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序 :
七十二年前這個時候,在以徐州為中心,地跨江蘇、山東、河南、安徽四省的廣大戰場上,有八十萬國民黨軍隊,六十萬共產黨軍隊以及五百萬民工,投入了一場規模罕見的大決戰。
這是一場決定兩黨命運的終極決戰,經過兩個多月的鏖戰,中國共產黨最終取得完勝,一舉拿下長江以北的半壁江山。此後十個月時間,狂飆般席捲整個中國,一個新的國家橫空出世。
這是一場震古爍今的大戰,其戰役規模在整個中國歷史上也是數一數二,在世界軍事史上,都堪稱奇蹟的經典戰例。
中國共產黨透過二十七年的奮鬥,終於實現了問鼎中原的夢想。
這場位列三大戰役之首的淮海戰役,國民黨稱之為徐蚌會戰。
因為雙方兵力懸殊,最終解放軍以少勝多,人少的還動不動就包圍了這人多的。當然,這種共產黨軍隊獨特而擅長的運動戰,在這場戰役中得以淋漓盡致地發揮。
極具傳奇色彩的是,戰役之初,國、共兩黨的領袖都沒有想到,這場戰役會打到這麼大規模,會打出這樣的結果。
更加令人驚奇的是,這場大戰的主要提出者、組織者和指揮者,是一個沒有上過任何軍校、士兵出身的將軍,他的名字叫粟裕。
而這場戰役的展開,是從粟裕的“抗命”開始的。
因為毛澤東所構想勝利之路,原本是另外一條。
一,粟裕“抗命” :
一九四七年三月,蔣介石調集六十五萬大軍進攻陝北和山東,毛澤東被迫放棄延安。內戰打到這個時候,共產黨的根據地被壓縮到了極限。
如何扭轉嚴峻的不利局面,是轉戰中的毛澤東一直在思的考問題。
國民黨當時的精銳作戰部隊,擁有兩倍於中共的優勢兵力,裝備上的差距也是天壤之別。蔣介石的意圖是以強勢的軍事實力速戰速決。
“存人失地,人地皆得;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面對嚴峻的局面,毛澤東自然不會按對手的節奏出牌。以他看來,國民黨每佔一個大城市,就相當於背上了一個包袱。共產黨則佔據廣大的農村,如魚得水,遊刃有餘。
面對國民黨軍隊勢在必得的高壓進攻,毛澤東反手一劍,刺向國民黨要害部位。他一邊轉戰陝北,一邊電令中原野戰軍千里躍進大別山,華東野戰軍和陳賡的太嶽兵團配合,把戰場引到國民黨統治的中心地區。
此舉非同小可,極大改變了全國的戰場形勢。國民黨措手不及,急於調動大軍對中原野戰軍圍追堵截。而這次戰略躍進,成為中國共產黨由守轉攻戰略轉折的開始。
雖然劉鄧大軍在挺近、建立新的根據地時,腹背受敵,付出了巨大代價,12萬大軍銳減至5萬。但其戰略地位居功至偉,國民黨軍隊再也不能全力進攻,而不得不處於區域性防守的態勢。
一年過去,這個戰略行動顯示出了豐碩而具有決定性的效果。
全國的解放軍已經相繼粉碎了國民黨軍的全面防禦,戰爭節奏大大加快。中原地區已經成了前沿陣地,國民黨部署了大量重兵集團,對共產黨部署在中原地區的軍事集團形成很大威脅。
1948年1月,隨著四平的解放,東北根據地已經逐漸連成了一片,正規軍和地方武裝兵力已達百萬之眾。而國民黨軍隊已經被壓縮在瀋陽、長春、錦州幾個大城市,兵力對比和戰場態勢以及經濟方面處於越來越不利的局面。
東北的完全勝利已成定局。毛澤東的思維放在了令東北野戰軍南下北寧線,佔領錦州、唐山一線,“關門打狗”,全殲東北國民黨軍的戰略構想。
在中原方面,已經東渡黃河,進入河北的毛澤東計劃派華東野戰軍南渡長江,進一步把戰場引入長江以南的國民黨統治核心地區。
“變中原為華北,變江南為中原”。
