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都都幹了些什麼》作者:林欣浩
上一次說到,洛克拋棄了笛卡爾等人的天賦觀念說,並認為人的心靈開始時就像一張白紙,向它提供精神內容的是經驗,而休謨則主張我們對於因果的概念,只不過是我們期待一件事物伴隨另一件事物而來的想法罷了。可人們研究科學最重要的一條規律就是因果律,休謨卻毫不猶豫地拿因果律下手,這讓其他的哲學家們措手不及。
一個是休謨的懷疑論,另一個是科學的決定論,在大家看來,這兩個極端的觀點是無論如何都調和不了的,那哲學之路又該怎麼走下去呢?
這時候,出現了一位偉大的哲學家,企圖調和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並被大眾認為是繼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後,西方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康德。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妄想解決一切的哲學家們。

俗話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康德真是這句話的典型代表。他相貌醜陋,身高只有一米五二,如果你在馬路上遇到他,沒準還會嘲笑他的其貌不揚。可就是這樣一個人,成了任何後輩哲學家都無法繞過的高峰。
在康德那個時代,既沒有電視也沒有廣播,人們沒事做的時候就只能聚聚會、吃吃飯,可這兩樣康德都不喜歡。他是一個標準的宅男,天天窩在家裡看書和通訊。別的學者為了增長見聞都到處去遊歷,而他只短暫地離開家鄉的小鎮一兩次,最遠只到過100公里外的地方。
康德起床、吃飯、寫作的時間非常精確。據說,他每天都要在下午的同一個時間出門散步,一分不差,以至於鄰居都根據他散步的時間來對錶。你是不是覺得有些誇張?這樣一個怪人誰會喜歡他呀。但正是他對時間無比嚴格以及事實謹慎的習慣,造就了他的成功。
康德的家境不好,父親只是個馬鞍匠,在他上大學時常常因為經濟貧困而休學。可康德沒有放棄,在父親去世之後他一邊謀生一邊讀書,用八年時間換來了碩士學位,還在大學當上了老師。

但無權無勢的康德,只能作為編外教師拿著微薄的薪水度日,就這樣,他又熬了十五年,透過不斷的申請、失敗、再申請,在46歲的時候終於獲得了教授的職位。不得不說,康德這種不到最後一刻,絕不輕言放棄的精神,這也是一個偉大的哲學家所必備的品質。
雖然養家餬口很艱辛,但康德始終沒有停止對哲學的研究,他醞釀了一本哲學鉅作《純粹理性批判》,並解決了決定論和懷疑論的矛盾。
康德認為知識是人類同時透過感官與理性得到的,經驗對知識的產生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要素。人類需要透過理性的框架來獲得外界的經驗,把經驗轉換為知識,沒有理性就無法感知世界。因此理性與經驗一樣,是獲得知識的必要條件,二者缺一不可。
但事物本身與人所看到的事物是不同的,人永遠無法確知事物的真正面貌。所以康德說,人類感覺到的世界,是“物自體”經過“先天認識形式”加工後得到的東西,我們應該把它叫作“表象”。什麼是“物自體”?就是世界的真面目,“先天認識形式”是專門負責加工它們的機制。
舉例來說,我們在生活中看到的房子啊、汽車啊等,都是表象,而房子和汽車的真面目是物自體,我們只能接收到表象,卻永遠無法知道它們真實的樣子。
康德巧妙地把世界分成了兩部分,一個部分完全不可知,另一個部分則可以用理性把握。不可知的那部分因為永遠都不可知,對我們的生活自然沒什麼影響力,因此,只要我們在可把握的世界裡好好生活,理性就又能起到它的獨特作用了。
這麼看來,表象的世界也是符合因果律的,那哲學家們不就可以繼續研究科學,探究表象世界的規律了嗎?休謨的“懷疑一切”也拿我們無可奈何了。

有人說,康德透過限制理性可認識的範圍,使得理性適用於表象的世界,既承認了科學的合理性和價值,又給“物自體”罩上了“先天認知模式”這一360度無死角的保護殼,自然而然地給自由意志留下了存在的空間,真是太有智慧了。
也有人說,康德的“物自體”存在一定的問題。既然人類用任何方式都無法感知到物自體,那麼這個永遠藏在表象背後的物自體不就是個多餘的概念了嗎?我們還費力去研究它做什麼?

而且康德還有自我矛盾的地方,“存在”的概念在他看來,只存在於先天認識形式中,那麼,怎麼能認為物自體是“存在”的呢?話說回來,康德自己都說物自體是不可知的,那他怎麼又能對物自體知道這麼多?
說白了,哲學家們就是不斷地提出新的想法,再不斷去驗證、推倒、重建、再驗證,生命不止,折騰不息。
於是,費希特和謝林出現了,他們對康德的理論進行了不同程度上的修補。雖然他們也是哲學界的名人,卻仍然不能阻止其他人對康德的質疑。一個叫囂著“物自體根本就不存在,康德是個大騙子”的男人來了,他就是黑格爾。

康德去世後,留下了很多沒完成的著作和筆記,幾乎是在同一時間,黑格爾開始了《精神現象學》的寫作,他想要把全世界都統一到自己的哲學理論之下。
那麼,黑格爾的理念是什麼呢?
鑑於之前“哲學家們提出很多觀點,又被一一推翻”的歷史,黑格爾急迫地想要終結這種情況,他想讓哲學的探索之路到自己就完美地結束了,不會再有後人質疑並打破。
於是,黑格爾創立了一個歐洲哲學史上最龐大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並極大地發展辯證法。他認為真理就是世界是變化不止的,並不是固定不動儲存在世界某處的。而世界越變化到後面,我們就越接近真理。也就是說,世界的變化不是無序的,而是有方向的,因為一個又一個新的理論代替舊的理論的過程要符合一定的規則,這就是辯證法。
後人認為,黑格爾的辯證法揭示了事物的發展規律,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否定孤立的靜止的真理觀,認為人與世界是相互影響的,都是很有價值的。

但新的合題可以解釋老的正題與反題,也會引入新的反題,如此發展,週而復始,才能揭示世界本來的面目,但黑格爾的如意算盤還是打得太早了。
黑格爾認為自己已經搭建了一座宏偉的哲學大廈,實現了哲學家的終極夢想,可他的理論很快就被一個叫叔本華的年輕人挑戰了,作為康德思想的繼承者,叔本華是如何做的呢?讓我們一起期待下一節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