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平領導力研究 水平思維 智慧世界
風雲滾滾我談笑 卅萬敵軍任我調
蔣介石第二次“ 圍剿” 慘遭失敗後, 仍不死心, 再次糾集30 萬重兵, 自任總司令, 對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第三次“ 圍剿” 。但是, 紅軍在毛澤東親自指揮下, 採取了“ 避敵主力, 打其虛弱” 的方針, 和“ 磨盤戰術” , 大膽穿插於敵人重兵之間,一週之內, 連續三戰, 三戰皆捷。 敵軍始終撲朔迷離, 不知我軍主力所在。 起初, 我軍巧妙地穿過敵軍空隙, 大踏步東進以後, 敵人依然驅兵向西、 向南急進, 日夜輾轉於興國以北的崇山峻嶺中, 直到我軍在蓮塘、 良村、 黃坡給了他們一連串沉重打擊之後, 才恍然大悟, 連忙轉旗向東, 向著我軍主力合擊過來。敵 軍採取大包圍態勢奔向黃坡地區。 其部署是: 陳(誠) 羅(卓英) 挺進縱隊4 萬餘人, 由西北長驅疾進; 蔣(光鼐) 蔡(廷鍇) 韓(德勤) 挺進縱隊4 萬餘人, 由西南方向逼近; 趙(觀濤) 衛(立煌) 蔣(鼎文) 三師跟蹤而進; 孫連仲軍兩萬餘人由東南, 朱紹良的左路軍由正北和東北方向猛力進迫。蔣介石以為使用如此優勢大軍, 分進合擊, 抓住紅軍決戰, 一舉消滅之, 是毫無問題了。這樣想有他的道理。 當時, 我軍兵力不過3 萬餘人, 而且剛剛經過二次反“ 圍剿” 的大戰和蓮塘、 良村等連續戰鬥之後, 部隊尚未得到休整。 而敵人的兵力超過紅軍六七倍, 且又經過嚴密部署, 從四面八方包圍奔殺過來, 氣焰十分囂張。大敵當前, 怎樣才能挫敗敵人的狂妄企圖、 達到殲敵的目的呢? 多謀善斷的毛澤東, 沉著地命令部隊在山裡休息, 他和他的戰友們一起研討情況, 制定勝利的決策。部隊一休息就是三天, 這三天真是不簡單啊! 瞭解敵情的同志個個心理忐忑不安, 注視著偵察人員川流不息地來來往往。 但是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信念: 有毛總政委在這裡, 一定有辦法制服敵人。紅軍總部住在楊寨村, 連日來, 毛總政委、 朱總司令、 葉劍英總參謀長在總部辦公室地圖旁研討軍情, 聽取偵察員彙報敵情, 謀劃著打敗白匪“ 圍剿” 的通盤大計。
不平凡的三天即將過去, 然而情況愈來愈嚴重。 在總部的軍用地圖上, 藍色簡頭形成的包圍圈越來越小, 情況正在飛速惡化……第三天下午, 黃公略、 羅炳輝等領導同志, 都齊集在總部開會。 直開到天將黑時, 毛澤東宣佈會議暫停, 併發出了出發的命令。部隊出發了。 總部同進也離開楊寨村, 向南翻過幾座山。部隊走了約20 多里路, 來到永豐、 寧都、 興國三縣交界的地方, 毛澤東命令部隊停下來。 這是一個峽谷的谷底, 毛澤東叫傳令兵把地圖鋪在沙灘上, 點亮馬燈, 壓著地圖紙角, 首長們再次圍著地圖坐下, 繼續開出發前暫停的會議。 經過認真的分析敵情, 毛澤東最後決定: 十二軍向東北方向佯動, 吸引敵人的注意, 誘惑和調動敵人, 將敵人牽走; 我軍主力透過興國那個缺口, 跳出合圍圈子, 進到泰和附近, 廕庇休整,以便以逸待勞, 殲滅敵人, 粉碎“ 圍剿” 。 同時, 又親自向十二軍軍長羅炳輝仔細地交代了任務, 要十二軍一路上揚旗鳴號, 大張聲勢, 誘敵人誤以為紅軍主力由此突圍, 吸引敵人出擊, 以調動和分散敵人。十二軍在羅炳輝軍長和譚震林政委的率領下, 穿過敵人空隙之後, 一路浩浩蕩蕩, 向北直插, 果然, 蠢豬似的敵人跟著來了, 我軍又怕把敵人甩得太遠, 便走走停停, 保持不即不離狀態, 緊緊地牽住了敵人的鼻子。行軍逾夜, 天色大明, 敵人的飛機跟上來了, 在十二軍行軍縱隊上空嗡嗡亂轉, 左歪右斜地向下偵察。