恰在此時,劉、鄧也致電毛澤東,希望以友軍的行動,調動中原野戰軍當面之敵,以大範圍機動作戰,吸引中原之敵回援,減輕劉、鄧在大別山的壓力。
透過軍委常委會研究,和與華野電報溝通後形成決議。軍委開始計劃從華野現有的七個縱隊中,分出三個縱隊組成“東南野戰軍”,並相繼制定了編制序列及幹部組成名單。
東南野戰軍的番號,軍委計劃在南下渡江成功後即行公佈,並且專門為之印製了新的印章,和“東南流通券”,下撥了大批銀元,以備這次戰略行動使用。
這時的華東野戰軍司令員陳毅,因參加中央十二月會議恰巧正在楊家溝中共中央駐地。毛澤東找他過來,談了華野“第二次戰略躍進”、渡江南下的考慮。
陳毅表示完全同意軍委戰略計劃。經過商議,定下了以粟裕為東南野戰軍司令員,率三個縱隊南下渡江的戰略方案。
1月27日,時任華東野戰軍副司令員的粟裕接到電報,與參謀長陳士榘、政治部主任唐亮等人進行了認真研究。
他們認為,渡江南下作戰是個大的戰略行動,需要做好方方面面的準備。比如大量調配幹部、有關地圖和宣傳品、籌措糧草、建立新根據地的有關準備等等,倉促之間很難做好。
粟裕向軍委發電,就目前部隊狀況而言,最好是暫緩過江。軍委很快覆電表示同意,但明確渡江南下方針沒有改變。按軍委指示,華東野戰軍抓緊展開了各項準備工作。
2月份,根據中央軍委命令,艱苦卓絕的劉鄧大軍轉出了大別山,與陳粟和陳謝三軍協力,準備打殲滅戰。大別山的困難局面已經過去。
3月,華野的陳士榘、唐亮會合陳賡、謝富治的太嶽兵團,拿下三省要衝、中原重鎮洛陽,全殲邱行湘的青年軍206師。
4月初,陳毅回到華野司令部所在地濮陽,聽到粟裕對南下渡江的看法後,卻讓他大吃一驚。
孟良崮戰役後,粟裕就一直鍾情於集中優勢兵力,打大的殲滅戰。
此次經過近三個月的仔細考慮,他認為南下渡江屬於無依託作戰,沒有根據地,且面臨層層截殺,整個過程中勢必會損失一半以上部隊。況且分兵後,江北的兵力也會大大削弱而面臨巨大危險。分兵後兩個戰場的殲敵困難會無限放大,與其這樣,不如集中優勢兵力在黃淮地區打大的殲滅戰。
陳毅陷入沉思,目前,國民黨軍在中原地區重兵雲集,而在此之前,全國戰場的解放軍還沒有舉行過大規模殲滅戰的先例,一般都控制在中等規模狀態。
在中央軍委戰略方針定下以前,我們是可以提出自己意見的。但如今已經形成決議,華野司令部已經接受了中央軍委的命令,拒絕執行無異於抗命。
但一向光明磊落、沒有私心的陳毅,在聽取了華東局其他同志意見後,也鼓勵粟裕堅持自己的見解,大膽向中央軍委陳述自己的意見。
4月18日,粟裕向中央軍委發去了電報,陳述自己的意見。在此之前,他已經以個人名義向中央軍委提出過暫不過江的提議,雖然已經形成決議,但中央軍委依然進行了複議,複議結果:維持不變。
4月22日,中央軍委接到了粟裕再一次發出內容更加詳盡的電報,看到電報中用了“斗膽直陳”的字樣。此舉一方面說明了粟裕的自信和決心,另一方面也從側面反映了粟裕對自己“抗命”的壓力和不安。
電報發出後,粟裕心中一直忐忑不安,再三要求改變毛澤東以及中央軍委的決議,無疑是一次以下犯上的挑戰。以至於接到中央軍委回電時,雙手竟有些微微顫抖。
二,城南莊 :
軍委電報內容並沒有責怪和駁斥之意,讓陳毅、粟裕二人於4月25日至31日之間,到河北平山縣中央工作委員會駐地,開會商議粟裕提出的個人意見及戰略構想。
陳、粟二人正在就走後工作做周密安排,中央軍委發來電報,就會議地點改在河北阜平縣城南莊。4月27日晚上,陳、粟二人離開濮陽,30日到達阜平縣城南莊。
