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天晴氣爽,為防止書籍因受潮而腐壞或遭到蟲蛀,古代的讀書人會將書本拿出來晾曬。這種習慣逐漸被引申為文人墨客顯露才學的一種雅稱,也被戲稱為“曬肚皮”。
古籍善本一直是文人心中的珍寶,今天不妨一起來看看古人的書本,在曬書的同時探究古書背後的故事。
書籍的發展和普及經歷了漫長的過程。隋唐以前的書籍傳播只能透過手抄完成,數量非常有限,而且在傳抄的過程中錯漏大都難以避免。當時的書若請人抄錄,只有官方和富貴之家才承擔得起。批次印刷書籍,還要等到印刷技術成熟後才能得以實現。
雕版印刷術在隋唐時出現,宋朝邁入全盛時代。之後,隨著活字印刷、套色印刷等技術的完善,圖書種類和印量增加,價格降低,知識逐步走向大眾。“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印刷技術的發展也為科舉制度的建立打下基礎。
雕版印刷最先應用在印製宗教畫。現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實物,一件為敦煌藏經洞所出刻印於公元868年的唐代《金剛經》,另兩件分別是在西安和成都發現的刻印於唐代的《陀羅尼經咒》。
唐代,社會穩定、經濟繁榮、文化發達,造紙、制墨技術的成熟為雕版印刷在書籍和風俗畫等領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唐代詩人元稹為白居易的《長慶集》作序,其中就說到當時揚州和越州一帶有人將白居易和他的詩“繕寫模勒”,在街上售賣或用來換酒。“模勒”就是刊刻的意思,這是現存文獻中有關雕版印刷的最早記載。
一本書的製作需要十幾道工序,其中雕版環節至關重要。雕刻的木板一般選用質地均勻細密的棗木或梨木。刻版前,先將寫好的紙樣反貼在木板上,用刻刀刻出陽文反字,其餘空白部分剔除。版面刻好後刷印、裝訂成冊,一本書就完成了。
宋代作為中國文化最為繁盛的時期,在繪畫、書法、瓷器等領域都達到了一個高峰。比如,提到古籍善本,佔據翹楚位置的一定是宋版書。無論是坊間流傳,還是高階拍賣,歷來有“一頁宋版一兩黃金”的說法。
“講究”是現代人對宋版書的整體評價。由於參與刻書的人群主要是皇家、官員、文人,他們都具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和審美水平,因此出版的書籍勘校嚴謹、刊刻精美、版式舒朗、紙墨考究、裝幀大氣,堪稱精品。
與宋代之後的各朝古籍相比,宋版書最讓人稱道的就是其寫刻之美。在這個雕版印刷蓬勃發展的時期,寫刻還沒有形成固定的字型和風格,翻一翻那些歷經劫難流傳至今的宋版書,我們就會感受到這種百花齊放的美。據專家考證,除了一些名家書寫,甚至是作者本人手書上版的作品外,繕寫者大多是籍籍無名的書手,但以今天人們的眼光看,每冊宋版書都是精彩的書法作品。難怪美國學者卡特在《中國印刷術源流考》一書中說:“以雕版精善而言,中國曆朝印刷,殆無能超過宋代。”
現代社會,隨著鐳射照排和四色印刷技術的普及,印書便利了很多。但是,總有一些人“痴迷”於雕版印刷。他們不遺餘力地依照舊時傳統工藝,雕版印刷、線裝成書,上圖展示的《唐茶詩鈔》就是歷經四年才刊刻完成的。
“最美的語言,必是詩。最好的生活,需有茶。茶詩是茶美學的寶庫,傳統印刷術承載著中華文化的基因。所以我想用最美的古書形式來呈現最美妙的茶詩。”茶文化專家楊多傑這樣寫下做《唐茶詩鈔》一書的初衷。
中華文化的精妙不僅僅存在於文字裡,它還融入到古人的點滴生活中。回看古人的生活,豐富而親切,總能讓我們發現中華文化的深遠。
近年來,傳統文化日漸復興,宋代“四般雅事”鬥茶、插花、掛畫、薰香也流行起來,還有好事者做了中國版的秘密花園。依託於傳統年畫題材,雕版印刷出墨線圖稿,還配以人物故事等解釋,讓現代人在塗塗畫畫中感受千年雕版的味道,墨香氤氳的餘韻。
【在自然中感知天地,於日常中收穫驚喜】
作 者:燕 楓
編 輯:黃 今
籤 審:何 宇
林 純
製作人:汪 鑫
監 制:洪 琳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華語環球節目中心新媒體
END
世界精彩 盡在掌握
魅力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