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牛肝菌?
牛肝菌是一類蘑菇體肉質、蘑菇“帽”下呈孔狀的野生蘑菇,種類繁多,其中美味可食的物種不在少數,不單中國人愛吃,全世界人民都好這口。
“牛肝菌”一詞最早出現在明朝的《滇南本草》中,因其貌如牛肝肥厚,色呈深褐色而得名。老百姓按其外觀顏色不同將其分為黑牛肝、黃牛肝、白牛肝等,但不是冠於“牛肝菌”的就能大口吲哚,“牛肝菌”家族裡同樣暗藏“殺手”。如果不謹慎對待,下一個栽倒的可能就是你。
牛肝菌幾乎都是野生的,世界多數地區均有分佈。我國從南到北都有生長,以南方居多,多在雨後冒出,不論山丘、荒野、林中、草地都能生長。近幾年,我國已有人工栽培的牛肝菌問世了。
牛肝菌長啥樣?
牛肝菌是典型的“傘菌”,由菌蓋和菌柄組成,色澤豐富多彩,有些物種手觸及就出現青色,又稱“見手青”。有的物種受傷就魔術般變色,很神奇吧!
牛肝菌菌蓋表面光滑,或有鱗片、纖毛、絨毛、疣狀、絨狀殘片,或呈高低不平的肉狀格紋;菌蓋腹面多呈孔狀或細管狀,極少有菌褶狀(如褶孔牛肝菌屬的物種),菌肉厚實而富有彈性。
菌柄多為實心,少空心,多生於菌蓋中央,極少有側生或偏斜生;菌柄表面光滑或有紋飾,基部多膨大,少數呈杯託狀。
我國有多少種牛肝菌?
截止到2019年,我國已知的牛肝菌約有400~500種。其中可食的至少有100多種,有毒的40餘種,可食和有毒的物種佔已知物種的40%左右。這個比例不要覺得還不過半,其實已經很了不起了,因為這些都是我們“聰明而貪吃”的人類一個一個嚐出來的,都是有“血淋淋的”案例哦。至於另外60%的物種,就留給那些“小白鼠”的吃貨去體驗吧。此外,一些可食的牛肝菌生食或烹調不當也會中毒的。
常見絕對可靠的可食牛肝菌:
如茶褐新牛肝菌(Neoboletus brunneissimus,俗稱黑牛肝、黑蕎巴)、皺蓋牛肝菌(Rugiboletus extremiorientalis,俗稱黃賴頭)、白牛肝菌(Boletus bainiugan,俗稱大腳菇或粗腿菇)、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等。
如玫黃黃肉牛肝菌(Butyriboletus roseoflavus,俗稱白蔥)、蘭茂牛肝菌(Lanmaoa asiatica,俗稱紅蔥)、華麗新牛肝菌(Neoboletus magnificus)、點柄乳牛肝(Suillus granulatus,俗稱黏糰子)等。
毒新牛肝菌(Neoboletus venenatus)、新苦粉孢牛肝菌(Tylopilus neofelleus,俗稱苦馬肝)、薄瓤牛肝菌(Baorangia pseudocalopus)、厚瓤牛肝菌(Hourangia cheoi)、寬孢紅孔牛肝菌(Rubroboletus latisporus)、長柄網孢牛肝菌(Heimioporus gaojiaocong,俗稱高腳蔥)、大果薄瓤牛肝菌(Baorangia major)、紅孔牛肝菌(Rubroboletus sinicus)和粉末牛肝菌類(Pulveroboletus spp.)等。
主要引起胃腸炎型和神經精神型兩種中毒表現。
一般只要及時治療,預後都是良好的。
胃腸炎型:
多在進食半小時至2小時後出現症狀,主要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絞痛和腹瀉,可伴有焦慮、大汗、畏寒和心率加快等,嚴重者可出現肌肉痙攣、電解質紊亂和血壓下降等。
神經精神型:
多在進食數小時至24小時後出現症狀,表現為精神亢奮、神志不清、胡言亂語、行為異常、幻視、幻聽等,典型的可見到“小人”飛來飛去,彷彿置身於“小人國”。最近網路上有不少中此招的“狂魔”影片衝上熱搜。
如何避免牛肝菌中毒?
1 能吃新鮮的,不吃乾的;只能吃熟的,不吃生的;只吃吃過的,不吃沒吃過的;
2 路邊的“野貨”不要輕易買,正規市場或餐廳的“真貨”才是選擇;
3 吃菌最忌諱“雜”,且一次進食量不宜過多;
4 吃菌不喝酒,喝酒不吃菌。
如何選擇牛肝菌?
分辨牛肝菌的是件硬核的技術活,不是誰都能勝任的。新鮮牛肝菌可能採菌或賣菌的“老司機”還能分辯個一二,但曬乾後就難了,只能透過分子生物學鑑定,才能分出個子醜寅卯。從既往乾的牛肝菌中毒樣品中可見,一盤炒幹牛肝菌中可能包含幾種或十餘種牛肝菌,有毒的和可食的混雜在一起。所以,進食乾的牛肝菌中毒的機率要比進食新鮮的牛肝菌大!
因此,在開吃鮮牛肝菌時,餐館和市場很重要!管理規範的餐館和市場是首選。購買幹牛肝菌時,廠商很重要!渠道正規、作業規範、服務誠信,這樣的廠商是不二之選。小館小攤小販小本生意,我們就不要為難他們了。
如果你心血來潮,想自己踏破鐵鞋,尋“菌”千百度,還要親自操刀展示廚藝,那你就更要慎重。先問問自己是否已經練就“火眼金睛”的本領,亦或是有寬廣的人脈資源。不然還是不要盲目自信,因為“蘑界殺手”就喜歡捨命嘗菌人。還有個建議,進食前拍照留個證據,或是請專家鑑定鑑定,方才穩妥。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牛肝菌必須炒熟煮透!
炒熟煮透!
炒熟煮透!
供稿:
中國疾控中心職業衛生與中毒控制所尹萸、李海蛟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楊祝良、吳剛