當時的毛澤東、周恩來和任弼時正在從陝北往西柏坡行進當中,於4月13日與朱德、劉少奇會合與河北平山縣,後轉往阜平縣,準備去蘇聯會見斯大林,後由於戰事吃緊等種種原因,未能成行。
因東北問題,毛澤東當時正在生氣,對周恩來說:“林彪現在壯得很,手上有一百萬軍隊,經濟也超過了對方,膽子卻是越來越小,2月份就叫他南下北寧線,兩個月了他還是這個態度,要不然請他來軍委,我去東北算了。”
原來,儘管毛澤東的指示很明確,堅持東北野戰軍南下北寧線,奪取錦州、山海關、唐山一線。雖然一開始電報口氣是協商性的,但帶有明顯的傾向性。
而處在一線的林彪卻有著自己的想法。他認為,錦州城防工事堅固,又有15萬重兵把守。1947年夏季打四平久攻不下,敵人援兵到來造成被動,林彪刻骨銘心。
再加上大軍南下,如果瀋陽的二十多萬敵精銳部隊從側後出擊,華北傅作義再東進出關聯合夾擊,就會重蹈四平覆轍,甚至有毀滅性危險。
林彪指揮打仗,從來就是把謹慎作為第一信條,除非萬不得已,他是輕易不會違背這個原則的。因此,他建議先打長春。
周恩來對南下北寧線有個形象的比喻,打長春是揪尾巴的戰法,打不到要害,只能傷其區域性。而取錦州是卡脖子的戰法,能封住東北大門,從全域性看,能解決根本性問題。
從歷史角度看,林彪關注的是東北,毛澤東看到的則是整個中國戰場。
拿下錦州,不光是考慮東北戰局。如今共產黨在東北從兵力到經濟,已經全面佔有巨大優勢。
毛澤東擔心一旦打下長春,也就等於打掉了蔣介石一個包袱,會促使東北國民黨軍隊全盤退到華北。如果影響全國解放戰爭的程序,是毛澤東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來來往往十數份電報,林彪一直強調南下北寧線的各種困難和不利因素。東總名義還不夠,林彪還聯名羅榮桓、高崗、陳雲、李富春、譚政、劉亞樓幾個東北局成員致電中央軍委。
周恩來勸道:“既然是東北局的集體意見,我看只能原則上同意他們的意見,但還是要再次強調南下北寧線的重要性。”
毛澤東思忖良久,點頭同意。
要東北局理解中央全域性戰略,需要時間。毛澤東選擇了妥協與等待,但在長篇電報中始終傳遞著一個資訊,同意先打長春,但不等於放棄他原來南下北寧線的構想。
同意的前提,是鑑於當時蔣介石還沒有下定決心從東北全線撤退的跡象,還有時間可以等待。
在東北問題上,從本年2月起到錦州之戰的展開,毛澤東至始至終沒有動搖過讓東北野戰軍南下北寧線的決心。他與林彪這個“大略之爭”一波三折,雙方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用電報你來我往,爭論了八個月之久。以後的電報態度越來越堅決,口氣也越來越嚴厲。
為一個戰略構想,來往電報之密集、戰略部署的搖擺不定而反覆調整,在整個解放戰爭時期,是極為罕見的。
最終在羅榮桓的努力勸說之下,林彪下定決心聽命軍委決定,排除萬難,部署展開錦州攻堅戰。(詳情見本文作者的【“戰錦方為大問題!”解讀毛澤東盤活解放戰爭全域性的戰略性勝負手】文章)
就是在這樣一個情況下,陳、粟二人來到了阜平縣城南莊。
當時周恩來和任弼時已經先到了西柏坡,由於在此次召開書記處會議上,要聽取粟裕關於中原地區軍事戰略構想的重要性,二人又趕回了城南莊。
1948年4月30日,面對兩大戰區的“抗命”,毛澤東將在這個臨時駐腳的阜平縣城南莊做出不同的抉擇。這個不知名的小村莊,一時也承載了東北、中原兩大戰區的戰略決策的選擇。
毛澤東站在全國戰局的高度,要求東北野戰軍南下北寧線,攻擊錦州、山海關、唐山一線。錦州是連線關內外的咽喉,拿下錦州,連線關內外的大門就此關閉,意味著國民黨在東北全境的大勢成了一盤死棋。
