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雖然很落後,在各個方面都比較差勁,但是不得不承認,在文學上還是有突出的表現,特別是在這一時期的小說,無論是寫作技巧,還是對於作品的理解能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僅僅一部《紅樓夢》,便足以傲視群雄;另外吳敬梓的《儒林外史》;蒲松齡的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李汝珍創作的《鏡花緣》等等,這些作品同樣流傳很廣,受到了無數讀者的追捧。
小說可以視為一個獨立的世界,在那個世界裡,一切由小說家做主,至於怎麼去創作,完全憑藉個人的經歷,還有對於情節的把控。但是很顯然在古代,特別是在清朝小說,並不是主流,無非是文人的消遣之作;比傳統的文人,還是以詩詞為主,畢竟幾千年來詩詞代表著正統,最能夠體現出文字的精華,還有文字獨特的美。
清朝的詩人儘管不是太突出,至少無法和唐朝那些大文豪相媲美,不過也有一些優秀的詩人,其中龔自珍、袁枚、鄭板橋、黃景仁、趙翼等人,相對來說比較有影響力;以其中的趙翼來說,其詩通俗易懂,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論詩五首》、《野步》、《讀書所見六首》,這些作品無論是流傳程,還是其內在的核心價值,並不贏於唐詩。
趙翼(1727——1814),清代文學家、史學家,字雲崧,號甌北,又號三半老人,江蘇陽湖(江蘇常州市)人。趙翼最為大眾所熟知的作品是《論詩五首》,在這五首詩中,充分地展現出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還有對於詩歌的理解,其中的名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可謂是婦孺皆知,成為其流傳最廣的名句,另外還有《野步》,也是難得的佳作,這首詩意境唯美,寫出了完全不一樣的秋美景,可以媲美唐詩。
峭寒催換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遊。
最是秋風管閒事,紅他楓葉白人頭。
《野步》即獨自在原野外散步,除了突出散步時的心情,還有就是抓住了秋天的特點,以此為切入點,著重描寫秋天的景色。這一類描寫秋色美景的作品,在唐詩中比比皆是,對於後世的詩人來說難度很大,如果稍稍寫得不好,很有可能落入俗套。趙翼在這首詩中很顯然是反其道而行之,並沒有平鋪直敘,則是以另一種視角來展現,從而讓這首詩更具有韻味。
第一二句著實平淡無奇,沒有很突出的地方,無非先是從天氣開始著筆,然後描寫自己如何一個人出門散步,“峭寒催換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遊。”只要一到了秋天,天氣就開始逐漸轉涼,料峭的寒風讓人瑟瑟發抖,好像是在催促人們儘快換上厚重的棉衣,一個人拄著柺杖到郊外去遊玩。在這兩句中,最讓人叫絕的是第一句中的“催”字,用得可謂是出神入化,立馬營造出了一種陰涼之感,也體現出了秋天的寒意。
當然整首詩最精華的部分是後兩句,在詩人看來秋天並不美,甚至秋風還有點管閒事,“最秋風管閒事,紅他楓葉白人頭。”這裡一個“管”字用得很巧妙,每年秋天來臨之後,秋風也緊隨而至,那秋風最愛多管閒事,只要秋風起,不但把楓葉變紅了,還讓人的頭髮變白了。深秋季節,秋風漸起,那個時候寒風瑟瑟,楓葉變紅了,並且還帶來了紛紛揚揚的雪花,落在人的頭上,好像在一夜之間使人頭髮花白。
趙翼這首《野步》清新脫俗,寫出了一種獨特的美,也寫出了詩人當時的一種心境,這種情景交融的描寫,讓整首詩更具有感染力,也更加有畫面感。可見在清朝的詩人中,趙翼可以算是比較優秀的詩人之一,而這首詩也是寫出了新意,從另一個角度來描寫秋天,無論是意境,還是寫作技巧都是一流,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足以媲美唐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