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隨著七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的編制、修編及實施,作為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北京不斷探索和實踐“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這一重大問題。
70年來,伴隨著偉大祖國的復興之路,北京逐步發展為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那麼,北京城是如何一步一步成長為如今的模樣?面對新時期、新階段,首都城市發展又面臨哪些新挑戰、新問題、新機遇?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之際,讓我們一起回顧歷史、思考未來。
“北京城市故實”專題立足北京“四個中心”的城市戰略定位,從城鄉規劃、自然資源、建築工程、市政交通、文化生活五個方面,按照新中國成立後的30年(1949-1978)、改革開放後的30年(1979-2012)、黨的十八大以來(2012-至今)三個階段,講述北京城市“故實”(注:“故實”指有歷史意義的事實),帶您重溫北京城市規劃建設發展的故事,展現新中國成立以來北京城市規劃建設之路和輝煌成就。
新中國成立到2000年是北京居住區規劃建設的重要發展時期。從“鄰里單位”、“大街坊”,到現代化的居住小區,居住區的形態、配套發生了數輪改變。北京居住區規劃建設的發展反映了各個時代居住區規劃理念和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是新中國首都歷史的見證。
新中國成立初期
1948年,全市城鎮住宅建築面積共有1350多萬平方米,絕大部分是明清時代遺留下來的四合院平房。城區和關廂地區的居民住房,由於年久失修,60%以上已成為危漏破舊房屋,全市人均居住面積4.5平方米。
1949年新中國建立以後,一方面加強了對原有住房的維修管理;一方面進行住宅建設。當時在資金、建材、技術和施工等諸多條件的限制下,興建了一批磚木結構的平房住宅,成行成排佈置,人們稱之為“排排房”。從1949年至1952年共建住宅156.9萬平方米,平均每年建設39.2萬平方米。
新中國建立初期,都市計劃委員會提出的《北京市總體規劃草案》中首次提出了“鄰里單位”的設想。每一個鄰里人口約5000人,高速車輛幹道繞其外圍,不讓穿行裡內。鄰里則以小學、文娛設施、日用品供應設施組成鄰里中心,四周建造住宅。
1953年,北京市委規劃小組提出的《改建與擴建北京市規劃草案的要點》中提出:“在新建地區應採取大街坊制度,一般9~15公頃。為節約用地和市政設施投資,建築層數一般不低於四五層。廣場周圍主要街道兩側應有七八層以上或者更高的建築。街坊要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綜合建設,配套建設文化福利設施,安排綠地和兒童遊戲場,保證居住區有充分陽光和新鮮空氣。”
當時建起的生活區,其規劃佈局是由方格式路網分隔成若干街坊組成。每個街坊佔地約1~2公頃。住宅沿四周道路邊線佈置,並強調軸線和對稱。這種稱為“周邊式”或“雙週邊式”佈置的住宅區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和中期比較普遍,如百萬莊住宅區、三里河住宅區等。“雙週邊”組合形成的院落,與周圍道路隔開,能為居民提供安靜的居住環境。但由於過多地追求形式,產生了許多死角和陰影面,不利於通風和日照。且住宅組團內部迷離曲折,因此以後很少採用。
1957年引進了小區規劃的理念,開始用小區代替過去的街坊。小區的最小規模是以能設定一個小學校為基本條件,最大範圍決定於生活服務設施的服務半徑,且受周圍道路的約束。小區規劃的設計原則,都按城市交通不穿越小區,小孩上學、送託和居民購買日常生活用品可不出小區考慮,從而為居民提供安全、清靜、方便、舒適的居住環境。
從1953年至1957年,共建住宅759.5萬平方米,平均每年建151.9萬平方米。1957年以後,北京居住區建設逐步向“六統一”(統一投資、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施工、統一分配、統一管理)方向發展。
大躍進和三年困難時期
1958年,在全國反浪費的形勢下,一度出現了片面強調節約的傾向。當時提出了建設小面積通用住宅的方針,在車公莊、洪茂溝、永安裡、三里屯等地,蓋起了百餘萬平方米“窄、小、低、薄”的低標準住宅,室內夏天悶熱,冬天冰冷。在群眾的呼籲下,這一偏向很快得到糾正。根據北京市總體規劃,不久將住宅建築標準作了適當提高。這一時期的住宅有單元式、短外廊、長外廊、內天井、躍層式以及獨院式、坡地式等。一般為4層或5層,有平頂也有坡頂。
1958年以後湧現出一大批形式多樣的居住小區。如成街成片相結合、多層高密度的虎坊路小區,公共設施比較齊全、商業沿街佈置、綠化環境優美的和平里小區,佈局活潑、道路曲折的水碓小區,結合裝配式大板住宅工業化施工的特點、爭取戶戶朝南的龍潭小區等。1958年至1962年共建住宅538.8萬平方米,平均每年建107.8萬平方米。