更加重要的是,也避免了以後華北和中原戰場上,戰略走向的複雜化。
毛澤東對中原戰區的戰略構想,在當時的條件下,也是正確而合適的。
中原地區國民黨軍隊重兵雲集,可以說,聚集了國民黨全國最大的一個戰略集團。而解放軍在此之前從來沒有打大規模殲滅戰的先例,此前一般都控制在中型規模。
派一支軍事集團插到敵人後方核心地區,建立根據地,把敵人戰線拉長,將敵人重兵集團分散開來,然後集中優勢兵力陸續加以殲滅,是共產黨最獨特而拿手的戰略戰術。
變中原為華北,變江南為中原,依次層層往敵佔區推進,各個擊破,直至全國解放。這是毛澤東解放戰爭戰略思路的主線。
也正是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瓦解了國民黨的重點進攻,將戰場引到了敵人後方,是敵我攻防轉換的成功戰略,才有了現在的大好局面。
如果華野暫不過江,在敵人重兵雲集的黃淮地區打大仗,可以說,這個決心影響深遠,就粟裕的提議,很可能將毛澤東準備各個擊破的勝利之路,提前演化為戰略決戰。
與毛澤東強調對林彪南下北寧線,從始至終堅決的態度不同,書記處擴大會議上,在粟裕對自己的戰略構想方面,做了全面彙報和分析之後,毛澤東堅定華野三個縱隊南渡長江的意圖,開始發生了動搖。
三,戰神粟裕 :
毛澤東說過:“照一般規律,總兵力和裝備不超過對方,決不可進入戰略決戰。所謂戰略決戰,簡單說,就是賭國家的命運,賭軍隊的命運。這個賭字啊,很不好聽,可又想不到一個更恰當的字,來代替它。就是這麼一回事,啪的一下,全壓上去。”
現在單從敵我力量對比上看,顯然不是發動戰略決戰的時機。
但毛澤東還曾經說過:“抗日戰爭快不得,解放戰爭拖不得。”
風險無疑很大,但提前進入戰略決戰,可以大大加快解放戰爭的速度。尤其對於陳、粟領導的華東野戰軍,解放戰爭初期,殲敵最多,戰功最為突出,往往能創造奇蹟。
從士兵到將軍的粟裕,雖然沒有上過任何軍校,但磊落的陳毅用人不疑,把軍事指揮權全部交給了他。
軍中盛傳“陳不離粟,粟不離陳”。陳毅豪爽而威望巨大,善於處理各方面的關係;粟裕謹慎而才蓋三軍,軍事上如魚得水。正是二人的相得益彰,才打出了華野的威名。
從資料上講,二人懸殊巨大。陳毅資歷深厚,在紅四軍時任政治部主任,地位僅次於朱、毛,當時的小陳毅六歲的粟裕才是個班長,二人的合作始於抗日戰爭時期,陳毅慧眼識珠,放手重用。
據說在組建華東野戰軍時,正是陳毅向中央建議,說軍事上,由粟裕多下決心。
“七月分兵”後,華野一度吃了敗仗。粟裕致電中央,請求處分。又是陳毅向中央建議道:“我黨我軍自己培養的軍事家並不多,粟裕、陳賡脫穎而出,他們將可能與林彪、劉伯承並肩齊驅,成為我黨我軍偉大的收穫。”
陳毅信任放手粟裕的同時,也給粟裕掃清各種障礙,可以說沒有陳毅,粟裕很難放射出他驚世駭俗的軍事指揮才華上之巨大光環。
使粟裕真正開始進入毛澤東視線的,是解放戰爭初期。當時國民黨十二萬大軍進攻蘇中,粟裕率三萬人迎敵,連打七仗,仗仗連勝,七戰七捷。面對四倍於己的敵人,居然打出殲敵六萬的驚人戰績。
此戰過後,毛澤東多次讓粟裕獨當一面,粟裕均謙虛推辭。
林彪曾這麼評價他與粟裕:“我們兩個由於經歷不同,而形成了不同風格。
我因為長期以來,肩負保衛黨中央的重任,又是毛主席直接指揮的主力,我的擔子很重,打仗較為慎重。一般情況下,有了七成把握才打,只有五六成把握,風險太大,不能打,等到有了八九成把握,又會失去戰機,無仗可打!