為了更有效地誘惑、 麻痺敵人, 上級傳來了命令: “ 拉開距離, 旗子開啟!” 於是, 部隊的距離拉的更長了, 一個連線成一個營的架子; 有紅旗的展開紅旗, 無旗的拿出了各種花色包袱皮, 高高地搖晃著。 走到塵土多的地方, 戰士們故意象孩子們那樣跳躍前進, 蕩起濃厚的塵土, 漫天飛揚。 從空中和遠處一看, 紅旗招展, 煙塵滾滾, 人喊馬嘶, 氣魄浩大,簡直不是一支不足萬人的隊伍, 而是一支幾萬人的大軍! 飛機亂轉一陣之後, 便得意地回去報信。為了進一步貫徹好毛總政委的指示, 紅十二軍上下一致行動起來, 為敵人設下了更多的“ 圈套” : 在我軍行經的道路上, 每逢岔路口, 都用白灰畫上箭頭, 寫上“ 三軍團由此前進” , “ 四軍團由此向北” , “ ……” : 一到宿營地, 便忙個不停,只要會寫字的, 就都拿起粉筆號房子, 見門就寫。 圍追我主力的敵軍全部被十二軍牽著鼻子拖了出來, 而我主力卻安全到達預定地區開始整訓。為了使主力部隊能創造更有利的殲敵戰機和進一步疲憊敵人, 紅十二軍的行動又作了新的部署: 哪座山高就翻那座山, 哪裡道路險峻就從哪裡走。 江西到處是綿亙起伏的山嶺,山路荊棘稜石遍地。 這對於行裝笨重、 補給困難、 又缺乏山地行動素養的大隊敵軍來說, 簡直似難耐的酷刑; 但對於艱苦奮鬥、 英勇無畏的紅軍戰士來說, 卻算不了什麼。十二軍拖著敵人經白沙、 藤田轉到安樂的大、 小金竹, 離東韶十多里路時, 發現敵人後續部隊已到東韶, 我軍仍不進東韶, 而在東韶以北十里森林地區埋伏起來; 黑夜派出一部兵力奔襲東韶, 佯攻敵人。 敵人誤以為紅軍主力到達, 怕被我消滅, 就在當夜倉皇潰逃。 我軍當即追擊敵人, 殲滅敵人後尾梯隊一部, 從容地收復了黃陂、 小布根據地。我軍主力經過半個多月的休整, 兵強馬壯, 士氣旺盛。 敵人已精疲力竭, 士氣低落, 蔣介石下決心撤退了。 毛澤東抓住了這個有利時機, 向全軍發出命令: 立即出擊! 英勇善戰的紅軍, 在毛總政委的英明指揮下, 給敵人以殲滅性的打擊,終於以只有敵人六、 七分之一兵力的劣勢, 取得了殲滅敵人、恢復與擴大根據地、 壯大紅軍的全面勝利, 勝利地粉碎了蔣介石親自指揮的第三次“ 圍剿” 。
聲東擊西有主動 四渡赤水出奇兵
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遵義會議, 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 從此, 幾乎隱於絕境的紅軍開始神奇般地恢復活力。 四渡赤水就是恢復毛澤東領導地位後的第一個漂亮仗。1935 年1 月19 日, 第一方面軍從遵義出發, 向川黔邊境的赤水前進。 當時, 紅軍面臨的軍事形勢十分險惡。 蔣介石為阻止我軍北進或東出湖南, 糾集了其嫡系部隊和各路軍閥150 多個團共約40 萬人, 妄圖把紅軍消滅在川、 黔、 滇三省交界地區。 前面是敵軍把守的長江天險, 後面是圍追而來的敵人重兵, 紅軍能否跳出國民黨的重兵包圍圈, 這是關係到中國革命生死攸關的大問題。 毛澤東胸懷全域性, 高瞻遠矚, 作出科學的決策: 靈活機動, 避實就虛, 避強擊弱, 聲東擊西,迷惑敵人, 使敵人造成錯覺, 繼而調動敵軍, 乘隙脫險。在毛澤東的指揮下紅軍變被動為主動。1 月下旬, 一方面軍進抵赤水河畔的土城, 擊潰了守敵, 又給從北面趕來的敵軍以重大殺傷, 紅軍由土城、 元厚場一帶一渡赤水河。 進抵離長江幾十裡的四川敘永, 積極準備渡江, 與四方面軍會合。由於在紅四方面軍的張國燾違抗中央命令, 自作主張, 破壞了統一部署。 國民黨中央軍和各省軍閥, 集結重兵封鎖長江,阻止一方面軍入川, 同時對紅軍形成大包圍。 由於敵情發生了變化, 如果繼續北上硬攻, 將對紅軍極為不利。 毛澤東果斷地決定放棄原來的渡江計劃, 命令部隊西進至雲南的扎西(即威信) 地區, 把敵人遠遠地甩在後面。
