流露出無奈,“鐵路弟所極願辦者,無如吳淞非其地也,起卸貨物,則偷漏之端,防不勝防。”(陳支平:《臺灣文獻彙刊》(第四冊))可見,政治、軍事等因素是清政府拆除吳淞鐵路的重要原因。吳淞鐵路雖被拆除,但中國修建鐵路的汽笛已經拉響。1898年,維新變法期間,上海至吳淞炮臺鐵路再次通車,全長16.1公里,只不過這次是中國人自己營建的。
雖然看似鬧劇,但是清政府及中國的有識之士第一次見識了鐵路,也第一次見識了西方先進鐵路科技的強大,能為國家帶來不斷的收入與利潤,增加國家經濟實力。而其後,引領辛亥革命的孫中山先生也更是對於修建鐵路推崇備至,甚至有自己的規劃。
……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