而粟裕同志呢,長期遠離中央孤軍作戰,一般情況都是在敵人包圍的態勢下打的仗,不冒險就無法生存,養成了他敢於冒險的特點。”
每逢粟裕的作戰案例,林彪必是仔細整理研究,讚歎道:“盡打神仙仗!”
粟裕,抗日戰爭時期初露鋒芒,逐漸爆發出驚人的軍事才華,在波瀾壯闊的解放戰爭時期,達到了巔峰。四個野戰軍之中,他所指揮的華東野戰軍(後整編為第三野戰軍)殲敵最多,戰功卓著。
關於華東野戰軍,在蔣介石的日記中,用了四個“最”字評價:“共軍五部中,就我的觀察,以陳毅一部最為頑強,訓練最精,詭計最多,肅清最為困難。”
早在東北戰局尚未明朗時,陳、粟大軍以就一系列的勝利,成為整個中國共產黨軍隊中的最大的亮點。
在林彪發起遼瀋戰役之前,全國解放軍的戰績,華東野戰軍獨佔鰲頭。而粟裕的軍事才能,從決戰黃橋、蘇中七戰七捷、魯南戰役、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到後來的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到席捲東南沿海、兵臨臺灣海峽,仗仗都風格不同,規模越打越大。
尤其是此次的淮海戰役,是決定兩黨命運的一次生死大戰,從構想到指揮,與劉伯承、鄧小平、陳賡一起,將中原三路大軍整合起來,完成了六十萬勝八十萬的戰爭奇蹟。毛澤東讚許:“淮海戰役,粟裕第一功!”
投靠蔣介石的岡村寧次曾經在南京一個軍事小組,專門探討粟裕的作戰特點和規律,得到的結論是:“此人打仗經常是破常規、出奇招,常常在你想不到的地方、想不到的時候狠狠地咬你一口,毫無規律可尋。”
粟裕敢與“抗命”的自信,來自於此前“萬馬軍中取上將人頭”的一戰。國共戰史上著名的“孟良崮戰役”,就是粟裕在山東指揮的一場“挖眼珠子”的戰役。
華東野戰軍面對兩倍於己的敵軍,竟在強敵環伺之下,全殲了擁“三萬虎賁”的國民黨最為精銳的王牌、“五大主力”排名第一的整編第74師。
這一仗讓粟裕意識到,解放軍完全有能力與國民黨進行大兵團作戰。這也是粟裕敢與“抗命”,三番五次“斗膽直陳”,以圖改變中央軍委決議的原因之一。
事實證明,粟裕打的就是你看起來根本不可能贏的險仗。就以往卓越的戰績,讓本來認為決戰時機尚不成熟的毛澤東動了心。這才叫陳、粟二人前來城南莊,在書記處擴大會議上,闡述他們的戰略構想和具體實施方案。
四,軍令狀 :
我們所經歷的歷史中,一些名不見經傳的人物或者地方,在經意或不經意之間,經常能站到能改變歷史程序的關節點上。
解放戰爭期間,河北阜平縣小小的城南莊,在關鍵時刻,成了扭轉歷史的地方。
“斗膽直陳”的粟裕,在這裡改變了毛澤東和中央軍委的一個重大戰略計劃。
會議一直開到5月7日,粟裕就與中央軍委的異議方面,從形勢分析、過不過江的利弊得失、自己的戰略構想、而後作戰的基本方針、戰術計劃安排等方面陳述了自己“抗命”的理由。
他的論述終於打動了中央軍委、打動了不是能夠輕易被說服的毛澤東。會議結果,毛澤東雖對自己的決定有所保留,但基本採納了粟裕的建議。
在軍隊的高階將領中,極少有人敢於對毛澤東的決斷提出質疑和反對意見。他一旦做出決定,特別是深思熟慮後的重大戰略決定,鮮有改變的先例。
創造過無數戰略奇蹟的毛澤東,並不是一個能夠輕易被說服的人。
能改變毛澤東的戰略構想,改變了中央軍委一個已經形成決議的重大戰略計劃。正因為他是粟裕,也因為他過人的膽魄和方案實施的合理性。
同時,事後輝煌的結果也證明了毛澤東擇善而從之的品格,和廣闊的胸懷。
從他對東北戰局南下北寧線的不容置疑,到聽取粟裕對戰略決議的改變,也恰恰證明了毛澤東對全國戰局把握上的遊刃有餘,和他雄才大略的決策能力。
