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快速發展使白血病患者的生存率不斷提高,但是腫瘤細胞總是有著頑強的生命力,想盡各種辦法躲避各種藥物的追殺,隱藏在隱蔽的角落裡。一旦人體免疫系統稍有鬆懈,或者透過進化獲取新的偽裝手段後,迅速進行復制,捲土重來。這些躲過攻勢,悄悄潛伏下來的惡性細胞,我們稱為“微小殘留”——白血病患者經過化療及骨髓移植治療後達到了血液學緩解,體內仍然存在少量白血病細胞的一種狀態。為了揪出這些潛伏的特務,現在可以運用流式細胞技術,融合基因定量檢測和二代基因測序等手段監測“追逃”落網之魚。
在白血病殘留監測出現之前,主要是透過觀察骨髓塗片,顯微鏡下計數白血病細胞的比例來對化療效果進行評估。這種方法對閱片者的經驗和塗片質量要求較大,主觀性比較強,所以不一定能夠準確評估患者的病情程度。
最早用於殘留監測的流式細胞技術,精確度可以達到0.01%,即1萬個細胞中出現1個白血病細胞就可以被檢測出來,融合基因定量結果可以精確到100萬個細胞中檢測出1個白血病細胞,傳統的骨髓塗片通常只計數200個細胞。
白血病殘留監測首先可以對化療效果進行更精準的評估,測試顯示殘留的白血病細胞數量越少、下降越快預示化療效果越好;其次,可以預測復發風險,如果白血病殘留細胞在治療或隨訪過程中不斷上漲,則提示覆發風險較大。
白血病殘留的水平對於化療期間的治療方案選擇和治療劑量的調整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高危組患者化療期間殘留水平持續較高,提示患者對化療不敏感,造血幹細胞移植則是唯一的治療手段。而且,移植前如果能將白血病殘留降到比較理想的水平,移植後的復發風險將會極大下降。
患者完成所有化療以及移植後,進入隨訪階段,白血病殘留監測顯得更加重要。如果白血病殘留水平持續低下,維持3~5年,白血病的治癒機率大。然而,殘留水平升高有趨勢,則需儘快給予干預:因為外周血殘留水平的升高一般比骨髓復發要早1~3個月左右,在白血病細胞尚未完全恢復的時候,就進行藥物干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骨髓復發後再給予治療,則療效會大大折扣。
隨著基因技術、免疫技術、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為了會有越來越多的技術應用於疾病的治療,提高人類的健康水平。
本文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醫學科普專委會主任委員王韜進行科學性把關。
“達醫曉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