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很早就認識到了經濟建設的重要性,並積極探索加強經濟建設的政策制度。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就提出:“只有我們戰勝了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只有我們實行了有計劃的有組織的經濟建設工作,才能挽救全國人民出於空前的浩劫。”進入全民族抗戰階段後,他又指出,必須重視經濟問題,因為“長期抗戰中最困難問題之一,將是財政經濟問題,這是全國抗戰的困難問題,也是八路軍的困難,應該提到認識的高度”。
中國共產黨廉政簡史
¥58
購買
1940年,抗日戰爭進入最艱難的時期,各抗日根據地的生存舉步維艱。陝甘寧邊區人民幾乎到了“沒有衣穿,沒有油吃,沒有紙,沒有菜,戰士沒有鞋襪,工作人員在冬天沒有被蓋”的絕境。晉綏邊區耕地面積下降到戰前的84%,勞力減少了1/3,牛、羊減少了60%,驢騾大牲畜減少了80%,糧食產量下降了1/3,棉花產量只有戰前的30%,民間紡織業幾乎完全停頓,人民生活困難,就連部隊也只能以野菜充飢。戰勝嚴重的經濟困難,擺脫生存絕境,成為邊區軍民的頭等大事。
“用最少的錢,辦最多的事”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各根據地的信條。各根據地紛紛倡導節儉廉潔的風尚,實行精兵簡政、自力更生,發動大生產運動,形成了廉潔自律、艱苦奮鬥的作風,與公然舞弊、賄賂橫行、以貪汙為能事、以清廉為傻瓜的國統區和敵佔區形成了天壤之別。在全民族抗日戰爭時期,我們黨繼續發揚艱苦奮鬥作風,各級領導厲行節約,帶頭過艱苦生活,不搞特殊化,為節約運動的開展起到模範帶頭作用。
陝甘寧邊區政府主席林伯渠以堅持“待客開水不裝煙,領得衣被用三年”,贏得了廣泛讚譽。
林伯渠在延安住一間窯洞,全部家當就是一堆書和一個鋪蓋卷。他平時和大家一起吃大灶,穿補丁衣服。為了給公家節省汽油,林伯渠下鄉辦事能不開車絕對不開車,基本都是騎馬或者毛驢。他每月五元錢的津貼全部拿來為同志們添置書籍和文化用品。因為身材高大,很難領到合適的衣服,他就一直穿著不合身的軍裝。被子短了冬天實在冷,就用麻繩將蓋腳的那頭捆起來,像睡袋一樣用。
林伯渠還在1944年為自己制訂了一個生產節約計劃:一是在農業生產上交糧食局細糧二石(用變工合作方法);二是收集廢紙交建設廳;三是自1944年1月25日起,戒絕吸外來紙菸;四是棉衣、單衣、襯衣、鞋襪、被褥、手巾、肥皂,完全不要公家供給。
各抗日根據地領導幹部紛紛以中央領導為榜樣,積極營造崇尚廉潔的風氣。
在淮北抗日根據地,彭雪楓、鄧子恢、吳芝圃、張震等同志在艱苦的革命環境中以身作則,自覺發揚艱苦奮鬥精神,從不搞特殊。新四軍四師師長彭雪楓,只有一床用了七八年的舊被子,風吹雨打,早已破舊不堪,但他補了又補,直到犧牲都沒有更換。
各根據地的基層幹部黨員又以根據地領導為榜樣,拿著最低的津貼,做著最艱苦的工作。
當時,各根據地取消薪俸制,實行津貼制。所有工作人員像士兵一樣,按月領取一定的津貼。如淮北革命根據地,每個公務人員除了機關供給的必需物資外,每月津貼標準為縣長6元、區長5元、鄉長4元,可以說是世界上最低廉的官俸。1937年,中共中央西北辦事處頒佈的《陝甘寧邊區議會及行政組織綱要》中規定,邊區正副主席、邊區參議會正副議長及廳處負責人,每人每月津貼5元,一般工作人員的津貼則為1元至1.5元,如勤務員和炊事員就是1元。按照當時邊區的物價,1元錢的購買力大概是三四十斤蔬菜,或是2斤清油,或是100斤柴火。1942年,抗日軍政大學對幹部生活水平展開調查,結果顯示幹部生活水平普遍低於工人和農民。
就是這樣一種不看重地位高低,不計較報酬多少,崇尚清廉自律的思想境界,使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如此複雜的環境中,形成了清正廉潔的社會風尚。這種新風尚吸引著四面八方的有志青年奔赴延安,為中國革命的未來積聚了磅礴力量。
(本文節選自人民日報出版社《中國共產黨廉政簡史》,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