現在既然粟裕改變了軍委決議,暫不過江,留著江北打大仗,那毛澤東理所當然地向粟裕提出殲敵十一二個旅,相當於十萬人的殲敵目標。這與粟裕指揮華野的總兵力相當。
粟裕很感激,但壓力也可想而知。
當時中原地區國民黨軍有25個整編師,共57個旅。當時國民黨的“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74師已經被粟裕全殲,新一軍和新六軍在東北,第五軍和第十八軍就在中原戰場。
解放軍在中原戰場上,共16個縱隊。華東野戰軍7個、中原野戰軍6個、陳謝太嶽兵團2個。
無論在兵力還是在裝備上,粟裕都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他說道:“我深感自己肩上擔子的沉重,覺得這次是向中央軍委立了軍令狀。我一定要把仗打好,用勝利來回應黨中央和毛主席的期望。同時透過實踐來檢驗自己的戰略構想,證明在中原黃淮地區,集中兵力打大殲滅戰是切實可行的。”
這次書記處擴大會議上,由於中原野戰軍各方面尤其是幹部上的缺乏,中央決定陳毅到中央軍區、中原野戰軍工作。讓粟裕全面接管華東野戰軍的軍、政工作。
政治上,中原局鄧小平為第一書記,陳毅任第二書記。軍事上,劉伯承任中原軍區及中原野戰軍司令員,鄧小平為政委,陳毅任中原軍區及中原野戰軍第一副司令員,李先念任第二副司令員。
在粟裕再三推讓和要求下,中央決定,陳毅仍兼任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粟裕任代司令員兼代政委。
中央在人事上這樣安排,一方面,要在中原打大仗,就要加強中原局和中原軍區的領導。再一方面,放手讓粟裕在軍事方面發揮更大、更全面的作用。實際上,這也是陳毅曾多次向中央提出的建議。
5月30日回到濮陽後,陳毅和鄧子恢帶著大量幹部前去中原軍區。
陳毅走後,粟裕統一指揮華東野戰軍第1、3、4、6、8、10縱隊和中原野戰軍第11縱隊以及兩廣縱隊和特種兵縱隊,發起了豫東戰役。
他先派陳士榘、唐亮率第3、8縱隊從許昌地區向東南方向的淮陽移動,誘使邱清泉的第五軍往淮陽調動。自己率華野第1、4、6、10縱隊、中野第11縱隊、兩廣縱隊和特種兵縱隊,趁機渡過黃河到達菏澤、鉅鹿一線,正式進入中原戰場。
至6月15日,國民黨即刻快速調集包括第五軍在內的十一個整編師,聚集於魯西南,準備跟粟裕決戰。
五,一戰達標 :
在粟裕看來,留在中原的第一仗,不但要打,而且必須打好。如今強敵環伺,自己的主力尚未集中,打援兵力不夠,粟裕遂決定,先開啟封,後殲援敵。
開封是省會,蔣介石不會坐視不管。粟裕打算國民黨派兵來援時,在運動中尋機殲敵。
6月16日,粟裕對第3、8縱隊下達了攻擊開封的作戰命令。其餘部隊分別阻擊邱清泉、孫元良、胡璉兵團。
至22日,以一萬多人的代價,拿下了開封,殲敵三萬八千多的同時,也證實了自己的攻堅力量,為之後的濟南戰役提供了信心。
開封失守,南京震驚。蔣介石嚴令邱清泉兵團和駐守菏澤的劉汝明兵團火速向開封推進。另外,命令第六綏靖區副司令長官區壽年率整編七十五、七十二師迂迴包圍開封。
這正是粟裕期望看到的戰場態勢。
26日,他下令退出開封的同時,給劉、陳、鄧部致電,請他們幫忙阻擊側翼的國民黨第十八軍。等引誘邱清泉兵團進入開封后,自己至外圍圍殲區壽年兵團。
等到29日區壽年率領的整編七十五師和新編二十一旅,被粟裕團團包圍的時候。邱清泉才意識到,粟裕放棄開封根本就是一個巨大的陷阱。他立即命令部隊向區壽年靠攏。
殘酷的阻擊戰開始了,整編第五軍是國民黨中央軍嫡系主力,全機械化美式裝備,營以上單位都配有重炮和坦克,再加上飛機配合轟炸,戰況空前慘烈,呈陣地白天攻破,晚上再奪回來的拉鋸戰狀況。
