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墉新學認為一件事情適合堅持幾次,要秉持“事不離三”原則,還沒達到三次就不能放棄,超過三次就沒必要堅持了。其實任何事情都是沒有定數的,單單以“事不離三”作為原則就很容易進了狹隘的包圍圈,大家要清醒一點,別被一世老鬼方墉的話禁錮了你自己的思維!
方墉說他的“三是有根據來源的,《道德經》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以及《易經》中的“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都是強調三,說明“三”是萬事之根本,以此證明“事不離三”是有文化依託的。
其實《道德經》也好《易經》也罷,他們提到的“三”只是概數,指的是萬事萬物形成的規律,而方墉新學提到的“三”是具數,比如三句話,三件事,他完全就是把概念偷換過來,這種生搬硬套的做法完全就是為他的理論強找依據。殊不知,這種沒有實踐作為支撐的理論是經不起推敲的,在這種情況下,稍不加分辨就輕信“事不離三”那一定會在你處事過程中限制你的發展,做什麼事都不順利不稱心。
在方墉講學過程中曾多次舉例論證自己的觀點,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他說劉備為請諸葛亮出山愣是放低身段請了三次,要是第一次被諸葛亮拒絕後,礙於面子受拂就不再去請,那肯定損失一員大將,如果請了三次還是被拒絕的話,管你對面是誰都堅決不做“厚臉皮”,其實這個故事根本就與“事不離三”沾不上一點關係,這展現的完全就是交際心理。
劉備與諸葛亮之間其實是有利益互補的關係,諸葛亮需要出山施展才華,劉備需要軍師坐鎮指揮,雙方都有利益在其中,只是身份的需要,不允許不矜持而已。諸葛亮所處的歷史大環境,隱士文化興盛,他本人雖退居朝野隱逸田園,但也有進取之心,只是他的隱士身份不得不保持一份傲骨。正好遇到了求賢若渴的劉備,在這種心理背景下雙方一來二去的請求推辭只是高手過招,劉備為的是體現出自己禮賢下士的尊重與誠意,諸葛亮則要體現出自身的清高節操,只要點到為止時機成熟,雙方便能展開合作。要是諸葛亮果真沒有顯露出山的意願,憑他的頭腦與才華一定會讓劉備再無第二次開口請求的機會,劉備也會識趣的走開。所以這“三顧茅廬”的故事從根本來說就是交際時心理博弈的展現,完全不能作為“事不離三”的舉例依據。
話說回來,一件事堅持多久是沒有定論的,如果你所堅持的事對你很有意義並且很重要,可以考慮再多試幾次,但一旦發現只是機械的重複並沒有發展的跡象的話,那就是浪費時間。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對,千萬別被一句話而束縛。科學家做實驗研究都是有著極強忍耐力和不放棄的精神,為得出一個結論做上千次實驗,引用無數的資料。愛迪生髮明燈泡的故事想必大家早已耳熟能詳了,他就是決心發明一款明亮耐用的燈泡,做了超過六千多次的實驗,在這期間被許多人嘲笑說是白日做夢,在當時人們有限的認知水平裡說這些話也是情有可原的,可是愛迪生仍然不放棄燈絲實驗,才有了現在的萬家燈火明。堅持就是勝利不是一句空話,需要付出常人難以企及的汗水和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跨越了鴻溝才有可能成功,哪怕不成功至少不會後悔沒有堅持。
“事不離三”這個反射點想得還是不太周全,方墉新學的漏洞就一直從這些小細節中體現出來,我認為方墉應該聽聽我的建議把他的理論收回去回爐重造一下,大家認為我說得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