“文化大革命”時期
“文化大革命”期間,統建工作停止,住宅建設轉向以零星、分散為主,在市區內採取“見縫插針”、填平補齊的方法建設住房。為改善勞動人民居住條件,填平了金魚池,建起了簡易樓。當時的簡易樓建築標準為每戶建築面積32~34平方米,3層磚混結構,預製2.5釐米厚的槽型樓板,外牆厚24釐米,層高2.7米,簡易門窗、無紗窗、無暖氣、無煤氣、戶內無衛生間,上下水分層設定。這種簡易住宅樓共建98萬平方米,居住條件極差,群眾意見很大。
1975年,北京市政府決定集中力量建設前三門大街南側住宅樓。工程以住宅為主,相應地配置了為居民服務的商業、服務業、文教、衛生、街道服務設施和各項市政公用設施。這是1949年至1975年以來北京市統一建設規模最大、高層建築最多的工程。
前三門大街住宅樓的規劃建設在當時過於追求住宅數量,以致在用地狹窄的條件下,建設規模超出了合理規劃的限度,建築密度過高,建築標準偏低,只考慮了沿街“一層皮”的規劃安排,缺乏整條大街縱深的綜合考慮。為了追求住宅數量,板樓儘可能拔高,塔樓因唐山大地震和建築控制高度要求又削減了好幾層,致使建築缺乏高低錯落的變化,板樓、塔樓幾乎一般高、一般齊。1966年至1976年共建住宅690.2萬平方米,平均每年建60.7萬平方米。
改革開放後的發展時期
1977年至1983年《北京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方案》經中央原則批准,城市住宅建設快速發展,共開發統建居住區和居住小區60多片,其中由市城建開發總公司統一開發建設的有36片,規劃設計的住宅和配套設施的建築面積920萬平方米,竣工578.9萬平方米,其中竣工住宅建築面積476.2萬平方米,摺合8.35萬套住房,有29.2萬人陸續遷入新居。
長期以來,北京的職工住宅欠賬很多,為了緩解日益尖銳的住房矛盾,自20世紀70年代中期起北京市大力發展住宅建設。至70年代後期,北京成片居住區開發建設的重點開始由城區轉向近郊區。
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統建住宅區分佈示意圖(圖片來源:《北京志· 城鄉規劃卷· 規劃志》)
隨著居住區和小區的大量興建,建設地點逐步擴充套件到三環路內外,且分佈廣泛。東部有勁松、團潔湖、小莊、二道溝、高家園、左家莊、香河園、十字坡、西壩河東里、垡頭等;北部、西北部有塔院、薊門裡、西三旗、文慧園、魏公村、櫻桃園、五路居、雙榆樹、黃莊南、人大北路、萬泉河等;西部有古城、老山南、馬連道、蓮花河、西便門等;南部有蒲黃榆、劉家窯、西羅園等。住宅建設規模從以往幾千人或萬餘人的小區,擴大到2~3萬人以上的居住區,如勁松(一、二期工程)、團結湖(一、二期工程)和左家莊居住區,用地都在40公頃以上,總建築面積超過50萬平方米,可居住3~5萬人。
勁松居住區,攝於1983 年(圖片來源: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自從興建前三門大街高層住宅以後,北京的高層住宅建設迅速發展。特別是進入80年代,新建住宅中的高層比例不斷上升,一般居住區、小區內的高層比例從25%~30%增加到50%多,有的已超過60%。高層住宅的層數已從10~12層發展到16、18、20層,甚至更高。與住宅層數提高密切相關的人口密度也越來越高。
由於居住區的規模大、人口多,必須配備足夠的公共設施和生活服務設施,使人們經常性的基本生活需要在居住區內得到解決。1981年,結合當時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一套公共建築定額指標,要求每個居住區配置比較齊全的商業、服務業,文化設施,醫療設施,公用設施以及出租汽車站、公共交通場站等)共50項。要求居住小區配置小學、托幼、糧店、副食店、菜店、早點鋪、小百貨店、腳踏車棚、公廁等最基本的生活設施26項。在這一階段前期規劃建設的勁松、團結湖、左家莊居住區基本上是按照上述要求配置的。
1992年《北京城市總體規劃》中明確要求,住宅設計要多樣化,各具特色,豐富多彩,增加可選擇性,避免千篇一律。首都規劃委員會提出,居住區規劃要做到“舒適、方便、安靜、優美、安全”,並制定了《北京市“九五”住宅建設標準》,同時對居住區的技術指標進行了修訂,對小區無障礙規劃設計、綠化、容積率等均作出新規定。
為了提高居住小區規劃建設的質量和適應小康社會的要求,建設部在1994年釋出了《關於編制2000年小康型城鄉住宅科技產業工程專案實施方案的通知》,其目的是根據2000年實現小康目標的戰略要求,促進科技與工程緊密結合,帶動住宅產業發展。1979年至1995年,北京市新建住宅約8000萬平方米,是改革開放前30年住宅建設總量的3倍。
20世紀90年代最大的居住區———望京新區(圖片來源:《北京志· 城鄉規劃卷· 規劃志》)
供稿單位:北規院弘都規劃建築設計研究院品牌策劃和社群培育中心
本文圖片由供稿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