邱清泉在前進了五公里後,就再也推不動了。最艱難的阻擊戰,發生在宋時輪的十縱陣地之上。十縱兩天兩夜沒有吃飯睡覺,陣地上已經被炸成一片火海,傷亡數字觸目驚心。
粟裕原本要求十縱在一線陣地阻擊一天,二線陣地阻擊一天。但十縱面對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的第五軍全方面立體的炮火覆蓋,和步兵全力進攻下,在一線陣地堅守整整十個晝夜,一步沒退。
“排炮不動,必是十縱!”,至此之後,十縱列入華東野戰軍第一序列的頭等部隊。
阻擊戰如火如荼,葉飛的突擊兵團也在對區壽年部開展著艱難的圍攻。六縱副司令員皮定均親自上前線督戰,激烈的戰況讓雙方都打的精疲力盡,到了比拼意志的時刻。
7月1日,粟裕下達了總攻擊命令。一縱從南面、四縱從西面、六縱從東面開始合圍攻擊。
戰場外圍南側,中原野戰軍也在頑強地阻擊著前來增援的胡璉第十八軍。只有東側黃百韜率整編第二十五師,以機械化行進快速殺來。許世友的山東兵團已經來不及阻援,情況十分危險。
粟裕急派中野11縱向東阻援,同時給攻擊部隊下達命令加快突擊。晚上10點左右,三面合圍的解放軍逼近包圍了區壽年兵團指揮部。區壽年突圍不成,被解放軍活捉。
圍殲剛剛結束,還沒等撤離戰場,黃百韜的整編二十五師突破中野11縱陣地快速推進,離這裡不到20裡地。如果讓其靠近,安全撤離就會有問題,即使撤出,也會被追擊而持續惡化。
7月3日,粟裕急令剛剛經過激烈戰鬥的華野第4、6縱隊向東跑步迎擊。第二天兩廣縱隊和特種兵縱隊趕到,配合葉飛兵團將黃百韜部反包圍於帝丘店。
5日發起總攻時,由於部隊太過於疲勞,除1縱外,4縱、6縱、8縱都沒有到達指定戰鬥目標。
到6日上午,黃百韜眼看邱清泉部無法快速增援到位,自己部隊的糧食和水都發生了危機,空投的藥品根本不夠近萬名傷員使用,處於了絕望狀態。
他下令開始焚燒檔案,槍殺俘虜,給前沿陣地打電話,要求官兵跟他一起“成仁”,要求解放軍突入時,死拼到底,臨死前要求向天大喊“領袖萬歲!”死而後已。
但是,黃昏後,絕望的黃百韜突然發現攻擊減弱了。
粟裕已經不具備殲滅黃百韜的條件了,因為部隊的疲勞程度已達極限,邱清泉的第五軍、胡璉的第十八軍、劉汝明兵團已經越來越近,再不脫離戰場,就有自己被合圍的巨大危險。
7月6日下午6點,粟裕下達了向隴海路以北轉移的命令。
黃百韜在最後一刻得以死裡逃生,他獲得了蔣介石親自頒發的青天白日勳章。濟南戰役前後,以他的整編二十五師為骨幹,擴充了大量軍隊,組成了國民黨第七兵團,黃百韜任兵團司令長官,即將加入徐蚌會戰。
邱清泉被斥責救援不利,一氣之下回浙江老家休養去了。之後,以自己第五軍為骨幹的國民黨第二兵團組建,與以第十八軍為骨幹組成的第十二兵團一起,先後加入了徐蚌會戰(我方稱淮海戰役)。
持續二十晝夜的豫東戰役結束。
這場被粟裕稱之為“最複雜、最劇烈、最艱苦”的戰役,以傷亡三萬三千人的代價,全殲了區壽年兵團,打擊了黃百韜部,削弱了邱清泉部,殲敵九萬四千人。
粟裕僅此一戰,便已完成了毛澤東和中央軍委給他下達的、留在中原打大仗的殲敵數字。
豫東戰役硝煙未落,劉伯承、鄧小平下達了襄樊戰役的作戰部署。
7月16日黃昏,經過十四個晝夜的激戰,中原野戰軍以傷亡三千七百人的代價拿下襄陽,殲敵兩萬一千人,活捉國民黨第十五綏靖區司令長官康澤,副司令長官郭勳祺。
此戰使解放軍控制了漢水中游,威脅了國民黨軍的總後方,有力牽制了武漢白崇禧集團。這一戰役的重要性,在即將開展的淮海大決戰中真正顯示出來。
後記 :
波瀾壯闊的解放戰爭剛剛打了兩年,國共兩黨歷經多次交手,力量消長終於發生了足以改變中國命運的重大變化。
