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無量山
無量山,古稱蒙樂山,位於雲南省普洱市景東彝族自治縣西部,西北起於南澗彝族自治縣,向西南延伸至鎮沅、景谷等地,西至瀾滄江,東至川河;以“高聳入雲不可躋,面大不可丈量之意”得名。山體支脈向東西兩翼擴充套件而呈扇形,地質結構有石灰岩、砂岩、頁岩、低谷、平壩和丘陵。生長針葉、闊葉及混交林,除思茅松分佈較廣外,還生長著稀有珍貴林木。在原始森林中有虎、豹、熊、鹿、野豬、猴、山驢、岩羊、獐、孔雀、白鷳等動物。
無量山屬橫斷山脈雲嶺餘脈,點蒼山向南延伸的一個分支。自北向南綿亙縣境89公里。無量山主峰筆架山海拔3376米,海拔2500米以上的還有貓頭山、背娃娃山、金鼎山、通鼻子山、大囤子山、鳳冠山、朝陽山、白竹山、大中山等。
無量勝景:營盤山古戰場遺址。營盤山位於景東彝族自治縣文井鎮文新村後,當地老百姓又把此山叫做“仙人寨”。距縣城70公里。仙人寨以險峰奇石著稱,每到春夏之交,滿山遍野開滿了白色的杜鵑花,煞是好看;山上奇峰競秀、松濤陣陣,懸崖絕壁、虯松挺拔,嶙巖怪石、千奇百態。有的如虎臥叢林,怒目眈眈;有的似鶚魚抬頭,逼視遠方。其中有一巨大腳印,傳說為仙人所遺。據傳,從前營盤山上霧氣騰騰,是個仙境,住著仙人,故名仙人寨。一天夜裡,陶府家的石牛到川河壩子糟蹋莊稼,被仙人看見,就大聲喊叫。可勞累了一天的莊稼人酣睡中未聞仙人叫喚不能起來攆走石牛,而那頭石牛不管不顧仍在埋頭吃莊稼。仙人大怒,猛一跺腳,一聲巨響嚇走了石牛。堅硬的岩石上就留下了一個巨大的腳印。
仙人寨不但有怪石奇峰,仙人足印,還是清代駐紮軍營的遺址。在清代是李文學農民起義(系太平天國的後續起義)軍副帥田四浪的駐軍營地,他們憑此天險與清軍展開了激烈的對抗。烽煙散盡,今天,山上尚有三個營地遺址,存留著兩個石寨門;松林中可找到石磨、飲馬槽等起義軍的生活用具,幾塊巨石上還分佈著舂火藥的大小不一的石坑。在此能有探索和發現,這是讓人最興奮的。
登上仙人寨,觀奇樹,看怪石,探遺址,令人賞心悅目,留連忘返。
大多數人認識無量山,是緣於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
在《天龍八部》第一部,段譽隨普洱茶商馬五德來到無量山,誤入無量劍湖宮,進入石洞看到神仙姊姊塑像,練成“凌波微步”。上知天文,下通史地的金庸先生,其筆下的無量山,山清水秀,風光旖旎,物產豐富:飛禽、走獸、草藥、毒蟲;怒放的各色山茶,在月色下搖曳生姿;山崖上如玉龍懸空的大瀑布,注入一池清澈異常的大湖中;還有那迷惑了“無量劍”數十年的“玉璧仙影”之謎,以及怒濤洶湧、水流湍急的瀾滄江。神秘無量山,引來各派武林高手在此明爭暗鬥,也引來武林中人在這深山中潛心修練武功。一時之間,美女、書生、惡人、高手,雲集無量山。無量山,在金庸先生筆下佔盡了風頭。
無量山周圍的安定鎮、漫灣鎮、林街鄉、錦屏鎮是景東縣的主要產茶鄉鎮。
相傳,無量山墾植茶樹,始於三國時期,茶種、栽培技術為諸葛亮南征時所傳授,直到唐代南詔時期,無量茶山一直是彝族在栽培利用茶樹。據當地彝族世代相傳,他們遷來無量山定居已經有57代了。無量山古茶山迄今儲存有許多珍貴的古茶樹資源。
20世紀50年代初期,在無量山隨處可見許多直徑在30釐米以上、樹高3-5米的大茶樹,千百年來,彝族對無量山的茶樹加以保護、利用,並不斷新植、改造,使無量山茶葉生產不斷髮展。至清代,無量山茶園面積達10萬多畝,出本地加工外,還運往勐海、易武等地加工成各種普洱緊壓茶,再銷往海內外。
清末民初,由於社會動盪、銷路不暢、稅賦沉重等諸多因素致使江北六大茶山逐漸衰敗,同時,瀾滄江流域的無量山茶區逐漸成為普洱茶的中心產地。其中,無量山茶山的地位日益突出,所產茶葉經收購加工成各類緊壓茶後,經緬、印等國銷往西藏,或經緬、泰,銷往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