紅軍在扎西地區進行了短期休整, 宣傳發動群眾, 擴大紅軍力量。 蔣介石發覺後又急急忙忙調兵遣將, 追趕而來。 但紅軍在毛澤東的指揮下, 出奇不意, 乘貴州境內敵人空虛之際, 突然又從扎西揮戈東指, 2 月中旬在太平渡、 二郎灘等渡口二渡赤水河, 再度進入貴州, 把敵人遠遠拋在長江兩岸, 紅軍進入貴州後, 迅速佔領桐梓, 直取婁山關。婁山關雄踞婁山山脈最高峰, 是桐梓通遵義的必經關口。地勢險竣, 有“ 一夫當關, 萬夫莫開” 之勢。 敵人有一個師的兵力把守, 妄圖憑藉天險進行頑抗。 但還是被我英勇善戰的紅軍打垮了, 一舉奪取了婁山關。紅軍透過婁山關, 直抵遵義城下。 從桐梓、 婁山關退下來的殘兵敗將, 龜縮在遵義城內。 紅軍一陣猛打猛衝, 迅速登城, 城內的8 個團, 被徹底殲滅, 紅軍再次佔領遵義城。紅軍回師的巨大勝利, 大大地震驚了國民黨反動派, 氣急敗壞的蔣介石急調兩個師, 殺氣騰騰直奔遵義而來。 紅軍再次同敵人展開激戰。 當時, 天下大雨, 紅三軍團和幹部團同敵人反覆爭奪遵義南面的制高點—— 老鴉山主峰, 戰鬥異常激烈。 入夜, 紅一軍團從西側插入敵人隊伍中, 霎時號聲四起, 山鳴谷應, 敵人陷入紅軍的重重包圍中, 頓時亂作一團, 慌忙向南潰退。 紅軍乘勝追擊, 直達烏江北岸。這次, 紅軍在遵義地區共殲滅和擊潰敵人達兩人師又8個團。 這是紅軍長征以來的第一個大勝利。 毛澤東的光輝詩篇《憶秦娥· 婁山關》, 就是這次戰役的真實寫照。遵義大捷之後, 蔣介石惱羞成怒, 親自到重慶“ 督剿” 。
他妄圖故伎重演, 採用第五次反革命“ 圍剿” 的老辦法, 用堡壘主義與重兵進攻相結合的戰法, 壓迫紅軍與遵義、 鴨溪地區進之圍而殲之。 毛澤東洞察其奸, 將計就計, 故意在遵義地區徘徊尋敵, 誘使更多的敵人前來圍集, 以利我軍擺脫強敵尾追。 蔣介石錯誤地以為圍殲紅軍的時機已到, 於是命令他的軍隊火速向遵義逼進。 為進一步迷惑、 調動敵人, 毛澤東率紅軍又突然北進, 在茅臺一帶三渡赤水河, 再次進入川南, 裝著北渡長江的態勢。 蔣介石撲了一個空, 以為紅軍又要北渡長江, 趕緊調集大軍堵截, 並在雲、 貴、 川邊境大修碉堡工事, 構築封鎖線, 他的如意算盤仍然是圍殲紅軍。 不料, 紅軍並沒有渡江北上, 待把敵人的兵力吸引到四川南部、貴州北部一帶後, 毛澤東又指揮紅軍突然掉頭東進, 從四川南部重返貴州, 在二郎灘、 太平渡一帶第四次渡過了赤水河,這就把敵人的主力全部拋在後面, 使敵人的碉堡完全置於無用。3 月底, 紅軍除留下一支部隊在烏江以北地區牽制敵人外, 大部分部隊迅速渡過烏江, 直向貴陽挺進。
當時, 毛澤東佈置了巧妙的陣勢: 派出一支部隊出擊甕安、 黃平方向, 裝作東進湖南, 和二、 六軍團會合的態勢; 而主力部隊迅速向南移動, 逼近貴陽城。 紅軍部隊打到貴陽城下, 嚇壞了正在守備空虛的貴陽城督戰的蔣介石, 他既害怕紅軍圍攻貴陽, 又擔心紅軍東去湖南, 於是便急調雲南軍閥部隊開進貴州來“ 保駕” , 又令薛嶽和湖南部隊東往餘慶、 石阡等地佈防, 以阻紅軍東進與二、 六軍團會合, 其實, 紅軍既不要佔領貴陽,也不是回師湖南, 而是要經過雲南迅速西去, 渡金沙江北上。
因此, 毛澤東在佈置這次戰略行動時講得很清楚: 只要能將滇軍調出來就是勝利。 果然, 蔣介石乖乖地按照毛澤東的指揮行動了。 當敵人把兵力調集貴陽附近, 雲南十分空虛時, 毛澤東指揮紅軍主力, 乘虛從貴陽、 龍里之間, 迅速穿過湘黔公路, 甩開敵人, 大踏步地由黔南向雲南前進了。四渡赤水, 是運動戰的光輝典範。 毛澤東指揮紅一方面軍靈活機動, 大踏步地前進, 大範圍地迂迴, 忽南忽北, 聲東擊西, 牽著敵人的鼻子轉, 迫敵陷於被動, 使敵人窮於應付, 疲於奔命, 而紅軍的戰略意圖則得以實現。 四渡赤水, 是毛澤東高超的軍事指揮才能的充分體現, 它在中國戰爭史上也留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