1946年6月時,國民黨總兵力430萬人,其中正規軍200萬人;而解放軍總兵力只有127萬,正規軍不過67萬。
到了1948年8月,國民黨總兵力下降為365萬,正規軍198萬;而解放軍總兵力上升為280萬,正規軍已發展到149萬,佔領城市568座,控制著全國三分之一的人口。
武器裝備也進一步縮短了與國民黨主力兵團的差距。工兵、炮兵形成了一定規模,在大兵團協同作戰、運動戰、攻堅戰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成功經驗。
1948年9月8日至13日,抗戰勝利後參加人數最多、也是撤離延安後的第一次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在西柏坡召開。史稱“九月會議”。
會議提出的口號:“軍隊向前進,生產長一寸,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由游擊戰爭過渡到正規作戰。
任務為建軍500萬,殲敵正規軍500個旅。五年左右根本上打倒國民黨。
第一年具體分配:東北野戰軍和華北第2、3兵團負責殲敵36個旅;華東野戰軍負責殲敵40個旅;中原野戰軍包括陳賡、謝富治兵團負責殲敵14個旅;西北野戰軍負責殲敵12個旅;華北第一兵團負責殲敵14個旅(7月份殲滅國民黨8個旅包括在內)。
從這些數字可以看出華東野戰軍的出眾之處。
1948年9月16日至24日,華東野戰軍攻克濟南,殲敵10.4萬,活捉國民黨第二綏靖區司令長官王耀武。此役切斷了國民黨軍南北兩線戰略聯絡和呼應,周恩來評價:“三大戰役的序幕,是濟南戰役!”
10月15日,林彪南下北寧線,攻克了錦州。連線關內外的大門就此關閉,意味著國民黨在東北全境的大勢成了一盤死棋。
隨後,劉伯承、陳毅、鄧小平指揮中原野戰軍攻克鄭州,復奪開封。
毛澤東愉快地宣佈,原來預計五年打倒國民黨,現在只需一年,就可以將國民黨統治連根拔起了!
粟裕攻克濟南後,致電中央軍委,正式建議發起淮海戰役。
國民黨國防部也出臺了“徐蚌會戰”的作戰方案。
在豫東戰役後,毛澤東就由此看到了集中主力在長江以北與國民黨主力決戰的前景。10月10日,他正式起草了中央軍委的通知:人民解放軍第三年仍然全部在長江以北、華北和東北作戰。
這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重大決定。這個決定來自於粟裕深遠的戰略眼光和入木三分的“深思熟慮”,以及他的“抗命”和“斗膽直陳”。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那就是連毛澤東都沒有想到,隨著中原戰場的戰役越打越大,粟裕的這次“抗命”,竟然成為一場改變兩黨命運的一次巨大戰役最初的藍圖。
從古到今,徐州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自古大小征戰五十餘次。正是在這個古戰場上,決定了多少代王朝的興衰更替。
如今,“問鼎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即將再次上演。不同的是,此次隨著交戰雙方的不斷加碼,逐漸演變為一場曠古未有的巨大戰爭。
隨著這場巨大戰役的結束,人民解放軍南下渡江時,目標不再是建立根據地,而是席捲整個南中國……。
(後續請待本文作者文章《鏖戰碾莊圩—黃百韜臨死也解不開的三個迷》)
深度挖掘歷史,一起傳播正能量。歡迎關注@逸峰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